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中小叶种红茶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茶叶新闻资讯

近年来,广东茶叶产业取得飞速发展。茶叶产业已成为省内很多地方具有农村区域经济特色的优势产业。河源作为广东省的主要茶叶产区,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排名均靠前。从2017年开始,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市委市政府精心布局,出台了《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我市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河源市茶叶产业生态发展总体规划(2019-2028年)》等文件,支持茶产业发展,引导构建茶叶产业"一心二园三区一带"的发展格局。

红茶是国际茶业市场的主流产品,消费人群十分广泛。中小叶种红茶是客家河源红茶的主要品种,产量大,辐射茶农广,其加工增值显著,消费市场的认知度较高,发展前景广阔。该茶以客家河源地区范围内种植的中小叶种茶树产出的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整形、包装等工艺制成,具有更丰富的氨基酸和芳香物质,茶香气更为多样、浓厚,韵味更显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近年,随着河源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制作客家中小叶种红茶的企业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2年底,全市现有茶叶企业30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31家。受限于企业规模与技术水平,各茶叶企业的加工工艺与条件下有较大差别,茶叶原料的选择也各不一致,导致现有市场上的中小叶种红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河源红茶的声誉与效益。通过本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现“客家中小叶种红茶”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保证品牌质量的高度统一,在广大的消费者中树立起“客家中小叶种红茶”品牌形象,塑造知名品牌,从而提高生产企业效益,同时让广大茶农受益,推动河源红茶产业的发展。其次,本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也将极大促进我市红茶生产企业依据标准组织生产、管理和经营,为各级政府开展红茶产品的质量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因此,为了保护河源中小叶种红茶的质量和特色,促进河源红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开展制定《客家中小叶种红茶加工技术规程》标准势在必行。

三、制订过程

1、标准编制的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客家中小叶种红茶加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加工要求、质量管理、贮藏与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客家河源地区生产的,以中小叶种茶树产出的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整形、包装等工艺制成的红茶产品。

2、标准编制的主要过程

2023年8月,河源市茶叶协会成立了“客家中小叶种红茶”标准编写小组,召开了编写小组会议,决议由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河源市茶叶协会、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市现代农业科技研究所开展《客家中小叶种红茶加工技术规程》标准制定的资料收集和标准文本的起草工作。

2023年9月,标准起草小组在红茶主产区对主要的茶叶生产企业进行调研,收集红茶加工关键技术参数,同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初步形成了《客家中小叶种红茶加工技术规程》标准草案。

2023年11月,标准起草小组将《客家中小叶种红茶加工技术规程》标准草案发放给标准的起草单位以及我市产量较大的红茶企业进行意见征集,并根据征集回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了此报批稿,并向河源市茶叶协会与河源市市监督管理局报批。

3、本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32744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GB/T13738.2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574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30375茶叶贮存

四、标准编制原则与依据

(1)合法性、科学性、先进性原则

(2)实用性、适用性原则

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来自我市主要中小叶种红茶生产企业,在收集技术参数后又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论证和生产实践,在标准的技术内容上力求完整统一,确保标准内容覆盖中小叶种红茶的生产全过程,力求标准内容简单明了,体现了标准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与适用性。

(3)环保性原则

本标准中规定的品质要求,加工条件,加工流程,产品检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与贮藏等各项技术操作做到在现行的标准和条例前提下,力求安全优先、环保优先、绿色生态优先,体现了标准起草的环保性原则。

五、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及编写依据

(1)格式

本标准在格式上严格按GB/T1.1给出的规则编写。

(2)标准结构

通过分析,《中小叶种红茶加工技术规程》标准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规定了中小叶种红茶加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加工要求、质量管理、贮藏与运输。

(3)标准的主要内容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客家河源地区生产的,以中小叶种茶树产出的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整形、包装等工艺制成的红茶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本部分对中进行了中小叶种红茶加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范定义。

