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自然景观元素;茶饮空间设计;应用;意境
1茶饮空间概述
2茶饮空间设计的意义
2.1茶饮空间的功能性
2.2茶饮空间的文化性
3.1天然植物在茶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3.2山石在茶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我国园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堆山叠石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在茶饮空间设计中得到了充分地应用。我国的茶饮空间叠石设计大多是借鉴日式山水庭院,体现了不同的茶饮主题。大部分茶饮空间注重营造禅意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的佛教文化,在这种意境下,饮茶者凝神静气,别有一番情致。另外不同的区域环境,茶饮空间环境设计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公共区域如酒店、宾馆,可以在大厅内设计叠山空间,然后再与流水、草木相配,这种微观景物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极富生动性与趣味性。在一些靠近角度的位置,则可以采用碎石、花木搭配,营造出真实、自然的空间环境,使茶饮环境更加活泼、充满生机。
3.3水景在茶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水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除了能在生活中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外,还能够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这也是我国室外环境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元素。在茶饮空间的设计中,引入水景,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与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使人们产生回归自然的感觉,享受该环境带来的乐趣。现代的大多数娱乐场所都设置了水景,主要包括动水与静水两种形式[6]。西方国家常用喷泉、瀑布等形式来对建筑环境进行点缀、美化,而我国现代空间设计多采用大面积的静水,视野更加开阔,营造出以静制动的韵味,这也正符合茶饮的意境要求。通常,在茶饮空间设计中多引进溪水,水景环境与茶饮文化实现了有机统一,使人们仿佛回归自然,从中感受到饮茶的乐趣。
3.4室内外材料在茶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4结束语
作为现代设计元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景观与茶饮空间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科学的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绿色、幽雅、曼妙的环境氛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自然景观元素在室内茶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元素,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发挥其在茶饮空间设计中的优越性,这在当今社会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燕单位:广西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国栋.茶馆及其社会空间[J].研究,2014(6):100-107.
[2]王小乐.室内外景观元素融合在仰山禅茶体验区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4(1):76-77,96.
[3]黄晋云,徐亮.浅谈信阳茶文化影响下的餐饮空间设计(上篇)[J].大众文艺,2015(20):95-96.
[4]罗宏.茶叶初传时期吐蕃人对茶的认识及利用[J].研究,2013,(2):66-73.
[5]郑苛,赖钟雄,孙云.竹器在茶室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5(5):48-52.
关键词:体验经济安化黑茶商业空间营造
中图分类号:TU238+.6
文献标识码:A
1体验经济概述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提升,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化的快速传递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追求不再只是物质的满足和产品的品牌性、功能性的理性选择,追求的更是精神上的一种满足和享受(包括价值体现、品位、欲望、情感的满足、品质的感觉和令人羡慕的虚荣心享受)。美国学者约瑟夫派因与詹姆斯.吉尔摩合作撰写的《体验经济》――书指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已逐渐成为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体验经济的核心是创造难忘的经验,而消费者将为这种经验付费。体验经济下要求顾客的“身”与“心”都能够得到满足,并且,当这种体验活动赋予或带给顾客良好的心理感受的时候,他们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就会有所下降,也就是说,顾客往往愿意花费一些额外的费用来购买一份“好心情”,或是“好经验”。
