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的潜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内,一般约2~10天。
2、临床症状
急性起病,自发病之日起,2~3周内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主要有以下三类症状。
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在早期,使用退热药可有效;进入进展期,通常难以用退热药控制高热。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对热型造成干扰。
(2)呼吸系统症状
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少部分患者出现咽痛。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胸闷,严重者渐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6~12天以后。
(3)其他方面症状
部分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体征
SARS患者的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偶有局部叩浊、呼吸音减低等少量胸腔积液的体征。
二、诊断
结合上述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影像学变化,配合SARS病原学检测阳性,排除其他表现类似的疾病,可以作出SARS的诊断。
具有临床症状和出现肺部X线影像改变,是诊断SARS的基本条件。
流行病学方面有明确支持证据和能够排除其他疾病,是能够作出临床诊断的最重要支持依据。
对于未能追及前向性流行病学依据者,需注意动态追访后向性流行病学依据。
对病情演变(症状、氧合状况、肺部X线影像)、抗菌治疗效果和SARS病原学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应合理、迅速安排初步治疗和有关检查,争取尽速明确诊断。
1、临床诊断
对于有SARS流行病学依据,有症状,有肺部X线影像改变,并能排除其他疾病诊断者,可以作出SARS临床诊断。
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若分泌物SARS-CoVRNA检测阳性或血清SARS-CoV抗体阳转或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增高,则可作出确定诊断。
2、疑似病例
对于缺乏明确流行病学依据,但具备其他SARS支持证据者,可以作为疑似病例,需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追访,并安排病原学检查以求印证。
对于有流行病学依据,有临床症状,但尚无肺部X线影像变化者,也应作为疑似病例。对此类病例,需动态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一旦肺部病变出现,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3、医学隔离观察病例
对于近2周内有与SARS患者或疑似SARS患者接触史,但无临床表现者,应自与前者脱离接触之日计,进行医学隔离观察2周。
分诊类别及相应处理方式的建议
在临床思维上可将SARS诊断问题分为五个层面,将患者划分为五个类别并予相应标记。
1】不是SARS者:
可以排除SARS诊断,进入正常诊疗程序。
2】不像SARS者:
不像SARS,但尚不能绝对排除者。安排医学隔离观察。可采用居家隔离观察并随诊的形式。
3】疑似SARS者
综合判断与SARS有较多吻合处,但尚不能作出临床诊断。留院观察,收入单人观察室。
4】临床诊断者(probablecase)
基本定为SARS病例,但尚无病原学依据。收至SARS定点医院,但为避免其中少数非SARS者被交叉感染,需置单人病房。
5】确定诊断者(diagnosedcase)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有有病原学证据支持。收至SARS定点医院,可置多人病房。
6、重症SARS的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三项之中的任何一项,均可以诊断为重症SARS。
1】呼吸困难
成人休息状态下呼吸频率≥30次/min,且伴有下列情况之一。
(1)胸片显示多叶病变或病灶总面积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3以上;
(2)病情进展,48小时内病灶面积增大超过50%且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4以上;
2】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
氧合指数低于300mmHg(1mmHg=0.133kPa);
3】出现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甄别出SARS患者中危重者并及时加以干预治疗,对控制病情是至关重要的。
SARS发病原因
(一)流行病学
经典冠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病毒包括三个群,第一、二群主要为哺乳动物冠状病毒,第三群主要包括禽类冠状病毒。人冠状病毒有两个血甭型(HCo-229E,HCoV-OC43),是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人类20%的普通感冒由冠状病毒引起。冠状病毒也是成人慢性气管炎急性加重的重要病因之一。基因组学研究结果表明,SARS-CoV的基因与已知三个群经典冠状病毒均不相同,第一群病毒血清可与SARS-CoV反应,而SARS患者血清却不能与已知的冠状病毒反应。因此,作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SARS-CoV可被归为第四群。
