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从家祭空间到政见论坛——大足北山窟龛的营建倾向之变
地点: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东南四层文科高研所会议室
主讲人:孙博(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经历晚唐至南宋初年官民的不断营建,大足北山形成了一片长约200米的佛教造像窟龛群。一般来说,单个窟龛是以家庭为单位建造的。对于这些窟龛,考古学多以类型学方法,依据有纪年的窟龛,进行分期研究,再结合历史文献,得出一个总的窟龛发展脉络;艺术史则多从图像志出发,辨识造像内容。除了这些基础研究,我们还有颇可追问之处。譬如,窟龛之间存在何种关联?功德主的造像动机为何?这些处在公共空间中的窟龛会引发什么样的社会舆论?此演讲试图建立一种从社会情感维度来理解窟龛营建历程的解释方法。从分析中,我们会发现大足北山不仅是一个家庭祭祀、荐亡的宗教空间,诸窟龛也暗含着不同的政见表达,是我们观察唐宋基层社会情态的一个难得窗口。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4楼SKPRENDEZ-VOUS
嘉宾:余燕(华丽志&橙湾教育创始人)、刘志娟(Balmain亚太区总裁)、吴宏(瀛湾资本合伙人)、王琼(华丽志高级副总裁&华丽智库总监)
3月17日晚,我们邀请华丽志&橙湾教育创始人余燕、Balmain亚太区总裁刘志娟、瀛湾资本合伙人吴宏、华丽志高级副总裁&华丽智库总监王琼,一起做客北京SKP,揭开LVMH集团收购蒂芙尼的世纪交易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共同探讨时尚和奢侈品行业的投资并购议题。
北京|出土文献所见与北京有关的古地名
地点:朝阳区东三环南路88号首都图书馆A座报告厅
主讲人:马保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本周六上午的“首图讲坛·乡土课堂”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马保春教授,向大家介绍出土古文字材料所见的与北京有关的地名。马老师将选取从商周一直延续到中古时期的多种类型古文字材料为读者进行解析,所举的范例不仅仅囿于北京出土的文献,也会挑选一些出土于其他地区,且有关涉北京地名的古文字材料进行对比。
北京|六到八米的花花肠子——《野生动物在长春·第贰辑》新书对谈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北街6号尚8远东文创园15号楼一层码字人书店
时隔七年,中文原创系列漫画《野生动物在长春·第贰辑》出版。本辑延续第壹辑风格,以熟人名字冠上动物的抬头,讲述十四个半真半假的小故事。这次,两位嘉宾将在码字人书店聊聊创作时的遗憾与满足,展开讲讲他们对“人的花花肠子”的观察与诠释。从一百四十字的小小说到近百页的成人绘本,内容上有怎样的取舍?细密丰富的图画背后,是怎样的苦功?他们会从个人经历出发,思考故乡与旧事在人身上的烙印。
地点:东城区东单北大街82号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
嘉宾:双雪涛(小说家)、鑫仔(喜剧创作者)、贾行家(作家)、吴琦(“单读”主编)
在看似人人都能成为创作者的当下,什么算是创作?创作,是能学习的吗,可以传授经验吗?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未来,ChatGPT是不是也能学会“创作”?面对多种媒介的激烈竞争、外在复杂环境的制约,今天的创作者,面对的最大难题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发起了一次创作者的聚会,3月18日,单读邀请喜剧人鑫仔,作家贾行家、双雪涛、吴琦四位嘉宾一起,在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聊聊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继续搞创作。
北京|流入朝鲜半岛的明清朝报
地点: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426
主讲人:丁晨楠(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
北京|追寻麦昆——风格遗存与时尚当下
嘉宾:袁春然(时装插画师、设计师)、戚茂盛(《HAO女报》执行主编)
《追寻麦昆》是插画师袁春然的麦昆时装插画作品集。3月18日,我们邀请《追寻麦昆》的作者袁春然和《HAO女报》执行主编戚茂盛两位老师做客北京SKP,与我们一起追寻麦昆。
地点:西城区西长安街17号北京图书大厦一层共享空间
主讲人:张玮(畅销书作家)
北京|唐朝的时尚
地点: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DT51三楼RENDEZ-VOUS
嘉宾:黄正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志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徐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廖靖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地点: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5F-42单向空间
嘉宾:于晓丹(内衣设计师)、辽京(小说家)
上海|中国思想:不一样的进入方式
地点:闵行区新镇路1669号万金中心T1N楼
主讲人:高远致(图书编辑、译者)
困扰着中国最聪明头脑的重大问题,不是关于我们是谁和我们是什么,而是关于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如何组织社会,以及如何确保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人和我们为之承担责任的人的福祉。通过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法律文件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地援引例子,《中国思想:从孔夫子到庖丁》的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如何深刻而全方面地影响了当代世界。3月17日下午,我们邀请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编辑高远致来跟大家聊聊这本书。
