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治安全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防火墙评论频道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

当今时代,网络空间已成为一国国家安全的“第五疆域”。网域就是疆域,网权就是主权。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任务已经从现实世界扩展到了虚拟网络空间,网络安全建设必须为国家政治安全保驾护航,这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全球化时代,政治安全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维护政治安全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领域,而且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而在其中,历史已经证明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当今世界,在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不同制度模式博弈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为政治安全筑牢意识形态防火墙。当前,以历史虚无主义等为代表的错误思潮不时出现,舆论斗争异常激烈,必须提高警惕,居安思危。肆意抹黑虚无篡改中国历史的行为,其根本动机是搞乱思想、扰乱人心,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对青年人的思想造成了较大的混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需要为政治安全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防火墙,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的根本问题上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认为,对一个传统社会来说,对政治稳定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这无疑是上个世纪下半页最具智慧的真知灼见,其适用范围又何止是传统社会。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无疑是最生动的例子,证明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渗透的巨大能量。可以说,意识形态是维护政治安全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依然是西强我弱、敌攻我守,西方妄图解构、改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野心从来没有放弃。当今时代是网络的时代,西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不再是满天飞的传单,也不再是通过电台广播喊话,而是采用了更先进更现代化的互联网。美国之音的“转型”无疑是最生动最鲜活的例子:美国之音对华短波广播在冷战时期曾是对华“意识形态宣传利器”,然而以2007年为分界点,美国之音逐渐把资金转投到网络上,并于2011年彻底终止了对华短波广播。“新瓶装旧酒”,虽然把战场从短波广播转移到互联网领域,但美国之音所秉持的意识形态渗透目的从未改变。

但借助网络的意识形态渗透更具有破坏力。相比于传单以及电台广播,互联网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视频、音频以及文字构成了立体化的传播效应;互联网的受众也更多。以我国为例,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另外,互联网传播相对于电台等更加便捷,且更利于二次传播。这一切决定了网络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华意识形态渗透的首选。在“阿拉伯之春”中,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对煽动青年人走上街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再次警醒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有效应对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要为国家政治安全构筑牢固的防火墙。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是人民的命运共同体,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需要包括青年在内的全体网民共同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李晓伟)

THE END
1.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如火如荼进行。围绕网络空间发展主导权、制网权的争夺日趋激烈,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jc5ODUwNw==&mid=2653011516&idx=5&sn=c85cdc8072f433200c8ad30027346754&chksm=813ab2b76c1afa94db391428e918833440eda6013a5b74ae0ad306c9a47d02500a8d5fe0d625&scene=27
2.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顺应信息革命发展潮流,高度重视、统筹推进网信工作,在管网治网上出重拳、亮利剑,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斗争,使网络空间正https://www.meipian.cn/4kfh54by
3.加强网络安全与意识形态阵地建设1.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网信工作特殊地位和重要使命,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机制,强化统筹联动、创新发展,全面塑造赋能增效新引擎,努力形成支撑地区发展的管网治网用网新格局。 2.要强化党的领导,坚持守土有责,切实把党管互联网、管意识形态、管网络安全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探索具有地区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229/17/9240781_1109216220.shtml
4.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的制度构建与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2015年发布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及2017年发布的 《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为构建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提供了遵循。本课程中,主讲人介绍了这两份文件出台的背景与意义,介绍了其中的核心https://study.enaea.edu.cn/courseInfoRedirect.do?action=newCourseInfo&courseId=294781
5.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20230719094905.docx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局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大问题、重大事件处置等制度体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建立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体制 成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19/7020151032005134.shtm
6.新时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与对策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世界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维护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就要努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本文从新时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找出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促进意识形态工作的进一https://www.fx361.com/page/2018/0929/4344374.shtml
7.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心得体会2019年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考(最新)_图文 2020年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3篇_图文 2020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守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大门(最新)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 2019年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总结3篇_图文 https://m.gywlwh.com/k/wangluoyishixingtaianquanxindetihui/
8.加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三、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能力 主讲人简介: 陈德志,中共厦门市委讲师团骨干教师、鹭江讲坛报告人、厦门市全民国防教育讲师团讲师、厦门城市党建学院客座讲师、集美区委党校客座教授、湖里区委党校客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形势政策等。https://kyb.xujc.com/2024/1023/c1239a156394/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