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4,中国经济如何挣脱不利双周期?关注四大信号!智库

目前,中国经济需要挣脱的一个不利局面,是绝对高实际利率、相对低名义利率的双周期两难困境。最理想的挣脱路径,是提升通胀水平,在不影响名义利率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利率。

而提升通胀的途径,是用科技革命新建一个供需循环市场、压供给、拉需求。总体来看,2024年通胀提升重在扩需求,其中,中央加杠杆有空间、有能力、有条件,是扩需求最有可能的发力点。

如果这一挣脱目标达成,将出现四大信号,一是2024年政策性银行超额投放贷款超过GDP的0.8%-1%,二是企业与居民存款增速差趋势性回升,三是M1同比增速回升,四是产能利用率回升。

作者:张瑜(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

资本市场的宏观研究,涉及国际形势、经济增长、物价走势、金融流向、政策调控、行业变局、资产配置等多个方面。其像一个无数齿轮复杂嵌套咬合的动态系统,相比于说清楚每个齿轮的转速,把握机器的整体运行规律,即识别主要矛盾,更为重要。

利率,可以说,就是当下资本市场宏观研究需要着眼的主要矛盾。

整体而言,2023年资本市场压力比较大的原因,是中国在利率较之海外的相对周期和较之自身的绝对周期中都处在被动位置,因此,跨境资本增持中国证券资产意愿走弱,企业补库意愿持续低迷,社会预期较弱。

由于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的超宽松政策持续多年,相对周期而言,中国持续占优,顶多存在自身周期波动的高低之分,较少出现当下这种“双周期”被动情形。跟当下中国经济现状最为相似的是2012-2015年的美国,但彼时美国加息激进程度跟现在比显然弱势很多。因此,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从传统的利率入手,更能精准地刻画当下中国经济和资产的主要矛盾。

01、挣脱什么?绝对和相对的双周期被动

当前,我们要挣脱的是所处的不利的双周期位置,即绝对高实际利率、相对低名义利率的两难困境。

从海外的相对周期而言,中国的名义利率在全球的排名处于近20年来偏低位置,这意味着,2023年外资持续减持中国证券资产,包括股债汇这些当期货币计价的资产,对外资吸引力较差。

挣脱被动周期的路径有三个。

路径二是靠国内利率的调整,这种调整依赖的是大力度的货币宽松,但在短期内可能加剧资本外流的压力,进而冲击股市和汇市。

路径三,若能从通胀入手,提升通胀水平,则能在不影响名义利率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利率。这一路径是最理想的选择,关键在于改善供需关系,提升产能利用率。

我们认为,以2023年特别国债为起点,2024年政策的努力方向更可能是通过第三条路径来实现,因此,大类资产如何配置,关键在于第三条路径成功与否。

02、如何挣脱?扩需求比压供给更适合2024年

若选择第三条路实现挣脱,提升通胀的方法有三条,即新建一个供需循环市场、压供给、拉需求。

其一,科技革命是重建供需循环的重要动力。典型案例是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依靠信息革命,实现持续数年的高资本投入和高经济增长,同时保持低通胀。

其二,是在存量供需中压低供给,实现供需平衡,典型案例是2016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

其三,是扩需求,典型案例是2008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的需求来自五个部门,即居民、海外、企业、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扩需求意味着五个部门至少有一个要扩。我们认为,2024年,在五个部门里,中央政府在扩需求中起到的作用排在首位。

若想重构新供需,AI应用全面爆发是一种方法。科技革命会对供需两端同时带来较大影响,参照学者冯昭奎的论述,在互联网革命中,信息通信技术的突破催生了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应用产品,随后,产品的普及催生出电子、半导体、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而新产品的更新迭代也创造出新需求,供需循环促进,形成新的经济模式。但是,当前以AI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或较难在2024年重塑供需格局,原因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AI应用落地仍存在盈利、业务持续能否实现等难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Ⅴ)》,“纵览人工智能产业近年发展,虽然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深度学习等各类算法革新等难点,但如今也仍需致力解决可信、业务持续、盈利、部署的投资回报率等商业化卡点”。二是AI在传统领域落地或仍需时日,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2022年,人工智能在制造、服务、交通、医疗、能源、教育等传统行业的渗透率仍不足50%,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之间仍有“鸿沟”。三是AI在重点领域落地仍有距离,参照IDC预测,当前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智慧交通(车辆识别等)、智慧金融(风险评估等)、生物识别(人脸识别等)领域,市场潜力较大的场景(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自动驾驶等)有待2025年后逐步落地。四是AIGC落地或仍存在难点,我国企业仍面临“卡脖子”等制约。

当下,如果要压制供给,存在就业、政策导向两个维度的困难,相较2015年存在本质区别。2015年,就业目标超额完成率高,政策导向在于提升服务业,且上游以国企为主,易凝结共识,因而工业产能的行政化出清可行性更高。2016年,政策层面通过对工业部门进行供给侧改革,缓解了制造业的供需矛盾。

