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土地面积2173平方千米,耕地总面积32.46万亩。石阡的气候条件优越,四季分明,适宜各种作物和动物生长、繁衍,尤其适宜发展茶叶、中药材、蔬菜等农业产业。
石阡县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以实施“三个万元工程”和“1112”工程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
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强农惠农政策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率。
◎推介项目简介
根据产业特点和作物生长布局,石阡县重点规划发展以下农业项目:
一、3万亩甜茶叶基地及加工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地位于石阡县五德镇、本庄镇,占地3万亩。投资总额1.15亿元,投资利润率26.7%,投资回收期4.5年,合作方式为独资、合资。
二、10万亩油茶基地及加工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地位于石阡县聚凤乡、龙井乡和石固乡,占地10万亩。投资总额2.57亿元,投资利润率16.6%,投资回收期5.3年,合作方式为独资、合作。
三、10万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项目实施地位于石阡县大沙坝乡、五德镇等18个乡镇,占地10万亩。投资总额3.5亿元,投资利润率20%,投资回收期5年,合作方式为独资、合资。
四、香果树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地位于石阡县甘溪乡、青阳乡、花桥镇、坪山乡等乡镇,占地7万亩。投资总额2亿元,投资利润率20%,投资回收期5年,合作方式为独资、合资。
五、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地位于石阡县本庄镇、花桥镇、白沙镇、坪山乡、龙井乡和甘溪乡,占地2万亩。投资总额2亿元,投资利润率20%,投资回收期5年,合作方式为独资、合资、合作。
六、食用菌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地位于石阡县中坝镇、花桥镇,占地50亩。投资总额1亿元,投资利润率20%,投资回收期5年,合作方式为独资、合资。
七、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开发项目:
项目实施地位于石阡县花桥镇、石固乡,占地100亩。投资总额2亿元,投资利润率20%,投资回收期5年,合作方式为独资、合资、合作。
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
项目实施地位于石阡县五德镇,占地5万亩。投资总额2亿元,投资利润率20%,投资回收期5年,合作方式为独资、合资、合作。
九、菊芋基地建设及深加工项目:
项目实施地位于石阡县龙井乡,占地1万亩,加工厂建在石阡县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内。投资总额2亿元,投资利润率20%,投资回收期5年,合作方式为独资、合资。
十、葡萄种植基地及加工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地位于石阡县花桥镇,占地2000亩。投资总额1亿元,投资利润率20%,投资回收期5年,合作方式为独资、合资。
项目背景
◎产业背景
◆石阡县农业概况
石阡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县,多年来,石阡农业以发展粮油生产为主,农村经济落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收入低。改变这一状况的现实出路,就是努力搞好生态农业建设,实施产业化经营,依靠“中国苔茶之乡”的称号,走“特色、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重点发展生态茶叶、果蔬业和烤烟种植业。
1)生态茶产业
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32.5万亩,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茶产业已成为覆盖全县农村的第一大产业。
2012年全县新增茶园2.29万亩,新建产业加工厂25座,组建专业合作社10家,开设石阡苔茶专卖店34个,茶产量1.47万吨,产值5.56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803吨,产值1.5亿元。石阡苔茶已拥有“贵州三大名茶”称号,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2)果蔬产业
石阡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县栽培果树15科、29属、42种,野生果树14科、26属、38种。
近年来,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因地制宜,在公路沿线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形成了东部水蜜桃(含五德、青阳、国荣、花桥等乡镇)、西部柑桔(含河坝场、本庄、龙塘等乡镇)、中部红心李(大沙坝乡)和梨(中坝、汤山等乡镇)四个水果产业带。
2012年全县果园面积6万余亩,主要品种有柑桔、桃、李、梨、葡萄、猕猴桃、杏、枣、樱桃、枇杷、苹果等,现有2个水果企业,19个水果专业合作社,50亩以上的水果专业户60余人,100亩以上连片的水果园有30余个,获省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5000亩,其中,五德镇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源优态”商标已经注册。
201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5.35万亩,总产量31.09万吨,建立了30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基地7个,蔬菜大棚55个,形成了中坝—汤山—河坝次早熟蔬菜基地、石固—坪山—龙井夏秋冷凉蔬菜基地、花桥—大沙坝保供蔬菜生产基地和白沙—本庄特色辣椒基地。
3)烤烟产业
烤烟产业是石阡县培育多年的重要支柱产业。2012年围绕促农增收,切实强化烤烟生产各个环节管理,完成烟叶收购计划10.2万担,烤烟收购价和上等烟比例均居全市第一,实现计税产值1.07亿元,完成烟叶税2361.08万元,烟农户均收入达5.12万元。
4)农业产业化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石阡县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主导品种已经确定,生产基地不断扩大,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名特优新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产业类型多头并举。
