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浪漫.那些关于茶的诗词和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水晶颅骨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郑板桥《七言诗不风不雨正晴和》
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陆游《白法云归》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琴茶》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大须《暮雪》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纳兰性德《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纱簌簌衣巾落枣花》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苏轼《汲江煎茶》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垆敲火试新茶。——魏时敏《残年书事》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刘禹锡《尝茶》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与赵莒茶宴》
#关于茶叶的诗词有哪些#
喝茶历来就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人喜欢喝茶,不仅解渴,还能修身养性。
茶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茶被发现及饮用以来,都被历代文人雅士所追捧。三五好友,聚于高山流水之间,品茗谈志,尽显中国文人之风。
看看古代文人们都写过哪些关于喝茶的古诗词。
一、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叶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二、一七令·茶
【唐】元稹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译文:此茶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
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而后盛载碗中浮饽沫。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三、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取深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译文:要用流动的活水和旺盛的火来烹煮,便亲自到江边钓石汲取深处的清水。
明月倒映在江面,用瓢舀水,仿佛在舀明月,倒入瓮中;再用小勺分取,装入瓶中。
茶沫如雪白的乳花在煎处翻腾漂浮,沸声似松林间狂风在煮时震荡怒吼。
清澈醇美使枯肠难以三碗为限,坐着倾听荒城里长更与短更相连。
四、品令·茶词
【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五、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得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来客不筛茶,不是好人家”,直到现在,我们还秉承着老祖先们以茶代礼的风俗。
明代朱权《茶谱》:童子焚香、备具、汲清泉、碾茶、烹茶、量客投茶、分茶、献茶、童子接瓯而退,其间主客礼陈再三”。
杯里乾坤大,茶中日月长。
百忙之中一壶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茶香飘逸,茶味沁人心脾。
心中的焦躁与不安瞬间淡去。
正如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云:“洁性不行污,为饮涤尘烦。”
在纷纷的人间中,能有这么恬静的一隅坐低品茶,净化心灵,是修身养性的好技巧。
01
一七令·茶
元稹〔唐代〕
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元稹爱茶。
他留下的这首宝塔诗,也是历来最为有名的咏茶诗。
陆羽写《茶经》,用了十个篇章,万余字。
而元稹,只用了55个字,便把茶的历史、源流、现状、功效、品茶技艺一揽打尽。
他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再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又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
何时最堪茶,当是月明晨起时。
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神仙般快乐的生活,仅仅只需要一杯茶而已。
“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当你忧倦之时,何不品一盏清茶,任甘洌的茶水让心灵得到片刻的放松呢。
02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和元稹,绝对算是唐朝诗人中的一对好“基友”。
白居易痴长元稹几岁,二人同年考取功名。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他们同僚为官,惺惺相惜,诗酒唱和,形影不离。
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过了一段很清苦的生活,没有什么知己。
他想到临别之时,好伙伴元稹送给他的一包清茶,透开一泡,清新扑鼻,瞬间抚平了他心中的苦闷。
香炉峰下,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又有云水泉石,正是种茶的好地方。
于是他在这里开辟了一小块茶园,闲来种茶、煮茶、饮茶,俨然成为他的一大乐趣。
小小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改变了这位天涯沦落的江州司马的命运。
他把茶当做了他的知己,以厚礼待之。
他煮茶用的是山泉水,泉水凉爽,清甜可口,非一般的井水可比。
煮茶的过程也不是漫长难熬的,而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
炉旁那么一坐,堪碧绿的茶粉在泉水中翻滚来回,又能嗅一股到淡淡的茶香,这是何等的逍遥!
“无由持一碗,寄于爱茶人。”有了好水好茶,还需要什么理由吗?不需要了,就这样端着一碗茶水吧,把煎茶煮茶的情趣,把茶水甘醇的滋味,寄给和我一样爱茶的人吧。
03
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元代〕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折一身瘦骨,踩雨后的虹桥,进山。
元代的张可久,向来是潇洒随风。
他仕途失意,一生中也仅仅是做个几个路吏通判这样的小官。
既然升不上去,倒不如索性归隐山林,诗酒趁年华。
在山山与树树的夹缝间,辟半亩薄地,起一间柴屋,和松柏为友,与茶酒为伴。
老松可对奕,小松可共舞。
山中何事?
