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人口新形势催动教育大变革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会议同时强调,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显然,人口发展新形势将深刻影响教育发展,教育事业则需要主动变革、前瞻布局,以顺应人口发展新形势,拓展人口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个宏大课题,也是一个焦点难题。面对人口新形势,我国既面临教育资源结构性调整等压力,也显露出更好实施个性化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契机。在人口新形势下,教育如何谋变?《半月谈》编辑部组织多名记者,与业内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校长、教师等深入交流,从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小班化”教学、发展终身教育等四方面进行对话,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言献策。

正视变局,前瞻布局

当前,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体系的发展思路。面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特别是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要求,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将对教育体系带来哪些影响?未来该如何优化布局教育资源?

老师和孩子行走在校园中谢剑飞摄

正视变局:生源减少,危中有机

半月谈记者:我国人口变化将对教育体系产生哪些直观影响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有关研究推测,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总规模在2021~2023年呈增加趋势,从2.16亿增加至2.20亿,之后将持续减少至1.62亿,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龄人口将分别在2023年、2026年、2029年达到峰值,之后快速减少。

生育率下降对教育带来的首要影响是生源减少,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生源依次减少,乡村学校、职业学校、民办学校招生变得艰难。另外,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可能会加剧这种“马太效应”。结合人口趋势来看,当下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是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均衡配置,以及如何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问题。

程佳(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研究员):人口规模、结构及区域变化会对教育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以黑龙江省为例,近年来,全省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总规模减小,适龄人口随之减少,影响了普通中小学年招生数和学校教育规模。2010年至2021年的数据显示,全省小学在校生减少近38%,招生数减少近47%,学校数减少近79%。一些农村学校由于没有在校生或在校生很少,在网点布局调整中被撤并或降级为教学点。与之相对应,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也分别减少了44.6%、45.4%。

半月谈记者:所谓“危中有机”,人口规模减少、适龄人口减少,给教育体系带来挑战的同时,是否为教育提质增效创造了条件?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提升人口质量、释放人才红利,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既是人口变化赋予的历史机遇,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适应“负增长、低生育、老龄化、高流动”人口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

杨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教授):从宏观角度上看,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载体。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从教育评价、教育投入等多方面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新工科建设、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促进教育体系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直面挑战:“城挤乡空”趋势加剧

半月谈记者:从近期和中长期看,人口结构变动和流动必然对学龄人口分布带来深刻影响。具体而言,教育资源的供给和布局将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张志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伴随少子化趋势,义务教育学位需求总量将缩减,但城乡学位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别将继续拉大。全国城镇人口不断向发达地区、经济活跃地区转移,教师资源将面临人口流入区域缺编和人口流出区域空编并存的状况。我们在西部调研时发现,当地一个乡镇户籍人口约1.2万,只有3000人留在当地,几乎都是老年人。一所2014年建成、能容纳千名学生的学校,现在仅有19个学生、13名老师。

向斌(重庆市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随着人口减少,未来偏远贫穷、教育落后的地区可能会空置大量学校,有限的生源也将集聚到教育发达地区,形成一边生源短缺、一边学位紧俏的局面。

董伟学(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学校校长):整体来看,农村学校生源减少是不可扭转的大趋势。长征学校生源数量从5年前的600多人减少到目前的421人。去年9月,因为一年级没有招到新生,仅剩二年级1名学生,学校的一个教学点已经取消办学。

乡村学校老师带领学生锻炼身体陈思汗摄

赵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建新幼儿园园长):从区域来看,常住人口正增长区域尤其是东部沿海人口流入地区,教育资源会出现供不应求;中西部和东北等人口流出地区则相反。区域内城乡之间教育需求也有差异,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还将继续流入城镇,而乡村地区人口则会出现单边下行的趋势。

尽管出生率有所下降,但城市热点公办幼儿园招生不受影响。大量农村人口和适龄儿童涌向城市,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减反增,优质学校资源也可能更加集中。如今,3岁以下的孩子入园需求旺盛,城市幼儿园招生年龄有所下移,新设“宝宝班”“贝贝班”,有的幼儿园依然“一位难求”。

前瞻布局:科学规划,顺势改革

半月谈记者:顺应人口新趋势,教育发展应做哪些前瞻性调整和规划?

