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茶产业延伸产业链

茶产业是我国农业传统产业,现已进入新时代,茶产业供需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档茶市场明显收缩、中低档茶市场稳中有进,传统市场专卖走低、电商业态涌动生机,茶产品国际竞争乏力、茶产业生态有机向好,贫困山区茶资源利用不充分、茶产业已纳入脱贫攻坚支柱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茶产业面对新时代消费群体变化、消费业态多元、消费方式多样,需积极应对、优化升级。为保障茶产业有效供给、丰富市场需求、繁荣农村经济、增加茶农收入,应遵循继承与发展、探索与实践、改革与创新,驱动茶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激发内生动力,促进持续、转型、多元、发展再启航。

基地的延伸

从抓好抓实茶产业源头发力。引导茶园供给从传统“粗放型”向绿色“高效型”转变,保障茶叶鲜叶供给质量。

1.改造低产茶园。茶园是茶产业的基础。面对低产茶园在一些地方长期存在,茶产业要在保持现有茶园规模基础上,大力改进茶园耕作方式,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着力提升低产茶园鲜叶供给能力。建立茶叶质量源头可追溯体系,完善茶园生产标准化、全方位提高茶园土壤肥力,高标准保护茶园生态环境,打造现代化管理、标准化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茶园。

2.优化茶园种植。茶树良种是茶产业的命脉。应加大研发、培育、引进力度,推广适应立地条件的高产优质茶树品种,逐步提高茶园鲜叶供给质量。改进茶园种植方式,优化生态环境,推广条块密度种植,探索林间兼作套种,普及茶园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严格化学投入品使用,保障茶园绿色有机。

3.实施现代化管护。为茶园科学管理提供新智能。充分发挥新时代茶园“智能网+茶产业”功能。安徽谢裕大公司应用物联网技术,在2000亩的茶园安装一体化的智能传感器和先进滴灌设施,实现网络管理全园覆盖、茶园生产全程监控。全面监测茶园环境指标、茶树生长指标,精确控制灌溉、施肥、病虫防治,提高了茶园管理水平和效率,保障了鲜叶的优质、绿色、高产。

4.提升茶农组织化。广大茶农是茶产业的生机。面对茶产业区域环境条件和发展阶段不同,适度扩大茶园规模,构建茶农与茶农、茶农与企业、茶农与网络、茶农与市场的多元化合作,以组织化联合、标准化栽培、规模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提高茶产业人力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供给效能。

品牌的延伸

以品牌创建拉动名牌升级、产业转型,引导常态茶产业由数量、规模、价格的平面竞争转向质量型、差异化的立体转型跃升。

1.打造品牌。可借鉴英国立顿(Lipton)、斯里兰卡迪尔玛(Dilmah)等品牌发展模式,培育中国祁门红茶、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西湖龙井、金骏眉、普洱茶、铁观音、乌龙茶等区域驰名品牌,发展壮大一批茶产业品牌企业、树立茶产业领军名牌。

2.点亮品牌。向消费者、向社会呈现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知名品牌。用高质量产品、优越生态环境,呼唤精美品牌。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市场等载体,以鲜活方式和生动画面广泛宣传推介知名品牌,发挥品牌对市场的催生、激发、涌动功能,向人们展示色香、味美、安全茶叶,让茶叶品牌在人们生活中闪闪发光、丰富多彩。

3.展示品牌。向市场、向社会全面深入展示品牌茶栽培、采摘、加工、储藏、包装、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充分体现、全面保障消费者享受的是绿色茶、优质茶、放心茶。

4.培育品牌方阵。以知名品牌为核心,抱团合力打造品牌方阵,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发挥品牌作用,将茶产业从分散型、粗放式供给牵引走向规模化、品牌化的新供给。

形态的延伸

以促进茶叶精深加工、增值提效为努力方向,在传统茶叶消费基础上,延伸产业供给新产品,丰富茶叶饮用方式,便捷人们生活需求。

1.块状茶。湖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安徽天方集团创新茶产品,生产块状黑茶。利用茶叶加工剩余物,研发、加工黑茶砖,既可饮用,又作装饰,还能收藏,这一多功能茶产品充满活力。

