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禁忌,你了解吗?虽然这看起来有点迷信,但代表着我们美好的祝愿!到底大年初一的禁忌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大年初一的18个禁忌,在这一天不要做这些事哦!
大年初一的禁忌
大年初一有不少禁忌。首要是不能扫地和倒水,怕因此带走了财气;如果不小心失手打破了碗碟,得赶紧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吃饭时或汤泡饭,否则不但出门必雨,而且注定是一年里只有吃穷饭的“穷命”;吃完饭不能说“吃完了”,要说“吃好了”。这天不能动刀剪,否则会断绝仕途财路……
虽然在今天看来可能会觉得有点迷信,甚至可笑,但若把“禁忌”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来看待,其实也是独具特色、别有一番风味的。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大年初一的禁忌。
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
过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意指着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
过去的传统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荤,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补药初一最好不要吃。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5、忌吃药
大年初一服药,一年都会生病,因此年前要把药收拾起来,不能留着药过年。如果是熬中药,还要早早地把熬药的砂锅还给别人。医生也忌讳在正月出诊,会不吉利。
6、禁忌动刀子和剪子
说是“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这天不能动刀剪,否则会断绝仕途财路。不动刀剪,动则主凶杀或口角。
7、忌动针钱
说是“初一动了针钱,挑了龙筋长(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针眼一样小)针眼”。妇女也不得动针线,否则这位女子一年到头和别人争吵不休或浑身会有针刺般的不舒服。
8、忌斧子劈木柴
说是“初一斧子劈开柴(财),劈开再也回不来”。
9、忌借钱
说是“初一借了别人的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流整一年”。
10、忌打家具(盘、碗、酒具等易碎物品)
认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不过在当今社会,当孩子们由于不慎打碎了家具也不要紧,只要大人们赶快说上一句:“岁(碎)来(了)好,岁来好,岁岁平安”,也就化凶为吉了。
11、白天不可午睡
初一睡午觉会懒一年?第一次听说?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这个忌讳是来自古训“禁昼寝”劝人不要懒散,否则会影响事业运。另外,过年期间白天睡午觉,表示“整年度都会很懒惰”。因为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男人在这一天睡午觉,他的田畦就会崩坍;女人在这一天午睡,炉灶会塌陷。这亦是取古意,劝人不要懒散。
12、忌倒污水、垃圾、扫地
13、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
过年期间不要让人从自己口袋掏东西,这样表示整年度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
14、忌向人讨债
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很倒楣,因此忌讳向人讨债。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否则会倒霉一整年!
15、忌洗衣
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要洗衣服。
16、忌说不吉利的字眼
避免说出“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说“童言无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后果。
17、不宜杀生
杀生必见血光,为不祥之兆,会引起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发生。
18、忌啼哭
忌讳一、正月忌杀生
畜生的轮回道在正月停止,古代传闻说掌过畜生轮回道的'司祭神’的母亲生日是在正月初八,因此'司祭神’在正月会关闭轮回道给母亲过寿,因此被你杀死的畜生的亡灵无法进入六道轮回,会跟在你的身边,直到下个月的第三日(也就是二月初三)
忌讳二、正月忌揭倒有
这里说的揭,是人为的揭,古历阴历三十是全年最阴的一天,而倒有(吊钱)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吊钱’,又名'到有’,古名吊虔,是夏朝的一种刑具,用几片白纸盖住受刑者的脑袋,用一个磨盘在受刑者的胸口碾压,直到受刑者五脏都被压成血汁为止,而受刑者盖头的那张纸早就被染成红色,染红之后,有大臣挂在刑场的窗户上,用来警世犯罪者)是镇邪圣物,如果被风吹走,说明你家已经有神看管了,如果是人为的揭掉,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到了规定的日子,才能揭掉
忌讳三、正月忌关红喜事
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结婚的,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正月在旧历是'冥婚’的时节,因为阴间的正月和阳间一样,要放假,所有的阴间物都可以来到阳间,因此当你在荒郊野外看到娶亲的,千万不要驻足观看,要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人,如果很多人都在围着看,说明是阳间的婚礼,如果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你一个人,或者周围的人看到婚礼队伍没有反映的时候,你最好掉头就跑,因为很有可能他们是来接你的!
忌讳四、正月忌理发
古语说: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不然,查满清朝《礼书》书中记载说,正月理发原意为'思旧’’后传言之,传成了'死舅’,然正月不理发的说法最早却源于唐朝,唐人称理发为'消耳’唐朝有一种武器名曰'金钺’是唐朝用来为十恶不赦的犯人执行死刑,砍头时用的砍刀,而正月在唐朝则称为'金月’正月理发和起来就是'金钺消耳’,就是上法场砍头的意思!
忌讳五、正月忌扔粮食
看过三国演绎的朋友应该知道,诸葛亮平定南帮时杀了很多人,后来诸葛亮做成了一种祭品'馒头’来给死难者献祭,从那以后,民间便流行用馒头,或者其他谷物做成面食,献给死者,然而正月阳气上浮,阴气也同样上浮,有时往往活人和死人只隔着一层几寸薄的洋土,如果你不小心把粮食掉在地上,千万不要捡,要赶快离开此地,如果你故意扔掉粮食,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地下的朋友尝到一次甜头,会跟着你的,他们知道你还会仍,在你的身上有甜头吃,如果你不再仍了,他们会把你当作'馒头’!
