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九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先后共有九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家楫(1898-1976),上海奉贤人,汉族.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917年7月-1921年6月在南京高等师范农科学习,获农学士学位。

1925年1月-1928年6月为美国费城本薛文尼亚大学动物系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3年6月-1924年11月在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所任助理员。

1925年1月-1927年6月在美国韦斯特生物研究所任访问学者。

1928年9月-1929年6月任美国耶鲁大学动物系斯德林研究员。

1927年7月-1934年7月在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所任教授并兼任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

1934年7月-1944年5月在前中央研究院动植物所任研究员兼所长。

1944年5月-1949年5月在前中央研究院动物所任研究员兼所长。

1950-1959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兼所长。

1959-1961年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副院长兼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

1961-1976年任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副院长兼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伍献文(1900-1985),浙江瑞安人,汉族。

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所长。

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科。

1927年获厦门大学理学士学位。

1932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为巴黎博物馆客籍研究员。

1933-1934年任中央研究院自然博物馆动物学部主任。

1934-1944年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45-1950年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兼任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复旦大学和江苏医学院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科学院的筹建工作,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兼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曾任国家科委水产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鱼类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

刘建康,1917年9月1日生于江苏省吴江市,汉族。

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38年9月东吴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46年1月-1947年7月在加拿大蒙特里尔麦吉尔大学研究生院动物系攻读,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0年后,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等职。

发表论著100余篇(部),培育研究生数十人。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黎尚豪(1917-1993),汉族,广东梅县人。

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3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理学院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39-1943年留该系任助教。

1943-1944年在前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

1944-1949年在该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49年5月-1950年1月在华东军管会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50-1980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1980年后任水生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陈宜瑜,1944年出生;1964年8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1988年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员;1991-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所长;1995-2003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专业:鱼类学,动物分类学。

主要从事淡水鱼类分类和系统进化的研究,是淡水和海洋水域生态系统联网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曾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10余部专著、译著,《鲤形目鱼类系统发育的研究》等9项成果曾获国家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或科技进步奖。

沈韫芬,(1933年-2006年),籍贯上海,原生动物学家。

主持我国22个省、自治区的原生动物分类和区系,鉴定物种近2000种,35个新种。

在《西藏水生无脊椎动物》中描述原生动物458种,80%种为新记录,含12个新种,被国内外同行誉为该领域经典。

30余年的长期观察,揭示了东湖富营养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过程。

对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不断改进和推广,使之成为一种准确、经济、快速的水质评价方法,并能预测水利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1991年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环境保护局首先颁布为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将原生动物传统的分类学和生态学进一步扩展到单细胞真核生物进化和微型生物群落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物积累。

曹文宣,1934年5月生,汉族。

籍贯四川省彭州市。

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5年7月四川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毕业,同时分配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

历任该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以及鱼类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及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理事长、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

1997年10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作言,1941年9月出生,汉族,湖南省澧县人。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8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自1965年起,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和研究所所长,其中,1980-1983和1998-1994年间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所进修和工作。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7年被授予英国阿伯丁大学科学博士荣誉学位。

现任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会长。

2008年至今任《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总主编。

主要从事遗传发育生物学及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

赵进东,植物生理学及藻类学家。

1956年11月生于重庆,籍贯江苏武进。

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师从黎尚豪院士,1984年公派留美学习,1990年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博士学位。

1994年回国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成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2007年11月,出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法定代表人)。

2007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11月,出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法定代表人)。

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

致公党党员,2007年12月当选致公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8年1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藻类生物学研究,对蓝藻细胞分化和格式形成有系统研究,尤其对蓝藻异型胞分化中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有深入研究。

揭示了钙结合蛋白和钙离子信号在蓝藻细胞分化中起到的重要调控作用。

对蓝藻藻胆体吸收光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与调节开展了系统研究,对揭示藻胆体吸收光能向光系统1传递的途径和调控方式有重要贡献。