石阡县有各类农业企业53家,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1个。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石阡县抓住“国发2号文件”和《石阡县“十二五”农业特色产业(茶叶、蔬菜)发展规划》出台的机遇,着眼市场需求,立足本地优势,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工程来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扶持,强化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产生了“和记”、“泉都坪山”、“丰源状元”、“华贯”、“邹姐”、“爽珍”等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二是从“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通过农业专家精心设计,把农场式农业生产改造成农业公园,把农业种植、绿化环境、观光旅游等融为一体。
三是从“机械化”向“电脑自控化”发展。农业机械给现代化农业提高了效率,而电子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模块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现代化管理更上新台阶。
四是从“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现代农业已普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植物激素,这虽然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公害。未来农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生物化的绿色、洁净的农业时代。
五是从“个体”向“公司”发展。小农经济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个体的力量不足以对市场造成影响,只有产业化的公司才能主导市场,赢得市场。
石阡县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项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符合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必将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石阡县农业发展规划
根据铜仁市农委《关于做好全市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专题调研及项目申报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石阡县组织人员编制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规划(以下简称“一园五区”,即汤山现代农业展示和观光园、石固生态畜牧养殖示范区、龙塘龙井有机苔茶示范区、聚凤苔茶油茶产业示范区、本庄蛋鸡养殖产业示范区和五德水果苔茶产业示范区)。
园区规划总面积11.5万亩,规划选址石阡县18个乡镇,规划区域划分为6个核心示范区。
一是石固生态畜牧养殖区,以生态畜牧养殖和果蔬为主,带动竹子、烤烟、中药材产业发展,辐射花桥、枫香及中坝3个乡镇;
二是龙塘有机苔茶示范区,以发展规划有机苔茶为主,带动生态畜牧业、中药材、油茶和果蔬发展,辐射龙井、大沙坝及国荣3个乡镇;
三是聚凤苔茶油茶产业示范区,带动特色养殖、中药材和烤烟产业发展,辐射到白沙羊角山一带;
四是本庄禽蛋养殖产业示范区,以当地养殖蛋鸡为主,带动果蔬、苔茶、烤烟、中药材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辐射到河坝一带;
五是五德水果、苔茶产业示范区,以当地发展优质水果为主,带动烤烟、中药材、特色养殖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辐射到青阳、坪山一带;
六是汤山现代农业展示和观光园区,以观光休闲为主,带动果蔬、水产养殖和乡村旅游业发展。
认真做好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创建申报工作,在规划的“一园五区”基础上,报送了石固生态畜牧产业园区和龙塘生态苔茶产业示范园区作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
目前龙塘生态苔茶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已被列为省级100个高效示范园区,并由省财政厅重点帮扶。
计划通过五年的集中建设,把龙塘、龙井高效生态茶叶示范园同物流储藏、精深加工、产地市场、开发科研及果蔬、养殖等产业有机集合起来,应用循环经济模式建成集生产、旅游、观光、物流贸易、科学实验和技术培训推广于一体的优质现代茶产业示范园区,茶叶出口基地核心区。
依托五峰山、龙川河流域的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温泉文化等资源优势,拟启动汤山镇500亩城市农业公园,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打造乡村旅游带动性样板。
目前,石固生态畜牧养殖示范区、本庄禽蛋养殖产业示范区和汤山城市农业公园已被列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石阡农业发展条件
自然条件
石阡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暖湿共节,无霜期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全县海拔388-1869.3米,地势高差悬殊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具有典型的立体农业气候特征。
海拔380-600米的地区,如汤山、中坝、龙塘、本庄、河坝等乡(镇),年平均气温18-20℃,1月均温8-10℃,7月均温26-27℃,年降雨量1200-1400㎜,年日照1300-1500小时。这些地区适宜种植冬果菜、冬春早熟蔬菜和特色辣椒。
海拔1000-1400米的地区,如花桥、石固、五德、青阳等乡(镇),年平均气温12-16℃,1月均温3.5-5℃,7月均温20-25℃,年降雨量1100-1200㎜,年日照1100-1300小时,这些地区适宜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