储朝晖:最重要的是通过提前布局、科学布局来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问题。同时,要注重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以更利于学生发展。

彭泽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对地方政府而言,要充分考虑本地未来人口的出生和流动趋势,做好科学的教育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人口与教育发展课题组:我们倡导降低班额、生师比,保留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积极探索不同学段、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融合,如九年一贯制学校灵活调整小学、初中容量。公办学校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解决生源问题并支持民办学校发展,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改革和评价方式改革,追求更加优质的教育。同时,要加大力度保护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利益,通过区域间校际联盟、普职融通等方式,横向、纵向贯通教育资源,提高各地区教育资源使用的灵活性和自主权,提高资源使用效能。

胡咏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在保障教育充足性、公平性的目标下,各地各级政府要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调研,尽可能提前做好科学规划。要以此为契机,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对于教师教育素养的培训也要加强。同时,扭转家长对子女培养功利化的倾向,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策划编辑:原碧霞

调研采写:杨思琪、周思宇、赵叶苹、魏婧宇、王莹、任丽颖、刘惟真

THE END
1.城北区教育局未来教育蓝图发展规划揭秘复娱概况城北区教育局在充分研究当前教育形势的基础上,认识到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当前,教育正面临信息化、国际化、个性化等多重挑战,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在此背景下,城北区教育局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以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规划 1、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https://wojoy.cn/post/21498.html
2.潘集区初中未来发展规划展望发布潘集区初中最新发展规划旨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师素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https://hffywh.cn/post/9063.html
3.以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为指引奋力书写高校科学研究发展新篇章哲学全国教育大会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动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和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MPVAPR0550CBNY.html
4.2022年度关于长岛综合试验区2019~2030年教育布局规划专题研究长岛综合试验区2019~2030年教育布局规划专题研究报告 第一章 长岛综合试验区和教育现状概况 一、 全域现状构成和人口概况: 1.地理位置: 长岛,又称庙岛群岛,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综合试验区,位于胶东、辽东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连接带,南倚蓬莱,北邻旅顺,西守京津,东望日韩。151 个岛屿南北纵列https://www.changdao.gov.cn/art/2022/5/31/art_30552_2932594.html
5.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与布局的思考本文认为,应该将外语人才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外交、文化、教育、经济和军事等的资源,从长远和现实两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作者指出,应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根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国家安全、军事、外交等方面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在不同区域,规划与布局不同的外语语种和人才培养层次;培养传播中国文化、研究世界文化的高端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JYY201303013.htm
6.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到2030年,初步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类型、层次结构、学科布局及空间布局与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城市主体功能区建设以及城市空间布局有效匹配,在全国率先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总体水平比肩国际大都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http://fgc.shcc.edu.cn/2020/0923/c1919a44630/page.htm
7.宣恩县教育局调研晓关侗族乡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及项目建设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校园环境,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晓关侗族乡中小学幼儿园现有规模容量和规划布局的情况。 随后调研组前往晓关侗族乡初级中学召开晓关侗族乡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暨项目建设规划研讨会。 (进校体温检测、入校消毒) 会议就晓关侗族乡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暨项目建设规划进行专项研究。会议由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https://www.meipian.cn/36c8jg1e
8.教育规划非常重要——关于编制实施“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实践与特许我们请浙江大学教育专家组成编制团队,邀请国内著名教育家和省内一流专家参与鉴定咨询,最后完成《衢州市教育发展规划与实施纲要》(2003—2010年)成果报告。其规划制订大致步骤如下: 1、对本区域教育现状作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这是制订规划必须进行的一步,也是对本系统情况的一次全面衡定,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出可行https://www.greenchina.tv/news/detail/id/1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