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哈尼族主要生活在中国云南地区,是一个在我国众多民族中比较古老的一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哈尼族的风俗习惯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哈尼族文化中的特色风俗

哈尼族的礼仪

哈尼族自然村落的宗姓结构,多为父系血缘纽带连结成的群体,可称作父系血缘家族集团,哈尼语谓之“启波然”,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意即同祖的后代或一棵树发出的分枝。各个启波然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力不同而盛衰不一。衰弱者仅数十户,独居一村,繁盛者可达数千户,分数村居住。

哈尼族的服饰

叶车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叶车妇女头戴白尖帽,上身穿靛青色对开式短袖土布衣,无领无扣,由宽宽的五色腰带扎腰。布衣是一件一件地套着穿,少则七八件,多达十余件,里长外短可以看出衣服的件数。叶车人认为,衣服件数越多,服装越美,越能显示出家庭的富裕。她们下身穿黑色短裤,裤脚口打上适当的褶纹,褶纹数与上衣数大致相等。大腿以下全部裸露着。逢年过节,姑娘们手上还带银手镯,胸前挂银链,腰的两侧佩挂银片和银泡泡,走起路来铃铃作响,颇有风韵。

哈尼族的建筑

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家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有防火,又可堆放物品。蘑菇房玲珑美观,独具一格。即使是寒气袭人的严冬,屋里也是暖融融的;而赤日炎炎的夏天,屋里却十分凉爽。以哈尼族最大的村寨红河州元阳县麻栗寨最为典型。

哈尼族的饮食

哈尼族过去日食两餐,主食是当地产的稻米,玉米为辅。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人喜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并以此为主食的上品。不论平时或节日每餐必不可少的是豆豉。擅长利用当地土特产原料腌制咸菜、烹制肉类及各种风味菜肴。如白旺是用凝固的牲家禽血块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姜蒜、苤菜根、盐、辣椒、和生肉制成的。饮茶和喝酒是哈尼族的嗜好,所饮用的酒多是自家酿制的甜白酒,醇香、甜蜜;哈尼人喝鲜茶,鲜茶有一种苦涩味,但能消暑解渴。典型食品:哈尼族地区物产丰富,烹饪方法独特,具有本民族风味特点的典型食品很多。如竹筒鸡、生炸竹虫等,比较有名的风味菜肴还有蜂蛹酱、暴腌芭蕉心、酸笋炒麂子肉、肉松酱、清汤橄榄鱼、螃蟹炖蛋清、煮蛇圆子等。

小结:哈尼族和彝族以及拉祜族文化相近,很多日常上的习惯以及传统都会相似。哈尼族对火特别的敬畏,哈尼族人都是非常热情好客,有很多特色的像是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美食。

哈尼族的简介

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称为阿卡族。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纳西族相似。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有多种自称,其中哈尼、卡堕、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位人数较多,另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位。本民族内部各自称单位之间的互称和其他民族对哈民族的称谓也不一致。如元阳的哈尼互称糯美、糯比、各和等;雅尼互称觉围、觉交,汉族又称其为爱尼;称豪尼为布都、称哦怒为西摩洛等。在汉文史籍中,哈尼族的历史名称有: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倭泥、俄泥、阿泥、哈尼、斡泥、阿木、罗缅、糯比、路弼、卡惰、毕约、豪尼、惰塔等。

哈尼族的自称和历史名称虽多,但其音义基本一致,其义均为“和人”。1949年以后,根据本民族大多数人的意见,以人数最多的自称——“哈尼”为本族统一的名称。

哈尼族民俗活动中的茶文化分析

哈尼族在上千年的民族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整体民族统一的宗教信仰,时至今日,依然遵守“万物有灵”的哲学思想。在哈尼人看来,世间的任何东西都是有灵魂的,上至太阳、月亮、星星,下至山岳河谷、飞禽走兽、花草树木,都有着自成一体的灵魂世界,有了这样的哲学观念,就形成了繁杂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而这些民俗活动则较完整地保留和继承了传统的民族文化,真实地反映了哈尼族民众的世俗观、人生观、价值观。民俗的别具一格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原则性的准则,亦是这个民族构建整体民族文化之大厦的根基。