(二)形态结构
SARS-Co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有包膜病毒,直径多为60-120nm,包膜上有放射状排列的花瓣样或纤毛状突起,长约20nm或更长,基底窄,形似王冠,与经典冠状病毒相似。病毒的形态发生过程较长而复杂,成熟病毒呈圆球形、椭圆形,成熟的和未成熟的病毒体在大小和形态上都有很大差异,可以出现很多古怪的形态,如肾形、鼓槌形、马蹄形、铃铛形等,很容易与细胞器混淆。在大小上,病毒颗粒从开始的400nm减小到成熟后期的60-120nm。在患者尸体解剖标本切片中也可见到形态多样的病毒颗粒。
(三)生物学特性
病毒在细胞质内增殖,由RNA基因编码的多聚酶利用细胞材料进行RNA复制和蛋白合成,组装成新病毒并出芽分泌到细胞外。与以往发现的冠状病毒不同,利用Vero-E6或Vero(绿猴肾细胞)细胞很容易对SARS-CoV进行分离培养,病毒在37℃条件下生长良好,细胞感染24小时即可出现病变,可用空斑进行病毒滴定,早期分离株的培养滴度一般可达1106pfu/ml左右。在RD(人横纹肌肿瘤细胞)、MDCK(狗肾细胞)、293(人胚肾细胞)、2BS(人胚肺细胞)等细胞系上也可以培养,但滴度较低。
室温24℃下病毒在尿液里至少可存活10天,在腹泻患者的痰液和粪便里能存活5天以上,在血液中可存活15天,在塑料、玻璃、马赛克、金属、布料、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3天。
病毒对温度敏感,随温度升高抵抗力下降,37℃可存活4天,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能够灭活病毒。紫外线照射60分钟可杀死病毒。
病毒对有机溶剂敏感,乙醚4℃条件下作用24小时可完全灭活病毒,75%乙醇作用5分钟可使病毒失去活力,含氯的消毒剂作用5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四)分子生物学特点
病毒包膜为双层脂膜,外膜蛋白包括糖蛋白S、M和小衣壳E蛋白。M糖蛋白与其他冠状病毒糖蛋白不同,仅有短的氨基末端结构域暴露于病毒包膜的外面。长而弯曲的螺旋状核衣壳结构由单一分子的基因组RNA、多分子的碱性N蛋白以及M蛋白的羧基末端组成。S蛋白负责细胞的黏附、膜融合及诱导中和抗体,相对分子质量大约150000-180000,包括胞外域、跨膜结构域以及短羧基末端的胞质结构域。在经典冠状病毒中,E蛋白和M蛋白可能组成最小的装配单位,E蛋白对病毒的组装发挥关键作用,M蛋白对于病毒核心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与其他冠状病毒不同的是,在S和E之间(X1-274aa,X2-154aa)以及M和N(X3-63aa,X4-122aa,X5-84aa)之间有多于50个氨基酸的多肽潜在编码序列,M和N之间还有少于50个氨基酸的多肽潜在编码序列。同源性搜索结果表明,这些潜在多肽与任何其他蛋白都没有序列的相似性。
(五)免疫学特征
SARS是一种新近由SARS-CoV引起的传染病,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还不清楚,所得到的一些线索主要来自SARS死亡病例的尸体解剖资料、超微结构研究、核酸水平的SARS-CoV检测和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认识的许多方面仍属推测,而且不可避免地还会受到治疗措施的影响。
SARS-CoV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在呼吸道黏膜上皮内复制,进一步引起病毒血症。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包括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肠道上皮细胞、肾脏远段曲管上皮和淋巴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受累可损伤呼吸膜血气屏障的完整性,同时伴有炎症性充血,引起浆液和纤维蛋白原的大量渗出,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凝集成纤维素,进而与坏死的肺泡上皮碎屑共同形成透明膜。
机体对SARS-CoV感染的反应可表现为肺间质内有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渗出,激活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可释放细胞因子和自由基,进一步增加肺泡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诱发成纤维细胞增生。受损的肺泡上皮细胞脱落到肺泡腔内可形成脱屑性肺泡炎,且肺泡腔内含有多量的巨噬细胞。增生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可形成巨细胞。就巨细胞表型来说,主要为肺泡上皮细胞源(AE1/AE3阳性),少数为巨噬细胞源(CD68阳性)。巨细胞的形成可能与SARS-CoV侵染有关。因为体外实验证明,SARS-CoV感染可使Vero细胞融合形成合体细胞。肺脏的以上改变符合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alveolardamage,DAD)的渗出期变化。病变严重或恢复不良的患者随后出现DAD的增殖期和纤维细胞,并产生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肠道上皮细胞和肾脏远段曲管上皮细胞被SARS-CoV侵染,一方面可解释部分临床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另一方面也可能在疾病的传播途径方面有一定意义。
