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网络主流价值|深刻把握数智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算法推荐等智能技术迅速革新,其自动化的语言理解能力,真实、生动的视频生成能力等都预示着人类将进入一个更加深入的智能化、数字化生存状态,意识形态领域随之面临新的形势要求。鉴于此,深刻把握数智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数智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重要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面对智能技术对社会发展、媒介生态、人的思维与认知等带来的巨大变革,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时代命题。

技术变革加剧了社会发展变化,智能技术的生产与使用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智能技术不可避免地承载人的观念并带有一定的价值偏向,当暗含政治观和价值取向的智能工具、智能设备投入生产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意识形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大量应用和广泛互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难度。算法黑箱、深度伪造、算法歧视等技术弊端不断增加意识形态风险,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更加任重而道远。

技术变革驱动了媒介生态变化,主流媒体正在经历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有了新气象。人们“永久在线,永久连接”的具身状态提升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度和触达范围。智能技术进一步驱动了媒体的深度融合。譬如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人机融合,在内容采编、内容审核、内容播出等多个场景中拓展,提升传播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传播的精度、深度和广度。同时,“短视频+”、微短剧等由智能技术催生的视听传播形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新载体。在技术、媒体、平台等多重作用下,诸如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和“央博”数字平台推出的《千年调·宋代山水花鸟》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提升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成效。

智能媒体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及建设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数智时代,历经智能化、数字化转变的主流媒体以智能媒体的发展模式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及建设相互作用、深刻关联。

智能媒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传输口”。受到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的驱动,媒体融合也不断向深层次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全媒体、多平台的传播矩阵。众多主流媒体加速新媒体平台账号布局,扩大新媒体影响力,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及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渠道与平台。

智能媒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生成器”。从技术角度来看,智能媒体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工智能工作室的搭建完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及建设的“媒体基建”。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央视听媒体大模型”等,将成为数字化、智能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生成的技术基点。从内容角度来看,利用智能技术,能够更高效生成更精彩的视听产品。如北京广播电视台将AI绘画融入重点节目《人民的领袖——毛泽东的130个瞬间》,生成符合节目调性的版画风格动画,扩大了主流思想舆论声量。

以智媒融合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这为在数智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提供了重要指引。在数智时代,智能技术与主流媒体在技术设定与应用、传播思维、叙事风格等方面的多重融合将成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建设性路径。

在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的影响下,智能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逻辑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如国内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其创作团队使用大量国画、古诗词为训练素材,与AI大模型进行沟通,形成了独具中国审美的AI动画。

THE END
1.学校召开第三季度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9月28日上午,学校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议。党委委员、各支部书记和党委各工作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张超主持。 会议首先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 随后,现代服务与管理学院党支部、直属第二党支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以及党委保卫部等各部门围绕http://www.jzp.edu.cn/2024/0928/c1478a27826/page.htm
2.市统计局党组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7月24日,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长才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有关意识形态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市统计局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分工方案》。 会议要求,一要把牢政治方向,思想认识再提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https://www.longnan.gov.cn/zfxxgk/public/4455625/147904801.html
3.锁定主战场,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理论在“七个着力”中,“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放在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重要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防范和化解网络意识形态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22/8229864.shtml
4.当代广西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无疑大大提升了信息流通的配置绩效和传播效率,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精准性、个性化以及隐形化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平台,但同时也蕴含着特定的风险和隐患。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思想辨识能力,提升媒介素养和网络舆情预判能力,积极学会和应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研究智能https://www.ddgx.cn/show/77937/u0s242555402p242559126a1.html
5.市委中心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今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部署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市委书记王瑞军主持会议。 王瑞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https://www.sgmsw.cn/mobile/info?id=59040
6.(2024.11.25)2024年贯彻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总结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定期分析研判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特别是预判预警**领域网络舆情风险隐患,并及时做好源头化解工作。推行网上舆论宣传“五个一”,即一月一次网上舆论工作通报、每月听取一次专题汇报、每季度一次通报、每半年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每半年向市委网信办汇报一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https://www.gongwenyizhan.com/artpage/aid/28a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