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西方敌对势力把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转向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这为新时代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指明了方向。

1.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网络。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巩固我们党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同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各级党组织要强化政治担当,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坚决抵制、批驳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在网络空间的渗透和传播,始终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的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切实将党管意识形态、党管网络原则落到实处。

当前,网络信息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需要整体性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提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6日)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仅要诉诸法律,而且要诉诸政治、道德、文化;网络空间的生态文明不仅要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滋养修复,而且要吸收古往今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要处理好总结经验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创新不仅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也包括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就是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制度创新就是在遵循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实践和网络发展的新特点积极调整变革工作流程和方法,赢得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动权;技术创新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探寻意识形态安全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意识形态安全奠定技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必须把人民放在首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把解决思想理论问题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正确把握人民群众思想认识的实际状况,充分研究人民群众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面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如何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出发,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在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主阵地的今天,谁拥有了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谁就拥有了塑造人心、传播价值理念、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的主动权。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认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真正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价值主体性的确立,精神独立性的生成,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独立性的高扬,首先需要一个国家和民族构建体现自身意志特性的话语体系,特别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对于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用,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根据这一要求,在网络空间,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努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让广大网民真正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使网络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同向而行,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同心共振,从而增强网络空间抵御和消解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能力,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的潜在威胁。

THE END
1.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网络安全是重点,管网用网很关键我们常说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加强网络安全,提升管网用网的水平。但现在,在整个社会上,任凭网络舆情炒作新冠疫情影响、不断放大新冠恐慌……这个时候,是考验我们意识形态领导力的时候,这个时候,是需要网络安全的时候,这个时候,是管网用网挺身而出出招的时候。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4274747
2.提升网络安全意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增强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2023年5月13日下午,教务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举办“提升网络安全意识 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专题讲座,由中国民航大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科长王凯老师主讲。 https://www.cauc.edu.cn/jwc/info/1157/1547.htm
3.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升网络意识形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顺应信息革命发展潮流,高度重视、统筹推进网信工作,在管网治网上出重拳、亮利剑,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斗争,使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一、清醒认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值得高度https://www.meipian.cn/4kfh54by
4.网络意识形态专题学习网络安全如何保障,习近平这些话指明路径网络意识形态专题学习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施行五周年。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敏锐把握信息时代“时”与“势”,多次在不同场合就网络安全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维护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NzcyOTY0NA==&mid=2247496353&idx=2&sn=4fbc38970d6cadf2ee80f45812103cc0&chksm=fb5be162245b7d7e2002253f2dae40c40a476da8c37c27b13c4391a40dd12078095ab21adf2b&scene=27
5.新时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与对策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战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因素。高度重视互联网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主战场作用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https://www.fx361.com/page/2018/0929/4344374.shtml
6.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心得体会2019年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考(最新)_图文 2020年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3篇_图文 2020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守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大门(最新)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 2019年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3篇_图文 https://m.gywlwh.com/k/wangluoyishixingtaianquanxindetihui/
7.加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三、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能力 主讲人简介: 陈德志,中共厦门市委讲师团骨干教师、鹭江讲坛报告人、厦门市全民国防教育讲师团讲师、厦门城市党建学院客座讲师、集美区委党校客座教授、湖里区委党校客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形势政策等。https://kyb.xujc.com/2024/1023/c1239a156394/page.htm
8.关于意识形态与网络安全的心得感悟三篇(6页)关于意识形态与网络安全的心得感悟三篇.doc 6页内容提供方:wangyimingliqin 大小:28 KB 字数:约2.9千字 发布时间:2023-07-29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35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关于意识形态与网络安全的心得感悟三篇.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28/5211001234010301.shtm
9.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理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如火如荼进行。围绕网络空间发展主导权、制网权的争夺日趋激烈,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http://ttt.tibet.cn/cn/theory/news/202412/t20241202_772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