由于DAD和弥漫性肺变致的血氧饱和度下降,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所引起的弥温性血管内凝血,常常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
SARS患者末梢血淋巴细胞减少,特别是CD4细胞数减少,而且有证据表明SARS-CoV直接感染淋巴细胞,可能与SARS-CoV的细胞毒性作用以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有关。kjqdSARS患者的体液免疫反应似乎正常,但从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的角度看,SARS-CoV感染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体液免疫反应。SARS-CoV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在SAR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至少意味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损伤的患者预后较差。
有关SARS活检和尸检的材料有限,故对其病理改变的认识还很有限。基于目前的尸检材料和少量支气管活检,SARS主要累及肺和免疫器官如脾和淋巴结。其他脏器如心、肝、肾、肾上腺、脑等也可见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
肺:一般均明显膨隆,肿大,重量增加。除继发感染者外,胸膜一般尚较光滑,暗红色或暗灰褐色。胸腔可无或有少量积液。肺组织切面以均匀变者居多,可累及全肺各叶,似大叶性肺炎的肝样变期。色红褐或暗紫。继发感染者可有大小不等的脓肿形成。肺血管内可见血栓,部分病例可出现局部区域的肺梗死。在部分病例中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
光镜观察:肺的病变通常比较弥温,几乎累及所有肺叶。主要表现为弥温性肺泡损伤的改变。依据病变时期的不同可有如下表现:病程10天左右的病例主要为肺水肿、纤维素渗出、透明膜形成、肺泡腔内巨噬细胞积聚和增生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脱落到肺泡内所形成的脱屑性肺炎及灶性肺出血等病变。这不仅在尸检标本可见,而且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材料中亦有相同的病变变化。部分增生的肺泡上皮盯互融合,呈合体状多核巨细胞。在增生的肺泡上皮及渗出的单核细胞的胞质内可见病毒包涵体。随着病变的进展,在病程超过3周的病例常可见到肺泡内渗出物的机化、透明膜的机化和肺泡间隔的纤维母细胞增生。二者不断融合,最终形成肺泡的闭塞和萎缩,导致全肺实变。仅部分病例出现明显的纤维增生,导致肺纤维化甚至硬化。肺内小血管常可见到纤维素性微血栓。以上病变在不同的患者可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患者的肺内亦可见到不同时期的病变。部分病例,尤其是长期治疗的患者,常可见到散在的小叶性肺炎甚至大面积真菌感染,其中以曲霉菌感染最为常见。继发性感染可累及到胸膜,造成胸腔积液、胸膜粘连,甚至发生胸膜腔闭塞。
淋巴结(腹腔淋巴结及肺门淋巴结):部分病例可见到淋巴结肿大。镜下几乎所有检查的淋巴结淋巴滤泡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或消失,淋巴细胞分布稀疏,数量减少。血管及淋巴窦明显扩张充血,窦组织细胞明显增生。部分病你可见出血及坏死。
(六)其他器官的改变
1、心:
SARS患者心脏的肥大比较常见,一般表现为左右心均匀性增厚。心肌间质水肿较明显,间质可有散在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部分病例可见到心肌细胞空泡变性,灶性心肌炎改变或心肌小灶性坏死。严重的继发感染如真菌感染也可累及到心脏。
2、肝:
多数病例可见肾小球明显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部分病例明小球毛细血管内可见广泛的纤维素性血栓,部分病例可见髓质内小灶状坏死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肾间质血管扩张充血。部分病例可见到因继发感染所致的小化脓灶,偶见血管炎。
3、肾上腺:
部分病例可见肾上腺皮髓质灶性出血、坏死、淋巴细胞浸润、皮质束状带细胞空泡变性和/或类脂含量减少。
4、脑:
脑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部分病例脑内可见到散在的神经元因性改变,严重者甚至可见脑组织坏死。部分神经纤维可出现脱髓鞘现象。
5、骨髓
多数患者造血组织中粒系及巨核细胞系统细胞数量相对减少,部分病例红系细胞呈小灶状增生。
6、胃肠道:
胃、小肠和结肠各段黏膜下淋巴组织减少,淋巴细胞稀疏,间质水肿。部分病例胃可见表浅的糜烂或溃疡。
7、胰腺:
间质血管充血,部分病例间质有轻度纤维组织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外分泌腺萎缩,酶原颗粒减少,部分胰岛细胞变性。
8、胆囊:
未见明显病变。
9、睾丸:
部分病例生精细胞变性,生精现象减少。可见间质血管扩张、出血。
10、前列腺、
