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能级不断提升、消费市场持续复苏、对外开放稳步扩大……今年上半年,万州区主动稳规模、提质量、优结构,全区商务经济持续向好,在高质量发展中稳步推进,有力服务了全区经济发展大局。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城市“烟火气”弥漫的背后,是政策“组合拳”的不断发力。今年以来,区商务委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重要位置,接连推出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组织实施《万州区加快经济恢复提振十条措施》商务消费促进系列政策,新能源车辆置换政策等市级政策。
联动万达广场、新世纪等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开展系列促销活动,销售额达4.4亿元;发放“约惠平湖·嗨吃暖冬”餐饮消费券342万元,带动消费约1150万元;602辆新乘用车获得补助资金157.6万元。
万州区电商购物节、第五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2023三峡库区春季汽车消费展、孕婴童博览会等20场次的重大展会活动成功举行,实现交易额约40亿元。系列举措,极大活跃了消费市场。
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批发业销售额850.8亿元,同比增长16.9%;零售业销售额102.7亿元,同比增长7.4%;住宿业营业额6.7亿元,同比增长15.9%;餐饮业营业额24.4亿元,同比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5.7亿元,同比增长7.3%。
经济业态百花齐放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万州的发展继往开来。
今年以来,万州市民都感受到了城市的悄然蝶变。在繁华闹市中,古色古香的天生城文旅街区开街了,充满活力的红花地码头——“万洲里”被万州打造成为城市美食新地标。夜幕初临,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边享受着各种美食,一边欣赏着城市的万家灯火。
“上半年客流量有300多万人次,实现营收1.1亿元,店铺入驻率达到52%。”据海成集团商业招商运营管理总监兰山介绍,天生城文旅街区累计举办活动百余场,节假日平均客流3万人次,最高日客流达8万人次。
百安港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式开业,蔬菜批发区日吞吐量达1000吨,为我区商超及部分农贸市场提供90%以上的蔬菜批发量,有力保障了市民“菜篮子”的充足。
上半年,区商务委“走出去”赴深圳、成都、西安等地开展招商活动6次,“请进来”邀请中国民贸会、重庆特斯拉等客商10批次来万实地考察。成功签约万州火车站西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渝东北综合能源供应服务示范项目和“保税展示+跨境电商”新零售模式项目等项目3个,协议引资2亿元。引进喜茶、娇韵诗、安德玛、亚朵酒店等4家知名品牌首店。
对外开放稳步扩大
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进出口额26.5亿元,同比增长29%;实际使用外资557万美元,同比增长268%。
为持续推进万州综保区招商运营,今年上半年,签约项目11个,协议投资16.4亿元,其中,已投入运营项目1个,开工建设项目7个。
有力推进自贸联动创新区建设。今年上半年,实行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市场主体180户,新登记集群注册市场主体69户,在渝东北首次成功运用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模式;着力培育外贸新业态。组织全区50多家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培训会,指导萌娃宠物用品公司、迪驰汽车公司与阿里巴巴签订协议并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消博会、海交会、西洽会等大型展会,其中,在西洽会上成功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85亿元。
“我们将聚焦商务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全力推动全区商贸经济工作呈现新格局。”区商务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商务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大重点企业、重点指标调度频次和力度;加快推动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不断丰富消费供给,持续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同时,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让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