由于石阡县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生物多样性,未受工业“三废”污染,灌溉水质、空气和土壤都符合建设安全、营养、健康食品基地的要求,特点十分显著,原产于不同气候类型的野生种群,在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带有宝贵的抗性基因,是当今农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优质资源。
石阡是山区农业县,种植茶叶、蔬菜的历史悠久,群众具有丰富的种植和管理经验,且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农产品的产销成本较低。
市场条件
石阡县人口45.6万,其中:城镇人口6万,到2015年将增加到15万,全县蔬菜年均需求缺口约3-5万吨,目前在季节性和品种供给上的需求矛盾突出,急需扩大种植面积和增加品种。
我国名优茶的市场需求量约有1500万吨的缺口,夏秋反季节蔬菜的市场需求量约有4000万吨的缺口,抓住石阡在茶叶、蔬菜产业上的优势,已国内市场的需求。
◎政策背景及优惠政策
一、《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第三十一节指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布局,促进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蚕茧、烟草、花卉等作物标准化生产。
二、“国发2号文件”第十九条指出:积极发展特色轻工业,努力提高茶叶加工能力和水平,提升黔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政策。
土地政策: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和强度,对企业用地所缴纳的土地价款实行先缴后奖。
财政扶持政策:凡在我县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房地产项目除外),自投产纳税之日起,按规定所征收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县级财政所得部分实行先征后奖,分年度按比例对企业进行奖励扶持。
项目实施区域介绍
◎区位介绍
石阡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南部,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面积2173平方千米,东临江口、岑巩县,南接镇远、施秉县,西连凤冈、余庆县,北交思南、印江县。全县辖7镇11乡302个村9个社区,总人口45.6万人,其中仡佬、侗、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8%,森林覆盖率67.5%。
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石阡将成为连接黔中、成渝、长株潭的贵州东北部经济快速发展区。
石阡已先后获得“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重点县”、“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等国字品牌。
◎交通介绍
交通一直是制约石阡发展的“瓶颈”,之前一直是通过石阡至铜仁、岑巩、镇远、余庆、思南、凤冈、印江等公路通道与外界联系。
现在,这种状况已经结束。思南经石阡至剑河高速公路已建成投入使用;江口经石阡至瓮安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石阡至大龙连接长株潭快速通道即将规划建设;兴义经石阡至黔江、重庆万盛经石阡至广西、玉屏经石阡至开阳铁路已列入国家规划。
到“十二五”期末,三高、三铁、两机场将形成安全、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2小时到贵阳,1小时到铜仁,30分钟到镇远、思南、余庆的目标,石阡将成为铜仁市西大门。
石阡的交通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将使得资本快速地涌入,地价等投资成本迅速上涨,因此,在石阡高速公路全面通车的前夜,正是前来石阡投资,回报比最佳的时机。
◆气候条件
石阡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6℃,无霜期年长达303天,全年日照总时数1233.2小时。
◆电力资源
石阡电力于1995年并入南方电网,现建有110KV变电站2个,35KV变电站8个,正在建一座220KV变电站,县内还自建有32个小水电站,历年电力供应充足。
◆水资源
石阡县地处乌江流域上游地区。境内有河流溪沟117条,其中乌江水系112条,沅江水系5条。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且河流在10千米以上的干支流有26条,河流总长度498千米,河网密度23千米/百平方千米,河流水系呈树枝状分布,从东南向西北走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217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547.17平方千米,占25.2%;林地1128.28平方千米,占52.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0.96平方千米,占3.2%;未利用土地228.70平方千米,占10.6%。在未利用土地中,尚有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面积19.37平方千米。
◆劳动力资源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石阡县总户数107407户,人口456411人,其中劳动力人口大约为24.6万。
石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高中、中职入学率不断提高,推动了劳动力素质的大幅提升。外出务工人员近年受东部经济影响开始返乡,为石阡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
◎政务环境
石阡围绕建立“清廉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务实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开放型政府”,开展了政府提速工程、投资环境整治、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等活动,创立了行政服务中心。
全县28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各项审批均实行“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为投资者提供便捷服务。
总论
