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报告(精选5篇)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园突破“教师做幼儿看,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科学兴趣、探索创新精神。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世纪人才作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研究目标

1.以萌发幼儿科学创新意识为出发点,以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为重点,初步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求异的创新力,促进幼儿形成积极主动、尊重科学的正确态度。

2.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形成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善于动脑、不断反思的科学作风,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方面取得更大进步,以点带面,促进全园共同发展。

三、研究内容

1.引导幼儿学习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探索与发现的兴趣,从而认识事物的特点及变化的规律。

2.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

3.幼儿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习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四、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验证阶段。在以上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五、研究成果

1.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幼儿天生好奇好动、喜欢探索,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我园从实际出发,建立了以科学发现室、小蔬菜种植园、小动物饲养角、室内自然角等,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同时充分发挥我园每位教师的专长,选择有利于幼儿动手操作、贴近幼儿生活、对幼儿发展有现实意义的教育内容制作学具、教具,供幼儿进行科学实验、科学探索、科学创新。

2.有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创新科学教育内容。

科学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包括有动物、植物、空气、谁,气候与季节、岩石与矿石、力、声、光、电、小实验等,我园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抓住我园的优势,有效利用高校、社会和家长的教育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灵活的教育方式,注意结合季节特征设定课程内容,不断地摸索、实践、开发、创新。

如在教师和幼儿谈话中,发现大多数幼儿经常问恐龙长的什么样?它有多高?岩石是石头吗?动物都有哪些本领?……为此我园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到地质博物馆参观恐龙化石、触摸岩石与矿石,聘请专家为幼儿讲解;观看动植物园动物表演等。

3.拓宽教育思路,将科学教育融于幼儿一日生活中。

科学的现象无处不在,我们拓宽科学教育的思路,将教育内容融于一日生活之中。注意发掘幼儿身边丰富的教育资源,从他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增加科学经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幼儿常看到许多自然现象,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为什么会下雨”“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我是怎么长大的?”等等,教师都要随时随地以科学角度解答,也要随时启发幼儿思考。而在进行一些其他的教育活动时,教师也注意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如绘画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注意颜色的变化,鼓励幼儿创造性地使用颜色;玩沙、玩水、搭积木时他们也都可获得科学知识的机会。班里的科学发现区中,植物的发芽记录、昆虫标本、品尝自己种植的蔬菜果实,无一不在告诉幼儿一个真实的生态世界,使他们明白其中一些简单的生物生长、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道理,并从中体会人与生物之间的联系,学习用一种辩证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在这种生存的教育中体验一种危机感,而这种意识的建立对与他们今后的发展都大有成效。

4.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转变

即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学态度的转变。多数教师能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注重为幼儿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材料,及时了解每个幼儿不同的发现,以积极的语言肯定每个幼儿,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提高。

1.1一般资料2008年9月~2010年3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3150例宫颈疾病患者,年龄18~70岁,中位年龄35岁,来自柳州市及郊区各县。患者大多未做过细胞学检查,包括宫颈炎症、宫颈糜烂、宫颈赘生物、阴道不规则流血等,无宫颈椎切和子宫切除史。

1.2标本采集及处理:用宫颈刷收集宫颈及颈管细胞,将收集的细胞洗入细胞保存液中,经美国Cy-tyc公司液基细胞处理器程序化处理制成直径2cm的薄层细胞片,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

1.3细胞学分析方法:采用TBS(2001版)诊断标准[1],即: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级病变(ASC-H)、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HPV感染),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C)和腺癌(AC)。

1.4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对细胞学阳性及临床怀疑宫颈病变的阴性患者共3185例行阴道镜检下多点取材活检术;将活检结果按年龄段分析,即≤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岁组,差异性分析用2检验,显著性差异界限为P<0.05。

2结果

2.1细胞学结果13150例TCT筛查: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12219例(92.92%)、LSIL(包括HPV感染)240例(1.83%)、HSIL96例(0.73%)、SCC9例(0.06%)、AC4例(0.03%)、ASC-US508例(3.86%)、ASC-H74例(0.06%);微生物感染项中,HPV感染121例(0.92%)、滴虫感染59例(0.45%)、真菌感染232例(1.76%)、线索细胞>20%,提示细菌性阴道病(BV)457例(3.48%)、疱疹病毒感染5例(0.00%)。