在哈尼族的创世史诗《窝果策尼果》第十五章《奇虎窝玛策尼窝》(十二月风俗歌)的开篇就写得十分明确:“讲了,/亲亲的弟兄,/一年有十二个月份,/一月有一月的大礼,/不会守礼过节的人,/就不是真正的哈尼;/哈尼过年过节的古规,/小拇指大的一点也不要给它记错,/先祖敬神献鬼的古礼,/老拇指大的一点也不要给它忘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活动及仪式在哈尼族社会群体中的重要性。通过举行繁杂的民俗活动,达到悦神求福,村寨康安,人畜兴旺、增产增收及民众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帮的世俗性目的,亦是凝聚人心,归宗归祖归族的有效手段。哈尼族的民俗活动,大到全体寨民参加的“甫玛突”、“六月年”、“十月年”,小到每家每户自个儿进行的对每块田地的祭祀、对每个人的叫魂等五花八门的充满迷信及宗教色彩的活动,其中都离不开几样东西――茶、酒、烟、鸡(或鸡蛋)、米(或饭)等。本文就哈尼族民俗活动中体现的茶文化作一些记叙与分析,与读者共享。

一、谈情说爱中的茶

哈尼族男女青年在谈情说爱时亦用茶叶来传情。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就会摘七匹茶叶,用一种叫帕别帕洛的灌木叶抱好后用一根泡通线拴住,找机会送给姑娘,姑娘接到此物后就知道了小伙子的用意。如果姑娘有意与小伙子建立爱恋关系,就会解开泡通线,当面把茶叶吃下去,如果她不愿意,则会用力把线拉断,转过身去,用左手递还给小伙子。姑娘吃下茶叶后,就要跑开。小伙子则回到家要请寨中有影响的长者陪他到姑娘家求婚,去求婚时须要带上一些礼品,礼品中绝不能少茶叶。当晚,姑娘要给自家的父母及求婚者烧水泡茶和煮饭烧菜,一切费用由男方承当。

二、婚宴中的茶

一般来说,哈尼族的婚宴十分热闹,须摆宴三天六餐才算是一场真正的婚礼。举行婚礼时,全村寨的男女老小和外村的亲朋好友都要到场,为了减轻举行婚礼者的家庭负担,来参加婚礼的每一个人都会主动带上米、酒、茶叶、各种蔬菜等生活用品,而不够的部分就需要当事人来解决。

第二天,新娘家的亲朋好友们早早就烧火煮饭,在晨光里就烧出了丰盛的佳肴,把迎亲的队伍邀到正席里坐下后别的人才能入席就餐,就餐三十分钟左右,新娘的兄弟从内屋里把新娘背了出来,一直背到离家二三百米远的地方,交给来迎亲的人们。有多少人来迎亲,新娘方就要派出同等的人员送亲。一路上人们有说有笑地吹着锁呐,越山过涧,向新郞家走去。新娘和她的同伴们一路可以哭嫁,而哭腔里往往透出的是藏不住的喜悦情怀。

“尼奇妥”仪式后,新郞要引着新娘和送亲的队伍到正堂屋外的桌旁坐下,在桌边喝三口茶后方可进入新房。稍作休息后,新郞要引着新娘端茶端酒一一的给男方家的舅舅等人敬茶敬酒,顺序跟女方家时的一样,敬时必须敬茶在前敬酒在后。

三、贺生礼中的茶

贺生礼有的哈尼族地方又称之为门生礼,是专门为初生的孩子举行的一种具有祝福性质的活动,参加者都是孩子父母的亲朋好友,活动仪式上哈尼摩匹要诵唱祝孩子一生平安吉祥的歌谣。