子宫、卵巢及输卵管:未见明显病变。
除此之外,部分病例在肺、心、肝、肾、脑、肾上腺、横纹肌等可见到以小静脉为主的小血管炎病变。表现为血管壁及血管周围的水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凋亡、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壁内及血管周围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一、SARS的预防
1、共场所、学校和托幼机构应首选自然通风,
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应保证空调系统的供风安全,
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要直接排到室外。未使用空调时应关闭回风通道。
3、对地面、墙壁、电梯等表面定期消毒。
4、对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品、食饮具定期消毒。
对人体接触较多的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15~30分钟。食饮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min(温度为100℃);煮沸消毒15~30分钟;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分钟,消毒后温度应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对不具备热力消毒的单位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食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如,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溴为250-5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200mg/L二氧化氯的溶液浸泡、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min。消毒后清水冲洗、空干保存备用。
5、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亦可用除菌消毒洗衣粉和洗涤剂清洗衣物。
6、卫生间、厨房和居住的房间要经常打扫,
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擦拭作用30分钟。
二、SARS措施
发现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时的终末消毒措施指引:
1、对于体积较小的房屋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时,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即每立方米用过氧乙酸1克),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密闭熏蒸2小时,再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
2、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按每立方米20ml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3、调系统应停止使用,整个供风设备和送风管路用有效氯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5、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家同意后焚烧。
6、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生活污水等进行消毒。
SARS鉴别
1、鉴别诊断项目
在SARS早期诊断时,流感病毒(甲、乙、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嗜肺军才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呼吸道细菌等检测有助于SARS的鉴别诊断。
2、实验方法
目前的实验方法主要有快速诊断、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这检测及病毒(衣原体、细菌)分离等方法。(1)快速诊断:
通常采用酶免疫分析(EIA)、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病原体的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2)血清学诊断:
可采用补体结合试验、代谢抑制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应用双份血清检测,抗体效价增高4倍及以上有意义,一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3)分子生物学检测:
目前采用基因探针和PCR等方法。基因核酸杂交技术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由于基因探针和同位素标记,具有放射性污染,且设备要求高、操作繁琐,一般难以推广。PCR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等特点,容易推广,但实验室的标准化问题有待于解决。