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享受的一种经济形式。在体验经济中,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而是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体验,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而难以忘却的愉快记忆;消费者消费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在消费过程中的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精神上,智力上的体验。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学说,人最高的需要是自我实现,而体验经济的产生正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综上所述,在设计中强调体验性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点文化课题。
2体验经济对黑茶商业空间的影响
2.1体验经济的特征
2.1.1互动性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是卖方经济。它们所有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顾客之外,不与顾客发生关系。而体验经济则与之不同,因为任何―种体验都是人们的个体身心状态与那些产品或服务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顾客将亲身体验这些产品或服务。如果没有顾客的参与,体验将不可能发生。
2.1.2不可替代性
体验经济为其经济提供物――体验的需求要素是突出情绪和感觉,这种情绪和感觉是个性化的,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体验与体验之间有着根本上的区隔,因为没有哪两个个体能够得到完全一样的体验经历。
2.1.3高增进性
在体验经济时代,高质量的体验是顾客更为看重的部分,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顾客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而对于服务提供方而言,需要创造策划出一些更独特的商品或服务,那么就能够通过他们所提供服务的独特性收取更高的费用。
2.2黑茶商业空间内涵
黑茶商业空间指的是集展示黑茶、饮茶、品茶,以及接待贵宾等功能为一体的商业空间。在中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契机下,大众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黑茶商业空间这种集形象展示、沟通交流、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专卖店服务模式,是在原来专柜宣传模式的基础上其功能的具体地拓展和延伸,黑茶商业空间的建立对销量的提升、品牌形象的塑造、消费者的吸引,企业文化的宣传,产品陈列和推广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专卖店与商家利润之间的关联。
2.3黑茶商业空间独特的体验功能
2.3.1展示体验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黑茶商业空间从单一贩卖茶叶的功能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顾客开始会在黑茶商业空间中休闲、逗留,因此在设计和展示上带来了新的展示方面的要求。
2.3.2品茶体验功能
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休闲的体验,希望能够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现在的文人雅士往往选择在一些装潢考究、情调高雅的茶楼、咖啡厅内,三五知己聚在一起,叫上一壶茶、聊聊天、叙叙旧,在宁静的氛围中洗涤、调养身心。
黑茶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其饮茶风俗和茶叶的冲泡方法各有特色,既可泡饮,也可以煮饮,既适合清饮,也适合制作奶茶,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除了传统的功夫茶,还有融入地方特色的擂茶等,顾客可以在黑茶商业空间中聆听有关黑茶的风俗和故事,亲身参与黑茶冲泡制作过程,品茶汤,吃茶点,在品茶,赏茶,识茶的氛围中感受茶文化的洗礼。
2.3.3茶耕体验功能
体验经济时代下真正的顾客不是匆匆过客,他们是为满足审美与体验的需求而来。黑茶在种植、制作、运输等过程中都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顾客在黑茶商业空间中可以体验到整个“茶耕”过程,了解黑茶的历史沿革、种植环境、采摘过程、制作工艺以及茶业运输等有关“茶耕”的资讯,更加充分了解黑茶,感受黑茶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加购买欲望。
