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间,维维股份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枝江酒业”)转发的国家税务总局枝江市税务局开发区税务分局《税务事项通知书(核定应纳税额通知)》(以下简称“《税务事项通知书》”)。
根据《税务事项通知书》,截至2024年6月4日,枝江酒业未按规定的申报期限对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费税进行纳税申报,国家税务总局枝江市税务局开发区税务分局根据调查核实结果,核定枝江酒业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应纳税费包括消费税7835.29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512.77万元以及教育费附加152.22万元,共计8500.29万元。
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税收追溯征收事宜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若公司承担补缴上述税收追溯征收款项,将计入2024年当期损益,鉴于滞纳金金额尚不能确定,若不考虑滞纳金因素,经初步测算预计影响公司2024年度利润总额约8500万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应收枝江酒业欠款本金1.23亿元,根据2023年公司与江苏综艺、枝江酒业签订的股权转让补充协议,若税收追溯征收款项实际发生时,将直接在枝江酒业欠付我公司的1.23亿元款项中予以抵扣。具体会计处理及影响金额以年审会计师审计后的数据为准。
6月13日,湖北宜昌当地有关部门表示,不存在“倒查30年”,此次对枝江酒业下发《税务事项通知书》,系审计部门发现枝江酒业前期有税款欠缴,税务部门按照程序正常追缴,“审计追欠,没啥特殊的原因和背景,不要误读。”
曾多次在合规性上“踩雷”
值得注意的是,维维股份曾多次在合规性上“踩雷”。
2020年5月6日晚间,维维股份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2020年3月,维维股份在回复上交所针对关联房产交易的问询函时自曝:控股股东维维集团2019年曾应急性短期违规占用公司累计金额9.44亿元。
2020年4月30日,维维股份披露2020年一季报时再次自曝: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26日期间,公司累计向维维集团拆出资金累计占用3.2亿元,占公司2019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12.99%。
同年5月份,监管部门火速对维维股份立案调查。仅两个月后,江苏证监会就对其下发了《行政处罚书》,揭露了维维集团大玩“帽子戏法”,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且上市公司部分董监高对此“瞒而不报”的情形。
根据《行政处罚书》,2017至2019年期间,维维股份或其子公司通过虚假支付货款的方式,将资金划转至徐州正禾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等6家中间方,后又通过中间方将资金划转至维维集团。
经查,2017年至2019年,维维集团3年累计违规占用金额超27亿元,再加上2020年1-4月的3.2亿元,共计违规占用金额30.74亿元。
2021年5月,维维股份董事会介绍指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公司股票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请形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完成,内控有效运行。
“醉酒”的代价:半年白干
2000年,维维股份登陆资本市场。然而,上市后的维维股份并不安于经营单一主营业务豆奶饮品,进行了多元化跨界并购,进入了白酒、茶类、煤炭、地产等多个领域,其中踏足最深的是白酒业。
2006年,维维股份以8000万元收购江苏双沟酒业38%的股权,3年后以3.98亿元的价格受让给宿迁国丰,这一笔投资赚了超3亿元。2009年,维维股份又以3.48亿元收购湖北枝江酒业51%的股权。2012年,又耗资3.58亿元收购贵州醇55%股权。
不过,“醉酒”的维维股份业绩表现并不如人意,股价也跌跌不休。
深受“多元化”所累的维维股份,决心要“戒酒”。2018年底,公司以2.75亿元对价,亏本1亿元“清仓”贵州醇的股权。2020年8月,维维股份以4.62亿元将所持有的枝江酒业71%股份转让给江苏综艺。
据公告披露,若维维股份承担补缴枝江酒业上述税收追溯征收款项,将计入2024年当期损益,若不考虑滞纳金因素,经初步测算预计影响公司2024年度利润总额约8500万元。
维维股份202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6亿元,同比下降4.42%;实现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119.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48.07%,上述补缴税款相当于维维股份2023年扣非净利润的一半。
如今“戒酒”已近4年,却要为当初“醉酒”买单,维维股份还能“欢乐开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