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睡眠30多年,他发现了一个黄金法则

在美国,大大小小的睡眠诊所,已有2000多家。美国各界的精英人士,大都具有很强的睡眠意识,会在出现睡眠问题后寻求医生协助。

出生于日本大阪的西野精治,在上世纪80年代就注意到了睡眠的重要性。1987年,32岁的他来到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留学。此后,他将全部精力致力于睡眠的研究。

西野精治正是在斯坦福大学睡眠研究所中,潜心研究睡眠数十年,包括以患者为对象的临床试验、开发新药品的动物实验、志愿者支持的睡眠生理实验、睡眠障碍机制原理研究、睡眠监测设备研发等。他的很多研究成果,发表在SCI顶级期刊Nature杂志上。他的书籍《斯坦福高效睡眠法》,将关于睡眠的最新研究成果传播给大众,获得全球好评。

西野精治的代表作

除了基础研究,西野精治还为职业网球选手、棒球大联盟选手、全球商界精英、学界精英等顶尖人物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提升睡眠质量。某位世界著名学者在得到西野精治的帮助后,感慨道:

现在我才明白自己在研究方面是多么不专业。只有保证了睡眠质量,白天才不会犯困,而且效率也会出现戏剧性的提高。我的感觉就好像是做了大脑移植手术一样。

02.法则:黄金90分钟决定睡眠质量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人的睡眠,是在非REM状态和REM状态之间交替进行的。此前提及过,REM状态指的是“身体在睡眠但大脑在运作”。非REM状态则是一种深层睡眠,指的是“身体和大脑都在睡眠”。

健康的人,闭上眼睛不到10分钟,就能入睡。入睡之后,人很快就进入一段约90分钟的非REM状态。非REM状态结束后,就进入REM状态。REM状态结束,又进入非REM状态,如此往复。如果把一次非REM状态和一次REM状态称为一个周期的话,那么正常人一个晚上会经历四个这样的周期,每个周期持续90-120分钟。

睡眠的四个周期

根据西野精治的研究,第一个周期的非REM状态比后续周期中的非REM状态要深,其虽然仅持续90分钟,但决定了整个晚上的睡眠质量。因此,这90分钟的非REM睡眠,被西野精治称为“黄金90分钟睡眠”。

黄金90分钟睡眠,有三大作用:

第一,调节自律神经。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会产生头痛、焦躁、疲惫等身心疾病。实验证明,保证黄金90分钟的睡眠,是调节自律神经的最佳办法。

第三,让大脑状态趋于良好。试验证明,抑郁症患者在入睡后90分钟内,大脑状态是混乱的,REM睡眠状态提前到来。一旦黄金90分钟睡眠调整好,整个大脑状态就回归正常。

显然,黄金90分钟睡眠,决定了人的睡眠质量。

03.掌握睡眠的两个开关:体温和大脑

在睡眠方面,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入睡。熬夜睡得太晚,也容易因为大脑过于兴奋而难以入睡。睡眠是有节律的,“难以入睡”会导致我们错过入睡的最佳时期,进而无法获得黄金90分钟的非REM睡眠。

每天晚上,全球不知道有多少人难以入睡

我们先说体温。人的体温分为体表温度和体内温度,清醒状态下的体表温度大约34.5℃,体内温度大约36.5℃,两者相差2℃。入睡后,体内温度会略微下降0.3℃左右,体表温度则会略微上升。因此,只要将体内温度和体表温度的差值缩小,入睡就会变得非常容易。

那么,体温是如何调节的呢?研究显示,体温主要通过肌肉和内脏产生热量,通过手脚释放热量。入睡前,确保肌肉放松(例如不做剧烈运动),减轻内脏负担(例如不大量进食),就能让体内温度顺利下降。体内温度下降的同时,热量从手脚释放,手脚就暖和起来了,这样体表温度也随之略微升高。最终,体内和体表的温度差值就缩小,进而开启睡眠模式。

