茶企为何出不了巨头:茶酒的模式差异 有朋友问及为何茶叶没有像白酒那样出现巨头的问题,本篇咱们来谈一谈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好,事实上我之前在思考行业集中度这... 

有朋友问及为何茶叶没有像白酒那样出现巨头的问题,本篇咱们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好,事实上我之前在思考行业集中度这个问题时,就专门拿白酒跟茶叶做过比较,这是一个对我启发很大的问题,这里简谈下为何中国茶业没有形成跟白酒一样的行业格局。

1.有品类无品牌。

大品类不用说,绿红乌龙黑花黄白,其中绿茶占一半,小品类上,咱们所说的十大名茶都是品类,而非品牌,什么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君山银针、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祁门红茶等,你都可以生产茶叶标上名茶品类去卖。

这种品类化模式造成的市场格局就是极度分散,8000万家茶农,7万家茶企,他们都可以活的不错,前十大茶企一共仅占比不足10%,从2019年挂牌企业可以看到,营收过亿的也是有数的几家,可以用脚指头想想,如果西湖龙井是一个被垄断的独家品牌,那会是怎样。

2.制茶模式

咱们当下很多都停留在手工制茶,采茶炒茶揉捻等都是手工,所以,即便是同一个品类的茶叶,其口感也是偏差万别,采摘度、发酵度、烘焙程度,甚至是茶的香气、甜度、汤色、滋味,都会影响一包茶的品质,所以这种农产品模式,它没法做到标准化,而规模化的大敌就是非标准化,这种制茶模式,也是一个原因。

4.礼品社交属性没有被标准化

如果你没有读过白酒的发展史,就很难知道咱们国家为了白酒定标准付出了多少努力,包括香型评定、老酒标准、窖池标准等,正是这一切行业努力,所以才让整个白酒市场的标准明确化,别人送你酒,你就能大差不离的判断出它的好坏,但茶叶则不然,别人送你一罐茶叶说是一万,你很难去判断,这也是为何很多微商卖“名贵茶”泛滥的原因,掐的就是你这点。

而礼品属性没有被标准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社会认知渗透度,拿房子来说,值多少价格,有地段、户型、物业服务、周边房价来决定,车子我们可以看配置,白酒可以看品牌力、品质力,但茶叶的整个社会认知度不够深入,好茶劣茶的生产评判标准很多人都是一问三不知的,它缺乏社会认知渗透力,只集中在小圈子中,对于大众辨识所高度依赖的品牌这一环节,也是缺乏明确的辨识度,这也就造成了它的收藏流通属性和价值大打折扣。

5.口味化回勾度或口味成瘾性不同。

这也是很多人所忽略的一点,白酒你天天喝一个牌子,下次你去买酒,估计还是要指名去买它的,但是茶叶不同,它的口味回勾要比白酒差,酒瘾要比茶瘾更大,至少我从身边的人的观察至少是这样,我见过太多不喝酒就难受的人,但茶瘾犯了不喝不行的人,我还很少见过。

这个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白酒相对茶叶的用户指向性,对口味背后的品牌更具依赖性。

其次,保质储藏期也是一个小小的因子,拿咱们最常喝的绿茶来说,新鲜原叶的采摘期和制作期极短,保质期也就一年多,超过一年口感就会变化,当然部分茶除外,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规模化,但它也只是一个很小的因子,不是决定性的,只是干扰性因子,要知道常温奶也只有几个月的保质期,但一样不妨碍常温奶巨头的崛起,因为它们搞定了两大决定性因子:品牌化和标准化。

也有人说什么“茶叶越喝越清醒,酒越喝越迷糊”,亦或是什么“精神快感”、茶的消费频率、消费场景等,这些跟咱们本篇谈的没关系,这是它的产品模式,你喝了清醒也好,小众也罢,都影响的只是你的体量,而如今你的大体量依然不小,几千亿市场,问题是没有巨头,这是关键。

先说品牌化,这个容易理解,就是贴上我独家的品牌标签,立顿红茶在1890年就开始推出,被誉为“世界红茶之王”,而咱们所听过的知名的国内名茶,基本都是品类,而立顿红茶,就属于他自个,由此,它做到了品牌化。

而事实上,早在1908年,茶包就开始在英国风行,到了战后,一些大商家才开始进入这个市场。到1952年,立顿公司为它的“速饮”茶包申请了专利。一年之后,世界上最大的茶叶销售商之一泰特莱公司也开始销售茶包,那些曾经被化学加工企业看作便宜商品的废料,摇身一变,变成了有商标的品牌消费品。

其二,标准化。

在开店初期,立顿就率先推出了袋装茶,跟那些需要秤重、分装购买,明显更方便有效率,这样以来,省下服务成本、降低售价,一时大受欢迎、为了稳定货源,立顿于1890年开始在锡兰大举投资茶园,辟建茶工厂,成为锡兰茶业的早期重要推手之一。