2.2SIL的年龄分布筛查发现4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于40岁以上年龄组;30~39岁年龄段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发生率高于其它年龄段,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组织学对照在活检确诊240例LSIL、96例HSIL、9例SCC及4例AC标本中,TCT阳性305例,敏感性为87.39%;活检2836例阴性者中,TCT阴性2695例,特异性是95.03%。细胞学跟组织学符合率分别为:LSIL84.17%(202/240);HSIL93.75%(90/96);SCC100%(9/9);AC100%(4/4)。

3讨论

3.1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发病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V感染),是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据报道,宫颈浸润性癌5年生存率为67%;早期癌为90%;原位癌即CINⅢ为100%。因此对宫颈CIN和早期癌的及时高效筛查和正确处理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本次13150例TCT筛查SIL以上级别病变病例349例(2.65%),对照活检,TCT检测的敏感性为87.39%、特异性是95.03%。SIL检出率跟国内崔彬[2]等用TCT检测4000例(SIL以上病变检出率2.21%)相接近;敏感性较王荣妹[3]等报道的稍偏高,表明TCT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降低了假阴性和假阳性,有助于预防宫颈病变的发病率和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这亦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所在。

3.2本研究发现4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于40岁以上年龄组;30~39岁年龄段SIL的发生率高于其它年龄组(P<0.001),与文献报道相同,提示宫颈癌有年轻化趋势[4],也说明了宫颈上皮内病变与生育年龄段妇女有密切关系,提示该年龄段妇女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必要性。

【关键词】新课程;实验教学;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Abstract】Myprovincecommonseniorhighschoolnewthelessonhavealreadychangeimplementfortwoyears,twointhelastyears,conductandactionsnewthelessonchangethethinginthecontentstoturntolivingexperimentteachingatcourseofsetup,teacher'stroopsofconstruction,materialofimprovementandteachingresearchetc.allhaveverybigofexaltation.ButallowofnowhattoneglectBE,experimentteachingofimplementstillfacebudgetdevotionshortage,systemguaranteenotenough,shortageofteachers,teachingusefulnessnotGao,evaluationsystemnotsoundetc.difficultyandproblem.Therefore,eachsectionandschoolwanttobefurtherregulartocourseofunderstanding,strengthenmanagement,thencanrealizationexperimentteachingofthenormturn,normalizationwithkeeponturndevelopment.

【Keywords】Newcourse;Experimentteaching;Teachingpresentcondition;Problemandcounterplan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对社会、自然和自我的责任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受陈旧的课程理念和学科教学中心论的影响,我国的实验教学严重滞后,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师资缺乏,教学方法和模式呆板僵化,社会支持不够等问题,从而导致中学生的实验技能明显不足,学生学习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

国家在2001年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现代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2007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踏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行列,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目前我省的实验教学的现状是什么,面临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为了摸清这些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为省教育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对本研究的一些说明

2.1课题概念的界定。实验教学主要指高中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

2.2研究的内容。新课程环境下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2.3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

2.4调查对象、工具。我们首先在网络和图书馆查阅了一些资料,然后设计了问卷和和访谈问题。对于学校的教师、领导、管理人员及学生,我们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结合的办法;对于各地的教育行政及教研部门、家长、及社区管理人员,我们主要采用座谈和访谈的形式。对于学校的一些硬件建设,我们还专门进入实验室、器材室、专用教室等活动场地进行考察、测量和计算。

2.5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问卷调查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我们于2009年2月底设计了第一份调查问卷,向参加陕西省高中校长研训班的高中校长发放了课题调查问卷300份;第二阶段,我们于2009年3月份对第一阶段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种,每种问卷采用选择题(包括多选)、填空题、简答题三种类型。设计问卷时主要从政策执行、领导管理、硬件建设、师资建设(包括师资水平、管理及培训)、教学(学习)现状及效果、教学评价、制度管理、保障措施、问题及建议等几个维度设计问题,力图全面了解目前各个学校的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2009年6月2日至20日,我们分别调查陕北高中5所,关中和陕南各7所,共19所学校,其中省级标准化高中7所,市级标准化高中6所,普通高中6所。对每所被调查学校的理化生教师、实验员以及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我们原则上鼓励全部参加;对于学生,每所学校在高一、高二年级各随机抽样60人,共120人。发放问卷2890份,回收问卷2525份,有效问卷为2345份。同时我们走访政府教育管理人员95人,家长356人,社区管理人员128人,并做了访谈笔记。

