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国城乡家庭儿童塑料喂养器具的调查与思考
【调研团队】:陕西师范大学防“微”杜渐社会实践团
【调研内容】:项目成员与育儿家长进行深度访谈,并同志愿者深入基层发放问卷,深度了解民众对于塑料材质喂养器具的认识,通过数据挖掘处理、可视化分析,对塑料材质儿童喂养器具使用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
【指导老师】:王艳华、张钰超
【作者】:段雪妮、童小霞、鹿馨怡
【调研人员】:段雪妮、张蓓、童小霞、鹿馨怡、杨硕、李楠茜、丁嘉乐、何倩瑶、郭晴、侯亚楠
【调研对象】:2010年以后出生的中国儿童家庭
【关键词】:微塑料塑料喂养器具儿童健康深度访谈政策建议
塑料材质儿童喂养器具使用现状分析
2022年6月21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工作大会上强调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对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肥胖防控、心理健康服务、缓解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短缺问题、幼儿园和中小学卫生与健康工作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推进儿童健康服务的优先供给。
1.了解儿童家庭中奶瓶、吸管杯的使用现状,向使用塑料材质喂养器具的儿童家庭提出科学的使用建议。
1.问卷调查法
2.深度访谈法
3.文献调查法
4.统计分析法
实践团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调研+深度访谈+理论宣传”的方式,全面了解儿童喂养器具的使用现状,并对儿童奶瓶和吸管杯微塑料污染的防治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1.问卷调查结果
就城乡家庭对儿童喂养器具材质的偏好情况来看,城市和农村家庭使用塑料材质喂养器具的占比较少,更多的家庭同时使用这两种材质的喂养器具。这可能与塑料材质暴露的危害更多有关。相较而言,农村家庭选择塑料材质喂养器具的占比高于城市家庭,使用玻璃材质喂养器具的占比低于城市家庭。城乡家庭对奶瓶材质的选择情况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城乡家庭文化水平差异、家庭收入差异有关。
就育儿家庭奶瓶品牌的选择情况来看,贝亲、爱得利、飞利浦新安怡这三种品牌被大多数家庭所青睐,其次是乐儿宝、好孩子、汤美星、可么多么、布朗博士等,蓓特、贝利相对来说选择较少。但仍然有一部分育儿家长购买品牌不明的喂养器具。这些品牌不明的喂养器具能否做到和有口碑品牌一样的安全级别是未知的。这表明仍有一些家庭对于塑料喂养器具的使用不慎谨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
就育儿家长冲泡奶粉的方法来看,56.36%的家长选择温水注入奶瓶,直接饮用的方式,43.64%的家长选择热水直接注入奶瓶,静置至适宜温度的方式。专家建议,冲泡奶粉的水温度建议在40-50°C之间,冲调的温度过低,奶粉不能完全溶解,会影响奶粉口感;水温过高,则易导致奶粉中一些维生素类营养成分被破坏,营养价值下降,长期以来会导致儿童营养素缺乏。
2.深度访谈结果
实践团成员与儿童家长进行深度访谈,从对微塑料的认知水平、对不同材质、品牌、价位的喂养器具的偏好、使用现状、对于政府和社会在微塑料方面的举措、政策的期望等方面进行访谈。
图12实践团成员深度访谈照片
喂养器具在每个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儿童的健康。虽然针对婴幼儿使用的喂养器具有强制性国家标准,但研究发现,塑料喂养器具在与沸水接触后,会释放出大量风险未知的微塑料颗粒,微塑料进入人体会破坏儿童的免疫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等。因此,科学选择喂养器具对于儿童来说需慎之又慎。同时,使用适宜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微塑料的摄入也是十分必要的。实践团本次通过问卷发放和深度访谈,针对儿童喂养器具的调研,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1.育儿家长对微塑料了解程度问题
2.育儿家长对喂养器具的材质选择问题
3.育儿家长对喂养器具更换频率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一些育儿家长对喂养器具的更换频率较慢,有些甚至使用一年以上才进行更换,与专家3个月更换一次的建议不符。虽然育儿家庭对喂养器具会定期进行清洗,但长期使用后,瓶壁会有污垢残留及脱落的塑料颗粒,儿童摄入后会带来健康隐患。
4.育儿家长对喂养器具清洗消毒问题
喂养器具消毒主要有高温蒸煮、开水冲烫和紫外线消毒三种方式。且不同材质的喂养器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消毒方法有不同的最适条件,消毒过程中会使塑料喂养器具产生老化。育儿家长应学会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避免消毒方法不当造成喂养器具的损害。
5.育儿家长的喂养方法问题
保障婴幼儿用品安全,减少微塑料污染与危害是一项公共事务,需要政府、企业、科研人员、公民多方共同努力解决。我国已经从法律法规、行政命令、公众参与等多方面解决微塑料污染与危害问题。因此,以公共治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全国育儿家庭喂养器具使用现状问题,提出改善的对策建议。
(二)规范微塑料防治的行政手段
儿童健康发展事关国家的未来,必须严格把控儿童用具微塑料的含量。因此,政府部门应完善微塑料防治的执法。对不合格厂家产品进行曝光并销毁,责令不合格企业进行整改,净化市场秩序。
省、市、县级政府要加强健全市场秩序,规范市场法规,对企业、商家进行科学引导,在监管上形成合力、严把关口,适当提高国内儿童用品的生产、销售集中度,将执行安全标准的责任传导到企业内部,提高执法效率。
(三)加强微塑料的社会普及
(四)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活力
鼓励科研人员开发可替代性材质,从源头减少塑料材质儿童用具的使用频率,减少儿童微塑料的摄入,让儿童使用更加健康的喂养器具,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塑料材质儿童喂养器具的使用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为向大众普及宣传微塑料奠定基础、为儿童喂养器具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建议。
为更好的贯彻国家政策方针,确保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做好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深入推进儿童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不断提升儿童健康水平,要求国家及政府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增强社会公众安全意识,汇聚各方力量保障儿童健康,促进儿童发展,筑牢中国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