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大门理论前沿

核心提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此,我们不仅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夯实意识形态建设的群众基础,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还要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增进与群众的互动沟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摘要】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此,我们不仅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夯实意识形态建设的群众基础,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还要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增进与群众的互动沟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思想道德建设网络空间治理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

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

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新时代仍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指引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有力武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在网络空间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需要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应不断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紧紧抓住话语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要实现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手段的多元化。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我们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意识形态建设紧密结合,也要不断增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其作用的发挥,还要全面考虑民族心理、历史文化传统等现实因素。因此,将马克思主义融入意识形态建设,就要进一步加深民众理解、增进民众认同。二是要提升传播水平。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传播水平、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夯实意识形态建设的群众基础,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当前,多元思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一些负面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一些人精神涣散、理想信念不坚定。对此,我们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夯实意识形态建设的群众基础,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不管形势如何变化,这一点都不能动摇。

第一,要提升网民道德素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随着互联网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成为一大课题。考虑到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状况,我们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网民对负面思潮的鉴别力、判断力,全面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阵地建设,使之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结合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需要,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学校、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到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活动中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增进与群众的互动沟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应结合社会需求,建设一支致力于思想教育、理论研究与舆论宣传的专业队伍,有效维护我国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互联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因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对人才和专业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人才的选拔上,我们要有全球视野,不仅要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也要注重对人才的选拔培养,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广阔平台。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要注重与群众的互动沟通。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既要了解网民的现实诉求,为其答疑解惑,也要采纳网民的真知灼见,广纳民众智慧,不断提升网络治理水平,以更加专业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应对网络突发事件,从而更好地引导舆论走向,将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宣传到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要完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当前,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和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尤为重要,这有利于确保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为避免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我们要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引导其树立起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作者为沈阳工程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7年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安全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项目编号:WZD2017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2月28日。

③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新华网,2018年8月22日。

④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6年4月26日。

⑤习近平:《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新华网,2018年4月21日。

THE END
1.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如火如荼进行。围绕网络空间发展主导权、制网权的争夺日趋激烈,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jc5ODUwNw==&mid=2653011516&idx=5&sn=c85cdc8072f433200c8ad30027346754&chksm=813ab2b76c1afa94db391428e918833440eda6013a5b74ae0ad306c9a47d02500a8d5fe0d625&scene=27
2.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顺应信息革命发展潮流,高度重视、统筹推进网信工作,在管网治网上出重拳、亮利剑,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斗争,使网络空间正https://www.meipian.cn/4kfh54by
3.加强网络安全与意识形态阵地建设1.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网信工作特殊地位和重要使命,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机制,强化统筹联动、创新发展,全面塑造赋能增效新引擎,努力形成支撑地区发展的管网治网用网新格局。 2.要强化党的领导,坚持守土有责,切实把党管互联网、管意识形态、管网络安全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探索具有地区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229/17/9240781_1109216220.shtml
4.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的制度构建与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2015年发布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及2017年发布的 《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为构建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提供了遵循。本课程中,主讲人介绍了这两份文件出台的背景与意义,介绍了其中的核心https://study.enaea.edu.cn/courseInfoRedirect.do?action=newCourseInfo&courseId=294781
5.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20230719094905.docx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局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大问题、重大事件处置等制度体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建立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体制 成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19/7020151032005134.shtm
6.新时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与对策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世界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维护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就要努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本文从新时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找出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促进意识形态工作的进一https://www.fx361.com/page/2018/0929/4344374.shtml
7.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心得体会2019年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考(最新)_图文 2020年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3篇_图文 2020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守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大门(最新)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 2019年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3篇_图文 https://m.gywlwh.com/k/wangluoyishixingtaianquanxindetihui/
8.加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三、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能力 主讲人简介: 陈德志,中共厦门市委讲师团骨干教师、鹭江讲坛报告人、厦门市全民国防教育讲师团讲师、厦门城市党建学院客座讲师、集美区委党校客座教授、湖里区委党校客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形势政策等。https://kyb.xujc.com/2024/1023/c1239a156394/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