3.新课程环境下我省高中实验教学的基本现状

3.1师资情况。

3.1.1年龄和学历。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许多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的教师居多;92%以上的实验员的学历都达到了大专以上,基本上能满足高中实验教学的要求,但实验员数量不达标,特别是专职实验员比较缺乏。

3.1.2技能与培训。问卷统计显示,有16.22%的理化生授课教师认为:实验教学缺乏指导与培训,尤其对专职实验员基本上没有培训,实验员更多的是承担仪器保管的作用。

3.2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情况。调查发现,95%的高中都有单独的理化生实验室,但个别农村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却各只有一间房;现有实验室的设备、器材和药品普遍短缺,而且更新不及时,实验教学指导用书偏少,实验室档案管理不完善、不规范;85.74%的学生认为实验室仅在实验课时对学生开放,说明实验室使用率较低。

3.3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模式。在调查“教材安排的演示实验教师的处理方式”时,问卷统计中显示有29.82%的学生回答是“简单的学生演示,复杂的老师演示”;有35.91%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学的形式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材安排摆放仪器,学生做验证性实验”;只有8.82%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并充分进行自主探究,老师只进行帮助指点”。由此可见,目前的实验教学是:重理论,轻实验;重验证,轻探索;重结果,轻规范;学生的创造、探究能力得不到发展。

3.4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在座谈中,许多老师认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较多,而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很少;而且由于缺乏专家指导和理论引领,教师想成为研究型教师比较困难,所以教师整体科研水平普遍较低。

3.5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与制度。在问及“你校对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考核方式”时,问卷统计中显示,学生回答“以试卷分数和实验技能测试成绩为准”的达41.90%,教师达52.51%。由此可以看出:新的评价体系不健全、以书面测试为主,对学生实验的过程和动手实践能力考查不够,需继续完善。

4.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4.1教师队伍建设。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实验教师的配备不及时,编制和职称认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落实,导致专职实验教师数量不足;由于师训部门对实验员的培训不重视,甚至有些培训中就没有这门科目,或者培训只是走形式,所以实验教师的技能不高。

4.2实验室建设和使用。对照《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规范(试行)》,调查中发现实验室的数量不足,药品短缺,实验设备和器材没有增加和添置,有些设备器材已老化,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各学校经费紧张,领导重视不够,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和督促不力。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学校由于经济、师资力量、管理水平不同等原因,在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差异较大:城市中学、经济发达地区、级别高的学校,实验室的使用率和管理水平较高、较规范;而农村中学、经济欠发达地区、级别低的学校,实验室的使用率和管理水平较低、不规范。

5.新课程环境下对高中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通过这次理化生实验教学的调查,我们已经感觉到实验教学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因此我们经过仔细研究分析提出了以下相应的对策,供教育行政部门、课程制定部门、教研部门、师训部门以及学校参考,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改革。

5.1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早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的调整,及时解决实验教师的编制和职称认定问题,督促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实验专职教师;切实做好实验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将培训的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之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使实验教师更好地掌握普通高中各学科实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修技能,并对其教学技能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奖评,帮助和督促教师开展好实验教学。

5.2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按照《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规范(试行)》的标准配齐实验室及探究室的设施、设备、器材、药品等工具,结合新课程的需要,我们必须尽快配备适合新课程的仪器设备:

首先,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密切联系,尽早制定出新课程标准下的仪器装备目录。在管好、用好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能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必要的设备、仪器和药品。同时要制定原有配备仪器的再利用指导意见,让放在仪器室的仪器重新发挥作用。

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新课程环境下的实验室管理办法,鼓励教师要克服困难,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特别是平时闲置的器材,自制教具,设计开发出新的实验。或者对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等进行合理改进,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充实实验教学项目,努力完成新课标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5.3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目前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中都有实验内容,教师平时的测验中也经常涉及实验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计划的制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或对原有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材料进行大胆改革创新;还要积极探索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实验教学方法与模式,对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发展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和创造性。

5.4实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活动:成立活动小组,观察实验、实物、模型,并动手去做实物标本、水果电池等;收集查阅资料,了解理、化、生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科学发展的前沿事物,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开展讨论(辩论)会,讨论各学科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自然界碳、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作用。

