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工作室测一测!你的睡眠质量达标了吗?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政治制度的逐渐完善,我国的教育质量,人口素质的也不断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967.45万人,在校生3285.29万人。时代发展的快节奏,也使得睡眠问题蔓延进了大学生群体中,进一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当前,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学习、就业、情感等一系列的压力,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如果不能正视这一影响,势必会导致大学生身心俱疲,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此庞大的大学生群体,让我们不得不关心这一青年人群的身体健康程度,就此,我们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

1、调研对象与抽样

本调研对在校大学生(以齐鲁工业大学的学生为主,另外还包括湖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商丘学院等学校的少部分学生)进行睡眠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本次共收集问卷87份,其中男生填写人数39人,女生填写人数48人。

2、研究工具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研,问卷共涉及了21道题,涉及到了性别、学科和交际方面对学生睡眠的影响。以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由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引起睡眠问题的原因、睡眠习惯状况等对各年级的大学生睡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的睡眠状况。

三、数据处理

(一)基本信息频数分析

1、调查样本性别

在我们这一次的调研样本之中,有48个女生,占比55.17%;39个男生,占比44.83%。

2、调查样本的专业类别

调查样本所在的专业类别主要为“偏文化类学科”,共38个,占比为43.68%。

(二)性别与睡眠的关系

上述的都还只是周一到周五的睡觉情况,那么周末的时候也是这样子的吗?让我们继续看看。可惜,我们的研究发现,尽管到了周末,女生们的熬夜情况并没有出现很大的转变。女生们在熬夜人数上不减反增;在男生这一块,虽然总体上熬夜人数还是比女生少了一点,在凌晨两点之后才睡的人也只比女生少了一点点,但是相对于平时的人数,男生们这一次有了巨大的增加,原来平时的多睡是为了周末的爆发吗?

看到这么多熬夜的问题,我们就开始有了疑问:同学们熬夜都是在干什么呢?下面这一组数据给了我们答案:

我们对同学们睡前的行为进行了关键词统计,发现大部分同学的睡前都是由手机相伴的,给出的主要行为也是玩游戏,看视频或者电影,可能会出乎大家现象的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开始卷起来了(学习)。在所有的数据当中,跟学习有关的词条出现了有6次,其中包括了学习、刷题和练习自己的兴趣爱好。总之,在睡觉之前大家都在做这自己乐意做的事情。

(三)专业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

而我们的数据也能很好地论证这一结论:

(四)对象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象,这是一个会让很多人心酸的一个话题,在我们调查的过程当中,也有很多的一部分人反馈说:“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来打击我们?”可以见得,在到大学之后,在感情方面没有了曾经在中学时期是各方面的“重重阻挠”,大家也迫切的想得到一份甜甜的恋爱。那么,当一个人有了对象之后,会不会对自身的睡眠造成影响呢?让我们来根据数据说话。

(五)是否有课对睡觉的影响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周末晚上十点到凌晨24睡觉的人在相较于平时有了巨大的下降,而在这下降部分里的人,主要是到了十点之前睡觉的比例中去了,以及另外的也是到了凌晨之后睡觉的部分之中。这说明平时的课业还是有带给同学们一定压力的,而周末恰好又给了大多数同学们一个释放压力的机会,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在周末最好的释放压力的方式当然还得属于无拘无束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一些学校也为此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比如有一些学校会推迟一个小时熄灯。

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第二天上午没有课的条件下,同样也出现了类似周末一样的情况,但是晚凌晨两点睡觉的人占比明显比周末更多,这说明在同样是没课的情况下,同学们在平时比在周末更容易熬夜,并且会更晚一些。

(六)有没有午休对下午精神状态的影响

在下午有课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有“要不要午睡”的纠结,那么大家对于午睡这一个事情是怎么看的呢?

从图表可以看到,每天都午休的同学占了总人数的接近一半,从来不午休的同学只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数,剩下的人当中也都是在有课的时候会午睡的。在所有的人当中,男生们坚持每天午睡的人远高于女生部分,但是女生们从总体来说午睡习惯却比男生更好一些,毕竟“从来不午睡”的部分比男生少了很大的百分比。

如果中午并没有午睡,会不会对下午的课程产生影响呢?