上海|今天,我们还需要知识分子吗?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融书房
嘉宾:朱晓罕(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张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肖琦(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上海|《另一种审判》中呈现的卡夫卡形象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17号思南书局
主讲人:李双志(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
《另一种审判:关于卡夫卡》一书,堪称犹太裔英国作家埃利亚斯·卡内蒂关于卡夫卡和自己的另一种审判。这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显然是双向的,既是比较、审视,也是内省和独白;是卡内蒂与卡夫卡这位“残酷伙伴的对话”,也是20世纪两大德语作家之间的传承,完整呈现了一位在卡夫卡影响下成就自我的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精神旅程。3月17日晚,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李双志将做客思南书局,与读者共读《另一种审判》,由卡内蒂和卡夫卡两位德语文学巨匠的继承关系引申开去,谈谈作家的独特性与其人生体验的关系。
上海|晋唐时期波斯王狩猎图像在华的流传与变化
地点:浦东新区富城路99号震旦国际大楼震旦博物馆1F多功能厅
主讲人:胡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美术学科组责任教授)
晋唐时期,随着粟特人的入华,君王狩猎图像开始在中国流传。西魏时期的莫高窟二四九窟窟顶壁画、北齐时期的晋阳九原岗壁画、以及唐代何家村窖藏金银器上都出现了中国本土化演进发展的君王狩猎图像。本期白领之夜讲座,震旦博物馆延续“丝路艺术”的季度主题,来自同济大学的胡炜老师将对晋唐时期君王狩猎图像的在华的流变进行分析,寻找图像演变背后的文化意图和文化选择。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一楼研修室
嘉宾:胡桑(诗人、译者、学者)、河西(媒体人、作家)
上海|短篇小说论坛:重建短篇小说的写作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弋舟(小说家)、哲贵(作家)、董夏青青(小说家)、李宏伟(作家、诗人)、刘汀(作家)
《思南文学选刊》与《小说界》主办的“短篇小说论坛”,邀请了弋舟、哲贵、董夏青青、李宏伟、刘汀几位作家,将就短篇小说的创作与阅读展开讨论。
上海|巢佳幸《不建立,未建立》之后如何实践?——关于2008-2016上海艺术机构实践及其它
地点: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M50创意园6栋106室香蕉鱼书店
主讲人:巢佳幸(策展人)
香蕉鱼书店邀请《不建立,未建立:2008-2016上海艺术机构实践》的编著者巢佳幸于本周六下午来到书店进行线下讲座,与读者聊聊她作为本书编著者,对自2008至2016年上海艺术机构与泛机构实践的观察、研究,以及她同时活跃于上海策展实践者之中,作为其中一员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上海|学茶十年——《茶有真香》新书发布会
地点: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52楼朵云书院
嘉宾:王恺(作家、媒体人)、祝羽捷(写作者、策展人)
中国有茶道吗?天价茶是怎么回事?茶和器该怎么搭配?为何不同人泡茶味道不同……美食作家、资深媒体人王恺,历经十余年,寻访各大茶产地、茶人、茶空间,拿到一手珍贵资料,写就《茶有真香》。3月18日下午,王恺与写作者祝羽捷将做客朵云书院·旗舰店,带大家一次读懂茶文化。
上海|“波本崛起”——玉米、酒神精神与喝烈酒的人
嘉宾:谢韬(威士忌品鉴家、译者)、俞璐(民谣音乐人、诗人、时尚博主)、张明扬(作家、历史写作者)
上海|女性的镜像与现实
地点:浦东新区东育路500弄1-9号前滩太古里石区三楼库布里克书店
嘉宾:张屏瑾(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祝羽捷(写作者、策展人)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张屏瑾教授的《女性影像手册》以主题提领结合群像描写的方式,将130多部影视作品所涉及的女性形象打开、掰碎、解构、重新编码,通过故事之间的关联,结合现实状态,重组女性的真实处境。3月18日晚,张屏瑾和作家、策展人祝羽捷将现身Kubrick书店,通过影像的棱镜,共谈女性对生活的感受与持续的发问。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24号艺术书坊三楼
主讲人:刘奕(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
陶渊明一生创作了不少田园诗,作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陶渊明为中国古典诗歌开拓了题材。那么,退隐官场后的陶渊明究竟过着怎样的田园生活?他如何耕种劳作?农耕生活,究竟带给他哪些人生意义?他的诗意,是隔绝在喜怒之外的轻,还是从痛苦中萃取得来的重?3月19日,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奕将携新书《诚与真:陶渊明考论》来到艺术书坊三楼,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出发,与读者细细品味陶诗的真切与深广。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互动区
嘉宾:陈思和(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静(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副教授)
上海|想象一种文学阅读的可能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张秋子(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毛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书评人)
