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稳中向好消费活力亟需释放——2023年上半年宁波居民消费情况简析

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宁波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2601元,同比增长6.1%,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0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5048元,增长5.3%,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153元,增长8.8%,较一季度提高4.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一)消费增速呈“V”形反弹

一季度,受疫情快速传播影响,宁波居民外出购物消费频次大幅减少,导致居民消费增速明显回落。二季度以来,疫情影响已基本消除,居民消费快速恢复,尤其是农村地区,回升速度更快,消费增速呈现“V”形走势。鉴于当前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的发展现状,下半年居民消费增速进一步回升的可能性较大。

(二)增速排名较为靠后

上半年,宁波市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居全省第4位,与上年同期持平;消费增速列全省第11位,较上年同期下降5位。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居全省第4位,与上年同期持平,消费增速列全省第11位,较上年同期下降5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居全省第7位,较上年同期下降2位,消费增速列全省第10位,较上年同期下降5位。增速排位下降较为明显。

二、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从消费结构看,上季度,宁波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呈“五升三降”态势(见表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呈“四升四降”态势,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五升三降”态势。

表12023年上半年宁波市居民八大类消费增长情况(单位元、%)

指标

全体居民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绝对值

增幅

人均消费支出

22601

6.1

25048

5.3

16153

8.8

一、食品烟酒

6298

-3.0

6823

-1.9

4915

-7.1

二、衣着

1173

-4.7

1329

-3.3

759

-11.4

三、居住

7585

29.9

8632

4827

28.8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249

3.4

1427

3.2

782

4.1

五、交通通信

2679

-13.5

2850

-20.1

2229

19.2

六、教育文化娱乐

1750

4.0

2008

1071

-5.7

七、医疗保健

1202

8.0

1218

2.1

1160

27.9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665

4.7

761

-0.8

410

40.9

(一)消费结构基本稳定

从分类情况看,八大类消费增速趋势不同,但居民消费结构基本稳定。具体来看,宁波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为6298元,同比减少3.0%,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9个百分点;衣着消费支出为1173元,减少4.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9个百分点;居住消费支出为7585元,增长29.9%;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为1249元,增长3.4%;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为2679元,减少13.5%;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1750元,增长4.0%,增速由负转正;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1202元,增长8.0%;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为665元,增长4.7%。分城乡看,除交通通信消费和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外,其余七大类消费城乡增长趋势相同。

(二)居民消费结构特征

1.生活必需消费占比城乡变化趋势不同

上半年,宁波居民人均“衣食住行”类(食品烟酒类、衣着类、居住类、交通通信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为78.5%,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疫情对非必需类消费的影响,是拉高必须消费占比的主要原因。分城乡看,城乡“衣食住行”类消费支出占比分别为78.4%和78.8%,城镇居民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下降0.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必需消费占比均超过总消费的四分之三。从服务型消费看,占比达到25.5%,较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城乡分别为25.5%和25.4%,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0个和2.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提升速度更快。

2.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比下降

上半年,宁波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为6298元,季度恩格尔系数为27.9%,较上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季度恩格尔系数为27.2%,较上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农村季度恩格尔系数为30.4%,较上年同期下降5.2个百分点。年初疫情防控转段是引起恩格尔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新冠病毒在宁波地区快速传播期间,居民外出购买食品、在外饮食等活动明显减少,拉低了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另一方面,2023年春节假期处于新冠病毒流行后期,疫情导致居民拜年走访、亲友聚餐等活动频次有所减少;而2022年春节期间,居民出行未受疫情影响。

3.交通通信消费下降幅度较大

上半年,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同比减少13.5%,增速变化趋势与其他七大类消费明显不同。其中,城镇居民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同比减少20.1%,是拉低全体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增速的主要原因;农村居民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9.2%,增长趋势未发生改变。进一步分细项看,城镇居民购置新车消费支出大量减少,是导致交通通信消费减少的主要原因。抽样数据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新车购置总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34.5%,降幅较大,而农村则增加9.2%。

4.居民文教娱乐消费增速回升

受疫情防控形势的影响,上半年,宁波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增速分别较一季度回升10.1个和6.6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居民文教娱乐类活动正逐步恢复正常水平,尤其是旅游、电影行业,恢复速度较为明显。猫眼票房数据显示,2022年,宁波地区观影总票房为3.73亿元,而2023年截至当前,总票房已突破4亿元大关。

三、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人均消费率较低

上半年,宁波居民人均消费率(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为56.4%,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0位。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率为55.5%,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9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率为60.2%,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0位(见表2)。居民消费率全省排位靠后。

表22023年上半年全省各市居民人均消费率情况(单位%)

本年

上年

全省

60.2

58.5

58.0

56.5

68.0

65.8

杭州

59.1

57.2

58.2

56.3

64.5

62.7

宁波

56.4

55.7

55.5

55.0

58.7

温州

67.9

65.2

63.3

76.9

73.5

嘉兴

60.1

57.4

58.6

55.9

63.8

61.0

湖州

56.1

55.4

61.6

58.9

绍兴

61.9

60.7

60.5

59.3

66.7

65.0

金华

63.4

61.4

60.9

71.8

69.7

衢州

53.3

52.6

51.7

51.5

56.8

55.1

舟山

56.0

54.4

64.9

61.7

台州

60.6

59.9

72.0

70.6

丽水

67.6

66.3

64.6

76.6

74.9

(二)居民消费意愿不强

疫情发生以来,宁波居民增收遇到较大困难。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以来,居民增收较为乏力,导致居民对消费保持更为谨慎的态度,消费意愿有所下降。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宁波住户存款1.36万亿元,同比增长28.7%,增速与一季度持平,较宁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24.0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消费存在差距

