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梳理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1.生命的特征与分类:-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具有细胞结构、能够进行代谢活动、具有遗传物质、能够自我繁殖-生物的分类:生物按照类型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每个类别下还有不同的小类别,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进行分类。

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组成: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具有营养摄取、能量转换、物质合成、自我复制和排泄等功能。

3.遗传与变异:-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是指父代到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转移。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定律、染色体理论和基因的分子结构。

-变异的原因和种类: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新型性状。

变异的原因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的种类包括有利变异、无害变异和不利变异。

4.生物的繁殖与发育:-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生物通过配子(雌雄配子)的结合而进行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具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和多样性的特点。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生物个体通过萌发、出芽等方式进行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具有快速繁殖和遗传稳定的特点。

-发育过程:发育是指从受精开始到形成完整个体的过程,包括胚胎阶段和幼年期。

5.植物的营养与运输:-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植物的根系和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并进行贮存和固定。

-植物的运输系统:植物通过导管系统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远距离运输。

6.动物的营养与呼吸:-动物的消化系统:动物通过摄食、消化和吸收,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养分。

-呼吸系统:动物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以维持身体的氧气供应和代谢平衡。

7.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栖息地组成。

-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破坏: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平衡的破裂。

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第一节花的结构和类型一:花的结构1.完全花:六个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花萼由一朵花的萼片组成,花冠由一朵花的花瓣组成。

2.花柄连接花和茎,作用支持和输导。

3.花萼和花冠合称为:花被,作用:保护花蕊。

4.雌蕊和雄蕊合称为花蕊。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内含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内含一枚或多枚胚珠。

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5.解剖顺序:外至内,下至上。

观察雌蕊时,用解剖刀从雌蕊的最膨大处横向或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其内部结构。

二:花的类型1.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是:两性花,例子:桃花,百合。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单性花,例子:黄瓜,南瓜,杨树,柳树。

只有雄蕊的花:雄花,只有雌蕊的花:雌花。

谎花是:雄花。

2.花单独着生的叫做:单生花,花按照一定次序着生在花序轴上,形成花序。

花序的好处:利于传粉。

3.开单性花的植物中,雌雄同株植物指:雌花雄花生长在同一植株上,举例:黄瓜、玉米和蓖麻。

雌雄异株植物指:雌花雄花长在不同植株上,举例:菠菜,杨树,柳树。

第二节传粉与受精一、传粉1.传粉: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方式,落到雌蕊柱头上。

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自花传粉,如:豌豆,水稻和小麦。

一朵花的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异花传粉。

绝大多数植物进行异花传粉,这样后代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2.虫媒花特点:艳丽花冠、甜美花蜜和芬芳花香。

3.风媒花特点:花粉多而轻,干,柱头往往有分叉,黏液,花小。

4.人工授粉:人工方法将从植物雄蕊上采集花粉,传授到雌蕊柱头上。

人工授粉的应用:杂交实验、植物育种和农业生产。

5.人工授粉时,去雄目的:防止自花传粉。

去雄和授粉后都套袋的目的: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纸袋透气的原因:保证正常呼吸。

二、受精1.雌蕊的主要部分:子房。

子房内含胚珠,胚珠由珠被和胚囊组成,胚囊内有卵细胞和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包括两个极核。

八年级上册生物一、知识结构12病毒3、微生物细菌真菌知识点归纳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鱼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判断鱼是否新鲜可以辨别鱼的鳃丝是否鲜红)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

(08中考)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辨认是否是鱼可看它是否用鳃呼吸)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6、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鱼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7、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镛鱼。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08中考)(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5)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2、环节动物藻类如水绵无种子苔藓如地钱孢子植物植物的分类蕨类如肾蕨裸子植物如油松、银杏被子植物玉米、向日葵有种子种子植物注:(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腔肠动物:珊瑚软体动物:河蚌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蜘蛛鱼类两栖类:大鲵有脊柱爬行类:龟鸟类哺乳类无脊柱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名称(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2、常见的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名称及与人类的关系(1)环节动物:身体有很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第一,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蚯蚓与人类第二,能提高土壤肥力的关系第三,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第四,处理有机废物(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保护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和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等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有害:有的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名称(1)主要特征:身体由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二、鱼类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1)体色:体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上下敌害发现(保护色)。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用鳍游泳,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背、胸、腹、臀、尾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的前进方向。