石阡是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是石阡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项目依托石阡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为高品质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供了优质、充足的原材料。
农业产业化项目,符合我国农业发展规划,是国家、省、州、县大力倡导和扶持的重点产业,又能带动一方农民致富,对发展社会经济,构建和谐石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政府大力支持、百姓积极参与的优秀投资项目。
精装项目推介
◎项目(一)3万亩甜茶叶基地及加工建设
项目名称:3万亩甜茶叶基地及加工建设项目。
实施地点:石阡县五德镇、本庄镇。
建设内容:新植甜茶叶2万亩、改造低产林1万亩,建设甜茶叶加工厂。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市场概述
甜茶叶,系壳斗科石栎属植物。民间采其嫩叶作甜茶,其香味浓郁,色泽鲜艳,回味甘甜,持久纯正,风味独特。
甜茶能清热利尿,防治湿热痢疾、皮肤瘙痒和痈疽恶疮,对高血压及冠心病有疗效。长期饮用,能滋肝养胃、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提神解乏、降压减肥。
甜茶所含营养丰富,成份齐全,含16种以上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到6%,远高于一般茶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肥胖症引发的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逐年上升,用甜茶叶制成的低热量、高糖度、口感好的甜味剂特别走俏。
甜茶叶作为药、食两用的纯天然产品,深受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人们喜爱,开发甜茶叶,前景十分广阔。
◆优势分析
1)项目实施区土质以黄壤为主,成微酸性,土壤肥厚,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周边无污染源,有利于茶树生长、茶叶物质积累和芳香物的形成,提升茶叶品质,具备优良的环境优势。
2)甜茶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中风、防癌作用、预防牙齿疾病等功效,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目前甜茶树较为稀少,这使得在石阡种植甜茶有着良好的市场需求优势。
3)随着石阡高速公路的通车,石阡物流布局将得以完善,在石阡县实施本项目将拥有明显的交通优势,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15亿元,预计达产年销售收入9000万元,年利润为3062.24万元。
1)销售估算
种植3万亩甜茶,每亩年产量100斤,三年后达产可收获成品300万斤,加工后销售总收入约为9000万元。
2)投资分析
项目总投资11471.44万元,其中包括土地让出金100亩×10万元/亩=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亿元(种植基地投入5000万元,加工基地投入3000万元,设备购买及安装费用2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66.44万元,项目准备费用5万元。
详见附表1:固定资产折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3)成本费用估算
项目达产年总成本3708.53万元,固定成本891.03万元,变动成本2817.50万元。其中:
工资及福利:120人×2.21万元/人·年=265万元/年
生产费用:修理费用+资产折旧=29.80万元+596万元=625.80万元
管理费用:销售收入×0.02+5万元=185.00万元
销售费用:销售收入×0.01+5万元=95.00万元
详见附表2:成本及费用估算
4)税金及附加预测
项目达产后税金包括:增值税(税率17%)、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上交增值税的7%)和教育费附加(税率为上交增值税的3%)。
税金
项目
增值税
(万元)
城建税
教育附加
合计
达产年
1098.63
76.90
32.96
1208.49
详见附表3: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5)利润估算
项目达产年销售收入9000万元,增值税及附加1208.49万元,所得税(税率25%)1020.75万元,年总成本为3708.53万元,年利润为3062.24万元。
详见附表4:利润估算表
◆项目投资分析
1)投资回收期
经测算本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4.5年。
2)投资利润率
经测算本项目的投资利润率为26.7%。
3)内部收益率
经测算本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23%。
详见附表5:现金流量估算表
◆财务分析结论
上述各项指标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空间和抗风险能力,财务评价可行。
◎项目(二)10万亩油茶基地及加工建设
项目名称:10万亩油茶基地及加工建设项目。
实施地点:石阡县聚凤乡、龙井乡、石固乡。
建设内容:新植改造1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油茶加工厂。
合作方式:独资、合作。
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植物资源,也是目前唯一可以与橄榄油媲美的木本食用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茶油是世界公认的“绿色食品”,油茶副产品也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我国茶油年产量10余万吨,多是初级产品,国内市场缺口很大,而高档精制茶油,因资源有限和丰富的营养保健功效,成为市场热销产品。
石阡县是传统的油茶产区,有300多年的油茶栽培历史,适宜发展油茶的土地面积在15万亩以上,是铜仁市三大油茶主产区之一,具备资源优势。
本项目依托石阡原有的10万亩油茶基地进行改造,引进优良无性系品种、最新种植工艺及最新加工工艺,将极大的提升原有油茶基地的产出量与茶油产出量,在现在油茶市场缺口较大的形势下,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本项目的油茶林基地全部引进油茶无性系造林,具有早实、丰产等特点;油茶收益期可达50~80年,具有一次投入,长久收益的优点。
项目总投资2.57亿元,预计达产年销售收入13368.75万元,年利润为4270.71万元。
原有油茶基地每亩产油茶籽65公斤,可以提炼15公斤成品山茶油与约45公斤茶粕。改造后的油茶基地每亩可产茶籽90公斤,可以提炼20公斤产品山茶油与约65公斤茶粕。根据调查,目前茶油市场价格为100元/公斤,茶粕价格为1500元/吨。