贺生礼在孩子满月天举行。在哈尼山寨里,一对年轻的夫妇生了孩子,左邻右舍的人们和亲朋好就要抱着鸡、鸡蛋、冰糖、紫米等前来看望,满月当天,这些前来看望的人就要集中在孩子家为孩子前行贺生仪式。贺生礼首先要孩子的舅舅浇一壶水,泡一杯清茶加冰糖让孩子浅偿三口,然后把孩子抱到门外见天地及万物,由摩匹为孩子唱祝福歌,同时选四五岁的一男一女扮夫妻,在门外表演哈尼族稻耕农作的一些细节,告诉孩子他将成一个勤劳的劳动者。参加贺生礼的人们则在孩子家里煮饭烧菜,喝茶饮酒,一直到日落才歇。

四、搭桥求福中的茶

孩子出生后,如果经常哭泣或生病的话,父母就要为孩子进行搭桥求福,十周岁以下的孩子都有搭桥求福的权利。

搭桥求福的参加人员主要有摩匹、孩子的父母、孩子及一些关系密切的亲人。供品则由摩匹经过推算孩子的生辰八字定出,无非就是鸡、茶叶、香烟、酒、米、香柱、棉线等,数量的多少也完全由摩匹来决定。

他们选定一天吉日,领着孩子,挑着鸡等供品,抬着斧头及油盐锅,到一个山箐里去,此山箐必须要有路通过。摩匹拉着孩子到山里砍树,砍前,摩匹和孩子要给树磕三个头、献三杯茶、三杯酒、三柱香、三支烟。另外的人则在箐边升火热水。树扛回箐边后,砍成两节,把一边削扁了牢牢地固定在箐的两端,就成了一座简易的木桥,方便行人通过。摩匹领着孩子,木桥上拉了六根白线,白线的两端用鸡毛固定住后,把三杯茶水,三杯酒撒在桥上,木桥的两头各点上三柱香,再把鸡杀了,让血滴在桥上,尔后牵着小孩从左到右地走三遍,走时大声地唱《哈尼求福歌》。歌的大意内容是请求哈尼天神和先祖赐福给孩子,让他(她)健康成长;让那些鬼怪远远地离去,同时邀请天神和先祖到此地与孩共进晚餐,这里已经排下了美酒香茶等等。如果在举行搭桥求福的仪式时有人从这里路过,此人被认为是天神和先祖派来的使者,要给孩子起个名字,这个孩子甚至可以改为他姓,从此确立没有血缘的父子关系。

五、人生终结时的茶

哈尼族认为人老辞世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老人死后就要放枪打鼓来通知寨人和亲友们。人们听到枪声和鼓声后,就会停止手中的活计,纷纷赶往死者家里,帮忙料理后事。

哈尼族没有生死转世的观念,而坚信一个老者的死亡,只是肉体的死亡,而他的灵魂则会回到祖先的发育之地,与先祖们同去生活,去过另外的一场人生。为此,一断气,就马上要点燃三柱香、敬上三碗茶水、三杯酒后立即给他(她)净身换衣。此后不管在家停棂多久,都要时时倒茶倒酒,敬奉于棂前,视如生者,直到死者入土为安才结束敬奉。

六、选寨址宅基地时的茶

现在已经很难一见哈尼选寨址的仪式了,从许多资料上看,此仪式充满了神秘和庄严。昔日,一个哈尼村寨如果经常发生灾害或寨神树枯死等现象,往往要举寨搬迁。选定新寨址要举行繁杂的祭祀活动,祭祀用的牲畜及供品繁多,但绝少不了狗、银子、贝壳、铁钉(或铁屑)、茶叶、米、酒、烟、香柱等等。

选寨址的歌谣和仪式已经离哈尼民众远去,它只活在了摩匹的经文和记忆里,而选宅基的仪式则活在每个哈尼村寨里,“只有分家儿孙才会兴旺”,哈尼族都遵守这句先祖遗训,为此,一个男人成婚后就会从父母家分离出来,特别是一个家里有几个兄弟的更是如此。分家是司空见惯的。