(5)用鳃呼吸鳃由鳃丝、鳃耙和鳃弓组成,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6)雌雄异体,体外(水中)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代表动物:淡水鱼类(中华鲟、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和海洋鱼类(鲨、带鱼、银鲳、魟)等。

(成对的鳍有胸鳍和腹鳍)三、两栖类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雌雄异体,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1.细胞和组织-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根据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繁殖。

-组织是由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

2.动物组织与器官-动物组织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包括覆盖上皮和腺上皮。

-结缔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骨组织。

-肌肉组织包括横纹肌和平滑肌。

-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3.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生物可以分为五个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动物界和单细胞生物界。

-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遗传关系等。

4.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结构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根的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

-茎的功能是承担植物的机械支撑和运输水分和养分。

-叶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花的功能是进行繁殖。

-果实的功能是保护种子。

5.生殖与发育-生殖可以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两个个体间的生殖细胞(配子)结合形成下一代个体。

-无性生殖是指个体自身通过分裂、萌芽、孢子等方式繁殖后代。

-生殖细胞有雌性细胞和雄性细胞之分。

-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包括胚胎期、幼体期和成体期。

6.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结构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

-人体的功能主要包括营养吸收、运动、感觉、呼吸、循环、排泄、生殖和调节等。

-人体主要由器官系统组成,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7.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性状的传承过程,其中有一定的规律性。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八年级生物上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细胞与组织-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组织的种类和功能: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生物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DNA与基因:基因的结构、DNA复制和基因突变-进化论的基本概念: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生物多样性-物种与分类:物种的定义和分类的方法-生物进化与分类:演化树和分类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态圈、生物群落、种群和个体的关系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营养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传输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种子萌发、根和茎的生长和分化、叶片的生长和发育动物的生长与发育-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动物生殖的周期变化:卵细胞的发育、受精和胚胎的发育-动物的进食和消化: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过程人体生殖与发育-人体生殖器官: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人体的生殖周期:卵子的发育和排卵、的生成和发生-受孕和胚胎的发育:受精和胚胎的着床、胚胎的发育过程健康与环境-饮食与营养:均衡饮食和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卫生惯和疫苗接种-环境污染与保护: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初二上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是初中学习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它涉及到生命的起源、发展、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初二上学期生物学的必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复习这些知识。

一、细胞与细胞组成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3.细胞器的功能: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细胞核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控制细胞活动,线粒体参与能量代谢。

二、遗传与进化1.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

2.基因的概念:遗传信息的单位。

3.遗传的方式: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

4.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的共同祖先、生物地理分布等。

5.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适应环境的个体会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会被淘汰。

三、生态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非生物因子。

2.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从生物体之间通过食物的转移传递。

3.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平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等。

四、人体健康与生殖1.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2.常见传染病:流感、痢疾、肺炎等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3.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男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等,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子宫等。

4.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安全性行为、使用避孕措施等。

五、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种子的结构和发芽:种皮、胚乳和幼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过程。

2.光合作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根的结构与功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在土壤中的位置。

4.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

综上所述,初二上生物学的必背知识点主要涵盖了细胞与细胞组成、遗传与进化、生态与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与生殖以及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等方面的内容。

八年级生物上册必背知识点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动物类群有关知识二、各类群的主要生理特点1、动物有150万种以上,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约120万种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约100万种以上。

