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每到年末都有一个必经的坎,那就是清算一年的得与失。2018年的年末,对于福鼎白茶来说,却是一场“硬仗”。
2018年11月19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18年第45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此次抽查的茶样共487批次,检测结果显示,482批次合格,剩下的5批次为不合格茶叶产品,其中4批次均为福鼎白茶。
从公开的通告信息不难看出:4批次福鼎白茶不合格的原因都是“草甘膦”超标。
我国茶叶农残国家标准GB2763-2016规定,草甘膦已被明确列为茶叶中农药残留强检(必检)项目,它在茶叶中的限量为1mg/kg。也就是说,超过这个标准即为不合格。
草甘膦作为农药类目,一直因有致癌的风险而受到争议。
·2015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局称草甘膦“可能对人类致癌”,并被该组织定为2A类致癌物。
·2015年11月,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机构(EFSA)公布一项评估报告认为,农药草甘膦“可能不会致癌”。
“不大可能”可以说是科学界严谨的表达方式。据资料证实,截止到目前关于草甘膦有800多个安全性实验研究,都找不到草甘膦和癌症之间的确凿联系,所以学界和监管机构主流的观点是“草甘膦不大可能致癌”。
反观其除草性能,却是一等一的好,而且对动物比较安全,知名科普大V“果壳”也在推文中对此答疑解惑过。高效好用,是草甘膦能普遍应用全球40余年的重要原因。
·12月22日,福鼎白茶院士工作站工作汇报会上,与会人员还针对重点茶叶农残快速检测、茶毛虫等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12月22日,福鼎市茶业管理局举办茶叶质量安全培训班暨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项目动员会。
除此之外,福鼎市7家茶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试点工作,359家茶企加入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
148家茶企推广使用防伪标签2100多万枚,确保福鼎白茶从茶园到茶杯质量安全可追溯,原产区域品牌品质有保证。
“福鼎白茶草甘膦事件”就此告一段落。
编辑查询了涉事企业,其中福建沁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福建太姥白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是经营类目多样的大型公司,另外两家企业则是专注茶叶生产销售。
这4家企业都是成立多年的企业,此次的惩罚可谓是一记重锤,不仅数年的努力付诸东流,还将面临刑事责任,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