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们在平静时比运动时呼吸的次数(B)。
A多B少C一样多
3.学生是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中主动的(C)
A欣赏者B参与者C学习者
4.我们用宣纸写毛笔字,因为宣纸有较好的(B)
A防滑性B吸水性C透明度
5.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只占地球上水总量的(A)
A百分之三B百分之十三C百分之三十
6.电扇高速旋转,看起来好像扇片连在一起,这是(A)现象。
A视觉暂留B视觉选择C真实反映
7.以下动物中你认为不是同一类的是(A)
A斑马B家鸽C鸟D蜻蜓
8.毛巾角浸在水中毛巾变会渐渐变湿,这是水的(B)现象。
A表面张力B毛细C浮力
9.以下不是天然材料的是(A)
A纸B木材C棉花
10.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A)
A起点B目标C过程
11.塑料最大的缺点是(A)
A不易分解B不可塑C不耐磨
12.以下物体传热最快的是(A)
A铅勺B塑料棒C木筷
13.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C)
A.面粉B.油C.红糖
14.磁铁有(B)个磁极
A.1B.2C.3
15.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A)里完成。
A.小肠B.大肠C.胃
16.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B)。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
17.气象台在安装百叶箱时应离地面(A)米。
A.1.5B.15C.20
18、既是液体又是气体的热传递方式是(B)
A传导B对流C辐射
19、酒精灯的酒精量一般不超过瓶体的(C)
A三分之一B二分之一C三分之二
20、冰箱背后的散热板都漆成黑色的原因是(A)
A散热快B吸热快C几种颜色搭配更好看
21、晾晒衣服时,有风和无风时比(A)
A有风时干得快B无风时干得快C没有区别
22、农民伯伯在晒粮食时,总是把粮食摊得凹凸不平,这是因为(B)
23、下列气体中不能支持燃烧的是(B)
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
2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B)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
25、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木棍发生倾斜。说明空气(C)
A会流动B要占居空间C有质量
26、辨别物体气味所用的器官是(C)
A眼睛B舌头C鼻子
27、把一张纸揉皱后塞进玻璃杯的底部,把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杯底的纸是(A)
A干的B一半干一半湿C湿的
28、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热水变凉的规律是(A)。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均匀下降
29、将一只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隔离的玻璃片后,冷瓶中(C)。
A没有烟雾B有一点烟雾C充满了烟雾
30、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需要帮助儿童在他们原有想法的基础上,(A)正确的科学概念。
A逐步发展形成B教师直接说出C学生归纳得出
31、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B)
A羊肉B牛奶C胡萝卜
32、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A)
A袁隆平B李时珍C张衡
33、人的(A)聚集声波。
A耳廓B耳道C耳膜
34、声音以(C)形式传播。
A声响B振动C声波
35、(B)能供给我们能量和保持体温,但不能多吃。
A粮食B油脂C蛋白质
36.把数量不等的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会(C)。
A相互喂食B互不理睬C相互咬杀
37.两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前后的总体积(B)。
A不变B改变C不好说
38.编写《本草纲目》的人是(A)
A李时珍B司马迁C祖冲之
39.造成水污染的凶手是(C)
A大自然B外星人C人类
40.下列观察小动物活动中不正确的的行为是(B)
A注意安全B不惊吓小动物C可直接抓、举动物
41.昆虫的身体明显分为(B)。
A头部和胸部B头部、胸部和腹部C头部和腹部
42.下列属于我国的四大发明的是(A)。
A造纸B陶瓷C玻璃
43.科学课上,适宜小学生探究的问题一般选择(C)
A、开放性的问题B、开放性的科学问题C、封闭性的科学问题
44.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必须在(C)
A、实验结束之后B、实验过程之中C、观察实验之前
45.设计对比实验,需要根据(B)设计控制实验的变量
A、问题B、材料C、猜想与假设
46.有利于学生获取可靠的事实或证据的方法是(A)
A、在充分的观察实验活动之后,根据记录,展开讨论,形成共识
B、边观察,边讨论,然后记录
C、观察实验之后,根据材料展开讨论,形成共识
47.在探究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依靠(C)互动。
A教师和学生的B学生和学生之间的C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
48.在探究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怎样提出问题,都应以(B)已有的看法和经验为探究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