2、软体动物是第二大类群,约10万种以上。

3、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鱼类,鸟类次之。

4、章鱼、鱿鱼和墨鱼是软体动物。

娃娃鱼是两栖动物。

鳄鱼是爬行动物。

鲸鱼是哺乳动物。

带鱼、鲨鱼等是真正的鱼类。

海马名字中没有鱼但是属于鱼类。

便于它感知各个方向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和防御敌害。

2、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

3、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二)、蛔虫适于寄生的结构特点:(1)体表有角质层,(2)蛔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3)消化管结构简单(三)、1、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靠刚毛和肌肉的配合运动。

运动方式为蠕动。

2、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3、①依靠环带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身体前端有环带。

②触摸蚯蚓腹面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其上小突起为刚毛,③蚯蚓在玻璃上比在糙纸上运动慢,原因是玻璃表面光滑,不利于刚毛附着以配合运动。

④蚯蚓体表有体壁分泌的黏液。

⑤观察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擦蚯蚓体表,使它体表保持湿润,原因是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

4、大雨过后,蚯蚓纷纷跑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土壤中缺氧。

(四)1、体表有气门,气体进出的门户;呼吸器官是气管。

2、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增大,会限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所以昆虫需要蜕皮。

通常发育为成虫后不再蜕皮3、昆虫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

(五)1、鱼能在水中生活最重要的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2、①鱼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大部分。

②鱼的体形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梳理与总结1.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起着包裹和保护细胞的作用,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其中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2.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繁殖后代时遗传物质传递的过程。

-遗传物质DNA决定了生物的遗传信息。

-DNA通过基因编码蛋白质,进而决定生物的性状。

3.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制造自己所需的有机物质。

-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茎与叶传输水分和养分。

-植物通过花的生殖器官进行繁殖,形成果实和种子。

4.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动物通过消化系统摄取食物,呼吸系统吸取氧气,循环系统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到各细胞。

-动物通过生殖系统进行繁殖,包括内部受精和外部受精两种方式。

-动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和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5.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个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非常重要。

-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6.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人体需要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保持健康。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抵御病毒和细菌的入侵。

-人类需要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幸福感。

7.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科学和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和解决环境问题。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需要考虑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的梳理和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概念: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立的生命活动。

2.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活动。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有不同的功能。

3.细胞的功能:-新陈代谢: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生长与分裂:细胞数量的增加和体积的增大。

-遗传信息的传递:通过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实现。

二、生物的分类1.生物分类的重要性: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

2.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如细菌、蓝藻。

-原生生物界:如草履虫、衣藻。

-植物界:包括各种植物。

-动物界:包括各种动物。

-真菌界:如酵母菌、蘑菇。

三、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原理:-基因: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控制生物性状。

-DNA:遗传信息的载体,双螺旋结构。

-蛋白质合成: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进化论:-物种起源:物种的产生和演化。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基础。

四、植物的生长发育1.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开花、结果和衰老。

2.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和重要性。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五、人体的结构与功能1.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上皮组织:覆盖和保护身体表面。

-结缔组织:连接和支持身体结构。

-肌肉组织:产生运动。

-神经组织:传递信息。

2.人体的系统:-循环系统: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

-泌尿系统:排泄废物。

六、生态环境与保护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能量。

-消费者:通过食物链获取能量。

导语:初中物学是物学科门的基础学科,学习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效的学习法。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年级上册物知识点归纳【六篇】,希望对家有帮助。

、动物的类群:1、动物的种类多样,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可以分为两类: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若从低级到级的顺序排列,应为鱼类、两栖类、爬类、鸟类、哺乳类。

3、鱼类的代表动物是鲫鱼,鱼类的特征是终活在中,鳃呼吸,鳍游泳。

4、鱼是靠尾鳍的摆动和躯部扭动获得前进的动;调整向尾鳍,维持体平衡胸鳍、背鳍、腹鳍鳍等。

5、某同学想做鱼鳍有游泳中的实验,但时找不到鱼,便个模型来代替,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6、(P25)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活在中,鳃呼吸,称为蝌蚪,经变态发育变为幼蛙,此后营陆两栖活,肺呼吸,同时肤辅助呼吸。

