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让你读懂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如今,茶文化依然在无时无刻地延续、衍生,茶道与茶艺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茶道,以一定的环境氛围,为基础: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是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

茶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

(一)时代性

1.唐代陆羽,强调“精行俭德”的人文精神一注重烹饪条件和方法,追求恬静舒适的雅趣;

2.佛教茶礼,讲求安寂,幽静是品茶、修禅的共同文化情韵;

3.宮廷茶道,富丽多彩,政治色彩尤为鲜明;

4.民间茶事,由南到北普及与兴盛,使茶道呈现多极化走向,极具深刻的

(二)民族性

1.唐代茶道,以文人为主体,至宋代文人茶道更系统化,有炙茶、礙茶、罗茶、候汤、燒盖、点茶等基本程序;一追求的是,借茶励志的操守和淡泊清尚的风度。

宫廷茶道,突出茶叶精美、茶艺精湛、礼仪繁琐、等级鲜明等特点,以教化民风为目的,致清导和为宗旨;民间,还有以争香斗味为特色的斗茶和“使汤纹水脉为物象者”的分茶。

2.明代朱权改革传统茶道,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崇尚道家思想,认为茶发““自然之性”,饮者要“清心神"“参造化”“通仙灵”,追求秉于性灵,回归自然的境界。

3.明清时代,紫砂茶具兴起,饮茶法由煮向冲泡发展,茶道程序由繁入简,但仍追求用水、茶具、茶叶倶佳。

(三)文化性

1.基于儒家的治世机嫌;

2.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

3.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

4.借品茗倡导: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

(四)中国茶道的精神特点,主要表现四个方面:

一为,中和之道:中和,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

二为,自然之性:自然,《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三为,清雅之美:清,可指物质的环境,也可指人格的清高,清高之人于清净之境饮清清茶汤;雅,可雅俗共赏,亦可有高雅、文雅之意。

四为,明伦之礼:《论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二、茶文化的重点是茶艺

(一)茶艺的发展过程:

1.唐代,“艺”字与“茶”字发生联姻;陆羽《茶经》;

2.宋代,“艺”与烹茶、饮茶联系在一起;

3.明代,瀹饮法的定型与发展;

4.自清代以来,广东潮汕和福建漳泉的功夫茶;

5.20世纪70年代,台湾开始使用茶艺一词,自此广泛使用。

(二)茶艺,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

1.茶艺包含泡茶和饮茶的范畴。

2.茶艺包括泡茶和饮茶的技巧:

1)泡茶的技巧,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

2)饮茶的技巧,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色、香、味、形、韵的体味,不仅是指个人独饮,还包括以茶待客的基本技巧。

3.茶艺还包括泡茶、饮茶的艺术。

艺术和技术密切相联,但艺术高于技巧;技巧,是基本的、浅层次的;艺术,是美学的范畴;茶艺属于实用美学、生活美学、休闲美学;茶艺包括:环境的美、水质的美、茶叶的美、器具的美、艺术的美;泡茶的艺术之美,是泡茶者仪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容貌、知识、风度和内心精神思想的统一。

总的来讲;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3个方面:

第一,以茶雅志,陶冶个人情操:

1.茶道中的-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

2.侧重个人的修身养性。

3.通过茶艺活动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第二,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

1.茶道中的“和”、“敬、“融”、“理”“伦”等;

2.侧重于人际关系的调整;

3.要求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以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三,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

1.茶文化能使人们绷紧的心灵之弦得以松驰,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

茶道与茶艺真的包含了很多古人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文化与流程,并且知道了茶文化并不仅仅是一种表面形式,更是一种艺术的美生活的追求。

THE END
1.「中华文化大家学」茶文化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神农本草》中有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二毒,得荼(茶)而解之“的记载。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里还没有“茶”字,茶在最开始,是被人们当做药吃的,大约在汉代时,南方人开始饮茶。中国茶文化根植于中国人民的丰富社会实践,在唐代全面形成,鼎盛于两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6342349062776315&wfr=spider&for=pc
2.饮茶文化中国各地不同的饮茶文化茶道常识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早形成茶文化的,而茶文化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现在的人们也是极其喜爱喝茶的。而由于我国地域的广大,是的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饮茶文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就是一下国各地不同的饮茶文化以及饮茶的好处。 盘点中国各地的饮茶文化 https://m.39yst.com/cadaocs/201412/209396_5.shtml
3.中国茶的起源及饮茶文化历史介绍茶的动人故事始于神农氏对茶中有益物质的发现。神农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和中草药专家,据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记载: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相传神农尝百草后感到不适,躺于树下,见到一种开白花的植物,便摘下嫩叶咀嚼而治好,由此,茶便http://www.zsbfz.com/index.php/cms/show-33090.html
4.中国茶文化介绍茶道或“茶艺”是典型的中国活动,涉及茶的准备和呈现。一千多年来,它在中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礼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茶》和《饮茶:中国对人类的杰出贡献》的作者的主张中,“‘礼’字是文明的基础或基因。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第一音节,俗话说“万事礼为先”。 http://www.gufengwang.cn/chayunyouyou/449.html
5.[遇鉴文明]中国饮茶盛于宋并诞生民间茶馆文化[遇鉴文明]明朝万历年间古钢琴首次传入中国 00:01:43 [遇鉴文明]钢琴曲《牧童短笛》 表演:吴纯 00:01:25 [遇鉴文明]享誉世界的中国钢琴曲《牧童短笛》诞生的故事 00:01:37 [遇鉴文明]古琴的海外传播之路 00:01:56 [遇鉴文明]高罗佩用《琴道》向西方人介绍古琴文化 00:02:35 [遇鉴文明]高罗佩松风琴时隔半https://tv.cctv.com/2022/09/17/VIDEGDFKpLK4Q5RDLtixVVxQ220917.shtml
6.俱舍人文中国茶文化在日本综上所述,中国的饮茶文化至迟在9世纪上半叶就传来了日本,但最初仅限于贵族阶层的一角,而且饮茶作为唐风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遣唐使的停止和日本国粹文化的抬头,曾一度衰退。到了12世纪末,荣西从中国带回茶种,种植茶树,著《吃茶养生记》,使饮茶得以复兴,并广及佛寺、武士阶层。其中特别是在禅院,饮茶已不仅仅是https://www.jianshu.com/p/9a9f1a554c65
7.中国文化之茶文化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 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茶叶功效 http://m.zhubaojie.com/index.php/faxian/news/view/1/6567
8.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7.儿童饮茶宜适量、清淡:儿童饮茶,一要适量,每天1克茶量,午休前、临睡前不要饮用;二要清淡,不要太浓,不要冲泡过久。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中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 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 、文化中心https://www.meipian.cn/2um71kw3
9.韩国人看中国:中国名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对于中国的品茶文化,韩国人是怎么看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 ?. 今天给大家介绍中国人喜爱的几种茶叶。 https://kr.hujiang.com/new/p1207558/
10.中国茶文化67纪录片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中国茶文化82 查看详情 https://m.le.com/vplay_1631428.html
11.论中国茶文化在韩国的跨文化传播传媒中国是茶的故乡,不仅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盛行茶文化的国家。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面的内容。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吹响了关注、研究与拓展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912/c407128-28709824.html
12.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茶文化特性知识→MAIGOO知识摘要: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能追溯到西汉时期。中国以及世界的茶叶文化的起源地是中国的巴蜀地区,在西汉时期巴蜀地区的人们已经习惯饮茶,并在巴蜀地区形成了茶叶交易市场,并开发了专门的饮茶工具。茶文化拥有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区性、国际性等5大特性,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https://www.maigoo.com/goomai/21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