3体验经济下安化地区黑茶商业空间设计对策
3.1材料与空间
在黑茶商业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用应因地制宜,采用当地木材或石材,不但能够体现地域性特色,也减少了造价的成本。安化地区黑茶商业空间的设计可采用当地木材或石材,达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材料的使用不仅因地取出,又是地域性的一种直接、有效的体现,保证了其经济实惠。黑茶商业空间是黑茶茶艺文化的橱窗,是艺术的综合体,表达形式应有尽有,呈现多元化的立体空间,而现代化的黑茶商业空间有着许多随时代潮流而演变来的诸多功能,因此可在黑茶商业空间的设计中将安化地区的材料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将古典的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图卜图4)
3.2陈设与空间
黑茶商业空间本身就是一个立体商业空间,不应只有茶品,很多顾客是想把饮茶的生活方式带回家。因此可在黑茶商业空间中陈设各种古玩,文物,茶配套产品(泡茶工具、茶装饰画等),让每件产品都能够变成商品,让店内用品变为可出售的商品,把家居建材饰品、古玩市场的生意做到茶商业空间里头,既能烘托黑茶商业空间的文化氛围,又能全方位利用这些元素,以期实现黑茶商业场所经营利润最大化目标。如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的凯元茶业,在专卖店铺中陈列了-系列从各处搜罗来的各种古玩摆设,从而提高了整个店铺的档次,增强顾客对于文化氛围的体验。(图5,图6)
3.3照明与空间
3.3.1基本照明
为保持店内能见度,方便顾客选购黑茶商品,体验丰富多样的黑茶商品,可采用吊灯,吸顶灯和壁灯的组合,设计原则是灯光不宜平均分布,要突出重点,突出黑茶商品陈列,照明度要达到一定要求。
由于基本照明面积很大,对商业空间形象、顾客的心理影响、环境气氛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天棚照明可采用均匀布灯,也可将天棚做成一定的照明图案,能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照明方式可选择嵌入式、吊灯式、吸顶式、反射式以及筒灯照明灯具。(图7)
3.3.2特殊照明
特殊照明能美化空间,是一种观赏照明。特殊照明不同于基本照明,其目的是活跃商业空间内的气氛。特殊照明手法经常采用装饰性强,外形美观的灯具。如吊灯、灯带、彩灯、彩色标志灯、壁灯等照明方案,以达到引入入胜的境界。
在黑茶商业空间中,为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可采用定向灯光照射,突出黑茶商品,也可采用底灯,背景灯突出商品的线条轮廊。(图8,图9)
3.4色彩与空间
安化地区的黑茶商业空间是运用安化黑茶这种特有的文化元素作为设计的因子,那么其体现的应该是安化地区传统文化风格。因此可将安化地区古朴、神秘的色彩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将古典的色彩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手法与现代材料表现出来。
室内色彩主要以暖色为主,让人在品茶的同时能够有温馨的感觉,从而让顾客感觉到轻松。室内空间的搭配色调上,可以木质色、白色为主,并缀以灰色装饰,表达出雅致优美的意境。可从精神上作为切入点,利用室内外的阳光、阴影等,组织顾客的精神活动,引人入胜,带来精神的擢升。这样的空间环境,既能使顾客在工作学习的压力下得到舒缓宁静,又能令心灵得以修炼和升华,充分显示出当地的特色。把来自黑茶的文化运用到现代商业空间中,并使之通达人的心灵,以空间氛围的整体营造去体现安化地区特有的黑茶文化。
黑茶文化显示出一种崇尚自然、注重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所以色彩对于空间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比如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的利源隆茶业,在其黑茶体验中心就体现出了这一设计原则,整体感觉古朴大气,色彩统一,桌椅家具的摆放张弛有度,从色彩方面刺激顾客的感官,从而在美好的意境中产生更多美好的体验。(图10~图13)
关键词:茶文化;装饰元素;茶楼设计
远古时期神农氏遍尝百草,以茶解毒,而后茶便演化为日常饮品,从此开始绵延发展。茶楼应运而生,饮茶也普及到民间。茶文化更是从茶本身而来,带有身后的文化内蕴以及历史底蕴,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财富。华夏民族勤劳聪慧,将茶艺文化揉合进茶楼的设计当中,创造出中国人独有的茶道内蕴来,成为一种文化发展的新风尚。
1中国茶楼的发展
2茶文化与茶梭设计
设计都会遵循一定的原则,茶楼自然也是如此。除了在以茶文化的内在底蕴作为基础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之外,茶楼还应该体现它作为休闲消遣场所的功能。为了进一层面地说明茶文化装饰元素在茶楼设计中的运用,本文以茶文化装饰元素在茶楼设计的几个应用方面来加以阐释。以便更好地来展示,中国的传统茶文化是如何被融入茶楼设计中去的。
2.1家具的应用