但2024年如果要再一次进行工业供给端出清,难度较大。第一,从就业的角度,某个部门的供给出清,意味着该部门就业压力会有所加大,需要考虑其他部门的就业吸纳能力。这意味着,当下若对工业部门进行供给出清,或很难通过其他部门将失业人口予以吸纳,整体就业压力会加大。第二,从政策导向的角度,此前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时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了5.5%,政策重点在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按照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政策重点支持的是制造业。从近年来IPO、银行信贷的结构变化来看,更多的金融资源在流向制造业。从政策连贯性的角度,这意味着市场很难对制造业进行供给出清。

对于2024年经济数据的预测,我们认为,2024年GDP增速预计在5%左右,名义GDP增速在5.5-6%左右,赤字率将在3-3.5%左右,专项债将新增3.8-4万亿左右。但2024年的实际财政支出需额外考虑一点,即2023年落地的1万亿特别国债大概率形成的工作量都在2024年,因此应该额外计算在内。综上,预计2024年两本账中,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在6-7%之间,比2023年提升近8-9个百分点。

03、挣脱成功的四大信号

挣脱成功需要四个方面的支持。

第三,产能利用率得以提升。过往30年,如果以央行5000户工业企业设备能力利用水平来衡量产能利用率,其五次利用率偏低时,均对应PPI同比为负,而PPI同比为负,或意味着企业很难持续补库。典型如2012-2013年,低迷的PPI之下,补库力度较弱。这意味着,企业部门能否开始主动发力,或需等待产能利用率回升至适中水平。

第四,在金融指标上,M1持续回升。M1这一指标与企业现金流存在的区别是,M1包含了是否将更多资金以活期形式存放等企业的主观决策。从测算的角度,我们能做的是评估企业现金流是否会好转,但难以评估企业的主观决策如何演变,因而,这个指标更为领先,也更难预测。

04、投资的推演:大宗或先起,股看三条路,债看两阶段

股市上,挣脱的三条路径会对A股走势有不同的影响:若海外降息,内部无通胀,则股市或止跌,以震荡为主;若外部利率依然处在高位,内部降息且无通胀,则股汇共同承压;若内部通胀提升,利润弹性回归,股市或迎来牛市。2023年下半年市场的表现是路径二,我们预计如果路径一先来,市场就可能先转为震荡市。若四大成功信号出现,则市场有望成功转为路径三,迎来牛市。

大宗商品方面,国内定价品种或有望率先向上。一方面,从库存来看,国内定价品种整体偏低。例如,截至2023年10月,上游库存增速为0.3%,低于中游的3.4%以及下游的2.3%。另一方面,新增产能释放压力或不及中游,部分行业如煤炭产能利用率依然较高,需求侧如有变化(如投资发力可能实现5%的增长),价格或将有所反应。

05、2024年存在哪些变量?

我们补充四个可能存在的变量因素,作为风险部分的思考。

一是宏观调控方面是否可能出现非常规思路。以往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针对金融部门、财政、居民、企业皆出现过非常规的调控方法。2024年开始,是否会有新的思路?例如,中央政府加大举债力度、对尾部城市房地产直接下场购买等。

二是居民部门的消费倾向是否能持续回升。

首先,是聚集性需求释放下,食品烟酒支出维持了高位。居民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等八个分项,就单位收入的食品烟酒支出而言,2023年三季度比2019年三季度高出1.5%。其中,即食品烟酒提升较多,背后原因或来自疫后的聚集性需求增加,如婚庆、探亲等。三季度单位收入的交通和通信支出、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包括金银首饰、住宿等)高于2019年同期,但单位收入的教育文娱支出低于2019年同期,说明出行的回暖或并非完全来自旅游。从城乡来看,三季度乡村的单位收入中,食品烟酒支出相比2019年同期回升幅度更大。展望后续,从31个省份的数据来看,中国居民的单位收入中食品烟酒支出占比将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而趋于回落。考虑到居民收入仍在持续增长,2024年单位收入中的食品烟酒支出占比或将有所回落。

第二,是与核算因素有关,单位收入居住支出环比大幅回升。所谓核算因素,即某一消费支出的变化并非来自居民的实际支出变化,而是从核算角度认定为居民的支出在发生变化。在自有住房折算租金这一规则下,居住分项较为特殊,其实际以现金形式支出的比重较低,2021年仅为33.7%。环比来看,三季度消费倾向回升1.6%,2019年同期为-2.8%。其中,单位收入的居住支出环比上升0.3%,2013年以来,三季度环比均为负。原因主要是从三季度偏弱的房租涨幅、城镇与乡村单位收入居住支出同步上行这两个数据来看,或更可能是核算因素在同时影响城镇与乡村的居住支出。

