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国内茶文化研究
近几十年来,茶文化学者围绕茶文化的表现、形态、内涵、特性、社会功能、结构体系、属性、范畴、内容等进行深入的钻研,并获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以《农业考古》所出“中国茶文化”专号为例,内容非常丰富;此外,茶文化的成果还表现在一系列出版的论著中。据分析从1991年开始,茶史和茶文化的著作总共有787种。近年来有关茶文化的研究非常的多。包括《茶经述评》《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文化经典》《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是比较重要的茶著作,并且越来越趋于流行化趋势。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饮茶、制茶的发展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是中国人生活和休闲娱乐的必要饮品,它与老百姓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常说喝茶主要是为了养生、陶冶情操,然后就是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茶在中国的使用特别广泛,从药用、食用再到饮用,茶的发展经历了如此长的阶段,最后发展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在民间流行。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广泛遗留下来的种茶、制茶技术和饮茶习俗等都是由中国向外国传出去的。中国的制茶历史经历了这几个过程:从煮到晒,从蒸到饼,从团到散,从蒸到炒等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改进,制茶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都是采用机器的形式。
国外茶文化研究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国外对于茶文化研究比较有限,国外对于茶文化研究比较成熟的几个国家包括英国的饮茶风尚,日本的茶道精神,以及从中国传入韩国的韩国茶道。
英国的饮茶风尚
日本茶道
日本的茶道有着严格的程序,日本的茶道讲究“茶禅一体”,它的精神就在于领悟禅宗的精神,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艺术活动,融入了宗教、哲学、美学。日本的茶文化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平安时代,它受中国唐朝茶文化的影响;第二阶段是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主要受到宋朝时期的茶文化的影响;第三个阶段是江户时代,它主要是受明朝茶文化影响。
韩国茶道
韩国的茶文化历史也很早,西汉时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茶叶也随之传播到了东邻高丽和日本。随着佛教天台宗和华严宗的友好往来,饮茶之风也很快进入朝鲜半岛;韩国的茶礼也深受中国古代佛教茶礼的影响,还受中国儒家礼制思想的影响,韩国的茶圣草衣禅师吸收了中国儒家的中庸思想,然后建立了韩国的茶道精神。韩国茶道的宗旨就是“和、敬、俭、真”,人们通过沏茶、品茶,以达到培养相互尊敬、崇尚俭朴、超脱求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