从上半年消费增速看,宁波农村居民消费增速较城镇居民高3.5个百分点,增速差较一季度扩大1.5个百分点。可见,疫情过后,农村居民消费恢复速度快于农村,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倍差由上年同期的1.60下降至1.55。但从消费水平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绝对值仍比城镇居民低8895元。从消费分类看,居民必需类消费的城乡倍差为1.54,低于城乡总消费倍差;而体现居民精神生活水平的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城乡倍差达1.87,高于城乡总消费倍差。可见,农村居民必需类消费支出占比大于城镇居民,消费升级速度不及城镇。

四、促进居民消费高质量增长的几点建议

(一)全力促进居民增收,夯实消费基础

(二)优化市场需求供给,释放消费潜力

一是以满足居民消费日益升级形成的品质化、品牌化消费需求为导向,在科技赋能驱动下,打造绿色、健康、休闲、智能的新型消费热点,为居民提供个性化、订制化、差异化的市场供给,释放居民潜在消费需求。二是利用各类新技术,培育拓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宽线上商品零售;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培育建设新型消费载体,如文旅融合特色商圈、夜经济商圈、会展中心、休闲旅游度假区、亲子研学基地等富有特色的地标性消费场景。三是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体系,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监管效能,依靠市场化手段实现动态监管,倒逼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服务质量。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消费水平

加快农村发展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消费水平,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又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县域范围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突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体制障碍,促使更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形成城镇与农村地区要素资源双向流动的良好格局。二是加快研究并推进乡村振兴惠农帮扶政策的落地,切实加大有志于农业农村中创业创新农民的帮扶指导,积极培育高水平人才。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农村消费基础。四是进一步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特征研究,精准把握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特点,提升市场供给水平,切实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意愿消费水平。

(四)持续完善社会保障,激发消费活力

一是加快完善居民生活保障消费的长效机制,在进一步完善住房、医疗、养老等基础消费和服务保障工作基础上,切实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减轻居民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负担,鼓励购买额外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提高抗风险能力。二是加快推进实施促销费稳增长行动,推进市政府“双促双旺”促销费稳增长十大项行动,细化各项优惠活动,扩大消费券的使用商品服务范围和区域,有针对性地发放旅游、汽车等专项消费券,加强兑换状况监测,提高消费券使用效率三是全面营造良好居民消费氛围,及时发布重点消费场所的消费信息和宣传动员,积极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不断激发居民消费体验和活力。

THE END
1.报告指出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喝酒#体育大来自新浪新闻客户端【报告指出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喝酒】#体育大年啤酒业绩不升反降##未来10年啤酒主客群将减少1.5亿人#在追求健康的趋势下,无醇啤酒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近来的行业数据以及饮料巨头们的声明都显示出,无醇啤酒这一细分品类正在逐渐成为啤酒行业的消费新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无酒精和低酒精啤酒市场价值已经超过130亿美元https://weibo.com/1154814271/OrtbVfUx2
2.不烟酒癌症仍找上门全因喝豆浆1习惯酿祸文章导读:一般谈到癌症的致病因子,许多人第一时间都会联想到烟、酒、槟榔,然而生活中还有许多危险因素易被忽略。中医人网站专家就表示,曾在临床上遇过一名50岁病患,没有抽烟、喝酒等习惯,却因长期喝热豆浆而罹患下咽食道癌。他特别提醒,习惯喝热饮的人要当心,尤其是超过65°C以上,罹癌风险恐大增。 https://www.tcmer.com/health/jbyf/202305/139543.html
3.就是我欠别人烟酒钱,现在还不上属于诈骗吗?如果一个人欠很多人的钱不还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构成诈骗的,而是属于民事法律调整的范畴。倘若行为人是以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2027213.html
4.大街上的烟酒店一个客人都没,为什么不会倒闭?看完恍然大悟PP视频为您提供大街上的烟酒店一个客人都没,为什么不会倒闭?看完恍然大悟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大街上的烟酒店一个客人都没,为什么不会倒闭?看完恍然大悟主要内容:https://v.pptv.com/show/N5mTGIDmVpT3dd0.html
5.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不和烟酒交朋友苏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不和烟酒交朋友苏教版本课是关于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学生接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了解吸毒是触犯法律的犯罪行为,必须远离毒品。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的有关要求编写的。本课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教育需求: 1、当今社https://www.zxxk.com/soft/20447032.html
6.癌细胞最怕你这样吃吃喝喝!这些食物都有“抗癌”属性!1. 怕你不碰烟酒 吸烟喝酒,这老生常谈。烟酒均为1类致癌物。烟草包括吸烟、吸二手烟、无烟烟草以及各种烟草制品等;酒精包括所有含酒精的饮料饮品,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含酒精饮料中的乙醇。 健康时报图 吸烟又酗酒,错上加错,风险叠加;烟酒沾一项的,也别小觑风险。还是那句老话:烟,赶紧戒、马上戒!酒,https://m.gmw.cn/2024-08/02/content_1303809591.htm
7.业务学习工会审计中常见问题及定性依据清单会议费由召开单位承担,不得向参会人员收取,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下属机构、企事业单位、地方转嫁或者摊派。 34.会议住宿、用餐等超标准定性依据: 各单位应当严格控制会议住宿用房标准,以标准间为主;会议用餐安排自助餐或者工作餐,严格控制菜品种类和数量,不提供高档菜肴,不安排宴请,不上烟酒;会场一律不摆放花草,不制作背https://sjchu.sjtu.edu.cn/info/1021/1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