5.6改进新课标对理化生实验的要求。新课标中没有明确划分哪些是学生实验哪些是演示实验目的是让学校做更多的实验,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学生实验几乎都可开可不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课程标准制定部门应该现实一点,要根据我们的国情以及基础教育的现状,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列出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按照新课标统一进行配备仪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学校在新课标没有明确实验类别的时候,无法制定实验教学计划,老师也就无法开设实验。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此次调研活动,采取了随机听课,及时反馈指导的方式,深入到了5个乡(镇)、10多所学校,共计听课30多节,召开座谈研讨会10场。教研员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与授课教师做了面对面的评价与指导,大家就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在和谐、融洽的交流、研讨气氛中,畅所欲言,最终达到了共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次调研活动,虽历时短暂,但使我们感受颇深:

一、感受了英语教学工作在基层乡、校较前变化巨大。

变经之一:领导、教师观念的变化。首先,我们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乡(镇)教育组及所在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美原、流曲、庄里等乡(镇)教育组的领导,自始至终陪同我们参与听课与调研;各学校的校长、主任等领导与我们同听课、同评课、共研讨。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线教师对我们到来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一些学校的教师,争着上课,抢着让教研员评课的极大热情,令我们深为感动,用他们的话说:“希望你们常来指导,多提意见,这样的活动我们欢迎。”这种对教学工作的真诚与坦荡,与过去教师那种害怕听课,害怕指出其课堂中的缺失等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如上变化说明,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渴望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意识有了鲜明的增强。

二是在调研期间我们发现,所有乡、校都能开足开齐英语课程,师资配备到位,有的学校已配有专职英语教师,所配备教师的素质普遍较高。一改过去那种将英语科视为“副课”的观念,这足以说明领导的重视,带来了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新变化。

变化之二:城乡英语教师素质差距在缩小。以前城镇英语教师的素质普遍好于乡村英语教师的素质,大校好于小校,然而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大部分乡村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已不再低于城镇教师的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城镇教师素质,这种令人欣慰的变化,说明全县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已在逐渐提高。

变化之三: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随机听课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案设计科学,大部分教师有一定的挖掘教材与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用语准确,发音标准,书写规范,均能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注重听说训练。同时能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有的教师还能借助现代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学生那娴熟的口语表达和会话能力的展示,使我们看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在感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目前我县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各年级英语教材版本的不统一,影响了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建议各年级的教材版本尽量统一化,为教与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架起一座通畅的桥梁。

2、专业英语教师仍较匮乏,英语科任教师中非专业教师居多,农村学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步伐。

3、英语科教学的配套设施设备不足,目前尚无一所小学有专业语音室以辅助英语教学,致使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难以经常开展。

4、师生普遍反映,河北版英语教材起点高,难度大,内容繁,不适合本地学生使用,致使学生学习难,教师的教学难。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是人类基础道德最本质的东西。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就要从道德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点切入。而抓责任教育就是这个切入点。所以,学校决定以“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作为科研课题,以培养学生“责任心”为突破口,全面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的教师和父母心目中“好学生”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许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独生子女教育畸形发展,导致在部分中小学生中存在着种种不良的表现:自我意识强,自私自利,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班集体漠不关心。没有理想或目标,易满足,不求上进,只求得过且过;攻击性强,抗挫折差,一味追求享受,却不肯付出,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这种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当今,无论谁,要想在他将来的本职工作和学习中作出成绩,他都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很难想象,这样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的下一代,将来如何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大业。

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积累资料,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揭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开展责任教育活动,组织责任教育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和理性思考。

研究对象:一至六年级在校学生

课题研究人员:沈风云、吴丽丽、姜明芳、姜桂英

研究实施方案:

准备阶段:

1、成立学校中心课题组;

2、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进行课题论证;

3、制定《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实施方案;

4、召开开题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5、教师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出子课题实施方案;

6、进行“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实施阶段:

1、深入落实课题实施方案:

①确立各年级段责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开发系列责任教育校本教材;

②建立小学生责任教育系列制度;

③完善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重在学习行为);

④构建小学生责任教育评价体系。

2、办好家长学校,进行学生家庭责任教育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

3、开展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

4、每学年对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一次,及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

