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格式解析有所有完整的说明。本篇只是把本人自己觉得接下来在console打印自己能用上的拿出来说一说。
file日志文件中记录下来有用的,也拿出来记录下来。其余部分请大家去官网查阅即可。
一个平常打印的一条拼接格式如下:
===============================================================================================================
1.%logger【日志名字一般采用日志所在类名或者包名做日志名】
%logger=%lo=%c【三种都表示日志名字】
官网这部分可以看到
本地我试着把%logger{10}给成10,效果是这样
使用说明:
%logger默认不给长度,显示所有。
日志名字最右边的名字永远不会被缩写,不管你给的长度是不是小于最右边的长度。
其他部分,最少被缩短到一个字符,但不会被完全删除。
2.%C类名
%C=%class【等价】
打印出类名信息,不被推荐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是问题。
%d=%data【等价】
4.%F【文件名发出日志请求的java源文件名字】
%F=%file【等价】
和打印出类名信息一样,不被推荐使用。除非执行速度不是问题。
5.%L【日志请求的行号】
%L=%line【等价】
6.%m【日志正文信息】
%m=%msg=%message
7.%M【方法名日志请求发出的方法的方法名】
%M=%method
8.%n【换行符】
%n换行的效果和\n或者\r\n效果一样在日志中起到换行的效果。
9.%level【日志级别】
%p=%le=%level【等价】
关于这里-5的解释:【是否左对齐以及空格填充,最大字符和最小字符等,有兴趣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10.%r【从程序运行到本条日志打印出来的毫秒数】
%r=%relative【等价】
11.%t【本条日志所在线程名字】
%t=%thread
12.%i【这个在官方文档没有,但是它代表的是序号的意思】
尤其在生成日志文件的时候,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日志文件必须要设置最大文件大小,如果在生成日志文件的规则内,一个日志文件生成到了最大值,那就需要生成2号文件。
例如:
但是一个日志文件的最大值仅能10kb大小,所以如果这一分钟内,生成的日志非常多的话,那一个日志文件生成到10kb的时候装不下了,就只能按照%i来生成顺序下的另一个文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