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CI/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罗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

(1)原创性和显著性是论文的生命:

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以不同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并对学科发展有所推动。

(2)充分评价已有工作,体现作者学术水平:

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对用于特定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处和适用条件;即便是作者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应文献,让读者在充分评价作者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作必要参考,并清晰指出自己当前工作中独创性的贡献。

(3)特别重视论文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

作者应当清晰地知道,论文的题目将被数以千计的读者读到。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用最少的词语最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

(4)花大力气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国SCI论文和引述偏少,除了基础研究水平的限制,语言的障碍不容忽视。每一位基础研究工作者必须把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一个艰巨的任务。

二、论文进入SCI的影响因素

SCI(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技信息研究(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编辑出版,用来查询科技文献及其引用情况的检索工具,内容涉及科技领域150多个学科,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农业、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临床医学、神经学、药学、计算机科学、生态与环境等,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

SCI对其收录期刊采用了多种严格而科学的定量和定性筛选,所收载的均是集中了各学科高质量优秀论文精萃的期刊,全面覆盖了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SCI的研究成果代表着世界基础学科研究的最高水准,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和引用是评价其国际学术地位、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创新实力和科技论文质量的国际通用依据。

(1)原创性和影响力:

原创性也就是原始性和创造性。原创性不等同于新颖性,新颖性可以是别人研究的延续,而原创性意味着一个新事物、新领域、新问题的开创。原创性研究通常是指对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的描述,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以及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等。

影响力以论文被引频率来衡量。引用频率已被科学界公认是衡量特定研究价值的最为客观公正的方法。

(2)论文撰写:

1.撰写英文论文。被SCI收录的我国期基本上为英文,英文文种优势是论文进入SCI期刊的重要因素。东西方语言差异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一个很大障碍。

3.参考文献应用。论文应清楚地标注引用,完整给出参考文献。这样做既对他人研究有充分肯定、免去剽窃之嫌,又能说明自己的论述依据充分,也突出了自己在该研究中的独创内容。

三、如何投稿SCI杂志论文

为什么要鼓励向国外投稿?国内核心刊物版面有限,投稿人多,国内刊物SCI收录杂志发表更难;国内刊物影响因子都较低;大多数国际刊物不收版面费;国际刊物发表周期短。

如何准备稿件?选题新颖、idea好,讲究科学。Titlepage;Abstract;Text(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Discussion);References;Acknowledgements;Figurelegends;TablesandFigures。

使用清晰合理的语言,避免修饰词(如最好、第一)和社论性语言(如令人惊异地、令人感兴趣地等)。

题目醒目,表达清楚而不含糊。

介绍研究背景十分重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研究,长度在1页内,引用文献15条内。

方法学一定要做到:临床研究有病人知情同意,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动物实验符合本大学的动物管理与动物实验的章程等。

特别注意方法是否合理,是否目前国际上通用。结果要清晰图、表格,合理的结果解释等;特别注意方法学和结果中可能的小的漏洞,最好请多位同行专家审阅。

成稿后请同行专家反复修改;可请语言专家纠正语法错误。

(1)首先是大量阅读文献,如果要撰写高水平论文,基础是读很多高水平文献。建议多看影响因子高的国外文献,最好IF>3以上。

(2)看文献的同时注意随时摘录。英语论文的写作实际上又很多现成固定的模式和表达方法,将这些固定用法随时做笔记,并随时复习,加上不断阅读新文献,自己动手写时也就不会举步维艰。

(5)投递建议多投网上可以submission的杂志,快又省钱,投之前好好看看guidelineforauthors。严格按照上面的条例修改,像图片的分辨率等等细节都要十分注意。

(6)修回的稿件一般是要求pointtopoint的回复,必须一一进行回答,个人建议是所有问题最好都按要求去做,这样的accept可能性很高,当然审稿人的水平也有不同,有些明显错误的观点应当用详细的理由加以回复,有可能的话附上参考文献增加可信度。

五、SCI论文写作步骤

(2)分析完图表后,寻找你这个试验结果的Keypoint,一定要保证这个Keypoint具有较大的新意,或者说一个到这个Keypoint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然后从所有图表中找出能够论证你这个Keypoint的图和表。合理安排你的图和表,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用图。

(5)Introduction:简介你这个研究领域的意义;介绍该研究领域的一些人所做的工作,指出它们存在的问题;说明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可在introduction中提出你的hypothesis。

--本文摘自百度经验

打通结构方程模型在SSCI/SCI期刊发表的任督二脉

三天课程让自己打通科研发表的任督二脉,成为真正的论文达人,发表属于自己的高质量期刊!

“SSCI/SCI发表与SEM应用”

推荐投稿期刊,指导SSCI投稿!!

讲师介绍:

陈世智老师,拥有学经营管理博士(Ph.D.)与资讯工程研究所博士(Ph.D.)双博士学位,现任台湾南台科技大学副教授,曾担任台北科技大学、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实践大学财务金融系等校兼任教授、南开大学(中国)访问学者等。主要研究领域在信息管理/营销管理/科技应用等领域。而他也担任过超过18项科研项目与产学合作计划主持人。

陈老师近年内发表超过50篇国际期刊,其中28篇为SSCI/SCI,2篇TSSCI,2篇EI;目前共发表26篇国际研讨会论文,其中3篇得到BestPaperAward(最佳论文奖);2009年开始担任超过20本的SSCI/SCI期刊的审稿人。

授课特色:

1.上课范例使用已发表之SSCI/SCI期刊所有的投稿过程、数据分析,引导学员从论文发想、议题寻找、理论与研究建构、数据收集,乃至研究成果撰写,打通论文发表的任督二脉。学员将得到第一手完整投稿SSCI/SCI所有完整数据与投稿过程数据。过程中引经据典,提供专业期刊论文作为佐证,让您撰写与发表论文事半功倍;

2.上课方式生动活泼,举例深入浅出,结合老师自己丰富的投稿和审稿经验进行期刊案例分析;

3.本课程全程使用SEM(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与PLS(PartialLeastSquare)作为分析方法,所用的案例皆使用已发表期刊范例,可完全做出与SSCI期刊等级之分析结果;

4.上课与学员互动热情,面对提问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深受上课学员的喜爱!

5.透过此一课程,能帮助您顺利完成SSCI论文的写作和投稿!

6.提供最新国际期刊投稿资讯,让每个学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投稿期刊;

THE END
1.论文评语(优秀2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 学年论文评语 1 优: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http://www.yueduku.com/fanwen/fanwne/892/892960.html
2.实用价值,对项目完成质量学术水平的评价(30页)学术评价的一般规则中,单向匿名式评价,有利于专家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维护学术评价的独立性。 (填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12月10日。 (填空 ) 1 数据的保存与共享的基本规范对科研人员的要求是什么? (简答 ) (1)应当保存所有实验或调查数据(包(2)应适当整理、保存所获得的数据(3)https://m.book118.com/html/2020/0724/8052066112002126.shtm
3.2022年本科生论文评语2内容提示: 本科生论文评语 论文评语文字要简练,态度要客观,评价要恰当,褒、贬都须注意分寸。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本科生论文评语,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1.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书记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https://www.doc88.com/p-77843871197167.html
4.科学网—怎样判断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在申请基金、选择导师、合作者和招聘科研人员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判断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在我看来,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金指标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此处在陈儒军老师提醒下增加),除了个别纯理论的研究。但是对社会的贡献有时候需要很久才能显示出来,而且有时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观性很强。在社会效益显示出来之前,评价科研人员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68&do=blog&id=22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