这类动物有青蛙、蟾蜍、鲵等。

7、鸟类的特征:体表被,前肢变为翼,体内有囊,体温恒定。

8、鸟类适天飞的特点如下:(1)体表:呈流线型,被覆,前肢变为翼,翼呈扇结构,表积,可以扇动空飞。

(2)运动系统:薄,长中空,胸突出,称为龙突,有发达的胸肌。

(3)呼吸系统:特有的呼吸式双重呼吸,主要靠的结构是囊。

这种呼吸式的特点是鸟类每呼吸次,体两次进出肺。

(4)消化系统:量,直肠短。

(5)循环系统:脏功能强劲。

这些特点决定了鸟类可以快速且长久的飞。

9、哺乳动物的特点:除个别的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胎、哺乳的特点。

其代表动物是家兔,家兔体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的腹腔;兔的齿分为门齿和齿,其作分别是切断和磨碎物。

动物有发达的齿。

这些特点都是和它们的性相适应的。

10、动物种类特别多,但只有两种是恒温动物,它们是鸟类和哺乳类。

11、我们学过的脊椎动物从低级到级的顺序是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分三类:(1)昆(2)甲壳动物,如虾、蟹(3)其它:如蜘蛛和蜈蚣)12、腔肠动物的特点是有肛门。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八年级上册生物的主要知识点1.动物的分类:动物界可分为腔肠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二极纲的六大门。

2.植物的分类:植物界可分为孢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汗腺植物门、半细胞藻类植物门和多细胞藻类植物门等六大门。

4.动植物细胞结构: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均由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组成,而且动物细胞还有小体组成,如细胞器、线粒体、基因粒等,植物细胞因有无营养体,可分为有营养体细胞和无营养体细胞;而且还有由一定形式的共生中心和机制物组成的高级细胞特征,如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锥、气孔、木质素等。

5.动植物细胞的生活活动:动物细胞的共有生活活动有新陈代谢、细胞内反应、能量的收集与利用、物质的收集与运输等;而植物细胞的共有生活活动有新陈代谢、吸收养分、芽成器的发育、光合作用等。

二、现代生物技术1.DNA测序技术:DNA测序技术是指以多种方法以及不同工具、设备、软件分析基因组序列的技术。

2.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将特定核酸(例如DNA)引入生物体细胞以获取特定生物性能的技术。

3.传统育种技术:传统育种技术是指采用挑选和配置现有的品种培育新的育种的技术。

4.基因重组技术:基因重组技术是将不同的基因复制出来,然后将其重新组合在一个新的基因序列中,制造出新的基因序列的技术。

5.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根据DNA序列,通过对基因及基因产物的精确编辑,来改变基因的表达,增加、修改或删除特定的基因,从而实现精准优化生物功能。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和重点笔记一、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在细胞膜上有许多蛋白质,其中一种叫做通道蛋白,它可以让某些物质在细胞膜上快速地通过。

2.细胞核细胞核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代谢,包括DNA和RNA。

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成分,它控制着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RNA是DNA的转录产物之一,它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以外的所有细胞物质的总称。

细胞质中含有许多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二、遗传传递与基因变异1.遗传物质生物个体的性状是由其遗传物质决定的。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分子,它包含了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基因表达和性状表现等。

2.基因型与表型基因型是个体某一基因位点上的基因组成,而表型则指某一性状的表现形式。

基因型是影响表型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表型的表现产生影响。

3.基因变异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表现形式或性状。

基因变异包括突变、基因重组、基因多态性等。

三、植物的结构和生长发育1.植物组织植物组织是指由细胞相同或相似的细胞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集合体。

植物组织的分类有细胞组织、维管组织、表皮组织和分泌组织等。

2.植物生长与发育植物生长和发育是指植物由种子发芽、生长到成熟的过程。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主要包括生长、分化、分裂、增生和营养等方面。

