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理论前沿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把网信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谋划,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把握网络社会发展的新动向与新特点,高度重视加强互联网意识形态主导权,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环境,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发挥党在互联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互联网治理的制度支撑,化新技术新挑战的“变量”为维护政治安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增量”。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正本清源。互联网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须臾不离的场域,这种情况下,谁拥有了网络话语权,谁就能主导价值观念、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动摇,从根本上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能不能建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出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鼓舞人、感染人;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作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互联网阵地建设的思想引领与科学指南,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稳致远提供强大的意识形态支撑。

二是坚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涤荡杂音。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遵循。在互联网纵深发展的今天,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发复杂多变,各种思潮交织碰撞,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网络的根本原则。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政治方向与价值取向,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顺应新时代互联网发展特征,以主流媒体为龙头推进融媒体建设,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做好舆论引导与舆情监控工作,坚决抵制虚假有害信息在网络的传播与渗透,提升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的舆情应对能力,把握话语权,唱好主旋律。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凝心聚力。加强意识形态主导权,首要的是要坚定人民立场。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一切工作也都是为了人民,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一方面,应着力打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参照与目标,不断革新互联网运营方式,以高质量的内容丰富互联网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对于互联网美好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应着力依靠人民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必须汇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新时代的“人民战争”构筑起意识形态安全的钢铁长城。

四是坚持以问题为指向,咬定青山。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兴起,人们信息获得的途径由以往接受主流媒体的单向传递转变为多平台、多途径、多形式的多线传递。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只有在全面分析、综合研判这些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优势,不断实现意识形态工作内容与路径的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就是要根据不断发展的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以不断革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工作路径的创新就是基于不断调整升级的网络信息技术,以主动姿态面对挑战,对当下问题进行解决,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要打好提前针,为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五是坚持以多方协同为依托,统筹协调。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多要素协调推进。首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在党的领导下强化各部门、各单位的密切配合,建设“党的领导、政府管理、社会监督、企业担当”的多主体协同体系,统合法律、道德、文化等多领域,形成合力。其次,必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把握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的多层次、多维度浸透,及时捕捉和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新趋势,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特点和需求,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策略,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进而,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能,为中国式现代化传播好声音,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全面支持。(作者:张建宝,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舒淇,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革命文化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22VSZ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THE END
1.学校召开第三季度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9月28日上午,学校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议。党委委员、各支部书记和党委各工作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张超主持。 会议首先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 随后,现代服务与管理学院党支部、直属第二党支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以及党委保卫部等各部门围绕http://www.jzp.edu.cn/2024/0928/c1478a27826/page.htm
2.市统计局党组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7月24日,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长才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有关意识形态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市统计局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分工方案》。 会议要求,一要把牢政治方向,思想认识再提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https://www.longnan.gov.cn/zfxxgk/public/4455625/147904801.html
3.锁定主战场,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理论在“七个着力”中,“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放在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重要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防范和化解网络意识形态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22/8229864.shtml
4.当代广西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无疑大大提升了信息流通的配置绩效和传播效率,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精准性、个性化以及隐形化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平台,但同时也蕴含着特定的风险和隐患。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思想辨识能力,提升媒介素养和网络舆情预判能力,积极学会和应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研究智能https://www.ddgx.cn/show/77937/u0s242555402p242559126a1.html
5.市委中心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今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部署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市委书记王瑞军主持会议。 王瑞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https://www.sgmsw.cn/mobile/info?id=59040
6.(2024.11.25)2024年贯彻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总结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定期分析研判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特别是预判预警**领域网络舆情风险隐患,并及时做好源头化解工作。推行网上舆论宣传“五个一”,即一月一次网上舆论工作通报、每月听取一次专题汇报、每季度一次通报、每半年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每半年向市委网信办汇报一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https://www.gongwenyizhan.com/artpage/aid/28a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