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明纪释法丨精准识别为亲友非法牟利表象下的贪污贿赂犯罪

A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系J省省属国有控股公司,A公司党委负有研究决定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管理、监督国有资产职责。2015年1月,甲经J省国资委推荐任A公司副总经理,分管物资采购等工作。2018年7月,A公司与某民营企业合资成立B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控股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甲经A公司党委研究决定任B公司总经理,同时被免去A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甲担任A公司副总经理期间,接受大学同学乙(二人私交颇深、关系密切)请托,向采购部门负责人引荐乙并提出给予关照,后采购部门多次以高于市场价10%的标准从乙与他人共同经营的C钢材销售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采购钢材,甲在审批费用时听过采购部门负责人汇报,但未过问具体细节。经审计,A公司在采购C公司钢材中较正常市场价格多支出300万元,C公司所获利润均用于公司日常运营。同期,A公司服装鞋帽供应商丙(彼时以正常市场价格向A公司供货)按照甲的安排,与甲的妻弟丁谈判,由丁经营的D日用品销售公司(以下简称D公司)作为丙公司的代理商以丙公司原供货价格向A公司供货,丁不参与生产、仓储、供货,仅仅是以D公司名义与A公司签订合同,接收A公司支付的货款,再将收到货款的90%付给丙。丙慑于甲的职务,为保持供应商资格,被迫同意该方案,截至案发时丁获利50万元。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甲任B公司总经理后,安排采购部门以高于市场价10%的标准,从其妻子戊经营的E公司分三批购进办公设备,致使B公司较正常市场价格多支出50万元。

【分歧意见】

本案中,对甲行为的定性存在以下三种不同意见。

第二种意见认为:甲属于国有公司工作人员,其利用职务便利,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从C、E公司采购商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350万元的重大损失,应认定为亲友非法牟利罪;蓄意通过增加D公司交易环节的形式,截留丙应得利润,并没有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应认定为受贿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同意第二种意见中关于甲利用职务便利从C、D公司采购商品行为的定性,分别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和受贿罪;但甲利用职务便利,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从E公司采购商品,主观上非法占有目的明显,应认定为贪污罪。

【意见分析】

本案中,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具体分析如下。

一、准确把握国有公司工作人员认定范围

刑法修正案(十二)施行前,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犯罪主体限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刑法修正案(十二)施行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犯罪主体扩展到“其他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通说认为,刑法中的“国有公司、企业”只包括国有独资、全资公司、企业,因此有观点认为国有公司工作人员应限于国有独资、全资公司工作人员,这种观点大大限缩了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中国有公司工作人员的认定范围。

本案中,甲经J省国资委推荐任A公司副总经理,属于受国家机关委派到国有控股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依据《解释》和《意见》,均应认定为国有公司工作人员。后甲又经A公司党委研究决定到B公司任总经理,应当认定为国有控股公司中的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便利,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从C公司采购钢材,致使国家利益遭受300万元重大损失,同时符合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和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属法条竞合,按照特别法条优先适用的原则,应认定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二、准确把握获利源头区分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和受贿罪

一般情况下,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和受贿罪比较容易区分,二者的差异主要包括:一是主体范围不同。前罪的犯罪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后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二是侵犯法益不同。前罪侵犯的法益通常认为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活动、合法利益;后罪侵犯的法益通常认为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或不可收买性。三是行为方式不同。前罪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牟取非法利益,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具体包括三种形式: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从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接受服务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从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接受不合格商品、服务。后罪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要财物或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然而特殊情况下,两罪的行为方式也有容易混淆之处,需要综合考量其他因素方能区分。

其次,获利源头是区分两罪的关键。即需要明确获利源头是出于第三方利益损失还是国家利益损失。若行为人基于为亲友非法牟利的故意,利用职权安排所在公司高价从亲友处采购商品,则亲友获利源头是国家利益损失,对行为人应认定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当第三方因慑于行为人的职权或者有求于行为人,违反市场交易原则向行为人的亲友低价供货,亲友以正常市场价向行为人所在公司供货,则亲友获利源头是第三方利益损失,对行为人应认定受贿罪。

再次,实际占有财物主体并不影响受贿罪认定。一般情况下,受贿所得财物由行为人占有。特定情况下,虽然行为人并未实际占有财物,但亲友占有财物是基于行为人的意思,仍应当认定为受贿罪。对这一点的理解,从规定上看,“两高”《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授意请托人以本意见所列形式,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的,以受贿论处。”

本案中,丙之所以同意将货款的10%让渡给丁,并非基于市场交易原则,而是慑于甲的职务。丁的获利源头是丙的利益损失,A公司在采购服装鞋帽时并无损失。因此,甲利用职务便利,向丙索取财物并由丁实际占有,应当认定为受贿罪。

