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实验室实验报告单,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验内容
做一个生态瓶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实验器材
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
实验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
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效果
实验内容:
光的反射能力
实验地点:
五年级教室
实验目的':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实验器材:
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实验步骤:
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实验现象:
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
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
10光与热
实验目的: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
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备注:
一、目的要求
1、认识各大类岩浆岩的主要代表岩石,学习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
2、了解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和它们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
3、学习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加深对沉积作用的理解。通过鉴定初步认识常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沉积岩。
4、通过实验了解变质岩的主要特征;认识一些常见变质矿物和变质岩类型,加深对变质作用的理解。
5、通过对未知岩石标本的鉴定,达到复习和巩固对三大类岩石特征的认识,了解变质岩、岩浆岩及沉积岩的一些主要区别,进一步掌握肉眼鉴定岩石的步骤和方法。
二、预习要点
2.1岩浆岩的常见造岩矿物如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
2.2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概念。
2.3岩浆岩的分类依据及其主要代表性岩石。
2.4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及肉眼鉴定方法。
2.5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分类;岩石的构造与结构;各沉积岩类具代表性岩石的特征。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矿物;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变质岩的分类及其代表岩石。
三、实验用品
标本:
岩浆岩:花岗岩、伟晶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长岩、橄榄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金伯利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砾岩、粗砂岩、细砂岩、豆状灰岩、生物灰岩、粉砂岩、页岩、油页岩、石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豆状灰岩、白云岩、波痕、泥裂、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结核等。
变质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蛇纹岩、矽卡岩、角岩、混合岩。
工具:小刀,放大镜,稀盐酸等。
四、实验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
主要分类及分析
(1)岩浆岩:
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橄榄石。酸性岩浆岩中前几种矿物居多,而基性岩浆岩中则偏向于后者。也因此,在岩石的颜色上来说由肉红色——灰白色——黑色变化。
结构上来说,侵入的岩浆岩里面的矿物应该是较均匀的分布,岩石呈现块状。而喷出的流纹岩中会呈现一些流动构造;以及喷出的'安山岩和玄武岩中会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这种特殊的结构构造也是它们的鉴定标志。
(2)沉积岩:
由于组成沉积岩的矿物都是经过了风化和搬运,所以一般来讲每种沉积岩在成分上相对较简单。沉积岩的划分就是根据成分划分的,泥岩、碳酸盐岩、石英(长石)砂岩。所以沉积岩就以某种成分为主(如以泥质、或以石英等)。构造上沉积岩一般都呈现层状构造。当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话可能见不到层理而是块状的。沉积岩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生物的出现。尤其在碳酸盐岩里面贝壳等生物的出现很普遍,这是一大鉴别标志。
(3)变质岩:
变质岩是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后期的高温或者高压过后,原来的岩石经过了成分和构造上的改造而形成。所以成分上来讲除了与前两种岩有相同的造岩矿物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属于变质岩的专有矿物或者矿物组合。例如红柱石,出现红柱石的岩石就必定是低级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石榴石与紫苏辉石组成的代表高温高压环境的麻粒岩。
但手表本鉴别变质岩更主要的依据是其结构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很多都具有片状结构,也因此变质岩能以结构构造来命名为片岩、片麻岩等。
一、实验题目:
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
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
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CHCOOH+NaOH→1735CHCOONa+HO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
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
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2加料方式的影晌: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温度的影响:
4、硬脂酸与NaOH配比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随着NaOH比例的增加燃烧残渣量也不断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过量很多。我们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为6.5:1,这时酒精的凝固程度较好。产品透明度高,燃烧残渣少,燃烧热值高。
5、硬脂酸加入量的影响: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固体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对酒精凝固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达到6.5以上时,就可以使制成的固体酒精在燃烧时仍然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固体酒精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颜色的影响:
酒精在燃烧时火焰基本无色,而固体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钠离子的存在使燃烧时的火焰为黄色。若加入铜离子,燃烧时火焰变为蓝色。因此添加不同离子到固体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xx
实验名称:
磁铁能吸引那些物体
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所用器材:
(装置)钉子、纸、橡皮、别针、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回形针、水槽、磁铁。
1、用磁铁分别吸钉子、回形针、大头针,观祭现象;
2、用磁铁分别吸橡皮、纸、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水槽,观察现象;
3、给上述材料分类。
实验结果:
磁铁能吸引铁质东西最多。
认识与结论:
磁铁只能吸引铁质物质。
实验组别: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20xx年xx月xx日第x节
自然选择
通过实验,明白在绿色的草地上,绿色的昆虫更能适应环境。
绿色短线、红色短线、白色短线、黑色短线若干。秒表
将同样多的绿、白、红、黑四种颜色的短细线散落在绿色的.桌布上,细线代表生活在草丛中的昆虫。我们扮演昆虫们的天敌,捡拾起来的细线就代表此昆虫被捕食了。记录一分钟内捡拾细线的数量。
观察到的现象:
绿色
白色
红色
黑色
在绿色的草地上xx的昆虫更适应环境。
20xx年xx月xx日
吹纸片(奇怪的纸片)
空气是否有压力。
2张条形纸片(约30cm----40cm)。(装置)
1、准备2张纸片。
2、用两手分别捏住纸片的一端,让它自然下垂,使两纸片间的距离约2厘米。
3、用力向纸片中间吹气。
4、观察有什么现象。
只听“哧”的一声,那两张纸合起来了。
认识结论:
空气中有压力,当我们吹气时,就把纸中间的空气吹跑了,两与旁的空气向内挤压,两张纸就合起来了。
实验目的.:
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装置)盆子,玻璃杯,水等。
1、打一盆清水,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竖直倒扣在装满清水的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