茶楼,作为一个人们口常生活休闲娱乐之所.必然要满足人们的所需。而家具,它则是中国传统城人精洪技艺与华夏民族精神的载体,更是具有茶韵味的茶楼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传统家具的顶尖发展时期,在明代和清代。这个时期,也代表着此时的家具能最大限度上地呈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今大多茶楼中所摆设的家具,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沿袭和创新了明清时期的家具风格。例如,茶楼中常用的床、椅子、桌、架格、屏风等家具。这少仿古,’M的家具风格特征,在一定意义上,正是由摆设在茶楼中的传统家具所决定的。现在的茶楼,无论如何选择其中家具的摆设,无疑是要体现两个原则一‘艺术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因为茶楼不仅有社会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茶楼的审美作用也日益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茶楼设计者,要注意“对接’茶道文化。和饮茶氛围的“渲染”。茶楼的内部结构和空间设计中,切记不可违背“实用性”和“艺术性”这两个原则。这二者相形而生,任意一者都不可或缺。
2.2建筑构建的应用
2.3陈设品的应用
摆设,指陈设;陈设之物,是用来美化或强化视觉效果的、具有观赏价值或文化意义的物品。陈设品常被称分‘软装饰”,在空间设计之中,常常成为点睛之笔,从而让整个空间具有灵魂和气息。陈设品在现代茶楼的空间设计中,运用比较宽广。几乎所有种类的陈设品,都可以在现代茶楼中找到它们的踪迹。通常.设计者们会采用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来让陈设品变成文化景观,以求表现出某一种特殊的意境所包含的情感,而后能够传达情与思。使得人们可以畅游在精神的世界里,陶冶情操,温润灵魂。这由陈设品和茶空间在茶文化韵味的渲染下,而形成的精神世界,无一不让人体味到什么是“天人合一”物我两相忘”的道学境地。同时,这也体现出华夏民族高雅的哲学观与审美观念。
3空间艺术在茶楼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3.1茶楼的色彩与风格的搭配
茶楼,顾名思义,就是以“茶”这一具有中国古典文化气息的元素为主题,而进行设计和布置的场所。所以,如果要让人们感受到茶楼所反映出来的文化气息,就必定要紧密围绕澎茶元素卿“茶文化”的中心而设计。如何让人们在茶楼中体验到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技艺的完美融合,便是设计者们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中国古典主义风格,无疑是最佳的茶楼设计风格之一。将无限的中国古典茶文化融入到现代的设计中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让茶楼的宾客切实体味到茶文化的内涵体现,则是在众多茶楼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3.2茶楼空问设计与分析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品酒赏茶,便是在亭台楼阁,画舫水榭之中进行。所以如今大多茶楼,也便以亭台,角楼的外观形象来设计。久而久之,人民的审美便会产生疲劳,进而失去对茶楼的兴趣。此时便需要创新,将一些人们无法轻而易举看见的场景和湖光水色之类的元素,“搬进”自己的茶楼,形成文化内涵的缩影,以求更好地体现出中国古典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包含了茶香,更是与天地万物紧密相连,体现肴我国古典文学和美学的概念与宗旨—讲究‘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观念。从而更好地将茶文化与茶楼联系在一起,由外及内、由内而外地形成一个浑然的整体。
结语
茶楼不单单是展示茶艺、茶道、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它更承载了绵延千年的浓厚茶文化元素.对于茶楼的设计者来说,茶楼的设计,己经不再是建筑工艺学科的专业术题,更是一道包含了很多文化气息的考验。在茶楼的设计方面,不仅要求设计者精通茶道,更要求其设计体现出茶文化的精髓和其内敛的氛围,还要拥有对文化和人民精神需求的敏锐触角,以更好地适应潮流发展,使茶楼可以与时俱进,来面对不断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浅谈唐代茶艺和茶道田.农业考古.zo12(os).
2王秀萍,朱海燕,朱旗.明清茶学思想的审美内涵—以茶诗为例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3).
3竺济法.宋僧吴理真是如何演变为西汉茶祖的U}.茶博览.2011(07).
中式茶馆文化
1.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的原产地。浙江安溪的铁观音、福建的大红袍、云南的普洱茶、台湾的乌龙茶……这些有名的茶叶品种早已被国人牢记于心。中国人对茶很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茶津津乐道。对于国人来讲,不仅仅是老百姓拿来单纯解渴的国饮,更多的承载了中国历史的厚重文化,黄色的茶汤不正代表了炎黄子孙黄色的皮肤吗?由此可见,茶对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来说是多么重要。早在唐朝时期,中国的茶就已经随着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华茶文化在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向周边国家和世界传播着茶文化,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国家的饮食文化。欧洲人爱喝的下午茶不正是最好的解释吗?