说实话,它的品质也不是多么的上乘,我个人喝着远比不上咱们国内的手工茶,它们更多像工业化茶叶食品,但人家就是做到了标准化,掐住了规模化的命脉。

这就好比是你在街边吃的老太太煮的泡面无比香,但有何用呢,她在体量上就是打不过那个贼难吃的泡面,商业世界有它独特的运行规律,这是我们不能违背的。

从逻辑层面,看透这一点很简单,没必要被现实所迷信,无非就是把大象装进冰箱这几步,找到无法巨头化的底层原因,然后再考量它在现实中改变的可行度,如果有已经成功的榜样,那自然是更好。

而咱们国内事实上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已经有向这方面发展的趋势,像小罐茶,标准化品牌化后,三年就干到20个亿,这也算是空白切入,还有中茶等,都试着从标准化和品牌化两方面进行突破,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咱们国内那么大市场,只要朝这个方向去进击,那未来一定会产生百亿级别的茶企,这是一定的,在逻辑上也是完全可通的。

由此,咱们通过对于茶叶跟白酒的区别探讨,可以再次感受到生意模式对于公司的重要性,论品质,咱们的茶叶不属于国外,论必需度,国内几千亿大市场,论文化,茶文化自古有之,论渗透度,也是强的一批,论体量,也是几千亿市场,似乎从定性的角度去看,茶叶是一个很不错的行业,但如果就此在十几年之前,选择投资国内的茶叶公司的话,那结果或许不会让我们太满意。

所以,简单的定性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反而还会误导咱们,只有深入的去锚定相对于未来增长的定性点,才会更容易抓住定性的关键,对于茶叶来说,咱们既不需要羡慕它的市场体量,也不需要望着它的必需,只需要看准七寸,那就是标准化和品牌化这两个关键定性点,只要这两个点打通,那么茶叶公司才算是有了一个立体化健康成长的基础。

企业的成长好比是人在爬山,我们分析一个人能不能爬上高山,并不是从具备优势的几个角度去分析,很多人分析企业,看到自己喜欢的几个维度后,就下手买入,这就好比我们在分析一个人能不能爬上高山时,数落了一堆优势:年纪轻,有知识,有毅力,耐力强……

但是我们却都忘了,他没有双腿,在现实中,我们当然一眼就看到了答案,没有双腿你优势再多怎么能爬山呢,而企业也是同理,只不过企业有没有双腿,不是像现实那样可以用肉眼看见的,而是来自于我们脑海中靠谱精准的定性分析,而在这里,标准化和品牌化就是人的“双腿”,你其他优势再多又能如何呢,你不是一个立体健康的公司,就如同不是一个健康可行走的人。

所以,我才一再强调一点,定性分析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这家公司一定要立体健康,你有劣势可以,但它首先不能让你跑不起来,甚至站不起来,如果这样,那这就是一家“残废公司”,或者是一个肌肉强壮的失去双腿的人,而有些年龄大的老太太,或许看起来劣势很多,诸如年龄大,耐力差,腿脚不方便等,但她却具备了立体可行的基础,所谓立体可行,就是她是可以爬山的,也是可能爬上去的,或许中途踉踉跄跄,但它是具备这种可能性的,这才是爬山的基础。

而公司也是同理,我们之所以分析那么多维度,就是要检查它到底是不是一个立体健康的公司,这是成长的底线,而不是像乐视那样,虽然各种定性维度都很好,但你现金流紧张的要死,而且还要到处投资,这就好比你虽然看起来很风光健康,但你的血压一直处于极限区间,而且你还天天做着一些很亢奋的事,稍微风吹草动,你就嗝屁了。

我经常听到很多人再谈论某公司时,会说道某个指标太差劲,比如净利率太低了,周转率太低了等,注意,这些全都是立体公司的细分维度,我们如果盯着这些细分维度,那么我们眼中的公司肯定是有失客观的。