THE END
1.学者风采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主编:殷战 ISSN 1000-3207 eISSN 2097-3373 CN 42-1230/Q 检索 高级搜索 作者须知 版权许可协议 投稿须知 征稿简则 订阅指南 英文模板 文章导读 >> 推荐文章 >> 全年目录 >> 摘要浏览排行 >> PDF下载排行 《http://ssswxb.ihb.ac.cn/xuezhefengcai
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生部办公室:综合楼110 电话:027-68780052 邮箱: caiping824#ihb.ac.cn 赵东辉老师 岗位职责: 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开题中期考核管理;联合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公派出国管理等 办公室:综合楼109 电话:027-68780026 邮箱:dhzhao#ihb.ac.cn 查梅老师 岗位职责: 奖助学金发放;研究生公寓管理;医疗保险;毕业派遣与就业;导师队http://edu.ihb.cas.cn/lxwm/
3.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应邀来到河南省濮阳黄河2024年6月19日上午,应河南省濮阳黄河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站邀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莅临生态站,作题为“脊椎动物重要适应表型在鱼类的早期演化”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生态站副站长于飞主持。 何舜平研究员首先以人类的起源问题开始本次的报告,简要介绍了人类为何是从鱼类进化而来;接下来介绍了鱼类的https://www.htu.edu.cn/pyhhsd/2024/1129/c17730a329753/page.htm
4.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社会任职 湖北省动物学会理事 指导研究生情况 研究生获奖: 1. 2018年 林雨生 获得蔡司斑马鱼研究生论文奖学金 2. 2018年 林雨生 获得中科院水生所研究生奖学金http://school.freekaoyan.com/hb/ihb/2021/08-15/16289915421507596.shtml
5.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科技人才招聘启事请应聘者登陆http://www.ihb.ac.cn,并下载填写《中科院水生所岗位竞聘自荐表》,请同时准备2-3份同行专家推荐信,其中一名推荐人为博士或硕士学位导师。 投递自荐表时,请将自荐表和邮件主题以下列方式命名:应聘XX学科方向+岗位+姓名 + XX大学(硕/博)。经初选合格后另行通知面试。 https://www.51test.net/show/2395861.html
6.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52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第42次院长会议同意水生所及太湖淡水生物研究室迁武汉。 1954年1月,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独立,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954年9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太湖淡水生物研究室迁往湖北武汉,成为我国以淡水生态学为主的水生生物学研究中心。 1970年,中国https://m.baike.so.com/doc/6743513-6958043.html
7.2023年湖北省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简介(一)谢平,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于1989年获日本筑波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师从淡水生态学家刘建康院士做博士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重点基金和中科院战略先导B项目等,在Science、NSR、Water Research、ES&T、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截至2021年3月,SCI他引8200余次,H指数=49https://www.daxuerank.com/article-958-1.html
8.导师招生硕士招生小木虫论坛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方向】针对天然渔场和渔业资源生物“三场一通道”等https://muchong.com/t-16074064-1-authorid-32627287
9.水生所在鲤形目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论文第一作者是目前在西南大学任教的陶文静,通讯作者为其水生所导师何舜平。研究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大学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https://news.sina.cn/2019-04-11/detail-ihvhiewr4985554.d.html
10.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电话,中国地址(在哪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街道东湖南路7号介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18-05-31成立,经营范围包括研究水生生物,促进科技发展。鱼类学研究 鱼类遗传育种学研究 鱼病学研究 淡水生态学研究 藻类学研究 水污染生物学研究 东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 水生生物保护生物学研究 相关学历https://map.360.cn/site/detail/abf34903c82480f2
11.张承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博士生导师,研究员。1989年获法国地中海大学博士学位; 1989-1991年在瑞士苏黎世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1999年任法国路易-巴斯德大学讲师;1999-2015年先后任艾克斯-马赛大学教授、一级教授和特级教授。2015年受聘为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https://ma.x-mol.com/university/faculty/213365
12.科普08年中科院院长奖导师奖优博论文及各类奖学金揭晓这个帖子发布于 16 年零 12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根据中科院人教局科发人教字〔2008〕192号、194号和26号文件通知,2008年中科院各类奖学金、奖教金和优博论文经各单位评审推荐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初评,最后中科院人教局组织终审,现结果已全部揭晓。获奖名单如下: 一、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名https://3g.dxy.cn/bbs/topic/12448428
13.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地址详情,位置示意图,地图位置,交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系电话:027-68780751,地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7号,靠近水果湖隧道、松园西路、校园中路和校园西路。在公共交通方面,附近设有多个公交站,包括雅各楼、天鹅路茶港、东湖南路水生所、田园食堂等,可以换乘武汉大学校园巴士[5号线]、340路、402路、武汉大学校园巴士[2号线]等多https://wh.city8.com/jiaoyupeixun/199437_KRT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