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英文名称:ChinaInternationalTeaCultureInstitute,缩写:CITCI。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是在1990年杭州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上,由海内外茶人共同发起,并于1993年11月正式批准成立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是由茶学界、茶文化界、茶企业界和爱茶人士自愿结成的学术性全国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主管单位:农业部,挂靠单位:浙江省政协。下设办公室、学术与宣传部、发展与促进部、培训与普及部等。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以茶文化为魂,以振兴中华茶业为目标,以复兴茶文化为己任,大力倡导茶为国饮、健康消费,积极提升茶科技、促进茶经济、造福种茶人和饮茶人,努力为政府服务、为会员服务、为茶农和广大茶界朋友服务。自成立以来,茶研会团结海内外广大茶人,发挥优势,开拓进取,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业绩,受到了各界一致好评。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分别在中国杭州、常德、昆明、广州、雅安、青岛、湖州、重庆、西安、遵义、开封、株洲以及韩国首尔、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深入开展茶文化学术研究,聘请全国资深的茶文化专家担任委员,专门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同时积极发挥各地茶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成立了一批茶文化专项研究中心。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开展“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华文化名茶”评选活动,目前已有余姚、长兴、西湖区等13个县(市、区)获评为中国茶文化之乡,瀑布仙茗、顾渚紫笋、西湖龙井等12个名茶被评为中华文化名茶。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积极开展茶文化培训和教育,2002年成立了“浙江华韵职业技术学校”,面向全国,举办茶艺师、评茶员、茶技师培训班。同时,茶研会成立了对外培训部,已对日本、韩国等培养中国茶茶艺师、评茶员数百名。2007年茶研会与浙江农林大学联合创办了“茶文化学院”,将茶文化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系统培养茶文化的专业人才。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重视茶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主办的《茶博览》杂志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深受业内人士和广大饮茶爱好者的欢迎。近几年来,大力倡导“茶为国饮、健康消费”,宣传普及茶文化知识,组织广大茶文化工作者、专家编写出版了多种茶文化著作与普及读物。同时,茶研会还不定期编辑出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文库》丛书。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了书画院,由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著名油画家肖峰教授发起,组织了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书画家,不定期举办茶文化书画笔会,开展研究创作活动。这些茶文化书画精品,大大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容。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还成立了“茶馆专业委员会”,委员会每年召开二次全国茶馆经理年会,交流经验,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力地促进了茶馆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派出各类代表团和学者访问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肯尼亚、印度、土耳其、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将进一步与国内外茶叶有关单位和广大茶人广泛合作,为振兴中华茶业,复兴中国茶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综合协调、文件办理、会务组织、信息编印、档案管理、资料收集;负责会员和理事的沟通联系;负责各地茶文化组织和本会专项研究中心的发展、联络及服务工作;负责专项基金管理工作。
具体职责:
(一)负责制定、修订本会规章制度;
(二)负责文件办理,会议组织,起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三)负责与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四)负责信息收集和《茶文化信息》编发;
(五)负责人事、财务、工资福利和资产管理;
(六)负责来宾接待、物品采购和车辆调度工作,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工作;
(七)负责文件、信件、报刊收发,档案资料管理和来信来访处理以及党建、工会工作;
(八)负责海内外茶文化组织的沟通联络和服务,茶组织机构名录的修订管理;
(九)负责会员的发展,入会手续办理,会费收缴,会员档案管理;
(十)负责专项研究中心的联络联系,指导协调各专项研究中心开展工作和交流与合作,协助各专项研究中心举办有关茶事活动;筹备、组织召开专项研究中心年会;
(十一)负责专项基金管理;
(十二)负责联系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茶人俱乐部;
(十三)做好会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主任:戴学林
副主任:葛丹亚梁婷玉
办公地址:杭州市上城区老复兴街23号11号楼
邮编:310013
二、学术与宣传部
负责茶文化学术研究和宣传报道,会领导重要文稿起草。
(二)负责研究会重大宣传报道,指导《茶博览》杂志、《茶和天下》网站工作;
(三)负责策划、联系和参与重大茶事节庆会议活动;
(四)负责研究会主要领导讲话、调研报告、决策咨询代拟起草工作;
(五)负责学术委员会日常服务工作,联系国内外茶文化学术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
(六)做好会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部长:陈永昊
副部长:陈野、鲍志成、王济民
部长助理:项宗周
三、发展与促进部
负责促进茶科技研发和茶资源综合利用,拓展茶企业、茶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内涵,促进茶馆业健康发展。