2.茶馆文化
我们并不知道真正意义上中国的第一家茶馆诞生在何时何地,但是茶馆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存在着而不曾消亡过。各类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找到茶馆、茶铺的踪迹。老舍先生笔下脍炙人口的《茶馆》虽然描写的不是中国的茶文化,但正是从《茶馆》这一名篇中,我们了解了当时社会与人性的方方面面。儿时记忆中老城区里狭长的铺面,门口一个大锅炉冒着腾腾的水汽,一张条桌、两只长凳,组成了儿时破旧的茶馆。
现今各式风格、装潢气派的各类茶室,中国的茶馆文化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这是因为人民的生活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茶馆作为人们的休息场所,从古至今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饮茶、品茗、聊天、打牌、洽谈等等活动都可以在合适的茶馆里进行。原先的茶馆和现在的茶馆基础的功能性不曾改变,真正变化了的是茶馆功能的丰富性,进而逐渐满足了人们生活需求的各个方面,成为了大家都喜欢去的娱乐休闲场所。
然而,一切以人为本。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革新。只有娱乐功能性的茶馆是远远不能满足大众需求的。随着人民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对茶馆环境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变得越来越高了,不再只停留在对条桌、长凳的基础需求上。环境的美化、灯光的要求、气氛的烘托等,都已经成为当代人选择茶馆所考虑的必然因素。正因为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现在才出现了各种类型和主题的茶馆。茶馆的兴盛和衰败,也是不同时期人们精神生活提升的表现。小小的茶馆的变迁不正好是我们生活水平不断变化的真实写照吗?
中式茶馆设计
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言之一,也充分地体现在了中式茶馆的设计上。我们都知道茶文化源于中国,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国内茶馆的设计一直是围绕着中国风的感觉来进行的,似乎这样更易被国人和寻常百姓认可。茶馆的盛行必然会推进茶馆空间设计的兴起。中式茶馆设计中的重点在于如何将古今融为一体,也就是我们说的古色古香而又不失时代感。众所周知,“雅”是中国文人墨客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而“品茗”也是这种精神境界的一种表现方式。如何突出茶馆的“雅”,也就成了当代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茶馆是一个综合功能的复合空间,它的设计由几个部分组成:设计构思、空间布局、基本材质、光影形态、装饰景观,这五个部分的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茶馆设计整体。
1.设计构思
构思、立意是室内设计的“灵魂”。这同样适用于中式茶馆的设计。中式茶馆大家都接触过,但是如何设计得脱颖而出却是个难点。在设计之前,设计者要从总体上根据所需设计茶馆的要求特点、艺术风格、预算报价和功能分区等方面来做全盘的整体设计考虑。要从如何突出茶馆的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来定位,做到“意在笔先”。对于面积较大的茶馆则可以在风格造型的处理手法上,变化尽可能多一些,余地也更大一些。
2.空间布局
从空间上来说,茶馆的基本环境由:接待区、收银区、工作区、休闲区、卫生间几个部分组成,休闲区一般为开敞式的大空间环境,偶尔配有独立包间。在敞开式的空间里,不但有利于客人的休闲放松,更有利于老板组织、管理和协调。可以运用设计的手段或借助造景的形式让茶馆空间有序布局和工作流畅协调。常常采用家具、绿化小品和形象塑造等对办公空间进行灵活隔断。舒适性和交通的便利性是休闲茶馆的卖点之一,所以空间的整体布局设计是中式茶馆环境设计中的塑造点和本源。中式茶馆可以引入古典园林设计中的亭、廊、榭、水景等元素,突出中式的文化气息,让传统中国元素符号在整个空间中得以穿插。
3.基本材质
茶馆空间地面、墙面和顶面等各个界面的色彩和材质应该根据所需风格来确定,因为需要中国风的设计风格在中式茶馆的设计中有所体现,我们尽量使用古朴的材料如木材、青砖、混凝土、玻璃等等,偶尔可以选用不锈钢和镜面材料以增加现代感。同时可以确定茶馆内所需家具的材质和类型。茶馆内的家具一般确定为古典中式或者新中式风格。
4.光影形态
主要是指灯光和材质的配合。色彩的出现和空间的氛围离不开室内灯光。现代室内光环境的设计中,灯光的功能性不只起到照明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界定空间、改变室内空间氛围的功能。同时光还表现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逐渐趋向于实用性及文化性的有机结合,已成现代装饰环境的重要元素。色彩是人们在室内环境中最为敏感的视觉感受,因此根据主体构思,确定住宅室内环境的主色调极为重要。现代中式茶馆室内的色彩和材质一般多以原木色、中国红和灰色砖墙为主,考虑不同色彩的配置和调配。如:高明度、低彩度、中间偏冷或中间偏暖的色调或以黑、白、灰为基调的无彩体系,局部配以高彩度的小件摆设或沙发靠垫等。色彩和材质、光照紧密联系,这些因素在设计中应细致考虑。
5.装饰景观
中国文化对中式茶馆装饰的影响
1.传统文化底蕴下茶馆设计的个性化
