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学领域中关于中班幼儿有“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的目标要求,据此,我们开展了一场关于小鱼的趣味实验活动。
有趣的猜谜语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眼睛圆圆肚肚大,游来游去摇尾巴,张开大嘴吐泡泡,小孩见了笑哈哈。”谜语一出,孩子们都猜出来是可爱的小鱼,快让我们一起开始关于小鱼的实验吧!
实验一:游动的小鱼
实验材料:洗洁精、卡纸、剪刀、盘子、水
实验步骤:
(1)首先我们先用画笔在卡纸上画出两条小鱼,然后我们再用剪刀把两条小鱼剪下来。
(2)剪好两条小鱼之后,我们把其中一条放在我们的盘子里,看它动了没有。呀,小鱼并没有游动起来,那怎样才能让小鱼游动起来呢?
(3)用一点洗洁精放在另外一条小鱼的尾巴部分,然后把它放在水里。看,小鱼游起来了是不是很有趣?
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洗洁精只需要涂抹在尾巴处。一定要涂抹洗洁精的那面放入水中。
(2)如果放置过一条小鱼的水就尽量不能再放第二条了,否则实验不容易成功。
(3)用过的水和洗洁精不要浪费可以用来洗碗哦!
实验原理:洗洁精含有表面活性剂,可破坏水的的张力。所以尾巴上涂上洗洁精,纸鱼就会游动起来。
实验二:水中的鱼
实验材料:两个装上水的瓶子、画上小鱼的纸、画上箭头的纸
第一步把图片粘在水瓶上。
第二步将有水的水杯放在小鱼的前面,看看小鱼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第三步换箭头试一试吧!
实验原理: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杯子注水后,相当于一面竖直的凸透镜,将小鱼放在加水杯子后,会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我们看到了改变方向的小鱼。
幼儿园是科学家诞生的摇篮,实验活动不仅能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愿我们的陪伴能激起宝贝们对科学的探索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