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截至2022年9月2日,沪深300指数下跌0.50%,食品饮料板块(总市值加权平均)下跌1.13%。个股涨跌幅来看,本周股价涨幅最高的5只个股为桂发祥/良品铺子/黑芝麻/五芳斋/安记食品;跌幅最高的5只个股为皇氏集团/老白干酒/洋河股份/中炬高新/伊力特。
投资要点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疫情反复影响终端消费风险,成本大幅上行风险。
宏观事件
1.国家发改委:各地积极采取行动遏制“天价”月饼
国家发改委29日消息,近日,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迅速行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开展政策宣贯、市场巡查、提醒告诫、督促整改,坚决遏制“天价”月饼。
二是加强市场巡查。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月饼市场巡查,安排专人定时监测线上平台月饼销售价格。重庆市选取80余家宾馆、酒店、餐饮店、商超等作为采价监测点,持续开展月饼市场价格监测。天津市加强市场巡查,并将发现的部分商超、专卖店涉及单价超过500元的月饼礼盒问题线索,以及将月饼与茶叶、白酒等搭售的情况,移交有关部门核实查处。
2.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已覆盖99%的县区
一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落实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李斌介绍,在这方面,国家层面成立18个部门组成的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组建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工作组、成立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建立健全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分工方案,形成各尽其职、共建共享的联动机制。同时,组织建设一批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学校等试点示范,在各类基层服务组织开展营养专业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此外,持续加强对生命全周期人群的科普宣教,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合理膳食指导服务,通过社会共治共建,增强营养健康服务和场所可及性,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推动实现“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转变。
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2.51%
8月29日,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京举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总监王铁汉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全部34大类食品组织抽样、检验,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37万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5.94万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51%,较2021年同期上升0.17个百分点。
通过监督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仍较突出;二是水产品的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较为集中;三是食品微生物污染问题多发,特别是复用餐饮具微生物污染问题突出;四是油炸和发酵面制品等食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行业新闻
1.光明乳业上半年营收1.03%至144.11亿元,新莱特扭亏为盈
8月29日下午,光明乳业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报。披露公司上半年营收1.03%至144.11亿元,归属净利提升7.83%至2.81亿元。
上半年,公司完成对光明牧业及其下属子公司增资、募集资金置换等工作,宁夏中卫、安徽阜南、安徽淮北、哈川二期等牧场项目按期推进。
海外业务方面,上半年,新莱特实现营业收入37.49亿元,同比增长20.14%;净利润1.28亿元,扭亏为盈。同时,新莱特持续加强与跨国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坚持落实多元化发展战略要求,发展鲜奶和UHT奶油,丰富自身产品组合,顺利推进植物基营养品项目建设。
另据经营数据公告,液态奶收入77.64亿元,其他乳制品收入提高9.82%至44.15亿元,牧业产品收入增长17.41%至14.46亿元。按地区分,上海地区收入39.09亿元,外地收入66.18亿元。境外收入37.38亿元。按销售模式分,直营收入35.37亿元,经销商模式收入106.51亿元。
2.济南市成立流通行业食品安全联盟
市市场监管局、市工商联、市公安局共同推动成立济南市流通行业食品安全联盟,是进一步推动维护济南市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发挥各部门优势,形成工作合力的一项有效探索。市市场监管局、市工商联、市公安局将立足部门职能,统筹打击与治理,管理与服务,加强部门协作,为食品安全联盟开展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入盟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不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护航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粽子第一股”登陆上交所主板五芳斋推动老字号食品品牌创新升级
8月31日,“粽子第一股”五芳斋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五芳斋报收49.42元/股,涨幅达44%。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五芳斋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07亿元、24.21亿元和28.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亿元、1.42亿元和1.9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2.44亿元、3.62亿元和2.30亿元。2022年上半年,五芳斋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9亿元和2.42亿元。
