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教授赵玮:牢记嘱托立潮头逐梦深蓝勇担当
字体大小:【大中小】
打印本页
文件状态:有效
赵玮(左二)与团队成员交流。三亚日报记者?李鑫?摄
三亚日报记者?李鑫
“我向总书记汇报了在海洋立体观测、海洋大数据中心建设、海洋信息应用等方面开展的工作。”时隔一年,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情景,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教授赵玮的激动之情依然溢于言表,“总书记非常关心海洋、了解海洋,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我们备受鼓舞。”
一年来,赵玮团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扎实推进国际上规模最大的“海地空天”一体化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南海立体观测网”的拓展升级与应用服务,着力打造“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努力在服务国家海洋安全、资源开发、防灾减灾、海洋经济等方面不断作出新贡献。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于2019年5月注册成立,2020年4月,由赵玮教授领衔的深远海保障平台科研团队整体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我们在三亚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海洋信息的需求开展的,获取海洋信息,我们首先要进行海洋观测装备的研发工作。”
以潜标为主体,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构建了“海地空天”一体化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南海立体观测网”,实现了南海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全天候、全海域长期连续实时观测,该观测网目前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区域海洋观测系统。
“南海面积十分广阔,我们的观测密度目前还非常有限,观测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当前已经取得的成绩,赵玮并没有满足。以“南海立体观测网”获取的海洋长期连续观测数据为主体,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目前正在牵头建设“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这个大数据中心光靠我们一家是做不起来的,海南省和三亚各部门,以及崖州湾科技城各兄弟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共同把它建设好。”赵玮介绍,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融合崖州湾科技城其他入驻科研机构对南海的观测数据,通过共建、共享、共赢的模式,把海基、天基、岸基等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交叉融合,优势互补,针对各行各业的需求,定制化开展数据产品研发工作,支撑我国海洋强国和海南自贸港建设。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一周年之际,该研究院举行了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赵玮任实验室首任主任。
据介绍,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12月获批设立,主要面向国家海洋强国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南海立体观测网”和“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两大主线开展攻关,获取南海复杂海洋环境的长期、立体、实时数据,并开展融合信息服务,支撑国家海洋安全、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等方面战略需求,打造国际深海立体观测与信息领域高地,助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打造“深海科技城深海创新中心”,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