三、准确把握获利主体区分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和贪污罪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与贪污罪在构成要件上存在重合之处:一是主体范围部分重合,后罪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与前罪犯罪主体存在部分重合。二是行为方式部分重合,后罪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与前罪中高买低卖的行为方式存在部分重合。在以第三方经营主体作为中间环节的案件中,两罪的区分最为紧要。实践中,一般从中间环节是否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已客观存在、是否具有经营能力、是否实际开展了经营活动并承担经营风险等方面判断。笔者认为,除了这些标准之外,还可以从获利主体维度进一步判断。

首先,获利主体是行为人独自控制的单位,应认定为贪污罪。对于行为人借亲友之名设立经营主体,并利用职务便利促成与所在公司、企业交易,通过高买低卖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的,此时获利主体就是行为人本人,主观上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目的明显,此种情形应认定为贪污罪。

其次,获利主体是亲友独自控制的单位,应根据亲密关系、最终利益归属、有无通谋等情况综合认定。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为该单位牟取非法利益,获利主体虽然是亲友,行为人本人没有直接获利,但不能一概认定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当获利主体是与行为人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等特定关系人,且利益最终部分归属于行为人(不包括亲友向行为人行贿的情形),则可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构成贪污罪。当利益最终没有归属于行为人,且行为人仅仅是出于照顾亲友生意的动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客观上没有与亲友共谋侵吞公共财物,从刑法的谦抑性出发,一般宜认定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本案中,甲受乙请托,利用职务便利为C公司牟取了利益,但甲未从C公司分得钱款,也未与乙共同占有利益,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故意,应认定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但甲利用职务便利,安排B公司高价从妻子戊经营的E公司购置办公设备,获利主体是戊,甲与戊是夫妻关系,利益最终也属于二人共同财产,其主观上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明显,应认定为贪污罪。(张辉,作者单位:江苏省纪委监委)

THE END
1.从事这些营利活动属于违规行为买卖或者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其直接业务管辖范围内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借用本单位的公款,或者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资金,或者借用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和个人的资金,或者借用其他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资金,购买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以单位名义集资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Tk2MzkxNA==&mid=2247513164&idx=1&sn=72f333c17840f1bcde9a3f6126185fa3&chksm=fc197bcef3ec778f51fbd3c6fcbdaa393111d3162d272a7befa6f597c334c31aecab2726a76b&scene=27
2.采购承诺书范文14篇(全文)三、与公司有采购业务交往时,不索取和不接受公司有关人员以下各种名义的不正当利益,主要有: 1、不接受送礼金、有价证券、贵重物品及回扣、好处费、感谢费等。 2、不接受有关人员或单位报销应由自己支付的费用。 3、不接受有关人员或单位安排可能影响采购活动的宴请、娱乐等活动。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edxb0oz.html
3.国有企业重要廉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参考)财山税海(3)接受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和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及个人的财物,或把业务活动中应交付公司的各类财物据为己有或私分。 (4)参加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和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及个人的、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娱乐活动。 (5)私自向施工单位、材料供货商和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及个人索要回扣费、好处费。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014804.html
4.2023年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考试历年真题难题荟萃带答案.docx该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其所得好处费10 万元应收归公司所有 E. 该行为没有违反《公司法》规定的高级股东可以口头形式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 D.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 E. 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向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取证 E. 自行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正确答案:A,B, 28.个体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22/8136010127006007.shtm
5.身边判决教育身边人:怀化市第五中学原校长梁利和受贿行贿二审上诉人梁利和在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担任怀化市中党总支书记、校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学校教辅资料采购、服装采购、学生专业培训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54.29万元;其中:收受教辅资料销售商杨某1好处费31.2万元;收受校服销售商潘某好处费8万元;收受校园直饮水业务承包商林某好处费3.6万元;http://www.hyjsxy.com/jjjc/info/news-13590.html
6.廉政微考学试题(A) A、对 B、错 54、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违反有关规定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聘任,或者个人从事与原任A的妻子B托乙(某市委统战部民主党派管理处副主任)找到甲,乙要求甲帮助疏通关系,将A取保候审,并称A的亲属将给好处费。甲为此 多次向该市公安局预审科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exercisedetail?id=0ad8248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f&fr=search
7.司法考试刑法2002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http://www.yuloo.com/news/2009-01-04/180841.html
8.法治日报07版:军事广角前一版 下一版 2023年06月21日 2023/06/21 军事广角 目录 期次http://h5epaper.legaldaily.com.cn/content/20230621/Page07SC.htm
9.海恩法则(Heinrich'sLaw),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D. 客户资产转移业务中的风险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封闭式评定问卷适合于研究者在说不清或难以预料回答结果的初始研究阶段,经常用于预测性研究。()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工伤保险费。 A. 完全缴纳 B. 不缴纳 C. 适当缴纳 查看https://www.shuashuati.com/ti/ee80587a09644f5fa2b34aca3fe285ec.html?fm=bd45de858d7ad9f400f288a6d876b55520
10.总务处廉政风险总结(精选8篇)供应及使用各类物资,潜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在物资采购中,不把好价格关、质量关,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虚报领取、假账假票、收取回扣、好处费、票据不在认真梳理单位职责权限、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在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议事规则、工作程序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83l3z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