上海|在浩瀚的现实与生成的未来之间:青年学者文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嘉宾:周展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李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金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等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834号大隐书局
上海|聆听·张爱玲——《爱与真的启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签售会
地址:黄浦区淮海中路624号上海香港三联书店
嘉宾:陈建华(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从上海到洛杉矶,从唐传奇到《恶之花》,在传统美学与现代主义的对抗中,《爱与真的启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主要探讨了张爱玲的晚年生活及其创作体现的“晚期风格”。周日下午,我们邀请该书作者陈建华老师和嘉宾陈子善老师一起带领大家聆听张爱玲。
广州|碑刻、景观与文治——颜真卿《修西亭记》残石的历史意涵
地点: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永芳堂433室
主讲人:史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
地点:河西区大沽南路362号天津图书大厦一层共享空间
南京|李金铮&黄道炫谈中共革命史
地点: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历史学院403会议室
嘉宾:李金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道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名家讲坛系列,本期邀请了李金铮、黄道炫两位学者一起来对谈,聊聊中共革命史。
南京|寻访“茶之道”——《茶有真香》南京发布会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王恺(作家、媒体人)、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
中国有茶道吗?普洱越陈越香?天价茶是怎么回事?茶和器该如何搭配?为何不同人泡出的茶味道不同?3月17日,《茶有真香》作者王恺与南京大学教授但汉松将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我们共赴一趟以茶为引,关照内心的认知之旅。
南京|无主题变奏:抗战史的前沿和前景
地点:玄武区中山陵四方城2号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白玉兰厅
嘉宾:张生(南京大学教授)、黄道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金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岳谦厚(南京大学教授)等
地点:玄武区洪武北路116号拱廊计划2F
嘉宾:张秋子(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刘勃(教师、作家)
地点:江宁区宁丹大道18号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澄江台
嘉宾:葛亮(作家、学者)、黄梵(诗人、小说家、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施夏明(昆曲艺术家)
嘉宾:余斌(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兆言(作家)、郑勇(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
余斌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种书(《周作人“偶遇”张爱玲》《烟酒不分家》《老尹在巴黎》)集结了近几年他创作的数十篇散文,有忆人,有纪事,有摹物,也有形散而神聚的学术漫谈。3月18日晚,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作家叶兆言、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郑勇、德语文化学者钦文将在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聊聊写作这回事。
南京|人工智能与数字生命
嘉宾:付昌义(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墨熊(科幻作家)、汪彦中(科幻作家)、索何夫(科普作家、科幻作家)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这个高深的科技词汇已经不再神秘。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争议,包括其是否拥有独立的思维和是否会替代人类。本次活动的一部分将探讨智能的本质和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的区别。此外,我们还将探讨科幻小说中数字生命和人工智能的创意和故事,并讨论这些想法在现实世界中如何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
地点:余杭区滨河南路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剧场
主讲人:笛安(作家)
作为八零后作家的旗手,笛安以描摹都市人群的生活见长。如今,当作家成为母亲,她的写作主题随之发生变化。《亲爱的蜂蜜》以单身妈妈崔莲一与熊漠北的爱情发展为线索,以熊漠北与崔莲一的女儿成蜂蜜的互动为基调,探寻成年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的维度。3月17日,我们诚邀您与《亲爱的蜂蜜》一起,展寄温柔。
地点:西湖区体育场路533号弥陀寺公园内晓风书屋·明远BOOK
嘉宾:汪帆(古籍修复师)、洪奔(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
杭州|用什么拯救你,我的阅读
地点:余杭区滨河南路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书馆