3.植物的营养植物的营养是指植物获取养分的方式和过程。

植物的营养包括吸收、运输和利用三个方面。

植物通过根、叶和茎等器官吸收和运输养分,然后利用养分进行代谢活动。

四、动物的结构和生命活动1.动物组织动物组织由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构成。

动物组织的分类有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等。

2.动物的生命活动动物的生命活动包括呼吸、消化、循环、排泄和感觉等。

这些生命活动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动物的生殖动物的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梳理与总结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1.2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第二章生物生存的环境2.1非生物因素-阳光:光照强度、光周期等。

-温度:温度对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都有影响。

-水:水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

-空气: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土壤:土壤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生长。

2.2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

-种间关系: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

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3.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

-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3.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颁布法律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处罚。

第四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4.1绿色植物的一生-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营养器官的生长:根、茎、叶的生长。

-生殖器官的生长:花、果实、种子的形成。

4.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生物的组成与特征-生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和个体。

-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营养、运动、排泄、感受和繁殖等基本生命活动。

2.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形态、生理特征、遗传关系等,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

-分类系统:分类阶层包括门、纲、目、科、属和种。

-生物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植物的组成与功能-植物的结构:根、茎、叶和花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和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植物的繁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过程和特点。

4.动物的组成与功能-动物的结构:头部、躯干、四肢和尾巴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的消化:摄食、消化和吸收养分的过程。

-动物的运动:内骨骼和外骨骼的特点及其对动物运动的作用。

5.生殖与遗传-生殖细胞: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子)的形成和结构。

-有性生殖: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遗传基因:基因的概念、结构和功能,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

6.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环境、互利共生、竞争和捕食等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位和生态圈等概念。

-生态平衡与保护: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7.健康与生活-健康的定义和评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免疫接种等重要措施。

-营养与健康: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8.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方法:提出问题、观察和实验、分析和总结等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合理设计实验方案、记录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

以上是生物八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了解生物的组成与特征,认识植物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掌握生殖与遗传的基本原理,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健康生活的意识,同时也锻炼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一、组织与器官1.原生生物与多细胞生物:原生生物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组成。

2.多细胞生物的特点: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工明确,形成不同的组织与器官。

3.基本组织:动物体内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植物的器官:植物的主要器官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

5.器官的协调作用:不同的器官相互协调合作,完成生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

二、生物遗传与进化1.生物的遗传物质: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它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结构:DNA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形成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3.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决定个体性状的遗传因素,它是DNA的特定片段。

4.遗传的方式:遗传的方式包括显性遗传、隐性遗传、性别遗传等。

6.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生物胚胎发育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1.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的分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2.濒危物种与保护:濒危物种是指受到严重威胁、即将灭绝的物种,人们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来保护濒危物种。

3.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和生物种群组成,具有能量流通和物质循环的功能。

4.生态位和生态位重叠: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特殊角色,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的生态位部分重叠。

5.生态平衡与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

以上预计字数约为300字,还需要继续编写。

八年级上生物总复习知识点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质量、细胞核。

2.细胞的功能:摄取营养、排泄代谢废物、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等。

3.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包括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等。

4.细胞的特征:细胞具有遗传性、代谢性、自我复制性、自我调节性等特征。

2.进化原则:变异原则、自然选择原则、适者生存原则。

3.进化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生化分子等。

三、生物分类1.种概念定义:一组有着相同形态特征、能够自由繁殖的个体,可以形成有效繁殖群体。

2.分类原则:形态分类、进化分类、系统分类等。

3.生物分类法:两栖纲、鱼类纲、爬行纲、鸟类纲、哺乳纲等。

四、植物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组织的分类:表皮组织、导管组织、薄壁组织、分化组织等。

2.植物生长:分生组织、叶片、光合作用、植物繁殖等。

3.动物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4.动物生长发育:发育学、生长速度、人体结构、人体系统等。