在我们的调查当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认为不午睡对下午的课程没有影响。而当遇到不是“水课”的时候,就会影响到上课的精神状态了。

四、报告总结及存在问题

1、大学生熬夜问题严重,女生的熬夜问题比男生方面更严重

在此次调查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晚上熬夜的这种现象并没有太够的重视,最终导致熬夜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之中泛滥。思想上的不够重视,行为上的不加节制,最终导致有相当大一部分同学在晚上熬夜到很晚:轻者凌晨才睡,重者等到了两点过后还没有睡觉的心思。这对大学生平时的课程学习有很大影响,熬夜导致的睡眠不足、精神状态不好等问题会直接影响上课的效率,从而对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2、同学们熬夜以手机娱乐为主,偏理工科的学生熬夜的频率比偏文科类的学生更少

但是在不同学科之间同学的熬夜情况也是有着异于其他学科同学的特性。在睡觉这一方面,理工科同学们明显比文化科更能做到自律一些。在专业的学习当中,受不同专业素养的熏陶,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而理工科目对学生的要求比文化科目更偏向理性思考和全局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自制力就有提升,因此在过度熬夜这一块文化科目的学生明显就多于理工科目的同学。

3、谈恋爱对同学的熬夜行为有影响

对象之间可以相互督促休息,也有可能一起熬到深夜对象是一种可以督促双方共同进步的关系,良好的双方关系可以成为感情的润滑剂,两个人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彼此监督……“熬夜伤身”,这基本上算是人们的共识,虽然这个共识在一般人那里可能不会被太在意,但是这一观点却一直被大多数情侣所接受,并且成为关心对方的重要一环,在这样的关怀之中,一般情况下几乎不会出现熬夜到很晚的情况。但是,情侣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多种,如果某一部分情侣之间的主要事务就只是放在玩闹上面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两个人一起熬到深夜不睡觉的情况了。

4、在没有早课督促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会“睡懒觉”

在有早课的情况下,学生们会“被动”地早起到教室上课,这是“迫于形势”,但是等到了早上没早课或者是周末的时候,没有了早课的督促,就会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会多睡一会。在这种情况下,多睡一会原本是很正常的行为,但是在我们这一次调查当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并不是多休息一会,而是以此为由睡到很晚才起床。这就说明在下很多大学生当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自律的意识,并且会任由生理上的惰性支配身体。

5、午休对于下午的学习很重要

充足的睡眠对学习的最大保障,而一般在经过一个上午的学习之后,不论是身体还是思想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疲惫,此时一刻小憩应该会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在我们的这一次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有意识到午休的重要性,并且都会在午间休息一会来缓解疲劳,甚至还有很多人是每一天都会利用午休来避免疲劳。

五、解决措施

1、认识到熬夜的伤害性,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长期熬夜会导致失眠、抑郁、出现神经衰弱等问题,而且晚上熬夜的时候玩手机也很容易导致视力下降,长期熬夜会使眼睛由于被超负荷使用而出现更新视力衰退。那只是偶尔熬夜就没有问题了吗?显然不是,而且就短期而言,熬夜会导致精神不振,身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感冒等疾病的侵扰。

而且熬夜的时候会加速体表油脂的分泌(特别是油性的皮肤),提高长痘痘的概率,我相信很大一部分女孩子都不愿意见到自己的脸上出现痘痘吧?

2、做好睡前准备,避免无意之中的熬夜

3、尽量坚持每天午休,养成自律的生活方式

在午休时,身体会放松,身体的疲惫感也能得到还好的消除,让整个下午都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从而提升学习效率。而且经常午休还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几率、稳定血压,从而避免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一次质量好的午休还能调节心情,缓解压力,对于长期处在学习环境下的我们和长期疲劳工作的上班族们来说,自律地午休有非常的大的益处。