THE END
1.品类品牌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中国茶,选中茶”为品牌主张,以“好茶在中茶”为经营理念,以做大茶产业、做强茶科技、做优茶文化为使命,致力于把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以茶产品及服务为消费者打造健康美好生活。http://www.chinatea.com.cn/categorybrand.html
2.茶叶种类有哪些中国传统六大茶类全面盘点→MAIGOO知识谈起 茶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铁观音、西湖龙井、碧螺春等等一些名优茶品,但对于茶叶的具体分类却不甚了解。茶叶的种类有哪些呢?中国传统六大茶类分别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一一介绍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这六大茶系,并推荐相应的 特色名茶,助大家真正了解中国茶文化,品鉴地域特色香茗。 绿茶 绿茶https://www.maigoo.com/goomai/179550.html
3.茶叶六大品类:探索世界的美味之旅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自古以来就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茶文化各具特色,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茶叶的分类。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您走进一个关于茶叶六大品类的美味之旅。 1. 绿茶 绿茶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茗品。它采用新鲜嫩芽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绿色清澈,滋味清淡爽口。中国龙井https://www.coffee.cn/tea/post/143471.html
4.'青茶的品类:品种大全与名称解析'除了以上常见的品类之外还存在部分特殊的茶叶品类,如花茶、草本茶等,它们往往是通过将花朵、草本植物与茶叶混合制作而成。 茶叶的名称和品种多种多样,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特别的口感和风味特点,供人们选择品尝。茶叶在不同地区的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的不同也引起了茶叶的细分。无论是绿茶还是红茶、乌龙茶抑或是花茶,每种http://www.0411hd.com/2024baiqi/teawenhua/126920.html
5.中国茶叶的分类和基础知识(详细)此外,还有一类茶为再加工茶,但再加工茶严格上不属于传统的茶类,主要是以基本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的原料经再加工而成的产品。它包括花茶、萃取茶、果味茶和药用保健茶等,市面品类较多。 花茶 花茶又称熏花茶、香花茶、香片。为中国独特的一个茶叶品类。由精制茶坯与具有香气的鲜花拌和https://hacpai.com/article/1579101487283
6.艾媒咨询全球茶叶市场发展状况与典型细分品类市场数据茶叶品类多样,各国茶叶以独有优势广受消费者青睐,远销世界各地。数据显示,在2020年世界各国茶叶市场收入里,中国、巴西、印度位列前三。巴西、印度茶叶市场收入分别为160.03亿美元、158.20亿美元,中国则形成了断层式的营收,收入高达786.99亿美元。 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 https://www.iimedia.cn/c1077/91695.html
7.茶的品类依据《茶叶分类》明确以加工工艺和产品特性为主,结合鲜叶原料、茶树品种、生产地域进行分类的原则,将我国的茶叶产品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和再加工茶。 绿茶 绿茶是一种不经发酵制成的茶。其叶片及汤呈绿色,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二三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https://www.shhxpx.com/13569.html
8.茶叶的分类及其代表品类代表品类有:乌龙、红垩子等。乌龙茶以其独特的花香和微酸口感而闻名,它在制作过程中既保留了部分绿茶的青涩,又融入了一定的红茶风味,使得它成为中国传统饮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红垩子则以其深色的外观和浓郁的果香而受到喜爱,是一款经典黑茶。 绿茶 绿茶是通过蒸汽或其他方法来阻止 фермента作用从而https://www.gztep.com/huang-cha/5725.html
9.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品类 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资源王国之称,据传有近千个茶树品种,茶叶志上记载的仅慧苑岩有名可查的品种就多达264个。 武夷岩茶因产茶地点不同,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品质高味醇厚,岩韵特显。半岩茶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洲茶泛指靠武夷岩两http://www.cnafun.moa.gov.cn/zt/gjcr/202005/t20200518_6344431.html
10.6大类茶绿茶 我们常说的最接近天然清新的味道,就是绿茶。茶青不采用发酵过程,保留了天然的植物香型,保留了茶叶最初的状态,最原始也最本真,这就是清新绿茶。 茶叶品类:绿茶 发酵程度为0https://www.jianshu.com/p/c9dbc16e1422
11.茶在中国(豆瓣)虽然这本书标题是茶在中国的宗教与文化历史,但其中在我看来最棒的部分,是作者作为一个加拿大学者,以第三者视角来看待茶叶这个品类在中国这个土壤里如何从品类认知定位到推广营销手法最终让此品类彻底站稳脚跟,并作出品类价值。 这个品类的推进最核心的人物是陆羽老师,他写 (展开)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23177/
12.茶叶一般按照发酵程度分六大类青茶,也叫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浓醇,是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近年来,正是基于乌龙茶,多个地区形成了具有独特仪式,风靡全国的“功夫茶”文化。青茶(乌龙茶)的主要产地在福建、台湾、广东等地,尤以福建的安溪和武夷山出产的最为优质。代表名茶有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大红袍(武夷岩茶)。 https://www.meipian.cn/3aalkoae
13.跨境电商有望打开茶叶产品出海新局面?海比电商作为资深的亚马逊代运营服务商,也有帮助外贸茶企通过跨境电商出海,主要涵盖的茶叶品类有减脂茶、功能复合性茶饮、混合型花茶还有一些耐储放运输的茶粉等,这些也是目前亚马逊上销售不错的细分品类,主要的销售区域是北美站。 从宏观的贸易出口来看,目前主要在美国销售的是大茶叶品类有:花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14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