七、树寨门时的茶

寨门是一个村寨标明民族性质的标志,传统的哈尼族村寨都建有独具特色的寨门,像爱尼、雅尼、白宏、豪尼、腊乜、切弟等支系都完整地把传统的寨门保留到了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一些边远的哈尼族村寨,至今依然保留了寨门,而且一年一换。

换寨门是十分严肃的一项全寨性的活动,一般选择在祭寨神的“甫玛突”期间举行,原则上换寨门意味着“甫玛突”活动的开始,亦是一年农耕生产开始的前奏,在没有进行新旧寨门的更换之前,村寨内的每一户人家都不作一年的农耕活动。

换寨门时,寨内的每一户人家的男性公民都前往参加,人们在摩匹的率领下,拖着猪、狗、抱着一只公鸡、抬着茶水、酒、烟、米、香柱等浩浩荡荡地到旧的寨门前,在旧寨门前磕头诵经,虔诚地献上抬来的祭品,用竹篾编造出梭形的竜巴,插在寨门外的路旁。人们树起了新的寨门,用尖刀草编成了绳子,又编一个竜巴,紧紧的固定在绳子上,打死一条狗,把狗爪别在竜巴上,把公鸡杀死,鸡皮挂在竜巴上,竜巴涂满了狗血、鸡血,尔后高高的挂在寨门上。哈尼族认为,由此可以阻止一切鬼怪进入村寨内,实现寨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在树寨门时,狗爪要一律向村外,鸡头亦高高的立起向着村外。哈尼族一直相信,狗和鸡是一切鬼怪的克星,两者都具有避邪保福的意义。做好寨门后,参加竖寨门的村民又一次在摩匹的诵经声中齐齐的跪在寨门前。摩匹先祭寨门,然后把祭祀中用的茶水、酒、米等轻轻的撒向跪在寨门前的民众,以此象征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将福禄康寿。

八、甫玛突中的茶

哈尼族的“艾玛突”活动是一场涉及内容广泛、参与人员众多,场面热闹又十分神秘、严肃的宗教祭祀(有的祭祀场所禁止女性参加),耗时三天,祭祀的畜禽有牛、猪、羊、鸡、鸭;物品有鸡蛋、鸭蛋、茶叶、酒、烟、粑粑、米、香柱;锥栗树叶和花、尖刀草、竹子、一些植物的花朵;祭祀的对象包括寨门、寨神、火神、水神、猎神、土地神等等。一般是先祭寨门、火神、水神、鍑猎神和土地神后再集中祭寨神,每一个神都有具体的神址所在,或是一株标直的参天大树,或是一口井中的螃蟹、石蚌,或是几个石头等等。但祭祀时总不能缺少的是茶水、酒、香等,而且是先献茶之后,才献别的祭品。

在“甫玛突”活动中妇女除了不能直接到祭祀场所外,其余的活动都须有妇女参加。比如村寨和房屋的清扫、各和祭祀用品的制作、餐饮的准备,对来客的接待,为烘托节日氛围在村寨中进行的歌舞传唱等。“甫玛突”期间,整个哈尼村寨铓鼓不停、诵经声不绝,歌舞又唱又跳,炊烟昼夜不歇,茶香、酒香、肉香四溢。

九、玛密玛中的茶

所谓的“玛密玛”是哈尼摩匹在进入昏睡状态下与哈尼先祖及生者的对话,只有极少数的摩匹会具有此功能,对这仪式的活动意义民族学界持否定态度,争议颇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边远的哈尼村寨里,这一仪式保存至今,对哈尼民众的思想理念产生某种影响。