嘉宾: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刘盟赟(普通读者)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曾以“阅读·游历·爱情”之名,和青年人畅谈他的人生体悟。此次,他将携手青年编辑刘盟赟一起携其新书《文学七日谈》,在“樱花季”的良渚,再次和大家聊聊“文学阅读的经验”,看看是否能拯救你的“阅读”之光。
杭州|我将诗的宇宙随身携带——与诗歌相会
地点:萧山区市心北路2000号归谷国际中心1层普通读者书店
嘉宾:胡桑(诗人、译者、学者)、孔亚雷(小说家、译者)、厄土(诗人、译者)、张逸旻(诗人、译者)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B103单向空间3F文艺现场
嘉宾:朱赢椿(书籍设计师)、余西(浦睿文化总编辑)
《豆腐》的装帧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精心设计?为什么一本1300多页的《豆腐》拿在手里十分轻松?本周六下午,在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我们邀请了《豆腐》主编、设计朱赢椿和浦睿文化总编辑余西,与大家一起聊聊《豆腐》一书的创作历程与其中趣事。
杭州|在暗房里做播客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B103单向空间1F十三邀小酒馆
嘉宾:夏小暖(写作者、生活方式研究员)、王帅(策展人)
从人像图书馆到声音冲洗店,他们如何玩转空间与视听的朦胧交缠?本次的单向青年聚会,我们邀请夏小暖和王帅聊聊他们的人像图书馆和做“暗房”播客的经历;那些照片、对话和弥漫在生活里的幻梦和理想。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B103单向空间1F
嘉宾:大头马(小说家)、夏小暖(写作者、生活方式研究员)
大头马以人类学式的观察,带读者走进一场景致别样且跌宕起伏的浸入式文字旅行《东游西荡》——拒绝意义,也对抗虚无;有时逃离,却总在出发。本周日下午,在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我们邀请了新锐作家大头马与同样热爱游荡的夏小暖,聊聊生活中的冒险和冒险中的生活。
杭州|人间至味,不过一块豆腐
嘉宾:朱赢椿(书籍设计师)、神婆(美食作家)
地点:金牛区马鞍东路2号3楼东周社艺文美空间又竹堂
嘉宾:吴茂华(作家)、何世平(文学编辑、影视策划人)
成都|小说中的意境之美
地点: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2001号SKP购物中心2楼SKPRENDEZ-VOUS
嘉宾:崔曼莉(作家)、卢一萍(作家、文学编辑)
3月18日,我们邀请作家崔曼莉与卢一萍做客成都SKP,从崔曼莉的三本著作生发开来,畅聊小说中的意境之美。
成都|远云不隔山
地点: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南一段918号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寻麓书馆
主讲人:谌旭彬(历史作家)
西安|人工智能科技发展与社会影响漫谈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SKP购物中心9F活动区SKPRENDEZ-VOUS
嘉宾:孙强(大学教授、科普作家、译者)、王珏(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苏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3月18日,我们邀请到孙强、王珏、苏丽三位在人工智能科技与社会影响探索领域的知名学者做客西安SKP,从人工智能的萌芽出发,结合其前沿进展及社会影响一起深入探讨人工智能。
地点:莲湖区星火路22号老城根GPARK商业街区1F方所·东入口
主讲人:蟠桃叔(自由撰稿人)
蟠桃叔一颗平常心,满口家常话,字里行间满满的地道西安味儿,娓娓道来。逛早市,上城墙,吃泡馍,游秦岭……文字轻快幽默有意趣,让我们随蟠桃叔做长安纸上一游。读罢掩卷,只觉一人一城,明明如月,这是蟠桃叔的西安城,也是你我的西安城。本周日下午,听蟠桃叔聊聊西安这座城。
附:线上活动预告
康德的“意志”在何种意义上给予自己一个法则?
地点:哔哩哔哩(房间号:13495852)、ZOOM会议(ID:95877957818、66524875674)
主讲人:托比亚斯·罗泽费尔特(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哲学系教授)
自律(Autonomy)的理念,即自我立法(Self-legislation)的理念,是康德整个实践哲学的核心。但意志或实践理性给予了自己一个法则,这意味着什么呢?在本次讲座中,托比亚斯·罗泽费尔特教授将审视近期学界有关该问题的一些回答,并说明它们无法合理地解释康德关于道德法则必须源于我们自身的意志这一预设的主要论证。然后,他将提供另一种解读“自我立法”的模式。该模式认为“自律”在根本上并非人类行动者的一个特征,而是人类能力的一个特征,并且认真考察了康德关于这种能力的质形论解释。如“意志”这样的能力,当它们能够在其自身先天形式的基础上产生其先天内容时,才是“自律”的。
人的自然之弱
主讲人:亚瑟·梅尔泽(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政府系荣休教授)
文本精读与经典阐释
主讲人:查清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纯真博物馆·忆西西
地点:凤凰网
嘉宾:黄念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助理教授)、黄怡(作家、《字花》编辑)、何杏枫(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
“西西·春望”专题活动第四场,本次邀请了黄念欣、黄怡、何杏枫三位嘉宾,一起来回忆西西。
嘉宾:吉狄马加(诗人)、石一枫(作家)、傅真(作家)、成君忆(畅销书作家)
成君忆,著名畅销书作家,被称为“管理学教父”。2023年1月,他推出自然文学新作《你好,优诗美地》。3月19日,在这个适合“和春天约会”的季节,我们特邀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著名作家石一枫,著名作家傅真,北京新闻广播《编辑部的故事》主持人李雷,和《你好,优诗美地》作者成君忆一道,说说你我心中的“优诗美地”,说说神秘的“春天”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