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5篇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1: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流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习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学习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学习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学习流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认识木头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流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2:它们吸水吗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学生(每小组):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

小游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二、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①.纸的吸水能力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弱。

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课堂小结:

1、通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2、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3:比较柔韧性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一、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

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

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后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三、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4:谁更硬一些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一、比较硬度

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容易折)

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

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②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③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猜测)

②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③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④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

活动提示: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⑸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硬?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开展实验)

1.易传热

2.能导电

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饮料罐的故事

1.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流程

2.讨论

①铝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流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③我们怎样合理使用消费金属材料?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5: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6种用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③哪种材料使用得多?

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THE END
1.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盘点杀人诛心的名场面,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这操作猝不及防 七仔搞笑配音 413跟贴 服务员和顾客的搞笑对话,笑不活了#又被套路的一天 李布搞笑配音 192跟贴 盘点南方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沙雕沙雕 474跟贴 那些上头的广西普通话 陈菊爱搞笑 1002跟贴 选到奇葩车牌的倒霉蛋,这要上路回头率老高了 七仔搞笑配音https://m.163.com/v/video/VFGGHNCGC.html
2.各种各样的纸教案八篇2、 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纸娃娃的各部分材料,启发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3、 幼儿讨论回答,师生小结,纸有多种多样的,它们颜色不同,厚薄不同,软硬不同。三、 通过实验,认识纸的特性 1、 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 2、 幼儿分组实验,并思考,你发现了纸可以怎么样? 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123298.html
3.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大全幼儿园免费教案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而铁屑细碎的形态,在磁铁的吸引下可以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造型。铁屑还可以显示磁铁磁场的存在,利用铁屑对磁力线的显现效果,可以使幼儿生动形象地感知不同形状磁铁的磁力线分布情况。 14、吸水性实验 材料准备:报纸、电光纸、纸巾、牛皮纸、滴管、水盆、直尺、胶带。 https://www.youshiok.com/blog/26855
4.小学科学137个实验全集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对常见事物不只做表面性的研究,要发挥想象力去发现那些意想不到的特点。要选用较为传统的纸差异较大,如毛边纸、宣纸、草纸、卷筒纸。放大镜下的毛边,有的疏松,有的细密,要引导学生描述。 实验现象:纵向比横向结实 实验结论: 12.比较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三上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2课《https://www.360doc.cn/article/54453219_745115439.html
5.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细节(三年级下册)(一)天马行空但是他们还没有思考过,是什么属性使不同的物体具有了不同的用途。那么这一单元就给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这一单元的2——5课,通过4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测试实验,将学生带入到验证材料物理性质的活动中去。学生将围绕木头、纸、金属和塑料这几种常见材料,依次从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在水中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c4e5b610100srdn.html
6.科学活动纸吸水性14篇(全文)1、认识纸的吸水性,并能进行简单分类。 2、设计实验研究,比较各种纸的吸水性能(重点和难点)。 3、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制造了不同特点的纸,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教学设想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预测——制订方案——交流讨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1dw3irs.html
7.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陶瓷、橡胶)。 3、材料的物理性质可以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等来描述。 二、哪种材料硬 https://www.360docs.net/doc/4ecb9462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dd.html
8.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啄木鸟朋友》最新23篇因此本次活动我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发现、思考问题,同时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本节活动主要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实验,来促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索出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艺术课紧紧围绕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的整合点,让幼儿在选纸、染纸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对整合点的认识。https://m.hunwen.com/jiaoan/youeryuanzhongbanjiaoan/108/108386.html
9.科学实验:学生篇007——探索纸的吸水性实验观察哪种纸爬升的水渍高,哪种纸的吸水性好。 注意事项 1、要通过对比实验来研究。 2、用剪刀剪不同纸时要注意安全。 3、在做实验过程中注意墨水不要弄脏衣服和物品。 实验现象 水在卫生纸中上升最快,A4纸最慢。 实验结论 不同纸的吸水性有所不同,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k1Mzc2MA==&mid=2247498443&idx=8&sn=d13ad1ffbb4a0baf647782cbb36c2d42&chksm=eadac544ddad4c521e0c979e47007667526a810f44bef57582862b00baad545b46d66783fa79&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