五、人体健康1.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2.人体免疫素:白细胞、抗体、激素等。

3.健康保健:饮食、运动、睡眠、卫生等。

4.常见疾病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2)用手抚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因为腹部有刚毛,可以与肌肉配合运动。

2.蝗虫(1)全身结构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其中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1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口器),胸部为运动中心(三对足,两对翅),腹部容纳内脏器官(气管为呼吸器官)。

(2)身体和附肢分节,好处:运动更加的灵活、精巧,从而增强生存能力。

(3)体表有外骨骼,好处:保护体内柔嫩的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4)具有三对足,两对翅,好处:扩大了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对于昆虫寻觅食物、躲避敌害、繁殖后代十分有利。

3.鱼(1)鱼的结构:鳃盖、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胸鳍(1对),腹鳍(1对)、背鳍(1个)、臀鳍(1个)、尾鳍(1个)(2)鱼的体型呈流线型,体表有鳞片覆盖,可以减小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八年级生物复习资料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1、动物与植物相比有以下几点区别:1)动物一般能_________,植物不能;2)植物能通过_____作用自已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3)植物细胞_____细胞壁,叶绿体,动物没有.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腔肠动物的代表有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________.多数生活在海水中.2、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可以看到,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___________构成,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_____物质.______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作消化腔,消化腔与_____相通,吃进去的食物就在腔内被______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_____排出._______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触手处尤其多.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____对称,体表有_____细胞,有____无_____.4、扁形动物的代表有涡虫、日本吸血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其中_______是自由生活的种类,多数是寄生种类。

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____,大多有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2、下列“鱼”是软体动物的是:()A甲鱼B鲍鱼C墨鱼D带鱼3、节肢动物有四个纲;昆虫纲、甲壳纲、多足纲、蛛形纲,代表动物有蝗虫、虾、蜈蚣、蜘蛛等,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_____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_____以上.而昆虫又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____的一类动物,有_____多万种,它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_____的动物.4、蝗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两对翅膀和三对足都位于____部,感觉器官和摄食器官位于_____部,内脏器官位于____部,体表有坚韧的______.5、昆虫身体上的外骨骼不仅是能_____自已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______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_____和______,所以昆虫需要定期_____.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______,身体和附肢都______.第四节鱼1、动物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_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_动物,包括鱼类,_____,______类,鸟类,______类.(从低等到高等)2、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

它们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洋中。

3.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有:1)体形呈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体表被有_______.2)___肌最发达,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3)骨轻而_____.生理特点有:1)食量___,消化能力___,及时排便,既可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要又可减轻飞行时的体重.2)心跳频率快,血液输氧能力强.3)呼吸作用旺,双重呼吸,主要用肺呼吸,用_____辅助呼吸.4)体温___________.4.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体表被覆_____,前肢变成______,身体内有______辅助肺呼吸,有_____无_____.5、体温恒定的动物叫恒温动物,包括______和_______,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_____能力,扩大了动物的_______范围.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_______动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所有的无脊椎动物。

第七节哺乳动物1.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特点是_______,特有的发育特点是_______.提高了后代的________率.2.兔的身上与其草食性相适应的特点有:1)牙齿不具有________,2)盲肠发达.狼等肉食性动物牙齿有________.3、哺乳动物共有的特征是:体表被____,胎生,哺乳,牙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4、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______系统和_____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_________.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_____和______的活动,是动物的行为。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

3、能自由活动的骨连接称为关节,关节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

关节的两大特性是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与牢固性有关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与灵活性有关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人体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是______关节,小腿和脚之间的关节是______关节.5.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_____的牵拉.当_____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_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6.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_____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如屈肘时,肱二头肌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伸肘时,肱二头肌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__.7.运动不仅需要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_______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________系统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等的配合.8.动物的行为按获得的途径可分为________行为和_______行为,其中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__________。