闲闲地餐风饮露,忙忙地耕云种月。
写几行骈文骊句,用松针钉在篱笆上,花朵来读有花香,蝴蝶来读有蝶味,萤火虫来读有萤光,山鬼来读有鬼意,仙人来读有仙气……诗越读越厚,日子越读越薄,生命越读越轻。
今日茶酒今日饮,明日飞花明日赏。
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好心情,岂不比在那个官场受人呼来唤去的自由的多。
日下新垒红泥小炉。一盏香茗、一柱檀香,一人独对一山,一心静面一世。
往日的尘缘无需记起,眼前茶里有乾坤。
一盏淡茶,一壶薄酒。且听风吟观雨落,云舒云展任我心。
04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宋代〕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超然台”,这真是一个诗意盎然的好地方。
人生,就是需要一份心境的超凡脱俗,高超出众,豁达爽朗。
这种感悟,一生坎坷仕途,历经宦海沉浮的苏轼是深有体会。
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远眺。和风习习,吹起柳丝千条细。
春意虽暮,却未老。
最是伤春帘外雨,故国山川皆梦寐。
他看着春天里美丽的花儿,赏心悦目之际忽然想起了千里之外的家乡。
独在天涯,心里顿时泛起愁恨。
超然台上不超然,只因心有羁绊。
如何消除这一缕羁绊?燃一堆新火,试一盏新茶,在浓浓茶味里蒸腾起袅袅乡烟。
茶中不计岁月长,莫问红尘与过往。
05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清代〕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对纳兰而言,喝茶,喝的是一份老旧回忆里的那份记忆的温度,喝的是一杯自己亲手酿制的生活,喝的是自己人生的酸甜苦辣。
三段恋情三场伤,没有一个人能陪他终老。
所以,对他来说,与其期盼着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倒不如“若只如初见”。
毕竟呀,初见的美丽是会永远定格在回忆中的,那是在心底永驻的、难以忘怀的美好。
人来人往,若遇见的不是生命里注定的唯一,便只能沦为回忆里的几点唏嘘。
07
寒夜
杜耒〔宋代〕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如何把冬天过的诗意?来上一壶茶吧。
天寒地冻,窗外是寒意泠泠,窗内是炉火正旺,暖意融融。
两个老朋友围炉而坐,茶壶里的水也已经烧沸了,正好沏上一壶酽酽的热茶,给老友暖暖身子。
月色溶溶,和平常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梅花初绽,清香幽远,就显得这个月夜分外地与众不同了。
寒夜煮茗,这个夜晚注定不同寻常,不仅仅是因为窗外梅花吐蕊,更因为有挚交好友深夜来访。
08
品令·茶词
黄庭坚〔宋代〕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黄庭坚的老家,盛产茶叶。
于是,不管他一生辗转沉浮,流浪多地,无论在哪里,他心中都有一片故园,散发着故土的芬芳,沁透异乡的月色。
故园里种满茶叶,在阳光下泛卷着他年少的微黄,温暖着他寂寞的旅途。
乡音,乡恋和乡情,飘逸在岁月的酸甜苦辣之中,凝结在桌上一盏新茶之中。
哪怕家在千里外,也却也在眼前的杯盏中。
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
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
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09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李清照〔宋代〕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晚年的李清照,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国破、夫亡、人流离,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什么都失去了,什么也寻不到了。一场风雨,几只大雁,一些落花,似乎什么都叫她伤心。当全部黑暗袭来,诗酒也不足抵挡,她便像一株小草只能任其碾压。
当年那个“买得一枝春欲放”的俏皮少女,如今已是两鬓稀疏、白发苍苍。
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也没有精神去分茶而食了。
10
幽居初夏
陆游〔宋代〕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陆游是爱茶之人,他生于茶乡,当过茶官,晚年隐于茶乡,知茶之深。
他自诩为茶圣陆羽后人,一生以茶入诗近三百首。
“数声茶饭斋初散,一片溪云雨欲来。”“玉川七碗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清泉浴罢西窗静,更觉茶瓯气味长。”“昼眠初起报茶熟,宿酒半醒闻雨来。”
他的茶诗,自然成了茶史,更有人把他的茶诗作为《茶经》的“续篇”。
这首诗也是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
初夏的乡间小路两旁,是绿荫环绕,环境清幽。
景之清幽,物之安详,人之闲适,三者交融,意境恬静深远。
可别以为这这样就能寄情物外,安于终老是乡怡然得乐了。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陡然一转,长叹声中,大书一个“老”字,顿兴“万物得时,吾生行休”之叹,古井中漾起微澜,结出诗情荡漾。
原来,尽管万物欣然,他却心情衰减,老而易倦,倦而欲睡,睡醒则思茶。
一杯茶在手,忽然想到晚日旧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于是,一种寂寞之感,袭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