茶馆既是茶道展示、表演的地方,也是文人雅士品茗聚会的空间,更是现代人们休闲消费的场所,它的空间营造已不仅仅停留在简单普通环境装饰这一层面,而是升华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氛围的塑造。茶馆的设计,需要设计者充分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知识,体现中国茶文化的含蓄内敛,才能营造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式茶馆,使之有别于世界其他文化渊源的餐饮空间。在我国各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几乎都有大小不等的茶馆或茶摊。下面就列举几个有我国特色的茶馆类型:
第一,四川茶馆:四川人民一直保留了喜欢喝茶的习惯,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四川茶馆。有谚语说成都“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而四川茶馆又以成都最有名,所以又有“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的说法。成都的茶馆有大有小,大的多达几百个座位,小的也有三五张桌面。四川茶馆社会功能突出,茶馆不再只是文化活动的场所。在那里,可以谈心聊天,可以观赏川剧、四川清音、打打麻将、摆摆龙门阵,四川人民生活得好不惬意。
第二,杭州茶室: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六大古都之一。杭州茶馆文化,起于南宋。金人灭北宋,南宋建都于杭州,把中原儒学、宫廷文化都带到这里,使这座美丽的城市茶肆大兴。“西湖美景三月天,湖光山色美连篇。”当代的杭州茶馆,可能不如四川成都数量多,但茶馆内的文化气氛,杭州却略胜一筹。
第三,广东茶馆:广东的茶楼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广州人称茶馆为茶楼,吃早点叫吃早茶,广州茶楼吃早茶也可以吃饭,吃饭也叫吃早茶。你上茶楼入座,服务小姐先上一壶酽茶、一份报纸,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期间食品车里的各种广东小吃品种任你挑选。在这里喝茶,多的却是一份生活的惬意。
第四,北京茶馆:北京的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各种茶馆又有不同的形式与功用。最有名的便是大碗茶了。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书茶馆,直接把茶与文学相联系,给人以历史知识,又达到消闲、娱乐的目的。喜欢老北京文化的饕客们更是不可错过。
2.当代文化底蕴下的时尚茶馆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各地的茶馆渐渐增多,尤其是国内的一些著名的旅游城市及风景点,供游人品茗休憩的茶馆、茶座,更是星罗棋布。当下的人们也将健康饮茶的理念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并认同了饮茶有益身体健康的理念。品茗小聚成为广大民众的休闲方式。各地新建的茶馆日益增多,传统风格、现代时尚风格等各种类型的茶馆应运而生。但无论如何,还是离不开中国的茶文化这一主题。在这些茶馆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设计,着重突出当地人文特点和民族特点,和大众化的茶馆区别开来。
关键词:BIM技术;双层茶楼;建筑设计;应用研究
BIM技术是一种面向建筑设计行业的数据管理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信息数字模型。BIM技术广大的存储功能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信息存储空间,使得建筑设计越高效、更专业,有利于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和实践的运行。可视化的模型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使建筑设计出来的成果更具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这大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与科学信息技术紧密的相连,有助于高效率的整理和收集建筑信息技术。
1双层茶楼建筑设计
在茶楼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整个茶楼设计项目进行策划,可以选择一家正规专业的策划公司。不同的茶楼设计风格会有不同的茶楼文化表现效果,有的建筑设计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艺术装饰。比如:屏风,古琴,古井,绣花窗等,运用天人合一的空间构图理念来展示茶楼的庄重、雅致、闲适宁静之感。
1.1茶楼的功能
茶楼是人们消遣时光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的地方。因此,茶楼的建筑设计与装修尤为重要。茶楼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营造一种闲适的环境和宁静的氛围,以此来满足客人抒发心情陶冶情操的兴趣,让客人可以无优无虑地接受茶文化的熏陶,间接的领悟到茶文化的艺术魅力,体验中国茶道文化的古风诗韵,典雅别致之处。如今茶楼建筑设计不再是仅仅的填补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境界的一种超脱。因此,双层的茶楼建筑设计也不应该是只注重设计的繁华感,而更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满足不同消费水平能力的人的需求。茶楼是一个极具文化气息的地方。因此,在设计双层茶楼建筑中,茶楼的建筑设计应充分体现出我国优秀的茶文化。
1.2茶楼建筑设计的一般流程
