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人会回两个答案,一个是白开水,一个是纯净水。而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可能选择最多,喝起来比较放心的就是白开水。
最近一则“水垢的自白”在社交网络走红,再次将健康饮水、饮健康水的话题拉进讨论圈。在“水垢的自白”中,水垢以第一人称“跳出来为自己喊冤”,指出水垢的存在不仅不是坏消息,反而是好水的指示剂:“有我存在的水中,说明水中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果真是有水垢的水,才是好水吗?
很多消费者反映矿泉水加热后有水垢和白色漂浮物。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着手进行调查,并就该提出的有关问题做了详细解释。
据了解,关于矿泉水有水垢、烧开后有漂浮物一事,很多矿泉水企业都经常遇见这样的投诉,经常接到用户来电,反映类似的情况。对于这种状况,他们及时地采集了水样进行化验分析,并向有关专家进行了咨询,用户所反映的这种现象正是矿泉水这种优质岩溶水的特性。据专家介绍,矿泉水矿化度在80-450mg/l左右,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锶含量,偏硅酸等,PH值为6.5—8.0,是国家颁布的饮用水的最佳值,重碳酸离子含量高,而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含量很低,还含有溴、碘、锌、锂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天然饮用矿泉水的规定标准。
矿泉水有水垢的问题,专家介绍说,水是有硬度的,而水的硬度主要是由钙、镁离子形成的,并且按其所含可溶性盐类组成可以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两类,水在加沸时有白色沉淀析出,沉于水底的是水的钙、镁离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镁、碳酸钙,这就是“水垢”。
从水的成分来讲,只要加热,不管哪种种类的水都会产生水垢。矿泉水烧开后产生了白色飘浮物,是因为矿泉水中富含偏硅酸的缘故,水在加沸时形成硅酸镁、硅酸钙,这种矿物质即使沸腾后也不溶于水,而是变成中空的微小颗粒漂浮在水面上,在水的表面形成白色飘浮物。这完全属于正常情况,对人体没有害处,可以放心使用。
矿泉水经加热或冷藏后都会产生像针尖大小的白色沉淀物,叫碳酸钙,与将钙片捻碎后形成的白色粉末是同一种东西。在地层深处矿泉水中钙是溶解在水中的,水温在19摄氏度左右。矿泉水经矿泉水厂的深井泵汲取到水处理设备中,再经灌装和运输,水温已经变化,钙开始析出。如果再经加热或冷藏,钙的析出增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色沉淀物。国家GB8537-1995标准“感官要求”中,特别规定肉眼可见物允许有少量的天然矿物盐沉淀,就是指的上述现象。碳酸钙是人体的重要钙源之一,其人体内的留存率达34%,高于其它钙剂,是价廉物美的补钙剂。
当原水硬度在100ppm以上的地区,净水经加热煮沸后会有此现象发生,且硬度越高越明显。其实,这些物质是净水被加热煮沸后自然形成的钙镁浓缩凝结物,无害甚至有益于人体健康,无需刻意将其祛除。净水在加热煮沸后,会赶走水中的二氧化碳,水中的PH值略微上升。这时,水中的碳酸钙,碳酸镁就更容易沉淀,悬浮,并凝结。
什么是水垢
“有水垢的水才是好水”这种说法看上去有点哗众取宠、危言耸听,但细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并非全无道理。
很多人认为水垢是水中的“脏东西”甚至有害物质,这的确是误解。水垢其实是矿物盐沉淀的俗称,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硫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等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这些含有钙镁离子的固体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并无害处,所以有水垢的水并不妨碍饮用。
当水加热后,一般超过60℃,
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就会分解,
放出二氧化碳(CO2),
变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CaCO3)和氢氧化镁(Mg(OH)2),
漂浮在水中,就是你看到的白色悬浮物,就是水垢。
水在不加热的时候,
钙、镁离子是以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
碳酸氢镁(Mg(HCO3)2)的形式存在水中,
因为溶解在水中,所以看不见。
结石病的误导
有人认为常饮用含水垢较多的水会加大罹患结石病等病症的风险,其实二者并无直接关系:水垢的产生是水烧开后的物理现象,结石病是人体的生理现象,这两者不是一回事儿。
在“水垢的自白”中,水垢“自言”水中有水垢存在,说明含有矿物营养;如果没有水垢,一般为酸性水,这种水会带走人体骨骼或血液中的钙离子,并将之称为“刮骨水”。
矿泉水的正确喝法
有些人喜欢矿泉水加热饮用,或用来泡茶,或用来冲奶,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饮用方式。因为,矿泉水烧开的过程是一个杀死水中氧气的过程,氧气随着水开的烟雾飘走,活水就变成了死水。
天然矿泉水,内含丰富的矿物元素,随着水温的增加,氧气的溜走,水的溶解性会降低,水中的天然矿物质就会逐渐析出,成为我们所谓的“白色沉淀”。这些白色沉淀就是水中的营养成分,失去了营养成分的矿泉水对人体毫无益处。
因而,对于天然矿泉水,我们建议直接饮用,或者加热温度保持在30-40度以下,这个温度用来泡奶刚刚好,不影响婴幼儿的饮用。喜爱泡茶的朋友就不妨尝试一下目前台湾流行的“冷泡茶”风味。不用担心冷水泡不开茶叶,因为一般好的天然山泉水都具有小分子团的特性,溶解性强,泡出的茶味不逊于开水。
国外许多地区有生饮凉净水的习惯,所以比较少有以上情况出现。而中国人向来有熟食的习惯,常常将净水煮沸饮用,出现钙镁浓缩凝结的情况就相对比较多。其实,除了烹调需要,生饮净水可以保留水中更多的微量元素及含氧量,对人体骨骼,心脏,血管均有好处。
央视《生活早参考》吴志刚教授专题报道
吴志刚教授说,“水中的钙镁不仅是无害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益的,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
正常人每天从食物或饮水中须摄取镁离子至少350毫克,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由于从食物中所摄取的镁离子易与食物中的纤维素结合,而不易被人体所吸收,所以要增加体內镁离子的吸收量,最有效的方法是从饮水中摄取。
钙镁对人体有着促进骨骼发育和生长的重要作用,能刺激心脏和心血管活动,激活多种酶,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和抗炎症作用,以及可减少肝、胆、肾结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