“玛密玛”仪式其实极为简单,它不受地域环境的限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唯一需要的是在进行“玛密玛”的场所须有一张桌,一张床,桌上要摆放烹制好的肉食及各类素菜,茶、酒、烟和烟筒。摩匹坐在桌的正中席上,众人围桌而坐,人们轮流喝茶喝酒,尽情地唱酒歌,等到摩匹酒足饭饱后,就睡到了床上,人们在他的床头前点燃三柱香,敬奉上三杯茶水、三杯酒,点燃一盏油灯,如果是在房内,要灭掉其余的灯,把门和窗关上。参与的人员都停止了说话,静静的饮茶喝酒。约两支烟的功夫后,只见摩匹念念有词,有时激昂高唱,有时轻声细语,犹如天簌。此时,摩匹已进入了“玛密玛”的最佳状态,周围的人只要一一的提出问题,摩匹都能应答如流。据笔者的考察,所询问的问题包括一个人从生至今的所有经过和对今后人生的种种猜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对过来人生的作答基本上八九不离十,而有些人以前跟摩匹从未接触过,让人深思。

十、侃撇岛中的茶

在哈尼族众多的支系中,据笔者的考察结果,发现卡多与碧约两支系是最喜欢进行“侃撇岛”活动的支系,他们往往在各种节日或婚嫁,建房、喜迁、开秧门或喜获丰收之日进行“侃撇岛”,这一仪式充满了喜庆欢乐,内容包括民族的诞生、祖先的迁徙、英雄人物的传奇、畜禽的驯化,五谷的培育、村寨的建设、子女的抚育、对家室的眷恋等等,几乎包容了哈尼族生活的各个层面。

“侃撇岛”都是在家里进行的,人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烤出了浓浓清香的煨酽茶,倒出了醇香四溢的焖锅酒,一杯一杯的茶和酒下肚之后,先由一位上了年纪且有威望的长者开口呤唱,此后就你一段他一节附和接唱,场面热闹,歌声不绝,昼夜不眠。

十一、叫魂送鬼中的茶

哈尼族文化专家史军超认为:“哈尼族信仰的多种神灵中,神、鬼、魂是三个重要的崇拜对象,各自形成了一套崇拜的形式。招魂求安,驱鬼除邪,求神保佑仍是哈尼族多神信仰的基本内容……在进行各种宗教祭祀活动时,人们对魂、鬼、神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他们对失魂的态度是,采取好言相劝,以情感化,指明归途的方法,想方设法把失魂招回家中来。对鬼的态度则不同,采取驱赶、阻挡、哄骗恫吓等软硬兼施的方法来退鬼。而对各种神灵的态度,则采取祈求,认错,奉献祭品等讨好的态度”。而进行这一切宗教祭祀活动的人就是哈尼摩匹,他们在哈尼民众的生活中占有极高的社会地位,是十分特殊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目前我们所能知晓的哈尼族的祖先诞生、民族迁徙征战、祭祀古歌等等都是通过摩匹之口代代相传下来的。

哈尼族的叫魂送鬼当然其中的一大部分具有愚昧的迷信成分,但也有十分宝贵的文化精华,对此,长期从事哈尼文化研究的优秀专家李期博研究员记录、整理、翻译出版了《斯批黑遮》和《哈尼求福歌》,使我们有机会阅读几乎涵盖所有哈尼族社会自古一脉相承自成体系的文化精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茶叶与茶水作为摩匹与祖先神灵鬼魂交往的特殊物品,时时都需要用到,形成了“无茶不成祭”的规则。比如摩匹在为某个家庭或某一个人专门进行的取悦或阻拦神、魂为主的祭祀时,首先须准备的是茶水、酒、烟、香柱、线、蛋、米、锥栗叶、桃叶、及牺牲用的鸡、猪、狗、鸭等畜禽,只有备齐了这些并虔诚地敬献之后摩匹才滔滔不绝地吟出了《求福歌》、《请增神》、《叫魂歌》、《固魂》、《驱败神》、《阻恶拦邪》等祭祀名歌。