改造10万亩油茶基地,每年改造3万亩。第一年在原有7万亩油茶基础上,总销售收入为10188.75万元。以此类推到第四年末全部改造完成。第五年第一批改造完成的油茶树进入盛产期,第8年10万亩改造油茶基地全部进入盛产期,改造后的油茶树盛产期油茶籽产量达到115公斤/亩,可生产28公斤茶油,82公斤茶粕,达产年(第三年)总销售收入为13368.75万元。
项目总投资25710.70万元,其中包括土地让出金100亩×10万元/亩=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2.40亿元(油茶基地投入1.40亿元,加工基地投入7000万元,设备购买及安装费用3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705.70万元,项目准备费用5万元。
详见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项目达产年总成本5854.72万元,固定成本1806.16万元,变动成本4048.56万元。其中:
工资及福利:200人×2.12万元/人·年=424万元/年
生产费用:修理费用+资产折旧=65.80万元+1316万元=1381.80万元
管理费用:销售收入×0.02+5万元=272.38万元
销售费用:销售收入×0.01+5万元=138.69万元
详见附表7:成本及费用估算
项目达产年税金包括:增值税(税率17%)、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上交增值税的7%)和教育费附加(税率为上交增值税的3%)。
1654.31
115.80
49.63
1819.74
详见附8: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3368.75万元,增值税及附加1819.74万元,所得税(税率25%)1423.57万元,总成本5854.72万元,净利润4270.71万元。
详见附表9:利润估算表
经测算本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5.3年。
经测算本项目的投资利润率为16.6%。
详见附表10:现金流量估算表。
重点推介项目
项目名称:10万亩中药材种植与加工项目
行业类别:农业
建设性质:新建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项目现状:
1、建设条件:
石阡县的气候条件优越,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尤其适宜发展茶叶、中药材、蔬菜等农业产业。
2、产业条件:
县内野生中药材品种资源丰富,且有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龙头企业1个,专业合作社5个,中药材种植大户23户,药农掌握了一定的种药技术,项目实施有着很好的产业基础。同时,现有的药材加工、经营企业与全国各大药厂都有较紧密的购销联系,已经形成了中药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3、市场前景预测:
随着人们对医疗及保健水平的提高,中药市场销路越来越看好,本项目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4、项目选址及规模:
占地面积:10万亩
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项目地址:石阡县大沙坝乡、五德镇等18个乡镇。
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中药材加工厂,加工厂房5000平方米,种植基地5000亩。
财务指标分析:
总投资额:3.5亿元
引资金额:3.5亿元
年销售收入:1.8亿元
年利润:8500万元
投资回收期:5年
投资利润率:20%
优惠政策及扶持条件:
项目业主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农牧科技局
联系人:郭继盛
座机:0856-7622172
手机:13765605055
项目服务单位联系方式:
名称:石阡县投资促进局
地址:石阡县行政大楼四楼
联系人:王志
邮编:555100
座机:0856-7624575
传真:0856-7624575
手机:13765606777
项目名称:香果树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石阡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暖湿共节,适宜于香果树的种植。
香果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药用价值高,其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质轻而软,不翘裂,可供建筑和家具用材,树皮纤维是制蜡纸和人造棉的原料。树形美观,叶茂花繁,花大而色美,果具芳香,是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目前石阡还没有香果树种植工程,前来投资将成为当地本产业的领军者。
结合当前生态保护要求和社会需求,发展香果树保护库建设将成为石阡县林业基础的重要工作之一,本产业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项目地址:石阡县甘溪乡、青阳乡、花桥镇、坪山乡等乡镇。
1、香果树古大树及群落的原地保护,包括修建作业步道、保护围栏、宣传警示碑牌,进行病虫防治、抚育施肥、管护等,建设规模5万亩。2、种质保存繁育基地的异地保护建设,包括野生优良植株采挖、种子采集、整地、育苗、抚育、苗期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建设规模为2万亩,其中种质保存收集圃用地面积5000亩,种苗繁育圃地5000亩,示范林圃地1万亩,平均坡度5度左右。
总投资额:2亿元
引资金额:2亿元
年销售收入:1.2亿元
年利润:4000万元
名称:石阡县林业局
联系人:孙传良
座机:0856-7622367
手机:13985339518
项目名称: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
合作方式:独资、合资、合作
石阡境内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8℃,全年日照时数1370小时,无霜期260天,春秋温凉,热量条件好,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昼夜温差较大等特点,有利作物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适合无公害蔬菜生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无公害蔬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其市场竞争力远远高于其他同类产品。石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能培养出优质的无公害蔬菜,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石阡是黔东的西大门,黔中、成渝、长株潭的交通节点,交通十分便利,为无公害蔬菜的销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消费,低碳、环保、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理念,无公害蔬菜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占地面积:2万亩