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是__________。

如蚯蚓走迷宫是______行为,小狗做算术是________行为。

9.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实验中,为了避免小鼠从隔板上方越過,”迷宮的隔板就_______,或隔板上方盖一块________,通道的寬度要便于小鼠_____,实验前使小鼠处于______状态.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小鸟喂鱼从功能上看是________行为,从获得的途径看是______行为.11.举一种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_________,举一种社会行为的哺乳动物________.1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_,成员间有明确的_______,有的群体还形成一定的________.13.在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根据个体______,力量_______,健康状况和________的不同,排成不同的次序.1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THE END
1.2024水务海洋工作者线上培训:创新意识培养与创造力提升6 经微小尺度油滴的燃烧实验证明,油滴在燃烧时,表面的张力效应为微尺度油滴提供了燃烧的稳定机制。 [ 判断题:10分 ]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正确 回答正确 7 科学的价值判断是指对科学问题或科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程度做出估计和评价。 [ 判断题:10分 ]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正确 回答正确 8 高尔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9896342
2.某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探究A.设计常温、比常温略高和比常温略低的三组实验,常温组作为对照 B.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避免水质等因素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C.金鱼的鳃盖和口每交替张合一次,鳃内即可完成两次气体交换 D.可将实验重复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误差【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C https://www.jyeoo.com/shiti/ae100c2f-8159-415d-52ac-68b251086bac
3.我们观察一条腐烂变质的小鱼,直接用手拿起那条小鱼就可以观察更多“我们观察一条腐烂变质的小鱼,直接用手拿起那条小鱼就可以观察()”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几个() A.①在做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向等质量条件下测定食物燃烧释放能量的实际数据要比食物含有能量的理论数据小②做馒头在口腔中变化实验中,在加有馒头碎屑、适量唾液、充分https://www.xilvlaw.com/souti/xueli/tqq9zrvk.html
4.浮力课堂上的思维引导这时我准备了一个开口的矿泉水瓶和一个乒乓球,将乒乓球放在倒立的开口矿泉水瓶底部,问学生:“我往倒立的开口矿泉水瓶底部倒入水,请问乒乓球是否会浮起来?”全班异口同声答:“会。”我说:“真的吗?”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开始往矿泉水瓶底部倒水,实验结果表明“乒乓球并不会上浮”,这时全班学生陷入沉思。http://www.jyb.cn/rmtzgjsb/202412/t20241203_2111278412.html
5.为什么鱼会在水里鱼类有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1、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2、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3、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4、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5、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23570786778306500.html
6.初中生物鱼试验图片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预期结果:没有封住侧线的鲫鱼,逆时针游动;封住侧线的鲫鱼,顺时针随水流运动(不能感知水流)。 结论:?。 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选择了用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研究,如图表示他们分别对鱼的某种鳍进行处理的方法。请分析后回答: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0325/23/78971220_1023340072.shtml
7.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3)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动物四肢的外部形态特征;依据动物在多种环境中的表现,运用推理的方法,意识到它们可以借助四肢接触、感知并适应环境;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猫足肉垫的特点和作用,意识到猫足肉垫对猫生存的作用。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如何通过四肢感知并适应环境表现出探究兴趣。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221661_1029883163.html
8.身体两侧的侧线的主要作用是()A.感知水流,测定方向B.感知水温鱼类身体两侧的侧线的主要作用是( )A.感知水流,测定方向B.感知水温,测定环境C.感知环境,平衡身体D.维持平衡,感受刺激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f319d4a51bc34bd51dad952eca21d85a.html