2.袋泡茶。英国立顿在安徽南方山区收购高档名茶加工废弃的细碎茶叶片、茶叶末,每斤价格仅几元至十几元。但收取的常态加工废弃细碎茶叶片、茶叶末仍完全保留茶叶内质,随即精深加工成终端每斤上百元、数百元的袋泡茶。将茶叶“废弃物”深度开发,获得的是高档优质、高效增值、便捷适用,面向全球的饮品茶。

3.茶饮料。利用茶叶片加工成口感丰富、不同包装、开盖即饮的饮料茶已进入台湾饮料市场的主流产品行列,适应家庭、学校、车间、旅游饮用需求,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型饮料产品。

功能的延伸

以开发多功能性茶产品为努力方向,高效、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富有的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茶产品供给。

1.茶食品。福建天福集团、安徽天方集团利用茶叶营养元素,生产加工出的茶果脯、茶花生、茶酥糖、茶瓜子等绿色有机茶食品,创新健康食品供给,适应不同消费群体需求。

2.茶用品。台湾熊大国际养殖公司提取茶叶有机物、维生素等活性成分,生产护发、护肤、沐浴等生活日用品,还添加用于生活环保型防虫驱蚊剂,丰富绿色生态生活环境,产品市场消费逐步替代进口化妆品,产品现已出口国际市场。

3.茶餐饮。利用茶树枝加工生产出的食用菌,保留了茶树独有的清香、鲜美有机质。安徽天方茶叶集团打造餐桌上的茶馒头、茶面条、茶饺子等系列茶类餐用食品,口味独特、绿色有机的茶餐食品蕴含着丰富的消费需求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市场的延伸

面对茶叶市场消费升级、供给转型,需积极应对,开拓市场、驱动需求,促进发展。

1.拓宽国内市场。我国茶叶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产品供给结构相对国际市场不充分、不平衡。茶叶市场需求在变化,要以创新供给驱动需求增长,供给要注重消费群体差异、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收入差异、消费方式差异,扩大有效供给、满足差异需求,以适应新常态,实现茶产业供给与需求新的平衡。

2.跨越国际市场。响应党中央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向全球提出的倡议,积极参与国际茶产业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有着广阔的茶市场;非洲有着丰富的茶资源和巨大的中低档茶市场需求,与我国的茶产业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欧美的茶市场也有着巨大的供给空间。要推动茶产业国际深度合作,加快茶产业“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3.拓展网上业态。将电子商务引入茶市场,在稳定茶叶商场出售、专卖销售、市场营销等传统流通途径基础上,创新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电商业务,开通网上交易。利用网络平台,购销更加便捷,追求销量升、成本降、收益增。安徽天方集团建立天方茶园网上购物商城,2017年收入达亿元;安徽徽六茶叶有限公司利用淘宝网、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等平台,去年网上销售八千万元。

业态的延伸

我国茶园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山区、丘陵区,区域环境优美和区位优势独特。绿水青山、梯度茶园、四季常青,向人们展现出的是一幅幅美丽、壮观的茶园景观,彰显出茶产业独具魅力的生态功能,催生出茶文化、茶休闲、茶旅游的新型业态。

1.打造乡村休闲特色茶景区。茶园的区位优势和茶园特有的美丽风景,已成为人们追求休闲、观光、旅游、度假、健身的好去处,丰富了人们生活。美丽茶园是旅游、休闲,买茶、品茶、观茶不可或缺的景区,丰富了城市居民的消费,增加了茶农的收入。

2.城乡共建“一亩茶园”。安徽天方集团集中4000亩高山有机茶园,推出城乡共建“一亩茶园”行动。企业将茶园经营权以年租金每亩1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城市消费者,并提供全程代理服务。获得茶园经营权的城市消费者生活在闹市,拥有深山里的茶园,喝上自己生产出的有机茶,闲暇时合家来此赏境、观园、品茶。探索出茶产业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共建与共享的新模式,收获的是供需双方利益最大化。这一新型茶产业供给方式展现出勃勃生机,发展势头向好。