(一)协调指导茶科技研发和茶资源综合利用,联系国字号涉茶机构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
(二)联系代表性茶企,促进茶品牌建设;
(三)协调指导茶馆业发展,联系指导茶馆专业委员会工作,协助联系在杭国家和省涉茶科研单位;
(四)推动生态茶园、美丽茶园建设;
(五)运用各种载体和平台,推广茶文化的发展与普及,培育促进茶产业、推广茶文化的示范点(基地);
部长:陈叙达
副部长:邬金水
邮编:310000
四、培训与普及部
负责“茶为国饮”推进、茶文化培训和茶文化国际交流工作。
(二)负责海内外茶道茶艺的研究交流和培训;
(三)负责华韵职业技术学校茶艺茶文化培训,负责茶艺师等技能等级鉴定考证工作;
(四)负责国际有关茶文化机构的联络和交流,联系我国驻外使领馆,推动茶文化国际交流;
(五)做好会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部长:缪克俭
副部长:陈惠
五、学术委员会
(一)负责制订五年一届的茶文化学术研究与学术活动规划,提出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的建议;
(二)对全国的茶文化学术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讨论研究茶文化学术研究的资助项目;
(三)对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的主题和研讨重点提出建议;
(四)组织编辑出版茶文化学术研究著作、文献、文集等;
(五)组织海外茶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人员名录
名誉主任:周国富刘枫王家扬
名誉副主任:孙忠焕
顾问
仓泽行洋(日本)区少梅(台湾)木霁弘
北歌(法国)刘祖生朱自振
朴权钦(韩国)邬梦兆宋少祥
李自强(新加坡)李斌诚杨招棣
罗庆江(澳门)郑培凯(香港)施兆鹏
查立伟(意大利)祝健诚(德国)骆少君
夏涛徐杏先萧慧娟(马来西亚)
黄桂枢奥斯汀(美国)谢文柏
虞荣仁熊仓功夫(日本)
主任:程启坤
常务副主任:沈才土陈永昊
副主任:王岳飞王旭烽刘勤晋沈冬梅郑国建姚国坤鲁成银
委员
丁以寿于良子于凌汉卫明(香港)
尹智君王云王旭烽王岳飞王建荣
叶荣枝(香港)关剑平刘仲华刘勤晋
吕志鹏(澳门)孙威江朱家骥阮浩耕
阮逸明余悦李媛李新玲李哲
张其生张星海张丽霞杨江帆杨贤强
沈才土沈冬梅陈野陈云君陈永昊
陈香白陈德新周红杰周重林周星娣
欧阳勋竺济法郑国建姚国坤姜捷
郭孟良徐凤龙高英姿屠幼英龚淑英
梁裕彭丛凯程启坤童启庆舒曼
韩金科鲁成银鲍志成蔡荣章(台湾)蔡镇楚
秘书:项宗周梁婷玉
六、茶馆专业委员会
茶馆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下设工作机构,在全国茶馆行业中,最早成立的专业委员会,拥有全国茶馆行业团体会员200余家。专业委员会是以弘扬“茶为国饮”,研究和引导全国茶馆业经济性开发与发展为宗旨,是中华茶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组织举办全国性茶馆、茶艺馆、商务茶馆等各类茶事、赛事活动中,形成一定规模的品牌效应,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吸引着来自北京、上海、重庆、辽宁、广东、四川、福建、陕西、江苏、贵州、云南、浙江等20余个省市及港、台地区,美国、韩国茶馆行业代表160余名参加一年一度的经理盛会。
近年来,茶馆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领导和支持下,每年组织全国知名茶馆召开经理年会,先后在浙江杭州、浙江安吉、浙江舟山普陀、四川雅安、重庆、广东潮州、江苏宜兴、深圳特区、福建武夷山等地成功举办全国性茶馆经理年会和论坛等茶事活动,在全国茶馆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推动茶馆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主任:朱家骥
副主任:尹智君刘秋萍李伟苏荣新沈健张烨飞林治荣雅予鲁明谭波
副秘书长:尹智君唐恒祥张莉颖谢明
联系人:徐菲菲
七、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
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是以复兴中华茶文化为宗旨的主题性特色专业书画院,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指导下联合海内外有志于弘扬中华茶文化的书画艺术家,传承优秀传统茶文化,创新当代茶文化,运用诗、书、画等创作形式,积极开展研究和创作,举办了如“谷雨茶会壬辰雅集”、“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作品展”等富有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的活动和展览,并有计划地进行专题性书画集册和研究性著作的编选和出版,如《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作品集》、《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画师作品系列丛书》,为了弘扬中华茶文化、弘扬中华雅文化,推动茶文化事业作出积极的努力。
八、浙江华韵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华韵职业技术学校是经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并向浙江省编制委员会登记注册,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博物馆和浙江省国际茶业商会联合创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期满,经考核合格,由省厅颁发国家承认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学校以弘扬茶文化,促进茶业繁荣,全面提高茶叶从业人员素质,为社会培养各类茶业经济和茶文化人才为宗旨。
培训班聘请国内知名茶叶专家担任授课教师,开设有茶叶发展简史、茶树品种和栽培、茶叶加工和分类、茶叶内含成分与人体健康、茶叶审评、茶叶冲泡、规范服务与礼仪茶艺表演、古代茶书选读、茶叶经营管理、共同关系等课程。采取面授和函授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面授包括老师授课、茶艺师范、评茶实习和参观考察等。
九、《茶博览》杂志
《茶博览》杂志是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管,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国际茶人之家基金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
从其前身《茶人之家》创刊至今,《茶博览》已有二十七年历史,是目前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茶文化期刊。《茶博览》为月刊,每月20日出版,16开,100页全彩印制。
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报刊阅评审读小组曾以“雅、博、深、美”四字概括《茶博览》的特色。
博:茶人谱、茶经济、茶乡行、茶艺屋、茶养生、茶博园等栏目,都是围绕着“茶”的辐射,写茶人、茶乡、茶品、茶事、茶具、茶诗、茶画、茶书、茶史、茶道……给人广博的知识。
深:既有对茶文化知识的普及,也有作为专业刊物的深度报道,能满足普通读者与专业读者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