9.第9课动物的特殊感官(教学设计)2023介绍侧线,让学生观察鱼的侧线。 2. 讲解探究实验,指导学生按步骤开展实验。分析让鱼产生行为变化的原因,分析侧线的作用。 3. 播放视频,通过视频回顾实验,了解侧线的作用。 4. 总结: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震动,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 5. 播放视频,了解蝙蝠的“回声定位”。介绍蝙蝠的发声https://m.zxxk.com/soft/43519985.html
10.基于人工侧线的双机器鱼位置感知研究最后,本文利用设计的实验装置,通过后方带侧线系统的自主鱼对前方摆动的自主鱼进行感知,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获得大量实验数据,通过MTALB对实验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人工侧线对相邻机器鱼摆动频率能够灵敏感知,同时当相邻两条机器鱼处于不同相对位姿时,人工侧线感知到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为后续利用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04-1016900241.htm
11.鲫鱼身体上具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作用的是()A.侧线B.鳍C.眼睛D(2006?常德)鲫鱼身体上具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作用的是( ) A.侧线 B.鳍 C.眼睛 D.鳔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在水中能绕过障碍物主要靠的是侧线. 解答:解: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其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鱼鳔是鱼的沉浮器官,使鱼在不同的水http://www.1010jiajiao.com/czsw/shiti_id_a0f37781523c8f3dee7b49f8644b9eea
12.探究鱼的奥秘实验结果分析与汇总 鱼的身体结构:鱼是由头部、躯干和尾部组成:头部是指吻端到鳃盖后缘,躯干部是指鳃盖后缘至肛门一段。肛门以后至尾鳍基为尾部。 鱼运动时各器官的作用:①躯干部和尾部左右摆动(提供动力)②鳍协调(胸鳍,腹鳍等:协调与平衡身体,尾鳍:调节运动方向)③侧线鳞(感知外界环境变化,测定方向) https://www.meipian.cn/53ywz6rb
13.到了感知水温变化的功能的是()A.腹鳍B.侧线C.鱼鳞D.胸鳍将装有鱼和大量水的鱼缸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鱼会从水的底层游动到水的上层,下列选项中起到了感知水温变化的功能的是( )A.腹鳍B.侧线C.鱼鳞D.胸鳍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2a8d73487477ee7f1940bded3fe7568d.html
14.某同学为了研究鱼身体表面的黏液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6某同学为了研究鱼身体表面的黏液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气球、洗洁精。实验步骤:(1)给气球装上水,摸一摸气球的表面。(2)___。实验结论: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___的作用。 22-23三年级下·山东德州·期末收藏试题 下载试题 加入https://mzujuan.xkw.com/32q19452197.html
15.侧线是鱼身上的一条线,连着鱼的神经,帮助它感知危险。【单选题】使鱼、牛肉表面变红、发黏的菌属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角膜的营养主要来自于(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大肠菌群是反映食品被( )污染的指标。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关于角膜生理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不能用https://www.shuashuati.com/ti/27e56ebcef59485d96c1dd56f4b669d4.html?fm=bd8580234a8a8307ae35261349bf22211a
16.生物8年级教材解读第五单元第一章第1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1节水中生活的动物课标三维目标(1)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A知道)(2)观察鱼的形态、结构和鳍的作用(B掌握)(3)鱼对水环境的适应(C理解)(4)认识水中生活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类群(D运用)1知识,能力聚焦1动物的种数与分类2鱼类对水环境的适应(1)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61919825.html
17.金鱼的养殖知识大全(一)草金鱼有几种颜色4.软鳞花珍珠具有花珍珠特征,惟有鳞片是软鳞,故称软鳞花珍珠。 5.红珍珠龙睛 又称红龙睛珍珠,俗称红鼓眼珍珠,是珍珠鱼之变异种。鱼体布满珠鳞,眼睛向外突出,集止睛和珍珠于体,全身通红,非常好看。 6.墨珍珠龙睛体色乌黑,具红珍珠龙睛特征,以体色乌黑发亮者为上品。 https://blog.csdn.net/user713/archive/2011/03/02/6217078.aspx
18.探究鱼如何感知危险。探究鱼如何感知危险。(1) 将两条鱼同时放入鱼缸中,用手拍打水面,观察到两条鱼的反应是 。 (2) 取出一条鱼,用凡士林涂抹侧线处,再放回鱼缸。再次用手拍打水面,观察到没抹凡士林的鱼,涂抹凡士林的鱼。 (3) 分析: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器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还能感知水温和水流的方向。 【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565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