十二、祭祖中的茶

哈尼族对祖先有一种特别的敬畏心里,认为祖先的灵魂在瞑瞑之中时时注视着活着的人们,稍有不敬,就会怪罪下来。笔者在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与红河州红河县交接的黑树林地区,对哈尼族的豪尼、白宏两支系进行文化考察时,就充分的感受到了他们对先祖的敬畏,对火塘上的炕巴不能随意触动,更不能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先祖的灵魂会时时光临的地方。该地区的勐里大寨,居民全为豪尼人,他们在餐前必用茶水、酒和该餐所吃的饭菜先祭祖后才能动筷而食,节庆之日,更是祭献频繁。

笔者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癸能大寨进行哈尼族豪尼文化考察时参与了一次祭祖活动,他们首先在正堂屋的祖宗柱前献上了三杯茶、三杯酒、三支烟、三柱香、三个蛋、一公两母三只鸡(先祭后杀),而后到祖先坟地里祭祀,所用的祭品和牺牲都与家里时一样。

THE END
1.科普:烟草(含电子烟)发展史1902年,我国最早的民族资本卷烟厂北洋烟草公司自行生产了我国最早的卷烟品牌—“龙球”牌香烟。 1910年,中国的烟草种植生产已经从台湾延伸到了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外资在华设立卷烟厂,其资金雄厚并享有种种特权,竞争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据班凯乐统计,在1923-1941年间,英美烟草公司始终占据对华卷烟销售的大部分,常年https://zhuanlan.zhihu.com/p/7680869420
2.黄金叶香烟的寓意和象征黄金叶香烟品牌文化→MAIGOO品牌文章摘要:卷烟品牌有清晰的市场价格定位,还有独特寓意、象征和的社会定位。其定位,是经过自觉塑造长期形成的,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文化内涵的外化展现、个性特色的社会表达,能让人明显感受到,并清晰地描述出来。那么,黄金叶香烟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呢? 黄金叶香烟的寓意和象征 https://www.maigoo.com/news/611652.html
3.五叶神简介五叶神香烟·名烟品牌企业介绍 五叶神卷烟品牌作为中国高档烤烟型卷烟品牌,创立于1999年,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卷烟技术与原梅州卷烟厂(现广东中烟工业公司)展开项目合作。五叶神品牌由梅州卷烟厂生产,五叶神公司负责技术支持、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五叶神以精良的产品品质、精致的包装工艺、精诚的实干文化,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作为“中式https://www.cnpp.cn/pinpai/106527.html
4.韩国的吸烟文化韩国文化与生活韩国旅游网韩国的吸烟文化 收藏(0) “吸烟有害健康”——这种意识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达成普遍的共识。从香烟价格的提升到对吸烟场所的限制,以及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行为进行的处罚等,整体来说,人们对于吸烟的行为规范有了更高的要求,吸烟文化也迎来一个新的变革时期。那么韩国的吸烟文化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韩国https://cn.konest.com/contents/korean_life_detail.html?id=1342
5.热门知名香烟之南京香烟,你认识几款?摘要:南京香烟,作为江苏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品牌,不仅展现了江苏烟草业的杰出实力,也是我国香烟文化的精髓之一。本文将对南京香烟的热销系列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及特色之处。南京九五:尊贵与传统的象征南京九五,此款香烟以其名显尊崇与优雅。外包装以龙形图案为主 http://www.xianweisu.cn/?qiuzhi/655.html
6.香烟(豆瓣)抽烟的文化人~~ 我是在大三的时候读的这本书,继续是拜小熊介绍,去国家图书馆把这本书撸回来读,没想到印象极深,尽管那个时候我还不抽烟,但为人类竟然还能挖掘出香烟如此之深的意境而折服,同时也被作者的精彩文字所倾倒。但后来自己想收藏的时候找遍了北京的书店都没有,后来工作了 (展开) 0回应 > 更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62407/
7.2022年黄鹤楼香烟价格一览表大全:黄鹤楼(3mg梯杷)烟价格多少钱一包黄鹤楼(3mg梯杷)香烟介绍 黄鹤楼(3mg梯杷)烟是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品牌黄鹤楼香烟推出的一款焦油含量3mg的烤烟型香烟。产品特点:为了谁(梯杷)沿袭黄鹤楼品牌对绿色和人文的尊崇,从根植于当代社会的功勋和荣誉文化着手,完美糅合本草减害理念和人生激励哲学,带来全新的立体享受。 https://yan.southmoney.com/pinpai/202208/53565.html