再说说大脑。我们通常说,大脑过于活跃而无法入睡。这里的“活跃”,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生理刺激,包括噪音、光线(尤其是蓝光)、食物(尤其是咖啡因类)等。例如,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咖啡因会妨碍腺苷发挥作用,这些都会让大脑无法平静下来。二是心理刺激,包括紧张、焦虑、烦恼、气愤、兴奋等。看电影、玩游戏、剧烈运动、吵架生气、心事重重等,都会带来心理刺激,进而影响睡眠。

显然,要启动睡眠模式,就要让大脑安静下来,避免对大脑进行生理和心理的刺激。

体温和大脑,是睡眠的两个开关,缺一不可。掌握了这两个开关,我们就能开启黄金90分钟的非REM睡眠。

04.这些具体事项,能帮你真正掌握好睡眠开关

我们已经了解了黄金90分钟睡眠,了解了体温和大脑这两个睡眠开关。接下来,我们不妨罗列一些具体事项,以帮助大家实践运用。

在体温调节方面:

(1)睡前洗澡,能提高体表温度。同时,体内温度会短暂性上升,之后较大幅度下降。最终,体表和体内的温差缩小到2℃以内,实现快速入睡。

(2)睡前泡脚,能改善脚底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热量的释放。这样,体内温度就较快下降了。

(3)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室温。室温过高,会导致睡觉时大量出汗,热量也就过度释放了,进而患上感冒;室温过低,会使得血液循环不畅,热量得不到释放,人就难以入睡。

在大脑调节方面:

(1)睡前一小时,少看或不看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屏幕,以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干扰。睡觉的房间也要保持昏暗的光线。

(2)睡前不进食,更不要喝含咖啡因饮料。晚饭至少要在睡前一小时之前完成,且避免饱腹。晚饭可以少量饮酒,但不能过度。

(3)睡前一小时,不看情节刺激的电视剧、电影等,保持心情的舒缓。通过散步、深呼吸,可以让大脑安静下来。

除了体温和大脑,我们白天的清醒状态,也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这方面,西野精治给了这么几个建议:

(1)起床后,一定要沐浴下清晨的日光。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快速抑制体内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帮助调节睡眠节律。

(2)一日三餐吃饭时,尽量细嚼慢咽。研究显示,咀嚼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帮助大脑识别“睡眠”和“清醒”的状态差异,进而改善睡眠。

