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中药材产业建设分析报告其他主动公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千载不绝,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医药是我们的国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要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要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示范县市,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产业链五大主导产业链之一”,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我市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两山”转化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一)中药材资源丰富。利川市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2.8℃,森林覆盖率达68.84%,地处“华中药库”“武陵药谷”的核心地带,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经多次中药材资源普查表明,利川中草药品种多达2000余种,《湖北利川药用植物志》收载品种165科、1139种,约占《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1146种(全国中药材品种)的10.2%。全市可形成商品的中药材达250余种,中草药占全国临床或制药利用的中草药资源22%以上,目前人工种植中药材品种主要有黄连、大黄、当归、党参、贝母、首乌等63个品种。其中利川黄连、利川大黄等道地药材广泛分布,产量分别占全国市场的60%、40%。

(二)药材基地初具规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标准化药材基地建设力度,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全市中药材留存面积稳定在23.5万亩,中药材当年采收面积稳定在8.32万亩。其中黄连留存面积稳定在10万亩、大黄留存面积稳定在7万亩,黄精留存面积稳定在0.6万亩,山药面积稳定在2.5万亩。在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上,元堡、汪营、建南、忠路等乡镇开展中药材生态种植,新建标准化黄连种植基地1000亩、大黄种植基地1200亩。

(三)加工能力明显提升。全市从事中药材加工的各类市场主体14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规上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获得GMP认证中医企业2家(香连药业、湖北恒元药业);中药材衍生产品研发逐步形成市场效应,拥有香连片、黄连上清片、黄连胶囊等肠胃药为核心的黄连系列药品,“香连片”成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和国家应急储备药品;以黄连为原材料加工出黄连花、黄连牙膏、黄连面膜等衍生产品,形成了种植、产地加工、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

(四)品牌建设取得成效。立足我市资源优势,加强道地药材原产地保护与冠名注册,培育道地药材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利川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生态黄连之乡”,全市有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件(利川黄连、利川大黄、利川山药)、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1件(利川黄连),利川黄连入选首批湖北省道地药材“一县一品”优势品种,是湖北“十大楚药”之一,品质药用为全国最优,属于黄连中的名贵品种。利川大黄被《药典》载录为“药用大黄”,为湖北省“五大特色药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融合发展不够,产业“链条”脆弱。制药企业、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脱节严重,订单农业、合同销售机制尚未形成,大宗优势道地药材基本以原药销售为主,且本地用量少之又少,如利川黄连年产量约7500余吨,而利川最大的黄连制药企业--湖北香连药业每年使用利川本地黄连总量约200吨,仅占全市总产量的2.6%,大部分中药材流入重庆石柱以原材料的形式出售。精深加工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医药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不足,多为挑选、分拣、切片和包装等初加工模式,产品附加值低,完整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2022年,利川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仅有8家,且规模不大,年产值仅2.75亿元。中药材产业与康养、旅游、电商等产业融合度不高,更没有形成新的业态,使本来颇具特色的可融合发展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三)要素保障不全,产业“灵魂”缺失。缺少全局性的总体规划。目前我市还没有中药材产业总体发展规划,也无部门规划,由于缺乏规划引领,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都处于“模糊状态”,药农、企业、政府都类似“盲人摸象”,布局不优、一哄而起、短期经营等现象突出。缺乏统一高效的推进机制。中药材产业发展及管理涉及农业、发改、统计、卫健等多个部门,而各单位各自为阵,职责界限不清,没有形成技术、人才、政策、项目等合力。缺乏现代化的交易仓储平台。目前全市还没有集交易、仓储和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多功能产品交易中心,中药材仓储能力有限,调控能力弱,价格受市场波动明显,流通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缺乏支撑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全市有能力进行研发的企业、单位屈指可数,基层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专业从事种子驯化、育种、栽培、加工和新产品研发的高级人才缺乏。

(四)品牌建设不力,产业“地位”不稳。中药材申创品牌力度不够,品牌较少。据统计,我市可形成商品的中药材品种高达250余种,但目前仅有利川黄连、利川山药、利川大黄3个品种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企业产品品牌方面仅有“香连片”为知名品牌,但至今未能进入国家基药目录。利川黄连既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湖北省“十大楚药”,但品牌价值也仅有5.99亿元,且因无交易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在药材交易时被无情地打上了重庆“石柱黄连”烙印,品牌价值外流现象十分严重。GAP认证申报力度不够。我市黄连、大黄等道地药材因品质良好,质量上乘曾美誉一方,然而由于标准化种植不达标,市场主体申报不及时等原因,导致GAP认证处于空白,如我市中药材不能通过GAP认证,将导致无法以自己的品牌进入市场,中药材支柱产业地位岌岌可危。

三、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抓规划、强统筹,凝聚中药材产业发展合力

聚焦“华中药库”“武陵药谷”核心区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政策激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站位擘画蓝图,综合施策,为中药材产业发展赋能蓄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发展新路。

(二)抓品质,强基地,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根基

种子是产业发展的“芯片”,要在“种子”上发力,努力探寻中药材种质“密码”,做强中药材“芯片”,坚持把标准化种植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突出“有机、绿色、道地”品牌,狠抓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促进整个中药材产业向“优质优价”转化提升。

(三)抓招商、促融合,延伸中药材产业发展链条

强化发展意识,抢抓机遇,充分发挥我市中药材主产区优势,大力引进培育大型龙头和细分领域冠军型医药企业,立体化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推动中药材向康养旅游等领域跨界延伸,加快构建“中药材+”融合发展新格局。

