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造酒年代?

杜康酒是现代的。杜康是东周时期人,他是春秋时用粮食酿酒的鼻祖。

1.

《酒颂》

天地悠悠久又久,

尘世凡客苦且愁。

可敬杜康发明酒,

一饮怂心变赳赳。

说酒喝酒心痛快,

万千世界杯中留。

敢想敢干真猛士,

强似腐儒泛江舟。

2.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日出而作人匆忙,都是谋生为稻梁。

稻梁只是图生存,莫叫精神空迷茫。

跳出三界上天上,俯看人间可怜伤。

碌碌如蚁不停歇,争名夺利为排场。

成住坏空皆有时,循环往复不商量。

枭雄曹公无奈何,江上长叹饮杜康。

人生代代无穷矣,一代生来一代亡。

逝者如斯圣人语,如痴如狂度时光。

3.

杜康造酒香人心,

黄帝爷一天得半斤,

自此神力日日旺,

梅开二度又青春。

黄帝爷一笑开金口,

亲赐宝号传到今:

这酒定名杜康酒,

此地就叫杜康村!

4.

曲营好粬杜康泉,

妙水粱黍老是甜,

仝沟陶营做酒罐,

蔡老员外开酒店,

好酒本是酒祖造,

传承至今几千年,

来自肉,拌大蒜,

老酒一壶似神仙!

5.

天下好酒九十九,

好喝还是杜康酒,

一天一两杜康酒,

美在心里香在口,

一天二两杜康酒,

凡人活到九十九,

一天三两杜康酒,

寿星拽着胡子走!

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幼年随父母迁址洛阳杜康村,少年的杜康以放牧为生,带的饭食挂在树上,常常忘了吃。

在一个村里,有这么个酒店,门口挂着一个酒幌,上边写着:“喝上三碗醉三年,不醉三年不要钱。”这个卖酒的是谁呢,口气这么大?他的名字叫杜康。

说来也怪,有一个非常爱喝酒的人,他名字叫刘伶。这一天,他从酒店门前路过,一看那酒幌就来气了,心想:什么好酒,一醉醉三年,我进去看看。他刚刚进屋,杜康急忙迎上前来问道:“喝酒来啦?”刘伶气乎乎地说:“废话,不喝酒难道上你这来喝茶?”杜康笑呵呵地说:“火气还不小,你喝多少?”刘伶冷着脸说:“先来三碗尝尝。”杜康一听,说:“客官,喝三碗可要醉三年呢,还是少来点吧!”

刘伶气乎乎地说:“喝死我愿意,喝酒我给钱,该你啥事?”杜康一听,说:“好样的,你喝三碗吧,你喝完三碗你就走,我三年以后再去你家要钱。”说完就端给了刘伶三碗酒。刘伶也没管那套,端起来“咕嘟咕嘟”地一扬脖就喝进肚去了,喝完把碗一扔。杜康说:“快回家吧,等三年以后我去要酒钱。”刘伶看了看杜康,一转身真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刘伶一头倒在了炕上。媳妇一见这样,就问:“怎么了,闹病啦?”刘伶说:“没有,我喝了杜康三碗酒,就觉着有点困。”说完话,他就躺在炕上睡过去了,一直睡了多少天也没醒过来。

转眼过了三年。这一天,杜康背着钱搭子找上门来说:“这是刘伶家吗?”刘伶媳妇见外边有人说话,说道:“是呀,快到屋里坐。”杜康进屋一看刘伶还睡着呢,便来到炕边推了推刘伶,说:“兄弟起来吧,三年都过去了,我要钱来了。”刘伶躺在炕上蒙蒙胧胧地说:“什么?三年,真到三年了吗?”

他媳妇说:“那还有假,三年都多啦。”刘伶这才爬起来翻身说道:“好酒,果然是好酒。”杜康接过话来说:“既然是好酒,那就给钱吧。”刘伶听见说话人是杜康,急忙拉住他的手说:“哎呀,我的好兄弟,你的酒太好了,我还得喝。”杜康说:“算了吧,三年前喝的酒你还没给钱呢。”刘伶这才想起,急忙拿出钱来,如数还清了酒帐。

杜康收完了钱以后,说:“这回行了,你说吧,这次你要喝多少都行。”刘伶说:“好,来吧!”