三是在政府部门,中央地方之间是否会出现目标分歧。从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来看,这一可能性或并不大。

四是海外部门,美国是否继续宽财政。我们对美国2024年利息支出压力进行测算发现,假设2024-2028年美国联邦预算赤字率维持在7-8%(显著高于2023财年的6.3%)的水平,2024年美债利息支出和财政收入为16.55%,仍然低于1991年18.43%的峰值,所以,2024年美债利息支出或尚不足以成为美国一定会紧缩财政的理由。

本文所提及的任何资讯和信息,仅为作者个人观点表达或对于具体事件的陈述,不构成推荐及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社立场。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据此进行投资所产生的风险及后果。

《新财富》杂志于2001年3月创刊,专注资本市场深耕细作,“最佳分析师”“金牌董秘”“500创富榜”“最佳上市公司”“最佳投行”等权威专业评选和《德隆系》《明天帝国》《收割者》等经典研究案例影响深远。

新财富杂志社旗下主要新媒体平台包括:新财富杂志微博、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新财富杂志视频号。

地址:深圳福田区华富街道莲花一村社区皇岗路5001号深业上城T1栋59楼

THE END
1.2024年10月烟酒类商品零售类值当期值及累计值统计分析:当期值与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零售支付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2024年10月,烟酒类商品零售类值当期值为480.2亿元,环比下滑18.31%,同比下滑0.1%;2024年1-10月烟酒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值为5002.1亿元,同比增长6.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https://www.chyxx.com/shuju/1204750.html
2.2024年防伪的发展前景名称:中国防伪行业现状调研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2024年) 编号:1529536 ←电话咨询时,请说明该编号。 市场价:电子版9000元 纸质+电子版9200元 优惠价:电子版8000元 纸质+电子版8300元 可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电话: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邮箱:KF@Cir.cn 《订购协议》下载 提示:如需英文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36/FangWeiDeFaZhanQianJing.html
3.2024【报告名称】2024-2030年中国妙沁药酒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出版日期】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报价价格】电子版:9000元纸介版:9000元电子+纸介版:9200元 【销售热线】400-700-0142(免长话费) 报告简介: 第一章 产业定位及特征分析 http://www.icandata.com/view/379265.html
4.政府公报【张祥、张晓莉、王军、王培根、魏建平、祁文华莅获出席2024年全国“游购乡村·欢乐大集”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获嘉县“迎新春消费季”活动】1月27日,2024年全国“游购乡村·欢乐大集”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获嘉县“迎新春消费季”活动在同盟古镇举行。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张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乡村旅游http://www.huojia.gov.cn/contents/1600/55529.html
5.亿邦智库零售行业:2024双十一暨未来零售发展研究报告24120623、费者信任国货质量的消费者表示更关注消费的使用价值695%871%的消费者表示消费时(做攻略)最看零售行业重商品的性价比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IP衍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报告》&埃森哲《零售业如何开辟全新增长赛道》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内容社区平台用户价值洞察报告》&品创《2023消费者洞察报告》数据来源:亿http://huiyunyan.com/doc-35163be6e7ac99b2d3c073b36903525e.html
6.2024年非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非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试内容是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总题库中生成的一套非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作业模拟考试,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上非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作业手机同步练习https://blog.csdn.net/akthwyl/article/details/140247112
7.2024至2030年中国双炒双温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2024至2030年中国双炒双温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目录 一行业现状概述 4 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4 当前市场规模分析,包括各细分市场占比。 4 主要驱动因素:城镇化消费升级等。 6 2. 主要参与者分析 7 市场份额排名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2043542.html
8.2024年消费行业2025年展望:扩大内需势在必行报告精读分消费板块来看,食品饮料、家电、烟酒、餐饮高于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增长,而珠宝、汽车、纺织服装、家具、化妆品等慢于整体增速。整体来 看,必选消费表现略好于可选消费,低价值消费表现好于高价值消费。 在消费需求疲弱,消费力下降的大背景下,中国消费行业及消费企业的整 体基本面在 2024 年面临了以下四大挑战https://m.vzkoo.com/read/2024120598bb25ea87c645bd3d4e8dd2.html
9.2024年白酒调研报告7篇2024年白酒调研报告篇1 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成都地区的白酒销售概况以及消费者对白酒喜好品牌的研究,以下是“白酒市场的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调研目的: 1、初步了解样本市场主要大型超市,终端白酒酒的市场现状,分析汉中市场白酒的整体情况。 2、收集市场主要超市不同品牌白酒的市场分布、销售价格、销售状况https://m.baogaodoc.com/baogaofanwen/158221.html
10.烟草在线—吸烟有害降!以烟草内容为主体的行业门户网站,中国烟草在线(TOBACCOCHINA ONLINE)是中国国内容最丰富,信息最权威,最专业的烟草行业信息发布站点,竭诚为您提供优秀的信息服务!https://www.tobacco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