3.传承茶文化。茶产业孕育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要保护传统茶文化、传承茶文化、弘扬茶文化,丰富人们的健康生活。安徽百年谢裕大的发展历程、安徽天方茶博馆展现出的茶产业发展史、安徽国润改造老厂房再显建国初期我国茶产业珍贵的原始形态等,这些历史轨迹向人们展示出博大的茶文化,增强了人们对茶产业的认知,丰富了茶产业的文化底蕴,已成为优美的乡村旅游景点。

政策的延伸

新时代优化茶产业制度供给,为茶农、茶园、茶产业注入生机,为山区脱贫致富增添动力,驱动健康发展。

1.创新茶园资产抵押。产业政策是茶产业的制度保障。为保障茶园生产要素有效聚集,满足设施设备、生产物资等需求,可借鉴林权、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实践,通过激活茶园的经营权,创新抵押方式和途径,为促进茶园升级、满足鲜叶供给创新制度保障。

2.聚焦茶产业科技驱动。深化茶产业科技供给。充分利用茶资源丰富的有机元素,发挥生物功能,促进人体健康、社会和谐。重点聚焦茶树良种的培育推广、低产茶园改造;轻型、微型茶园耕作、鲜叶采摘机械设备;茶叶加工的深度、业态的广度,提升茶产业的供给水平,满足消费者的获得感。还可借鉴美国星巴克咖啡全球便民终端网点消费供给业态,创新全方位便民消费供给。

3.大力开发夏秋茶。茶叶资源季节性利用缺失是茶产业的短板。夏秋季茶叶资源长期闲置现象较为普遍。从贵州遵义、福建漳州、安徽霍山产茶区的探索实践看,充分利用夏秋鲜叶茶资源,提高利用率,聚焦中低档茶产品市场,大力研发生产黑茶、大茶、红茶、乌龙茶以及速溶茶等,创新有效供给,提升茶园产出效能,意义重大。