首先要对茶楼进行区域定位,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建设。茶楼的直接目的也是为了赚取经济利润,位置的优越性有利于双层茶楼利益的最大化,也有利于建筑设计师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经营情况进行设计,然后制作出一份优质的设计方案;其次,茶楼的设计理念一定是科学的、人性化的,主要是服务于客人。因此,在室内的装修设计方案,要尽可能的迎合客人的喜好,注重设计的节奏感和美感,以此来招揽顾客。茶楼的空间设计要把装修的艺术美,体现一定的文化背景,与历史线索相结合。除此之外,最好充分利用茶楼的每一处空间,合理的布局空间类型;最后,一切的建筑设计是要基于安全的建筑基础之上,茶馆在注重风格上的协调统一以及美感意外,尤其注重建筑的安全性。
1.3BIM建筑技术
BIM技术最早源于美国,是一项以三维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据运用技术,也是形象的模型和清晰的数据的结合体。它可以为建筑设计师提供海量的工程信息,具有修正、调配以及保存各项工程项目信息的功能。此外,由于大型的建筑结构比较复杂,受力分析起来也比较复杂。为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的同时又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做到提效降本,采用BIM技术来减少复杂的工作流程,为工程建筑设计快速拟定有重要的作用。该项技术对于建筑经营者而言,可以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以及施工完后发挥节能高效的作用。良好的建筑材料的选择可以为经营者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建设成本,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建筑生命周期的延长。BIM技术是虚幻模拟的设计管理模型,所以可以对茶楼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与监控,既有利于茶楼建筑设计工程的集约化,也有利于推动茶楼工程各个阶段相互协调同步发展,推进施工的进度。
2BIM建筑技术双层茶楼建筑设计中的要素分析
BIM技术可以加强茶楼工程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自动化的管理。打通了茶楼经营者、茶楼承包公司以及茶楼施工部门之间的界限,有助于加强茶楼建筑工程项目组的凝聚力。
2.1茶楼建筑场地分析
在开始对双层茶楼设计之前,要对建设双层茶楼的地点进行分析,设计也需要因地制宜。设计的成果的方案,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地理区位的优越性,通常需要分析茶楼建筑场地的地理区位,如:茶楼地理环境状况、交通通达度、人流量、该区域的市场氛围以及地区发展前景等。通过分析这些具体的地理区位,可以了解它在说在城市的GPS定位,建立茶楼与周围建筑以及周围环境的联系。然而,人都是有主观性的,茶楼的场地不能做客观的分析,茶楼场地的选择含有的主观因素过多。也正是由于这样,使得茶楼工程项目的数据统计不清晰,数据处理缓慢,不能够给这个项目做出定量的分析等。但是BIM技术能够做到这些,它能够客观地分析场地的地理区位,策划好茶楼建筑的具体布局以及茶楼场地的规划设计。
2.2茶楼建筑方案辅助设计
BIM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它自身不带有任何数据处理信息的,它可以针对设计师给的信息做出相应的意见指导,一般是虚拟化的设计规划管理。相比传统的策划模式,它的引入使建筑设计更具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设计师可以通过BUM技术中的数据变化来控制建筑物的形状特征,根据不同的形状特征来进行定量的分析和优化设计,经过数据对比选出最佳的建筑方案。
3BIM建筑技术双层茶楼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双层茶楼建筑的设计
BIM技术进行茶楼的构建设计。首先需要建立数据信息框架,构建数字模型,例如,对蜀州A双层茶楼建筑的设计构建,就应该知道该项技术的应用,会提高设计建筑中的信息采用效率,而且此项技术也符合茶楼设计师的操作背景。在对双层茶楼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可以直接通过BIM技术对建筑物性质及特点进行设计分析。建立数据信息框架,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建模、设计建模和材料建模。在蜀州A双层茶楼建筑设计项目中,也可以分为A双层茶楼建筑结构建模,茶楼的设计建模以及茶楼的材料建模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由不同设计领域的建筑师进行项目的管理策划,然后设计师通过资源管理器以及电子媒体联系的方式进行协作设计,最后构建出A双层茶楼建筑的信息模式模型框架。
3.2BIM技术应用的技术推广
通过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设计的策划领域,可以运用到设计方案的决策领域,还能通过利用三维立体时空模拟应用到可见化设计中。总而言之,该项技术在茶楼建筑设计中能够实现建筑的创新发展,有效地与中国的茶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在确保茶楼建筑的安全以及成本降低的好处下,还能够延长双层茶楼建筑的生命周期。所以说,积极地引入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取得不同凡响的双重效益。
4结论
BIM技术运用到双层茶楼建筑设计中,可以将二维的双层茶楼建筑设计图立体化。高效率将几何信息、文化信息以及建筑结构信息进行整合,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质量,有益于双层茶楼设计建筑的品味化、艺术化。
[1]过俊,李建宏,汪军,祁爽.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优化应用研究———以天桥剧场项目为例[J].建筑技艺.2014(02):76-77.
