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2024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答卷得分“1113344”

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委、政府采取强有力举措,全面创新工作机制,深度挖掘重点企业,加速激发市场活力,全力以赴抓招商、推项目、扩投资、促发展,经济运行提质增效,成绩喜人。上半年,全旗固定资产投资砥砺前行,消费市场承压奋进,农村牧区居民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三项指标勇夺全市第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上半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131.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2.2%,高于全国7.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5.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103.32亿元,同比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26.78亿元,同比增长4.6%。三次产业结构1.3:78.4:20.3。

一、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连续夺冠

上半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高于全国14.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2.8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同比增长14.5%,制造业同比增长2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2.4%。

原煤产量持续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257.07万吨,同比增长39.49%;焦炭产量55.45万吨,同比增长2.43%;发电量185.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7%;液化天然气(LNG)产量48.25万吨,同比增长10.32%。

二、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逐步放缓

上半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价综合能源消费量54.95万吨标煤(不含天然气开采),较一季度下降7.9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三大行业能耗均呈增长态势,规上工业采矿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8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0.96%,拉动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3.21个百分点;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34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1.46%,拉动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2.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8.7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5.59%,占规上工业能耗总量的70.48%,拉动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23.88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扩增

上半年,全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3%,高于全国13.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4。

四、消费市场活力稳定释放

上半年,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9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位居全市第4。

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亿元,同比增长5.9%,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亿元,同比增长6.3%。从消费类型看,餐饮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3.2%,商品零售11.1亿元,同比增长5.2%。

城乡市场消费差距较大,乡村消费潜能加速释放。上半年,我旗城镇消费总量是农村牧区的3.3倍,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相差0.4个百分点。

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平稳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各类商品零售额中,烟酒类同比增长115%,服装类同比增长11.2%,日用品类同比增长11.9%。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等商品零售额增长明显,增幅分别为28.4%、234.4%。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5.8%,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9倍。

五、农村牧区收入又双叒叕第一!

上半年,全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95元,同比增长4.7%,增速位居全市第3。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22元,同比增长4.5%,增速位居全市第3;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6元,位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6.2%。

上半年,全旗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152元,增长7.5%。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683元,增长7.2%;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552元,增长7.8%。城乡居民收入之比2.42,较上年同期缩小0.04。

六、财政收入恢复增长,税收占比持续增加

上半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2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位居全市第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6亿元,同比增长29.7%。

七、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2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1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6%。

上半年,我旗经济运行呈现三次产业向好向优、市场需求稳步提高、新动能持续壮大、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的特点。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质效趋优,经济指标总体位居全市前列。下一步,要全面掌握经济运行的“形”与“势”,要把稳增长、提质效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要坚持目标引领,细化攻坚措施,突破重点区域,充分释放政策效应,持续增强发展信心。要坚持向新而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契合民生所盼,充分激发消费潜能,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力以赴实现稳中向优、持续向优,推动我旗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原标题:《鄂托克前旗2024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答卷得分“1113344”》

THE END
1.能不能从提倡吸烟入手?现在国内烟民达到3.5亿,2023年我国烟草行业工商能不能从提倡吸烟入手?现在国内烟民达到3.5亿,2023年我国烟草行业工商税利总额达到1.5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烟卷利润达到1100亿元,如果烟民翻一番,全年利润可达4-5千亿元,税收可达3万多亿元。 关键在于烟酒不分家,烟销售好起来,势必带动酒类消费也将大幅度增长,这对消费可是实打实的利好呀。 https://xueqiu.com/9444794505/315140618
2.智通全球财经日志11月17日中国10月Swift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 预期:- -前值:2.44 11:00 中国 中国10月柴油出口量-能源(万吨) 预期:- -前值:173 15:00 德国10月车辆登记月率(%) 预期:- -前值:12.9 德国10月车辆登记年率(%) 预期:- -前值:14.1 法国10月车辆登记月率(%) https://finance.sina.cn/hkstock/gsxw/2022-11-17/detail-imqqsmrp6467656.d.html
3.中国零售行业分析报告7.75%。到了今年,仅前9个月,全市网上零售额更是超越去年全年总数,达到637.3亿元,也超过了同期传统百货业零售额,在社零总额中的占比也达到了10.5%,占比连续8个月突破了10%。 除了绝对数量的增长,今年网上零售对于社零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2%也尤为值得关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q3bfc05.html
4.《国外住房公共政策》之德国篇注:2011年以后联邦政府未再针对住房类型占比开展相关统计调查。 图3 2011年德国住房调查:各类住房占比 魏玛政府以降,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原联邦德国政府运用住房公共政策始终力推各类住房建设供应,如政府资助、金融支持(包括政府担保)、税收减免和专项补贴等,正是政府的多元支撑,推动了增量住房建设发展。两德https://www.shra.org.cn/newsinfo/7325021.html
5.洪汇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发行事项公司公告所得税优惠占利润总额比(%) 9.88 9.98 9.48 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税收优惠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9.48%、9.98%和 9.88%。如果公司将来不能继续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国家上述税收优惠政策 发生变动或者公司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减免税备案手续但未获得审批核准, 可能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6060700001100
6.消费税的定义范文我们为了考察不同的税收制度下减税对扩大内需的不同机理,采用了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分类方法。如表1所示,经过简单计算我国的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国内消费税、关税和企业所得税,发现我国的间接税一直以来占绝对的比重,尤其是从2000年以来,间接税一直占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所以,中国现行的是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https://www.gwyoo.com/haowen/289733.html
7.中国消费最大潜力:1.8亿“中产边缘”人群总之,与日韩等国消费率拐点形成的历史的同期相比,我国贫富分化更加严峻,低收入群体占比更加庞大,而内需的中坚力量中产阶层占比却只有相关国家同期的一半左右(约为不到20%,这一数据我们后文将详细分析),也就是说: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下,但由于特殊的发展阶段和过去不完善的分配制度,多数劳动者分享到的财富“蛋糕”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14808
8.李罡:芬兰经济概况欧洲经济2011年芬兰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的总产量为36.1亿公斤,比2010年的总产量增加了6.7亿公斤。2011年芬兰大麦、燕麦、小麦、黑麦产量依次为15.1亿公斤、10.4亿公斤、9.8亿公斤、0.8亿公斤,其中大麦占全部粮食产量的41.8%,是芬兰的主要粮食作物。2011年芬兰土豆产量为6.7亿公斤,产量比2010年增加了2%。http://ies.cass.cn/wz/yjcg/ozjj/201307/t20130705_2458188.shtml
9.法国的税收制度正保会计网校6. 各种财产转移、金融交易的转移税、交易税等,占税收总额的6%至10%左右。 从上述比例可见,法国对个人收入所得的征税压力不大,但各种间接税如增值税、石油产品税、烟酒税、各种财产转移税、金融交易税等,则税负沉重。这是法国税收制度的一大特点。此外,除了这些税负外,社会分摊金(Cotisations Sociales)的重负更加https://www.chinaacc.com/new/253/263/2006/1/ad2370465045171600220720.htm
10.句容县志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调整为15%,其中上解5%,直至1985年。由于贯彻执行“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的政策,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农业税实际征收量下降,占县各项税收比重显著减少。 句容县各个时期农业税收占各项税收的比重表 1949~1985年句容县农业税征收实绩表http://szb.zhenjiang.cn/htmA/fangzhi/jr/1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