他这回可就喝开了,你看他左一碗,右一碗,一口气一连喝了一百零八碗。他媳妇一看,哎呀,这不是完了吗?她知道这酒真就一碗醉一年那,这一百零八碗就得醉一百零八年呢,可抓瞎了,这可怎么办那?这时候杜康说话了:“嫂子,我看你也和他一样,多喝点和他一块睡吧,要不然将来姑娘儿子们都死在你前边,那可就没人管你啦。”刘伶媳妇一听也对,喝就喝吧,她也喝了几十碗,不一会,两口子就全都睡着了。

杜康一见两口子都睡过去了,便找来了他们的姑娘儿子商量说:“你们二老这一睡就得一百零八年,将来你们都要死在他们前边,不如趁着现在,你们就把他们老两口子埋了,也省得以后麻烦。至于一百多年后,我想会有人来救他们的。”孩子们一听这也是个理,就和杜康一起,把父母双双埋进地里,还立下了一个墓碑。上面写着:刘伶之墓。

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一天,杜康蹓蹓跶跶地来到了刘伶的坟上,拿锹把土挖开,打开棺材,推了推刘伶说:“兄弟,快起来吧,又该还账了。”睡在棺材里的刘伶,这一下睡了一百多年,酒劲也真过了,听见有人喊,急忙翻身起来一看是杜康,就说:“兄弟,这回可不给你钱了,这一百零八年就这么快?”

杜康说:“果真是一百零八年了。”刘伶说:“算了吧,你唬人。”说着话一看,哎我怎么还在棺材里呢?再一看老婆也在棺材里。这时候,他老婆也醒过来了。两口子爬出来以后,杜康说:“你们回去打听打听,要是够了一百零八年,你们就拿钱给我;要是不够,你们就不用给钱。去吧。”刘伶一想也对,就和媳妇回家了。

来到家里一看,早已面目皆非,院里出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刘伶见出来人了,走上前去深施一礼说:“老先生,这可是刘伶的家吗?”老人说:“是啊,是刘伶的家,他是我的祖太爷,早已经死了一百多年了,我这还是小时候听我爷爷说的呢。”

刘伶一听完了,心想这可去找谁要钱呢,怎么和孩子们张嘴呢?最后就跟媳妇合计说:“算了吧,咱们的重孙子都比咱们老了,这个家咱怎么呆?酒钱咱又还不上,干脆咱们俩还回去就真死了吧。”媳妇一看也没有法,只好走这一条道了,又来到了坟上。

夫妻二人也没啥可恋心的事,双双撞在石碑上。本来应该什么也不知道了,可刘伶却见着有人在他后背拍了一掌。回头一看是杜康,刘伶说:“我们两口子还不起你的酒钱,双双都撞死了,怎么你还不算完?”这时杜康哈哈地笑着说:“你两口子回头看看就明白了。”刘伶回头一看,哎哟,原来他和他媳妇二人的尸体都躺在了墓碑下。

杜康引着刘伶和他媳妇飘飘遥遥地脚踏祥云走了。从这以后,杜康就成了酒神,被造酒人供奉为师祖。而刘伶呢,也变成了品酒大师,所以民间才流传着这么一句佳话,就是“杜康造酒刘伶醉”。

①“酒圣”杜康,字仲宁,相传故里为白水县康家卫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他的主要贡献是研发酿造了“秫酒”。汉《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并使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三国时期,曹操写有著名的《短歌行》,其中有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高度赞扬了杜康酒的美妙功效。

②“字圣”仓颉造字汉字故里——仓颉造字仓颉,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故里陕西白水县。造字于陕西洛南。

他的主要贡献是:字的写法大半从左到右,连贯起来,每行的写法又是由右而左,兼容了其它造字者的长处,仓颉的字最先造成,所以通行中国。仓颉是在汉字发展中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也是整理汉字的集大成者。

杜康造酒刘伶醉,山中佳酿醉陶潜。其实,全为: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微醺草圣传。杜康酿酒刘伶醉,山中佳酿醉陶潜。