(4)病毒(衣原体、细菌)的分离:
采用患者鼻咽分泌物接种人胚肺细胞或猴肾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和衣原体,再用补体结合或中和试验、IFA或ELISA等鉴定抗原,但细胞培养阳性率不够高。另外因技术操作复杂,实验设备要求较高,一般医院不具备条件,且敏感性受标本采集、运输、保存等因素影响,该实验方法不适合作为常规检测,多用于科研和疑难病例的鉴定。
建议在SARS鉴别诊断中首选快速诊断。
3、临床意义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婴儿和儿童的主要肺炎病原体是病毒,主要有RSV、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这些病原体也能引起成人肺炎。成人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其中肺炎链球菌最常见,其他病原菌包括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募拉菌、克雷伯肺炎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等,甲型流感病毒也可引起成人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为一种类似细菌的微生物,是引起年龄较大儿童和青年肺炎特别常见的原因。
2002年底在我国广东出现的SARS,其病原体SARS-CoV感染人体后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SARS所特有。由于许多能够导致小气管病变的病原体,如流感病毒(甲型、乙型),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RSV,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军团菌等均可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目前SARS在实验室诊断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指标,因此实验室检查中增加一些排除实验以协助临床进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目前可开展上述病原体等检测,作为SARS的排除诊断实验。但在分析结果时,须考虑到SARS患者俣并上述病原体感染的可能。
在SARS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约有20%患者可出现糨发性下呼吸道和/或肺部感染。病原体包括革兰阴性杆菌(非发酵菌群,肺炎我雷伯菌,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抗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真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及结核分枝杆菌等。对病原体的正确实验室诊断,是能否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SARS的诊断目前主要为临床诊断,在相当程度上属于排除性诊断。在作出SARS诊断前,需要排除能够引起类似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感)、一般细菌性肺炎、军团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和其他免疫抑制(器官移植术后等)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一般病毒性肺炎是需要与SARS进行鉴别的重点疾病。
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还包括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血管炎、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等。
对于有与SARS类似的临床症候群的病例,若地进行抗菌治疗后无明显效果,有助于排除细菌或支原体、衣原体性肺部感染。
4、附:流感与SARS的鉴别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特点:
流感于冬春季节高发,传播快,通过空气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潜伏期1-3天,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暴发流行时常有先学校、后居民区的特点。小儿和老人易并发肺炎。
症状和体征特点:流感起病急,常以高热起病,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表现为头痛、乏力、全身酸痛。体温可达39-40℃,2~3天后体温可消退,但流涕、鼻塞等卡他症状及咽痛、咳嗽转为显著。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少数患者可有恶心、便秘或腹泻等轻度消化道症状。查体呈急性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眼球压痛,咽充血,口腔黏膜可有疱疹,肺部听诊很少有湿性罗音。
2】实验室检查:
流感患者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减少或略增加,淋巴细胞比例可增加。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有助于明确诊断。
