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其实,拿到机器之前我还挺好奇,众测页面的说明如下:(
————————————开箱及外观介绍————————————————————————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收到了快递小哥送来的电视机。
生产公司: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冠捷公司2012年宣布:已与飞利浦所成立的合营公司已完成收购飞利浦欧洲及部分南美洲国家的电视业务。依据飞利浦与冠捷科技达成的交易,冠捷科技将负责飞利浦品牌电视机的所有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工作。)
简单的保修单
遥控器,采用2节7号电池。不过按键的材质略显低端。。。。。
人字金属底座,采用喷粉工艺。
底座上标明了左右,每个底座2个螺丝孔,2个限位柱。
限位柱与螺丝孔对准,安装很方便。
背面也非常简洁。但是看不到音箱,音箱属于内置式。此外,挂架孔距是40×40CM
但是。。从侧面看,还是挺厚的,不是主流的超薄造型。
背面主机接口部分,看出什么问题了么?
底部从左至右分别是:网线接口、同轴输出接口、音频输入接口,VGA接口、电视输入接口、HDMI接口×2、天线接口。
侧面接口,从上到下分别是:USB接口×3,AV2输入接口,AV1输入接口。(PS:测试中发现:USB接口支持鼠标哦)
以楼主为例,家里HTPC,高清IPTV机顶盒需要2个固定的HDMI接口,然后如果手机或者平板或者笔记本接入就没地方了。而且从底下临时插拔也非常不方便。
背面的电源线以及其他一些细节。
从侧面看,虽然不是超薄的,但是比老的等离子可薄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视基本设置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终于上电了,开机飞利浦界面
第一次启动需要搜索WIFI,输入密码。可以采用全键盘输入法。
连接网络后,启动桌面。
启动桌面后,终于进入主画面了。
先说一下硬件信息,在菜单-》电视设置-》硬件信息中可以查看:
型号:48PFF5081T3
分辨率:1920*1080
GPU:双核mail450GPU
CPU:4核CortexA7CPU,
存储:4G存储,512M内存
————————————————基本显示操作————————————————————
既然是电视,首先看一下电视机的基本功能。
在任何界面下,按信号源,可以跳转到不同信号源。
按智能电视,返回主界面,同时信号源像画中画一样显示在主界面中间,可以接续进行操作。
菜单按钮可以调出画面、声音、电视设置、系统语言菜单
如下图所示,基本的包括设置-》图像模式(标准、电影、鲜艳、节能、用户)
此外,画面设置中包括背光、降噪、动态背光、色温、画面格式
设置-》声音包括高低音,声音均衡、数字输出方式、数字声音输出延时
网络连接以及电脑模式菜单。
嗯,绕了一圈,可以看到基本的功能都是具备了,常用的喜闻乐见的设置也都有,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智能电视操作——————————————————
既然是和阿里合作的智能电视,阿里资源一定需要介绍一下。
进入智能电视-》影视频道部分。可以看到片源是与优酷合作的,资源比较丰富。
除此之外,还有天猫影院。。
教育频道基本上都是小朋友的动画,不过国产为主。购物频道么,当然是壮哉我大淘宝。
默认状态下可以直接在多媒体中查找U盘中的文件,包括电影、图片以及音乐。
但是能看1080P/720P高清,没法播放4K视频。
播放中可以选择字幕、字幕语言、音轨。
好吧,基本的电视盒子功能都有了,资源也有了。下面就开始最关心的性能以及画质、音质测试了
——————————————机器性能、画质评测及对比——————————————————
前面已经在硬件信息中看到了硬件配置。
CPU型号:4核ARMV7(VFPv4,NEON)
GPU:2核Mali-450
机身容量:991.9MB/内置SD卡容量:1277.5MB(咦,说好的4G,还有2G去哪儿了?)
内存:612.2MB(楼主确认了半天,真的显示612M。。。看了安兔兔也不是那么的准)
再用安兔兔测试一下性能,发觉好像不支持本机3D性能测试,因此打分只有9683分。。。。好吧,谁让这是电视盒子呢,不能要求太高,不过玩狂野飙车之类的大游戏基本是别想了。
再看一下可视角度,因为是IPS,所以基本上178度没有问题,就是画面会稍微有点偏暗。
漏光有些感人,不过平常观看也不受影响。
不知道为什么,用HTPC的HDMI输出,总是超出画面,不过显示非常清晰。
最后改成VGA输出,一切OK。
俗话说,有对比才有感觉。为了更好的对比本机画质,用家里的09年11000大洋买来的的松下50PZ80c等离子,对比这个估计3000元左右的飞利浦48PFF5081。
测试源由家里的HTPC负责,采用复制屏幕的方式,分别由HDMI输出至松下50PZ80c,VGA输出至飞利浦48PFF5081,确保两台电视在同一帧画面下对比。同时,为了减少人为设置对画质产生的影响,测试前均恢复出厂设置,并将图像方案设置在第一个选项。(松下50PZ80c是最佳,本次飞利浦48PFF5081为标准模式)(PS:松下标准模式偏红,因此采用最佳设置)
测试内容:首先是基本画面,可以看到松下50PZ80c(上)和飞利浦48PFF5081(下)电视效果都非常理想,只不过飞利浦的默认亮度似乎不如松下等离子。
松下50PZ80c(上)和飞利浦48PFF5081(下)
色彩对比,这里以LG4K演示片为例。大体来看松下50PZ80c(上)和飞利浦48PFF5081(下)都有很高的素质,只不过飞利浦的亮度不如松下,因此看上去并不是非常通透。
虽然看上去松下50PZ80c(上)饱和度更高,色彩艳丽,但是仔细看整体沙子的颜色发红。相反飞利浦48PFF5081(下)的沙子颜色更为正常。
明暗细节对比。(恩,个人觉得,随着液晶的发展,等离子也就明暗对比度比较有优势了。等离子每个显示点均可自发光,理论上可以实现相邻的两个点一个纯黑一个高亮。而液晶需要进行背光分区控制,很难保证足够的对比度)
在霍比特人五军之战4K宣传片中,松下50PZ80c(上)和飞利浦48PFF5081(下)(拍摄参数:1/100S,f/2.8,ISO400,0eV)。注意一下左右两边房子暗部的细节,差别明显。
可能有人会说相机曝光不足,显得飞利浦太暗。我在保留松下参数的同时又重新调节了一下飞利浦的拍摄参数。见下,其中松下50PZ80c(上,拍摄参数1/100S,f/2.8,ISO400,0eV)和飞利浦48PFF5081(下)(拍摄参数:1/100S,f/1.4,ISO640,0eV)
这时可以看出,飞利浦电视机左右两边的楼宇细节终于显现出来了,但是中间下部高亮火焰的倒影细节飞利浦全部丢失。同时,暗部的细节略显干涩。
在蝙蝠侠2中,松下50PZ80c(上)和飞利浦48PFF5081(下)(拍摄参数:1/100S,f/2.8,ISO640,0eV)
本次测试到此结束。。。。。。。对了还有音频测试。
—————————最后的总结—————————————
汇总一下
优点:
1、电视+电视盒子一体,不需要电视盒子外接线缆,外观简洁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