8.茶马古道简介茶马文化"茶马古道"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经济文化交流意义,被学术界称之为"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是与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海上之道、西域之道、南方丝绸之路、唐蕃"麝香--丝绸之路"相并列的第五条国际通道。 一、茶马古道产生的背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就有饮茶的习惯,创造了灿烂的https://www.hailuogou.com/wmhl/whhl/cmwh/2016/0901/258.html
9.歌特文化的起源以及歌特文化的发展介绍影音娱乐歌特文化的起源以及歌特文化的发展介绍 歌特式建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哥特文化的起源 “Gothic”这词由来已久,在文艺复兴时期用来表示中世纪的艺术形式。它的命名是从德国的“Goth”部落由来的,Goth人入侵了意大利并推翻了罗马帝国。在15世纪,人们普遍带有着文艺复兴的观念,希望回到古典时代。介于古典时代和文艺https://ent.sina.com.cn/y/2006-09-27/18571266101.html
10.中国香烟文化中国的香烟文化 你如果问一个中国人他喜欢什么样的人,他也许会说,他喜欢有格调有品味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但是,生活中你常常会发现,正是所谓的“低级趣味”,使得中国人更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中国人是天生的享乐主义者,喜欢放纵癖好和缺点。所以中国有句老话:“人之无癖,不可交也。”意思是说,连缺https://www.meipian.cn/q553bbk
11.什么是烟文化烟文化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敬烟、劝烟、卖烟、送烟。香烟档次象征身份,是中国另一个独特的香烟文化。香烟文化有时体现在一些场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香烟点燃的是文化、吸进的是韵味、呼出的是情怀。烟草绝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它早已融进了各地的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故,成为一种独特的烟文化。烟,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376444524431861619.html
12.海南旅游景点攻略之南山文化旅游区1993年,经阮崇武先生倡议,中国国务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同意,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兴建南山寺,先后又批准在寺侧兴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108米观音巨型铜像。山之毗邻,左为天涯海角,右为大东海,盖“大生态、大文化、大环保”之大悲曼荼罗也。 南山寺占地400亩,仿唐风格,建有仁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https://m.cncn.com/lxs/74681/news-312697
13.香烟文化:独特价值与魅力!烟草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香烟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逐渐融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它不仅是一种社交工具,更是一种艺术与文化传承的载体。今天,将带您领略香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感受其背后丰富的情感与历史传承。 社会交际价值 香烟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具有拉近人际关系的作用。人们通过分享香烟,表达友谊与https://www.tobaccochina.com/html/news/ycwh/676425.shtml
14.烟草世界香烟的五大文化价值如“熊猫”品牌香烟,与国宝熊猫谐音,寓意“熊猫”品牌香烟如国宝熊猫一样,是一种稀有的非大众的物品,不是一般人能消费或品尝到的。物以稀为贵,是一种文化心理。越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使得“熊猫”品牌香烟让很多烟民趋之若骛。 五、香烟烟标的收藏价值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23/16/5415450_780637165.shtml
15.泰山香烟的品牌文化商标的竞争核心是文化的竞争,背后是策略与技术的竞争。泰山商标之所以能在强手如林的高档烟市场上异军突起,跟挖掘儒家文化、借力打力分不开的。 泰山——品泰山,融天下 如果说“中华”是借中华文化之力,走的是宏伟博大之路;“泰山”则主导儒家文化,以“孔子登泰山而小岳”为文化内涵,展示出儒雅和谐的商标文化。https://10xiang.net/news/2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