THE END
1.广东省廉江市着力发展有机茶和生态茶种植和深精加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砾星 摄 广东省廉江市以茶产业为基础,以科技为引擎,致力于有机茶和生态茶的种植和深精加工,大力发展可持续的农业生态,全面整合当地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砾星https://www.farmer.com.cn/2024/12/01/99971133.html
2.州市科技耿马县党建引领聚焦茶产业提质增效成立茶叶产业联盟集团,采取“1+N”的模式,由县国投集团公司和6家县内优质民营茶企共同出资组建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国有资本的介入,使更多资源向茶叶产业聚集,弥补县属国有企业在茶叶生产、加工工艺上的短板,有效助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打造具有耿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MyMzg4OQ==&mid=2650081610&idx=3&sn=9f5906db085b810abc47e18fb3faf580&chksm=8299e48c2575621648dda5b9846813086476c1c52bd3bfa51f459e0f29c795e4e85c4a29309b&scene=27
3.茶叶的深加工茶叶深加工的技术 按《茶叶深加工技术》所述,茶叶深加工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或是四个类别,它们是:机械加工、物理加工、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综合技术加工。 茶叶的机械加工:这是指不改变茶叶的基本本质的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只改变茶叶的外部形式,如外观形状、大小,以便于贮藏、冲泡、符合卫生标准、美观等等。https://www.hxihbjwx.cn/cha-ye-bai-ke/634272.html
4.深加工茶有哪些深加工茶有哪些品种普洱茶百科茶叶深加工产品有哪些 茶叶深加工是指在茶叶的初步加工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工序和技术,将茶叶加工成不同形态和口感的茶叶产品。茶叶深加工是茶叶产业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加茶叶的附加值,丰富了茶叶市场的多样性。 茶叶深加工产品有很多种类,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常见的: https://www.jiceng.org/post/puerchabk/1320376.html
5.茶叶为什么要进行深加工工艺本文将探讨茶叶深加工的原因和意义。提高茶叶的附加值茶叶深加工可以将茶叶的价值最大化,提高茶叶的附加值,通过深加工,可以将茶叶制成各种茶产品,如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这些产品的附加值通常比茶叶本身更高,将茶叶制成茶饮料,可以提高茶叶的销售量和利润;将茶叶制成茶食品,可以增加茶叶的用途和消费群体。https://www.gztep.com/cha-ye-gong-xiao-zuo-yong/368697.html
6.茶叶深加工技术首页 馆藏纸本 图书详情 茶叶深加工技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6867 出版年:2020 作者:林智 学科:食品工业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馆藏地在架状态索书号 成都文献中心在架上83.71/4486/51001CB2006367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四层中文自科图书区在架上83.715/335.1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e284fabb0751368dae87bf6f340208c5
7.茶叶的深加工产品有哪些类别,深度解析:茶叶的深加工产品种类大全茶叶深加工产品是指将叶经过一系列的大类加工和 工艺后,生产成不同形态和口味的超微茶叶产品。茶叶深加工是茶叶产业链的速溶茶重要环节,也是茶叶产业增值的分离重要手之一。下面是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干燥主要类别: 1. 红茶类:红茶是经过特定工艺处理后得到的碎片茶叶,其特点是茶橙红透亮,香气爽持久,口感醇厚甜。红茶可http://china.makepolo.com/producttop/puercha/352324.html
8.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茶资讯茶叶深加工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广泛采用生物技术、膜技术、微胶囊技术、超高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同时引入新的运行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使茶叶深加工产业具有较高的起点。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兴起,将新的技术和管理思想传播、渗透到传统茶叶加工业,能够促进传统茶叶加工业的改造。 http://www.zgchawang.com/news/show-2800.html
9.关于茶叶加工合理的茶叶加工车间管理方案茶叶深加工的含义和研究领域 茶叶的深加工的含意茶叶的深加工是指用茶的鲜叶、成品茶叶为原料,或是用茶叶、茶厂的废次品、下脚料为原料,利用相应的加工技术和手段生产出含茶的制品。含茶制品可能是以茶为主体的,也可能是以其他物质为主体的。 茶叶深加工的意义 https://blog.csdn.net/mjshldcsd/article/details/7231814
10.茶叶所以重大科技专项实现精深加工技术多元化,实现科技成果落地生项目自实施以来,已建成了加工与质量安全平台、茶叶深加工平台和茶叶营养健康三大平台,针对大叶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标准化加工工艺缺乏、精深加工技术滞后、功能性成分研发缓慢等卡脖子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是开展了大叶茶品类(普洱茶、红茶、白茶、绿茶)标准化定向加工工艺研究。通过加工工艺的改善,明确了不同茶https://www.yaas.org.cn/gzdt/kyhd/202406/20240604_87318.html
11.安溪发力深加工茶产业添新动能“发展茶叶深加工产业,正逢其时。”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志明表示,安溪持续推动茶产业工业化进程,发展茶叶深加工业,能有效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全产业链增值带来的收益。 临近春节,一款以铁观音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安溪铁观音茶酒,正在走俏市场。“我们自主研发的铁观音茶酒,实现无https://m.qzwb.com/gb/content/2023-01/12/content_7180103.htm
12.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存在哪些发展优势?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存在哪些发展优势? 参考答案: 1、资源优势 2、品质优势 3、科技、教育资源丰富 4、起步晚,发展空间大 5、茶文化底蕴深厚,消费基础良好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https://m.ppkao.com/tiku/shiti/17bd4f083ace477496eb1484a996344f.html
13.“茶叶全书”刘仲华:潜心茶产业让农民更富乡村更美在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茶产品展览室里,记者看到,速溶茶、保健食品、天然药品、休闲食品、化妆品,还有口香糖、牙膏、面膜、洗发水等,由刘院士和他的团队研发的各种茶叶深加工大健康产品琳琅满目。据了解,刘院士及其团队曾用10年的时间,和德国、日本的公司联合研发了全世界第一款用茶的活性成分开发出来的天然药品——http://www.cfgw.net.cn/2022-07/11/content_25015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