这句话的意思是:杜康酿出来的酒连刘伶喝了都会醉。

②.早在晋代就流传刘伶醉酒的故事。刘伶,字伯伦,安徽省宿州市人士,晋朝的“竹林七贤”之一。由于他不满晋朝统治者的专权横暴,千里迢迢来到河北省徐水访友张华。张华以当地佳酿款待,刘伶饮后倍加赞赏。

这其中还有过一段趣闻:

Ⅰ.传说杜康在白水康家卫开了一个酒店。东晋“竹林七贤”中的名士刘伶,以饮酒闻名天下。一天,刘伶从这里路过,看见酒店门上贴着一幅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

Ⅱ.刘伶看了,不禁哈哈大笑,心想,我这个赫赫有名的海量酒仙,哪里的酒没吃过,从未见过这样夸海口的。且让我把你的酒统统喝干,看你还敢不敢狂接着,刘伶进了酒店,杜康举杯相敬。谁知,三杯下肚,刘伶只觉天旋地转,果然醉倒了,跌跌撞撞地回家去,一醉三年。

Ⅲ.三年后,杜康到刘伶家要酒钱。家人说,刘伶已死去三年了。刘伶的妻子听到杜康来讨酒钱,又气又恨,上前一把揪往杜康,哭闹着要和杜康打人命官司。杜康笑道:“刘伶未死,是醉过去了。”他们到了墓地,打开棺材一看,刘伶醉意已消,慢慢苏醒过来。他睁开睡眼,伸开双臂,打了一个大呵欠,吹出一股喷鼻的酒香,得意地说:“好酒,真香啊!”

Ⅳ.这就是民间至今还流传的“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至今,在白水县大杨乡康家卫村杜康墓对岸,一小溪之隔,便是刘伶之墓,石砌而就。

Ⅴ.古代流传下来的《杜康造酒醉刘伶》一书中写道:“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当然,这是夸张的民间传说。但杜康酒确实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美誉。

据说,酒的发明也相当偶然。有一次,杜康把剩饭放在桑树的空洞中,日子久了,饭自然发酵,散发出一种芬芳的气味,并流出一种液体,杜康取而饮之,感觉辛辣甘醇,取这种液体给皇上,皇上尝了后给这种液体取名酒。

杜康造酒给我们的启示,凡事不能墨守成规,对没见过的要有好奇心,对偶然发现的东西要有探究的精神,另外好东西要有权重人喜欢,这样推广的快,民众容易接受。

传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是酒的最初的做法。由生活中的偶然机会作为契机,启发创造发明之灵感,这是很合乎一些发明创造的规律的。

西晋学者江统写过一篇《酒诰》,议论到酒的源起时说:煮熟的谷物,没有吃尽,丢弃在野外,自然而然就会发霉发酵成酒。这种说法确切地描述了以曲酿酒的源起。此后,逐步又发展到把制曲和以曲为引子酿酒分步来进行。酒是含乙醇的饮料,在古代的条件下,乙醇是某些糖类化合物在酵母菌所分泌的酒化酵素的作用下被氧化而成的。糖类(或叫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以及麦芽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简单的糖类。但只有那些简单的糖类才能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变成乙醇,淀粉则不能。

谷物不能直接发酵转变为酒。但是当谷粒一旦受潮发芽时,谷芽就会自发地分泌出一种淀粉酶,把谷粒中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而麦芽糖一旦生成,又与空气中浮游的酵母接触,就会产生出酒。