(四)抓人才、促研发,增强中药材产业发展后劲

大力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厚植引才育才沃土,优化聚才兴业环境,推动人才近悦远来,打造完善的中药材人才支撑体系,为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五)抓宣传、重认证,放大中药材产业品牌效应

发挥品质优势,擦亮金色招牌,打造“品牌大市”,实施“利川中药”品牌培育工程,主打一个大品牌、做强多个子品牌,推进中药材产业品牌整合集成发展。

THE END
1.中药茶饮行业中药茶饮市场竞争程度怎样?集中度有什么变化?品牌企业占有率有什么变化?并购重组有什么趋势?波特五力分析、SWOT分析结果如何? 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应紧随市场的脚步向前发展进步,那么未来中药茶饮行业发展前景怎样?有些什么样的变化趋势?投资机会在哪里? https://www.51baogao.cn/hot/%E4%B8%AD%E8%8D%AF%E8%8C%B6%E9%A5%AE.shtml
2.中国中药茶饮行业数据分析:在中药茶饮的包装中,59.76%消费者偏好玻璃值得注意的是,常规奶茶包装也获得了一定比例消费者的青睐,这表明中药茶饮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在不断尝试与现代饮品文化相融合,以更加贴近年轻消费者的审美与消费习惯。因此,中药茶饮品牌需紧跟市场趋势,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通过优化包装设计、提升包装品质等方式,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中药茶饮的期待与追求。https://www.iimedia.cn/c1061/102078.html
3.新中式中药茶饮加盟新中式中药茶饮加盟店前景怎么样?新中式中药茶饮,顾名思义,是以中国传统茶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时尚元素而形成的茶饮品类。它不仅保留了传统茶文化的精髓,同时又融入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新中式中药茶饮的特点是多样化、创新性强、口感独特、健康营养。 随着茶文化的复兴和茶饮市场的不断扩大,新中式中药茶饮已经成为了消费者眼中的热门产品。它https://www.jiamengfei.com/xm/314612
4.解读我国中药茶市场发展前景分析立项申请报报告另有《中国中药茶饮行业市场发展前景与战略投资分析研究报告》可供参考当前市场新动态,详细目录电话微信联系索取。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 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 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https://www.china-gczx.com/guandian/49740.html
5.茶饮市场前景分析理想股票技术论坛1. 茶饮市场持续扩张,消费者需求不断增长。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09301387.html
6.2023中药奶茶年度分析报告医馆界2023年全年新茶饮市场规模预计1498亿元,接下来将保持2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2000亿。(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美团:2023年新茶饮研究报告) 中药奶茶做为新茶饮行业的细分品类,相比传统奶茶,鲜果茶,国风鲜奶茶,市场占有率极低(个人预估不超过1%),在接下有巨大的增量空间。 http://www.yiguan001.com/nd.jsp?groupId=32&id=824
7.中药奶茶市场分析咖啡与茶的新宠追逐降生活方式的你我他在日益忙碌和压力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和饮品的健康性。中药奶茶作为一种结合了传统中医理念和现代饮品创新的产品,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新宠。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饮料,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科学价值。 首先,我们要了解“中药奶茶”这个词汇。它是指将各种常见或不常见的草本植物、动物制品、矿https://www.gztep.com/cha-ye-gong-xiao-zuo-yong/338195.html
8.中医奶茶店加盟加盟中医奶茶店要多少钱?加盟费多少?总之,中药奶茶作为一种具有养生功效的饮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努力,才能够在这个市场上取得成功。 养生茶饮消费分析 据《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人成为当下养生消费的主力军,其中18-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药食同源+滋补类成为新生代消费首选。据阿里大健康统计数据https://www.zuizhifu.com/xm/6176
9.20242024-2030年中国中药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摘要 2第一章行业概述 2一、中药材行业定义与分类 2二、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3三、行业产业链结构 4第二章市场发展深度剖析 5一、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 5二、市场需求分析 5三、市场供给情况 9四、市场竞争格局 9五、主要产品与品牌分析 10第三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2917906.html
10.中药茶饮蹿红背后的监管考题接连的热搜为中药茶饮带来“破圈”机遇。有关分析认为,中药茶饮作为一种新的“时尚消费品”是可以市场化的,且市场空间巨大,但同时,中药茶饮的价格、安全性,以及按照“药品”还是“商品”来监管等问题,都是中药茶饮“破圈”绕不过的监管关。 资料图 新华社发 https://m.gmw.cn/2023-09/11/content_1303511047.htm
11.每日热点0813笔者走访大小商超、浏览电商页面,发现这类中式茶饮主打传统中式养生概念,大都为即饮饮料,配料中包含中式汤水的常见成分如红豆、薏米、枸杞、红枣、绿豆等,无糖或低糖的居多,并以清凉的口感和健康的理念赢得大量消费者,也被市场广泛称为“中式养生水”。 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4282
12.20242024-2030年中国灵芝茶市场营销战略分析及未来消费全景调研研究报告.docx,2024-2030年中国灵芝茶市场营销战略分析及未来消费全景调研研究报告 TOC \o 1-3 \h \z \u 摘要 2 第一章 灵芝茶市场概述 2 一、 灵芝茶市场定义与分类 2 二、 灵芝茶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 3 三、 灵芝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01/510434432201200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