项目地址:石阡县本庄镇、花桥镇、白沙镇、坪山乡、龙井乡、甘溪乡
拟建设一个无公害蔬菜项目,包括基地建设、保鲜室、厂房建设等。
年销售收入:1.1亿元
项目名称:食用菌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石阡县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各种食用菌类生长。目前石阡县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拥有巨大的野生菌种植及加工潜力。
野生菌类食用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拥有良好的市场,本身就具备着开发潜力。目前石阡还没有大型的野生菌种植及加工工厂,前来投资将成为当地本产业的领军者。
近年来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是传统的天然高端食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占地面积:50亩
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项目地址:中坝镇、花桥镇
新建年产1000吨野生干菌加工厂。种植基地5000亩,厂房4000平方米。
总投资额:1亿元
引资金额:1亿元
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
年利润:2000万元
项目名称: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开发项目
石阡县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生物多样性,未受工业“三废”污染,灌溉水质符合建设安全、营养、健康食品基地的要求,特点十分显著,原产于不同气候类型的野生种群,在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带有宝贵的抗性基因,是当今农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优质资源。
石阡境内有河流溪沟117条,其中乌江水系112条,沅江水系5条。境内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且河流在10千米以上的干支流有26条,河流总长度498千米,河网密度23千米/百平方千米,水资源丰富,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温恒定,适宜全年养殖各种鱼类。
项目区内森林植被保护良好,生物资源丰富,水质清洁、无污染,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业,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占地面积:100亩
项目地址:石阡县花桥镇、石固乡
拟建设大型水产养殖小区一个,完善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养殖三文鱼、鲟鱼等商品鱼。
总投资额:5亿元
引资金额:5亿元
年利润:4000亿元
项目名称: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
五德镇位于石阡县东南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32.2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999公顷,林地面积4813公顷,牧草地103公顷,未利用地500公顷。
五德镇森林资源丰富,2012年末,五德镇森林覆盖率为50.3%,森林活立木蓄积达34万立方米,森林保有量达10.2万亩,林地保有量达11.4万亩。并且,石阡的气候条件优越,四季分明,有益于树木快速生长,土质良好,为树木大量种植提供了条件,前来投资将获得良好的收益。
木材是传统的建设用材,从家具到建设施工,用途广泛,有广阔的市场。
占地面积:5万亩
项目地址:石阡县五德镇
年销售收入:1亿元
项目名称:菊芋基地建设及深加工项目
石阡县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全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条件好,适宜于菊芋的种植。
菊芋耐寒、耐旱、抗风沙、繁殖能力强,无虫害,容易种植。食用价值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并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菊芋分布广,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但大面积种植一直未推广开。
鲜菊芋块茎中含水79.8%,碳水化合物16.6%,灰分2.8%及一定量的维生素。其中,碳水化合物的78%为果糖低聚糖,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半野生资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占地面积:1万亩
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项目地址:石阡县龙塘镇
新建菊芋(洋姜)种植基地1万亩及年加工能力3000吨果糖加工厂。
项目名称:葡萄基地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石阡县的立体型气候,光热水条件较好。境内最高海拔1869.3米,最低海拔388米,年无霜期303天,全年日照总时数1233.2小时,适宜葡萄和蔬菜的生长。
葡萄营养价值很高,深受人们喜爱,产量几乎占全世界水果的四分之一,市场需求量大。石阡已成黔中、成渝、长株潭的交通节点,交通十分便利,为葡萄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伴随着石阡的发展,为前来投资的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葡萄是见效最快的果树之一,具有高产、稳产等优势,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一般无大小年现象,产量相当稳定。葡萄嫁接成活率高,极易换种,对已挂果的成年树,若想改换品种,可在初春嫁接换种,管理得好当年即能挂果。配合石阡特有的日照条件,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