近年来,五芳斋不断增强自主研发水平,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确保公司处于行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领先地位。此次上市,五芳斋募集资金总额约为8.6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约1.03亿元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7.62亿元。上市后,五芳斋拟将募资金额用于三期智能食品车间建设项目、数字产业智慧园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等。
公司动态
1.奈雪的茶:上半年实现收入20.45亿元,新开87家奈雪的茶茶饮店
8月31日下午,奈雪的茶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20.45亿元。
分品牌来看,奈雪的茶收入为18.78亿元,台盖收入为4372.2万元。分业务来看,现制茶饮收入为14.72亿元,烘焙产品收入为3.81亿元。中报还称,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本集团将精力集中在主营业务现制茶饮的研发与推广。现制茶饮产品线弹性较好,也更有能力地帮助本集团尽快恢复盈利能力。
在门店数量方面,上半年新增87间奈雪的茶茶饮店,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在85个城市拥有904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均为自营。
2.伊利股份:上半年实现营收632.13亿乳业王者“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8月30日,伊利股份(600887.SH)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2.13亿元,同比增长12.29%;归母净利润61.32亿元,同比增长15.23%;扣非净利58.88亿元,同比增长17.51%,高基数下营收、净利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业绩再创新高。
中国乳业马太效应愈加明显,“一超多强”梯队加速分化。“一超”伊利股份仅上半年营收就遥遥领先第二梯队超150亿元。2022年上半年,宏观不确定性增加、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导致国内乳业生产经营面临着重重挑战。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伊利股份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这也意味着伊利股份在全球五强高位上实现的双位数增长含金量十足,诠释了绝对龙头的经营韧劲和核心资产价值。
除了规模上的逆势增长,伊利股份上半年在盈利端的表现更为突出,当期盈利能力在过去四年新高的基础上再次实现提升。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伊利也是为数不多营收、净利均实现双位数增长的乳企,并且净利增速超过营收增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作为A股知名的白马股,伊利股份价值与成长双估值逻辑兼具,长期的优秀表现也让其获得更多市场认可。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30日收盘,伊利PE(TTM)估值为24.61倍,较行业第二名来讲,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已经开始给到伊利更高的龙头溢价,估值端有望打开新一轮上升通道。
3.桃李面包:短保面包行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节日食品粽子营收同比增长7.01%
8月31日,桃李面包(603866.SH)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今年推出了撕圈面包、纯牛奶吐司面包、火腿蛋仔面包、欧式面包蔓越莓、半蒸芝士蛋糕等一系列新产品。公司表示,面包市场规模从2004年的87.5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38.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94%,未来短保面包行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据业绩报告披露,针对传统节假日开发的节日食品粽子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3.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01%。
据桃李面包中期业绩报告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2.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9.06%。公司核心产品桃李品牌的面包及糕点实现的营业收入31.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8.63%,其占公司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9.15%。醇熟等明星产品继续获得稳步增长,轻乳芝士蛋糕、撕圈黄油面包、三明治蛋糕(巧克力味)、淘气包面包等新产品呈现较高速增长,产品综合竞争力继续获得提升。针对传统节假日开发的节日食品粽子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3.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01%。
4.泸州老窖:上半年营收116.64亿元行业前三目标压力重重
8月31日,泸州老窖(SZ:000568)发布2022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16.64亿元,同比增加25.19%;实现净利润55.32亿元,同比增加30.89%。
产品方面,上半年泸州老窖中高档酒类实现营收103.72亿元,同比增加26.21%,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由上年的88.21%提升至88.92%;其他酒类实现营收11.77亿元,同比增加20.47%,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由10.48%提升至10.09%。
经销商方面,上半年公司国内新增134家经销商,同时减少391家,经销商总数净减少257家至1526家,同比减少19.64%。对此,东方证券研报认为,预计主要因为低档酒调整并聚焦中高档产品。
产能方面,上半年中高档酒类产量21572.12吨,同比增加9.10%;销售17454.26吨,同比增加22.47%。其他酒类产量22758.29吨,同比减少7.87%;销售21852.34吨,同比减少11.28%。上半年公司中高档酒类库存同比增加55.73%。泸州老窖在半年报中表示,库存增加主要系生产计划调整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