THE END
1.《酒桌上的幽默:趣味劝酒顺口溜集锦》以下是一些幽默风格的劝酒顺口溜,希望能帮你在酒桌上增添乐趣:示例一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举,可以可以。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这酒不喝可不行,喝了立马变精灵,来呀来呀快动动,干了这杯更带劲!示例二感情铁,喝出血,感情厚,喝不够。你不喝,我不走,咱俩就在这儿耗一宿。美酒就在嘴边留,那可真是愁上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2/23/85301800_1140159972.shtml
2.喝酒顺口溜经典语录,酒桌必备7. 酒逢知己话投机, 一杯下肚笑颜开 8. 酒香四溢满桌欢, 顺口溜来乐无边 9. 酒量不深情意重, 一杯更比一杯浓 10. 酒逢知己饮千杯, 顺口溜里乾坤大 11. 杯中有酒话江湖, 酒桌之上显身手 12. 酒香四溢满庭芳, 酒桌笑语乐无疆 13. 酒逢知己话投机, 不喝两杯对不起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643430682592659518
3.最经典幽默喝酒顺口溜大全(精选88句)说说最经典幽默喝酒顺口溜大全(精选88句) 喝酒的幽默句子 (一) 喝醉了,我谁都不服,就扶墙。 (二) 早上喝酒不能多,今晚还有好几桌;中午喝酒不能醉,下午部门要开会;晚上喝酒不能倒,免得老婆到处找。 (三) 我有故事还有酒,你要不要和我一起走。 (四) 逆着洋河大曲,一路游到底。https://www.027art.com/fanwen/shuoshuo/13832970.html
4.喝茶幽默顺口溜押韵(幽默结婚祝福语顺口溜押韵)如果你不了解紫砂来纯色紫砂文化就对了紫砂壶型秦权汉瓦唐羽仙,西施文旦美人肩。逸公德钟对却月,仿鼓虚扁望方山。东坡提梁卧井栏,供春提璧看柿圆。荷花海棠吹松段。掇只君乐奏合欢,上新桥下寻景舟,南瓜莲子笑樱甜。思亭狮球巨轮珠。传炉钧玉是方砖。一捆竹林风卷葵,佛手水平菊蕾残,匏尊洋桶装乳鼎,寿星葫芦https://www.ksrmyy.com/special/130375.html
5.每天晚上喝二两白酒,长期下去身体会怎样?听听医生怎么说戒酒浓茶肠喜欢喝酒的人经常调侃:“酒是长江水,越喝人越美”,通过这句顺口溜足以看出,饮酒者对于酒的痴迷。诗仙李白在饮酒的时候写下很多经典诗句,被后人广为流传。在我国酒文化和茶文化堪称“文化双壁”。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于饮酒都乐此不疲,仿佛在饮酒的过程中可以让心灵找到归宿。 特别是男性同胞在洽谈工作的时候,少https://3g.163.com/ent_x/article/GMHJ0IBI0534KXHV.html
6.喝酒的打油诗顺口溜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 两腿一站,喝了不算。 喝红了眼睛喝坏了胃, 喝得手软脚也软, 喝得记忆大减退。 喝得群众翻白眼, 喝得单位缺经费; 喝得老婆流眼泪, 晚上睡觉背靠背, 能喝不喝也不对, 我们也是天天醉! 辣酒涮牙,啤酒当茶 https://www.meipian.cn/ulpit9o
7.以茶代酒下一句顺口溜12篇.docx以茶代酒下一句顺口溜12篇.docx,以茶代酒下一句顺口溜12篇 【热门文章】 结束语,按《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结语”(即“结束语”),是指文章或正式讲话末了带有总结性的一段话。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以茶代酒下一句顺口溜的文章12篇 ,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篇一】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528/7104144113003125.shtm
8.以茶代酒顺口溜以茶代酒顺口溜 只要感情有 ,喝什么都是酒 你如果确实不能沾酒 ,就不妨说服对方 ,以饮料或茶水代酒 。你问他:“我俩有没有感情?”他会答:“有 !”你顺势说:“只要感情有 ,喝什么都是酒 。感情是什么?感情就是理解 ,理解万岁 !”你然后以茶代酒 ,表示一下 。 http://m.db51888.cn/news/464793.html
9.醉吟笑语探索酒文化中押韵顺口溜的幽默逻辑与学术价值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它不仅能够缓解生活压力,还能促进人际间的交流与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喝酒也逐渐融入了各种文化活动之中,如诗词、书画等,其中一种特殊形式——“喝酒搞笑押韵顺口溜”则成为了人们聚会时必备的娱乐元素。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幽默逻辑和学术价值https://www.tixeiytj.cn/bai-jiu-jia-ge/353120.html
10.东北酒文化的口头传承与诗意演绎探索顺口溜在当地饮俗中的作用与在中国的众多民族地区,酒一直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它不仅是一种消暑解渴的手段,更是社会交往、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的一种载体。东北地区尤其以其独特的酒文化而闻名,其中顺口溜作为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情感交流工具。 https://www.aeedr.cn/ren-wu/497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