(3)用脑的工作、重要的工作都尽可能集中在上午完成。午饭后,慢慢转变到简单的工作。到了晚上,大脑就会渐渐放松,进而轻松进入睡眠状态。

(4)午饭时,要避免摄入过多的淀粉,才能有效防止午后倦怠感的出现。食物中淀粉含量多,会导致血糖升高,进而抑制食欲素的分泌。食欲素分泌减少,人就会感觉犯困。

西野精治深知睡眠的重要性。他将“帮助那些因睡眠而苦恼的人”作为信念,毕生专注于睡眠研究。他说,

睡眠障碍有超过80种的分类,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睡眠障碍患者。

我想,作为普通个体,了解科学的睡眠知识,已经受益良多。如果在实际生活中,能把这些知识化为行动,人生或将迎来质的飞跃。

THE END
1.《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发布,这个地区睡眠最香睡眠质量自评略高。 值得注意的是,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群体的 睡眠时长偏短、睡眠质量自评偏低, 其中有25.71%的受访者的 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 学生群体睡眠时长最长 研究发现, 学生群体的睡眠时长最长, 每晚平均睡眠时长达到7.74小时, 睡眠质量自评好于其他职业群体。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985692
2.《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发布睡前玩手机成睡眠质量下降主因2024年3月29日,由喜临门睡眠研究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下称“报告”)在北京发布,针对睡眠相关问题进行多方剖析。报告指出,2023年居民睡眠指数为62.61分,而睡前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致使睡眠拖延成为睡眠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与此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3213019113537.html
3.研究人类睡眠质量和睡眠降的相关因素报告编号:研究人类睡眠质量和睡眠健康的相关因素IAS-1007896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良好的睡眠质量和睡眠健康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生https://www.jianshu.com/p/2430e9438cf7
4.你的睡眠质量怎么样?研究显示睡眠质量和中风风险紧密关联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你的睡眠质量怎么样?有没有打鼾、入睡难、经常夜间醒来、午睡时间过长、一天内睡得太多或太少等问题?爱尔兰研究人员说,睡眠质量和中风风险紧密关联。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5日报道,爱尔兰高威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约4500人的资料,这些研究对象参加了国际急性中风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他们平均年龄约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43950723978424322
5.关于睡眠的研究报告(精选6篇)篇2:关于睡眠的研究报告 组员:贾怡楠 吴晓妍 钟雪 背景: 基于中学生缺少睡眠时间的现状,通过对学生睡眠质量调查,从而达到提 高睡眠质量,增加学习效率的目的目的:了解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用调查问卷调查了361名初中、高中学生及部分成年人。结果(1)本次调查总体男女比较和青少年性别比较,均无显著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d47wdzo.html
6.探究高中生睡眠质量深刻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了解睡眠对高中生产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2) 课题实际取得的成果: 一定程度上从生理,心理层面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高中生的睡眠质量情况 经过小组讨论,制定制定调整睡眠质量的方案 参考书目及资料: 《睡眠革命:新版》 《睡眠研究杂质》 附录材料(要求提http://www.jsxzyz.cn/info/1356/8851.htm
7.老年人睡眠质量评价研究——以济南舜X老年护理院为例(74页)老年人睡眠质量评价研究——以济南舜X老年护理院为例.pdf,摘要摘要 睡眠是人类生物节律特征的体现,对于维护人的正常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尤其对 于老年人来说,睡眠问题更是突出,多数老年人面临感觉睡眠质量不好的状况。相关 研究指出养老机构中60%的老年人存在夜间睡眠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025/8061123020004025.shtm
8.你的睡眠好吗?《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发布,这个地区的人睡得最香研究发现,学生群体的睡眠时长最长,每晚平均睡眠时长达到7.74小时,睡眠质量自评好于其他职业群体。 报告数据截图 除了学生群体外,各职业群体之间的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自评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工作职位越高,睡眠时长越短,高层管理者的睡眠时长比被管理者和自由职业者短。 https://m.btime.com/item/f6o76df0ih89ldosoemdll9spct
9.数据分析每周挑战——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数据集本数据集为人工生成的数据集,目的是探究不同因素是如何影响睡眠质量和整体健康的。 本数据集模拟了多种情况,通过分析可以了解睡眠和健康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联系和变化,非常适合用来做预测分析和研究。 数据说明: 处理数据: 1.数据导入: import pandasaspd https://blog.csdn.net/qq_60688380/article/details/143182435
10.《睡眠白皮书》:居民整体睡眠质量欠佳—新闻—科学网3月16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在京发布世界睡眠日中国年度主题“健康睡眠,人人共享”,并在全国启动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会上发布的《2023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整体睡眠质量欠佳。 世界睡眠日是每年3月21日,由中国睡眠研究会在2003年引入中国,旨在引起全体民众对健康睡眠重要性的关注。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200.shtm
11.科学家支招告诉你如何改善睡眠质量?本文中小编整理了一些研究,告诉你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以及科学家们如何支招来改善机体睡眠质量。 【1】PNAS:重大发现!个体的睡眠质量也有性别差异 doi:10.1073/pnas.1524484113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相比男性而言,女性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比如女性遭受失眠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那么机体调节睡眠的生物钟和个体的性别是否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1397399-300
12.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建立降睡眠生活方式保证高质量睡眠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 王日晨)“良好的心态、适度的运动、平衡的膳食和健康的睡眠是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在第23个世界睡眠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教授黄志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良好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3月17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向社会发布今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是http://www.xinhuanet.com/house/20230320/d1b2fb9cfabf450b832f8bc7cf57705b/c.html
13.改善睡眠范文12篇(全文)改善脑功能 拥有好睡眠 第6篇 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现象,是神经衰弱症的一种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中易醒、早醒、睡眠质量低下及睡眠时间明显减少。引起失眠的原因相当多,主要可分为环境因素、疾病因素和心理因素三大类。 最新的研究则表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参与了睡眠的调节且发挥了重要作用,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w1xrf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