忌讳六、正月忌回门
已嫁之女不可回娘家。过年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忌讳七、正月忌稀饭、荤腥、药品
忌讳八、正月忌叫名催起
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忌讳九、正月忌拜睡觉年
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时对方还在睡梦中不要跟对方拜年,等对方起床再拜年,因为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忌讳十、正月忌讨物
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很倒楣,因此忌讳向人讨债。同时,不要让人从自己口袋掏东西,这样表示整年度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找全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看看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过年习俗你知道几样?!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会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除夕守岁)。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春联),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放鞭炮),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拜年)。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过年基本上分为两段:
三十晚上开门请祖,将宗亲三代写在红纸上,两边写“早晚一炉香,清晨三叩首”最上面写五句家训(我们家是这样)广陈供品,有五个碗五双筷子,五只酒盅,碗里装贡品,鱼,肉,这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我家是随便,炸一些东西什么的,然后将五只酒盅里倒满酒,点著火,焚香秉烛,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是三代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发纸接种”。
上坟的讲究,据老辈人讲,早些年过年上坟是相当隆重的。那时候对“家族”概念更为重视,每到过年,一个大家族内的家庭,都要一起去祖先的坟地祭奠,以显示该家族的兴旺,场面相当壮观。上坟的供品,包括鸡鱼肉蛋等各种各样的饭菜,水果点心、白酒,烧纸、冥币、香烛、鞭炮,是家族内的各家庭凑起来的,当然谁家富裕谁出的钱就多,若是有在外做官的或是经商的,那场面就更加排场。上坟时都要有家族内德高望重的老人来主持仪式,上香、上供品、烧纸、燃放鞭炮、磕头,都有严格的程序,在每个坟上压上新钱,然后把改分的份子分好,烧上,然后要说:老爷(ye,平声),老妈(mar,平生),给你们送钱过年了~,烧完之后,敬酒,磕头,这都是惯例,千年未曾变更。
拜年有什么讲究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习俗始于古代,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古时又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解放前,好多地方还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礼俗:无论在道路巷陌,还是家里屋外,只要遇到长辈,就要跪下来磕头拜年。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农谚“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一、来历:
龙抬头节日的来由有两种说法:
一是民间传说,老农说农历二月初二,左右,正是“惊蛰”节气,也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故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二是天文学解释,专家说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由于民间流传着“二月二”与龙的传说,加上“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所以农家人这一天的讲究颇多,他们把朴实的愿望寄托在俗事中,祈盼这一年过得更加美好。
传说中的龙是我们祖先在蛇、蚯蚓等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因而民间又将蛇叫“小龙”。二月二前后,蛇、蚯蚓等结束冬眠、开始活动。民间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风雨的主宰,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升天开始活动的日子,故曰“二月二,龙抬头”。
那么,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
二、习俗:
1、慎用剪刀:民间传说着二月初一龙睁眼,二月初二龙抬头,二月初三龙出汗。在这个当口,家里主事的女人们,抢在二月初一的头里儿,为家里老老少少脱掉了一头的冬装忙碌。按照老礼儿,初一到初三不能做活儿,不能动用剪刀和针头线脑儿。善良的女人们,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头几天儿就喊着唬着,全家上上下下的人千万别动刀剪之物,甚至背着家里的老小,把忌讳的东西一堆儿的收了起来。
2、照房梁驱虫子: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二月二”清晨,农家人会用石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然后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驱赶出去。元末熊梦祥撰写的《析津志》一书在描述京畿地区的风俗时也提到:“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
3、二月二的饮食: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当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可吃春饼却是普遍习俗,明《酌中志》一书中就有记载:“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
3、二月二还是“理发日”:二月二这天和之后,理发店里特别忙。憋了一正月的人们,开始理去冬天的头发,象征着“龙抬头行好运”。
三、转运
因为“龙抬头”,就意味着结束冬眠、万物复苏、昂首挺胸,扬眉吐气的意思,故自古以来,人们也把二月二这天,作为了一个辞旧迎新、转来好运的日子。
同时今年的二月二,还是真的龙抬头,因为今年是癸巳蛇年,而天上的大龙,毕竟我们没有见过,但地上的小龙,即是蛇类的爬行动物,则比比皆是,故二月二之后,小蛇们都出洞了,从意象上看,属蛇的春天也来到了,故属蛇的朋友们,可以张开双臂,迎接你们的好运了!
从五行现象上看,二月二以后,也就是惊蛰以后,木气变得很旺,火气开始渐旺,喜木喜火的人,自然就开始转运了,这个顺其自然就行,无须刻意进行调整。
但五行忌木忌火的人,还有五行喜土或喜金的人,被大势所制,则会抑郁寡欢,发生坎坷不顺,调整的方法,还是调心为上,凡事谨慎小心,不可粗心大意。同时也可以搭配一些五行方法来进行化解。喜土的可以使用红色基调、或光学电子类饰品来通关化解。喜金的可以使用黑色蓝色基调,或水晶饰品来通关化解。
喜水的本有生木之功,在这个乙卯二月,虽然有些泄力,但尚无大碍。忌水的由于在此乙卯二月,水并不很旺,故也处中间状况,也尚无刻意调整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