[2]黄伟华,刘春雷,闫文凯.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方案前期深入探索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4):109-11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造型艺术设计;美学
造型艺术美学是美学中的新兴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造型艺术的审美创作与欣赏。高校图书馆除了有馆藏借阅、查询检索等功能,其本身的造型特征、空间布局、材料装饰也是校园整体规划的一部分。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读者的物质需求、知识需求和审美需求进一步扩大,图书馆的功能也日益丰富。在此背景下探讨图书馆的造型艺术设计,不断丰富其美学功能,将为工作人员和读者带来更好的工作环境和阅读体验。
一、从湖北大学图书馆看高校图书馆造型艺术的设计理念
(一)以人为本
上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包豪斯”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得现代图书馆的设计越来越注重人自身的体验。湖北大学图书馆的造型设计以读者为中心,在划分功能区域、设计人行流线、完善标识系统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艺术元素增强图书馆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让读者感受图书馆的优美环境、人文关怀。
(二)功能为先
在现代图书馆的语境中,功能性包括实用功能和美学功能两个方面。湖北大学图书馆的实用功能向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审美功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康德认为,美具有无功利性和目的性。美的无功利性让人在进行审美活动时感到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这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诉求。将造型艺术的实用性、审美性、模仿性运用到图书馆的设计中,能进一步地发挥图书馆的美学功能。
(三)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设计是现代设计的趋势,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湖北大学图书馆的可持续性设计包括材料的环保、照明的节能等。此外,泛阅读空间的空间设计也能进一步丰富图书馆的空间层次,提升空间利用率,为图书馆的阅览空间做有效地补充,具有可持续的形态。
二、图书馆造型艺术的美学实践———以湖北大学图书馆为例
(二)物质文化景观与精神文化景观的相互配合
图书馆的景观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美,主要是文化景观。高校图书馆的物质文化景观是指附加在图书馆空间内,反映一定群体精神风貌、价值取向、教育理念的景观形式,包括图书馆的主体建筑和附群雕塑等;图书馆的精神文化景观,指侧重于非物质形态的景观形式,有时也依附于物质景观中。湖北大学图书馆外附广场的两处巨石是物质文化景观的体现。一处刻着图书馆落成记,一处写着“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的校训,两处景观既是校园物质景观的补充,也属于文化景观的范围。图书馆门前的题字,是精神文化景观的体现。这是茅盾先生于1979年为湖北大学图书馆前身———武汉师范学院图书馆落成所题,将其拓印于图书馆门前,能展示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尽管湖北大学图书馆建设了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但在利用文化景观来增强图书馆特色、培养校园文化氛围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重庆大学根据其建校的历史意义,将理工图书馆打造成“民国风”的风格(图1),并把部分功能区域和书架以有特定意义的事件和地点命名,增添了重庆大学图书馆特有的历史文化因素,加强了文化景观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室内造型与自然元素的相映成趣
三、结语
[1]孙湘明,张道森,高健.造型艺术美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