THE END
1.科创热榜该研究成果以《嗜甲烷菌中的自激活光驱动生物杂化制氢体系》(A De Novo Auto-Activated Solar-Driven Biohybrid System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in Methanotrophic Cells)为题,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以Hot Paper发表。西安交通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化工学院博士生焦https://www.ncsti.gov.cn/kjdt/kcrb/?rid=753375
2.科学网—“新”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Tae-Hee Kim等研究人员发现,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依赖性的机械感知对肠道干细胞命运的决定和维持至关重要。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 研究人员探讨了PIEZO在肠道干细胞(ISC)微环境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使用小鼠遗传学和单细胞RNA测序分析,评估PIEZO在ISC维持中的需求。体内基底膜刚度的测量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4/12/382318.shtm
3.初二物理实验报告范文12篇(全文)9年级上册教材确立了如下的探究点:①杠杆概念中为何引入力臂概念②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③判断用电器串并联的方法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入电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与什么相当⑤探究串并联电路的故障⑥探究水果电池正负极与金属材料的关系。针对这些实验探究点课题组以研究课例为主要研究手段从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评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fyjrjuz.html
4.水果电池及其改进的研究报告【摘要】为了研究影响水果电池的电压、功率的因素。我们进行了多次酸碱度不同、两极金属不同,水果不同、两金属片之间距离的实验,最终确定了一定的规律,具体情况如下。 【关键词】水果电池改进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能源缺乏的时代。电能作为一种能源,开发前景不可估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电池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而我http://fanwen.yjbys.com/baogao/680950.html
5.探究水果的不同对水果电池产生电流大小的影响实验成果研究分析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探究水果地不同对水果电池产生电流大小地影响实验成果报告 实验材料:番茄、橙子、苹果、梨、铜片、锌片、电线(带夹子)、电流表等 实验步骤: 1、 打磨实验须使用地铜片与锌片 . 2 、将番茄、橙子、苹果、梨分别与铜片、锌片、电线(带夹子)、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0531/5321200023003234.shtm
6.高一校本课程介绍/化学实验基础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3学段)5、探究水果电池中影响电流的因素---传感器的应用(2) 教师讲授+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效果 6、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传感器的应用(3) 教师讲授+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效果 学生成绩评价方案 板块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分值 过程性评价方案 考勤 教师评价 10 课堂表现 教师评价 30 作品阶段性成果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60 终结http://www.bj35.com/Page/730
7.获奖公示:2016年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结果获奖公示:2016年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结果 2016年常州市小学研究性学习 优秀成果评选结果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http://www.tn.czedu.cn/html/article2395290.html
8.家庭小实验(精选10篇)化学因素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化学实验中通过实验装置的设计,避免有害气体的任意挥发,做好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作酸雨的PH值的测定、废旧电池的结构研究、公共汽车中化学成分的测定,这些对学生形成环保意识,以至于将来工作中注意保护环境有直接的影响。 7、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39qgsez.html
9.温州市第课题研究成果二届初中学生科学乐清柠檬酸375 有关“家用除湿盒”的研究 温州市第九中学 李伟 戴进进 张添添 邵洁茹 386 天然色素的提取 温州市第二中学 江舟扬 徐王丹 297 探究影响水果电池产生电压大小的因素 温州市第十七中学 赵怡冰 张东方 355 探究柿子变红的外在因素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林慧洁 潘彬彬 詹子杭 陈爱娟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08b717d01017prv.html
10.如何增大水果电池的电压急1怎么增大水果电池的电压? 多节串联.蓄电池也是这样的.外面看是一个方方的12V,里面是一小格一小格的电池,然后串联起来. 33993 水果电池电压与何有关? 在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动手动脑学物理中,包括了制作水果电池题目内容: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放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就能成为一个电池,所用的金属片就是电池的正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55f12f83719f7e9e287440b4b7a55938.html
11.安徽教育科研基于STEM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水果电池”的设计赵雪梅;张斌;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为科技与人才的竞争。为适应社会发展,教育理念也需不断更新,因此我国开始寻求新的STEM教育理念和有效的项目式学习模式。STEM理念在美国诞生,被多个国家所认可和接受。近几年来,STEM教育模式逐渐进入了中国课堂,受http://ahjy.cbpt.cnki.net/WKA/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4&st=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