3】肺部X线影像改变:
流感患者可无变化或仅见肺纹理重,合并肺部感染时于初期见沿肺门向周边走向的炎性浸润影,以后出现阶段性片状影,常分布于多个肺野,后期可呈融合改变,多集中于肺野的中内带,类似肺水肿表现。
在发病48小时内投以奥司他韦(oseltamivir)有助于减轻发病和症状。
根据当时、当地流感疫情及周围人群发病情况,无SARS流行病学依据,卡他症状较突出,外周血淋巴细胞常增加,发病早期投以奥司他韦有助于减轻发病和症状,必要时辅以流感和SARS的病原学检查,可以帮助作出鉴别。
一、SARS食疗方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一】健康人群饮食方:
对健康人群而言,防非典型肺炎病毒,运动强身固然有效,食疗亦不可缺。
二】增强免疫力饮食方
以下3款煲汤对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预防“非典型肺炎”有一定益处:
1、合掌瓜1000克,无花果5粒,鲜百合150克,川贝母5钱,陈皮1钱;
2、红萝卜250克,马蹄250克斤,竹蔗500克,鲜百合150克,蜜枣4粒;
3、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等煲汤喝。
以上份量适合4人饮用,可凭个人喜好加入瘦肉,加水煲3小时,甜食或咸食均可。
三】易感人群饮食指导
已经患有普通肺炎或肺炎易感人群可试用以下食疗方:
1、板栗烧猪肉(民间方)
配方:板栗250克,瘦猪肉500克,盐、姜、豆豉各少许。
用法:将板栗去皮,猪肉切块,加盐等调料,加水适量红烧,熟烂即可。
2、苡米百合汤
(中医验方)配方:苡米200克,百合50克。
用法:将苡米百合放入锅中,加水5碗,煎熬成3碗,分三次服,一日吃完。
3、鱼腥草蛋(中医验方)配方
鱼腥草1把,鸡蛋数个。用法:炖荷包蛋食用。
4、鳗鱼油饮(民间方)主治:
肺炎高热。配方:鳗鱼油适量,盐少许。
用法:在清蒸出来的鳗鱼油中放点盐,每次一小杯,口服两次。
5、荠菜姜汤(民间方)配方:
鲜荠菜100克,鲜姜10克,盐少许。
用法:将荠菜洗净切碎,生姜切片,加清水4碗,煮至2碗,用食盐调味,每日两次服用。
6、奶汤锅子鱼(民间方)
配方:活鲤鱼一尾,火腿数片,玉兰数片,香菇数片,葱、姜、料酒、盐、醋、奶汤(鸡、鸭、肘子和骨头炖的汤)适量。
用法:将鲤鱼去鳞开膛,除去内脏,洗净切成瓦块状,与葱、姜一起放入油炒久颠翻几下,加料酒、盐等调料,然后加入奶汤,再加入火腿片、玉兰片、香菇片,炖约3分钟盛入火锅内食用。
四】“非典”康复者饮食处方
注意加强营养,合理膳食。患者出院后应注意补充营养,可适当多吃一些富有营养的食物。
每天饮用1-2杯牛奶,保持总量250克的肉、鱼、大豆、蛋类食品,蔬菜最好3种以上,加上2种以上水果,再搭配少量油脂,就能获取均衡营养。但不要过于辛辣、油腻。要合理调配膳食,尽可能地吃得杂一些,通过每天多元化的饮食,来增强肌体的免疫力。
二、SARS吃什么对身体好
1、充足的热能和优质蛋白质热能的摄入
应不低于正常需要量或稍高,脂肪不宜太高,应适当限制;选择优质蛋白质,每天50―60克为宜,可选择牛奶、豆制品、蛋类和瘦肉制品等。
2、摄取足量的矿物质水和电解质
对调节酸碱平衡意义重大,预防“非典”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和蛋黄等;要适当补充高铜食物,如牛肝、芝麻酱、猪瘦肉等;适量补充高钙食物,如虾皮和奶制品等。
3、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
维生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支气管防御能力。应注意选用深色蔬菜、新鲜水果或多食谷类食物,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族及碳水化合物。
4、食物选择多样化
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时,可选择半流质饮食,且少吃多餐;应避免高纤维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可适当选择具有清热、止咳和化痰作用的水果,如梨、桔子等;便秘者可食用香蕉;此外,还可选择一些对肺部、喉部有好处的水果,如杨桃、马蹄等。
5、多食增强免疫功能的食物
如蘑菇、木耳、银耳等。
6、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喝水。
7、多吃葱和蒜,
它们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呼吸道疾病有积极的作用。葱,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健胃、发汗、去痰、杀菌之功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1、B2、C,矿物质、钙、磷、铁、镁及植物纤维。提醒:不可与蜂蜜、大枣、杨梅、野鸡、地黄、常山、首乌等同时食用。蒜,性温、味辛,可健胃、杀菌、散寒。适合于肺病患者食用,大蒜防病宜生用。由于具有显著的广谱抗菌作用,所以对春季的呼吸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提醒:食用生蒜不宜过多,阴虚火旺(如面红,午后低热,口干便秘,烦热等)、胃溃疡、慢性胃炎者要忌食,且不可与蜂蜜同食。
三、SARS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不宜进食羊肉、狗肉;
2、不宜吃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或有刺激性的食品,以防体内积热,邪热化火,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