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宁波市教研室丁耀方主要讲以下四个方面:关于校本课程的理解如何规范操作(学校层面)校本课程的评估(一门课程)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一、关于校本课程的理解什么是课程?一位教育专家的课程定义:所谓课程,无非是关于为什么教(课程目标)、教什么(课程内容)、什么时候教(时机)和怎么教(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的一种经过设计的或经过深思熟虑的教学活动的蓝图,或者说是一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框架。课程的另一定义:课程涵盖了设计的方案、实际发生的教育与学习行为,以及实际结果三个方面。什么是校本课程?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由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哲学和学生个性特长
2、发展需求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以校为本的课程(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校本课程的中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区别课程性质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扬长”与“补短”的区别;不是(不合理)校本课程:违规的:从文化课程拓展的校本课程;违法的:开发并实施低年级科学和英语课程;管理口径失误:全班或全校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中的内容开发的校本课程,如剪纸技艺;政策上下不一致: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成为
3、实际的地方课程。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学校的部分或者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开发。是一般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包含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国家本位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限定在允许的有限课程范围之内。我国提倡的主要是这种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内容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满足学生需求的、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如:围棋、摄影技术、武术、铜管乐演奏、英语会话、机械识图、法律常识、心理辅导、红楼梦阅读与研究、中国画、中国印、家乡学、发明与创造、文学欣赏、礼仪等等。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内在要求(一)
4、满足不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形成和体现办学特色。1、校本课程建立在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基础之上。2、校本课程弥补国家课程(学科课程)的不足,二者具有互补性。达到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全面发展。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观,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个性发展)3、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应以扬长,而不是补短。(特长培养)4、校本课程要形成和反映学校的特色,即在学校培养目标上的特殊要求。(形成特色)5、通过校本课程实现乡士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实用教育;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6、要着眼于学生的需求,但也要重视课程的学术性。(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开放与民主的决策过程。校本课
5、程开发要求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必要时可邀请家长、社区工作人员甚至课程专家共同参与。主要是靠学校的自身力量完成,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生的发展现状。但最终决策应在学校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全体参与教育实践的人共同决定。(三)校本课程开发要求连续和动态的不断进行背景调查分析-课程设计-实施-评价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性)不断完善与成熟的过程。(四)课程开发的保障体系组织管理,人财物的支持,课程管理权力分配,学校有关制度建设等等。二、学校如何规范操作?成立二个组织:1、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是课程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及配套制度,协调校内各处室及教研组的各项工作
7、会审定通过;三、课程评估(一门)第一部分:整体评价(一)校本课程开发意义1、落实素质教育目标;2、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利于个性和特长的充分发展;体现学校的办学哲学,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同当地社会经济相结合,有利于教育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1、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性。主要包括学校情况分析、学生需求调查及民主决策等等;2、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完备性。主要环节:情境分析、目标设置、组织与实施、评价与改进。3、开发主体的多元化。主体是教师,同时可以吸收专家、家长、学生等参与。(三)校本课程基本构成要素齐全。主要包括课程纲要或课程实施指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