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该如何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

一、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从高校的中心工作抓起

二、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从课堂教学抓起

高校的教学工作是由一系列教学活动组成的,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而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主环节”“主阵地”。比如,在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中,课堂教学的学分一般都占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的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才是实践教学,尽管近年来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加了实践教学学分,但增加的幅度仍然不大,还是课堂教学“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首先抓好教学工作这一方法指导下,必须重点抓好课堂教学这个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目前,高校课堂教学情况总体上是好的,学生满意度也比较高,但在某些方面与社会对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期待相比仍有距离。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课堂教学上今后要在如下三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转变教师的身份认同观念,让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认识到不仅肩负有专业教育的职责,也肩负有思政教育的职责;二是根据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三是进一步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从“三类人员”抓起

高校人员主要由学生、教师、职工等构成。从目前高校人员规模看,通过前些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实施,高校的规模基本上都在万人以上,有的甚至有三四万人,可以说一所高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难度非常大,加之当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难度加大,可以说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正如《意见》中所说,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面对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形势,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先从重要人员抓起,即首先抓好青年教师、学生和重点人员这“三类人员”的意识形态工作。因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的观点,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易于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而重点人员是那些在思想意识上已产生不良思想倾向,组织或传播一些不良观点的人。所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先从这“三类人员”抓起。

四、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从网络新媒体抓起

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传播和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捷性,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们进行全方位的意识形态渗透,就成为其推行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网络时代,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就面临着种种挑战。加之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等特点,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更需要高校增强引导舆论的能力,把握舆论主动权。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把网络新媒体建设作为一个工作重点,通过网络新媒体建设进一步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预见性分析和全局性把握,明确领导权、掌握话语权、强化管理权。关于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重要性,《意见》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中特别强调,要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五、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从建设好智库抓起

《意见》强调,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重点基地建设;要提升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定期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建立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因此,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要发挥好自身优势,贯彻落实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THE END
1.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报告(精选5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报告范文第1篇 会议指出,2016年全州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州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团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强化“三性”,克服“四化”,坚持问题导向,勇于自我革新,切实推动全州共青团转型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强青少年思想引https://www.1mishu.com/haowen/273654.html
2.意识形态网络管理制度9篇(全文)意识形态网络管理制度 第1篇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教育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保护;维护应城教育信息网的稳定和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措施。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8c894hn.html
3.意识形态工作报告建议(精选6篇)今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党组)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共同防范网络风险、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我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利用政务新媒体开展网络正面宣传,传**好声音,讲**好故事,各涉事乡镇(办)、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b1pm4m.html
4.深度: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四大隐患及其防御针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显现出的诸多隐患,我们要站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高度切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排查工作,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打造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话语体系。 (一)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树起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防火墙”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篱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aq/2016-08-07/39331.html
5.加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主题:加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主讲人:陈德志 四级主任科员 时间:10月30日(周三)14:30-16:10 地点:公共教学楼1号楼101多功能厅 主要内容: 一、深刻认识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 二、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三、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能力 https://kyb.xujc.com/2024/1023/c1239a156394/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