4、调整自己的睡眠习惯,提升睡眠质量。

在睡觉之前要远离兴奋、刺激性食物,如茶、可乐、咖啡等饮料。睡前喝一杯牛奶或者温水可以很好地提高睡眠质量,但是不要喝太多;睡前可做一些小运动(比如:散步等活动)让身体放松,但不要做过于激烈的运动,那样只会导致身体劳累从而降低睡眠质量,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入眠;睡前尽量避免思虑过度,临睡前2h最好不要看一些要动脑思考的电影、书籍,不要在睡前用脑思考,更不要看恐怖电影和恐怖小说,这样只会会影响睡眠质量,很难入眠;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泡脚,泡脚有利于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可以放松腿部肌肉,让身体从紧绷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这样也可以有效地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良好的宿舍休息氛围是维护宿舍和谐的催化剂,对于宿舍内同学的友好相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THE END
1.中国医药导报杂志2013年05期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住院医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影响基层整体医疗质量,因此,研究基层住院医生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基层地区发展实际,从管理制度、工作模式、实施效果等方面分析基层住院医生继续教育现状,指出了当前面临的经费不足、重视不够、资源匮乏、实施不到位、形式单一的问题.提出建立基层住https://www.360qikan.com/zgyydb/201305/
2.大学生焦虑状态与心理灵活性对睡眠质量的影响2023年11月7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5日 摘要 目的:考察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灵活性是否可以改善焦虑状态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检验其中介作用, 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对北京市某大学784名(男350,平均年龄 19.56 ± 1.97)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包括焦虑筛查量表,心理灵活性综合问卷,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Download.aspx?paperID=75372
3.焦虑在大学生时间管理和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目的研究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与时间管理倾向、焦虑情绪的关系,探讨焦虑情绪在时间管理对睡眠质量影响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时间管理倾向量表(TMD)、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济宁市1 29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297名大学生,有383名(29.53%)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412名(31.77%)大学生有焦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YXWX202002004.html
4.睡眠障碍与心理问题(精选十篇)通过服用褪黑素,改善患者睡眠,可以帮助清除患者体内的氧自由基和抗氧化剂,从而改善患者卵母细胞质量[7,8,9],国内多项研究证实,对不同的患者存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在基础护理的层面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亦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于临床上存在睡眠障碍的各类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其睡眠质量亦可以得到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50zswa.html
5.医学院校大学生12篇(全文)关键词:睡眠,睡眠障碍,对比研究,学生 参考文献 [1]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238, 375-378. [2]刘贤臣, 唐茂芹, 胡蕾, 等.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5, 9 (4) :148-150.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7pgr9hgg.html
6.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五、就业面向 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7.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的认知和实践调查总之,深入调查大学生健康认知和行为现状,对于高校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提升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的认知与实践状况,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并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0490363/article/details/138534354
8.质量报告(汇集12篇)由图4-1可知,被调查人群中约六成入睡时间较短,三成左右无固定习惯,但有10%的大学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由图4-2可知,被调查人群中约六成偶尔有失眠现象,属正常情况,两成基本无失眠情况,睡眠质量较好,但有16%的大学生总是存在失眠情况,睡眠质量差。 https://www.liuxue86.com/a/4810347.html
9.中国睡眠研究报告:去年我国人均睡眠时长7.06小时,十年来减少近1.569.98%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睡眠质量有所提高。其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睡眠质量提高的比例为71.18%,初中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的比例为65.58%。这些数据说明,“双减”政策对中小学生睡眠问题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记者】王诗堃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3/18/c6319077.html
10.混合研究方法:我国体育学博士论文适用情境与模型解析(2015—2019而后采用实验法,设计4组实验分别针对一次性力量、耐力及其组合练习、8周运动干预、不同时长组合练习和不同时间段组合练习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最终得出研究结论[33]。但是,定量研究也存在其自身的研究困境,如:过多地关注代表性和普适性,难于体现研究群体的异质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路径,借鉴现有理论形成假设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809/8722393.shtml
11.《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发布揭示中国人睡眠现状《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指出——双减政策对中小学生睡眠问题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双减政策实施后,61.53%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了,其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的比例为64.19%,初中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的比例为51.82%。69.98%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睡眠质量有所提高,其中,小学生家长表http://www.zgsmyjh.org/nd.jsp?id=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