4、加工要求

本部分对中小叶种红茶加工的原料、辅料、加工环境、加工设备、加工方法进行详细的规定。

5、质量管理

规定了中小叶种红茶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

6、贮藏与运输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七、贯彻和实施建议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计划组织省内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标准实施宣贯和培训活动,确保标准能顺利实施。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是我市独有的农业科学与技术方向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具有较强的示范能力和组织能力,具有实施生产技术标准的丰富经验,我们将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开展技术培训,宣讲标准的主要内容,促进中小叶种红茶新标准的实施,推进红茶新产品的开发。

(一)组织宣贯

(二)沟通宣传

加强与媒体沟通,做好舆论宣传,由点及面,将标准的推行使用情况及时快捷地进行报道宣传。

(三)成果转化

2、升级为地方标准:河源红茶产业发展迅速,产量越来越大,产品也将面临着由量转质的发展过程。加强红茶加工技术的标准化,统一中小叶种红茶的加工工艺与品质要求,对于促进河源红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建议将此团体标准申报为地方标准,以提高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影响力。

THE END
1.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GB/T 18650 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 GH/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GH/T 1124 茶叶加工术语 DB33/T 551 扁形茶炒制机 质量安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650,GH/T 1124中规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抓 grabbing 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掌心向下,五指微曲,稍呈弧形,弯曲收拢,控制住茶叶的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6fb08fab9677d9b46c6cce4c3e07e041aee7e24dc12662a5c4dd0b79b1a13a3c
2.DB52T6382010贵州绿茶珠形茶加工技术规程.docxDB52DB52/T638—2010贵州绿茶珠形茶加工技术规程Guizhougreentea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processingofballtea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15.2.1.1茶青摊放于清洁卫生,设施完好贮青间的贮青槽上,不允许直接摊2采用滚筒连续杀青机,开机空转15min~30min预热,待筒内空气温度升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1536554.html
3.食品伙伴网手机版―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中国食品行业专业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在农业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着农业的战略性调整,调整的核心就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茶叶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同样是提高茶叶质量。提高茶叶的内在质量和卫生质量,有三个层次的产品,最理想的是有机茶,其次是绿色绿色食品,但最大量的,也是最基本的,是达到无公害产品。为规定了http://m.foodmate.net/index.php?itemid=71620&moduleid=24
4.茶叶生产工艺流程标准茶叶是一种重要的饮品,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有很多药用价值。茶叶的生产工艺流程非常关键,下面将按照标准要求介绍茶叶的生产过程。 采摘 采摘是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采摘新鲜嫩芽和嫩叶最好的时候。在采摘时需要注意选择天气晴朗、湿度适宜、无露水或雨水沾湿等条件下进行。https://www.coffee.cn/tea/post/145007.html
5.GH/T1077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的加工场所,加工设备和用具,加工,加工和检验人员,运输、贮存和标识,记录等。本标准适用于茶叶初加工、精加工和再加工。 购买 正式版专题茶叶加工 加工 茶叶 茶叶 规定 茶叶 技术 茶叶技术 加工车间 GH/T 1077-2011相似标准T/HNTI 056-2023 茶叶茶氨酸加工技术规程 DB45/T 2131-2020 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6332702.html
6.《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10页)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22111-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GH/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11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716/7152155006002151.shtm
7.团体标准丨湖北省茶叶学会发布四项茶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程【农机网 政策与标准】发展茶叶生产机械化,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非常紧迫。这是提高茶叶加工机械科技含量、食品卫生安全、建立集约型社会的要求。据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数据公布,2022年3月14日,湖北省茶叶学会发布了四项茶叶机械化加工的相关团体标准。 《T/HBTSS 004—2022珠形红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程》——该标准由华中https://www.nongjx.com/news/detail/81944.html
8.《海峡两岸共通美人茶加工技术规程》获批立项工作动态(闽市监标准〔2024〕180号),本批计划项目共63项,其中归口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涉茶标准4项:由福建帝峰生态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制定的《铁观音红茶加工技术规程》、福建省宁德市气象局制定的《茶园农业气象观测站建设规程》、大田县茶叶协会制定的《海峡两岸共通美人茶加工技术规程》和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制定的http://www.datian.gov.cn/xxgk/gzdt/xjdt/202407/t20240705_2040920.htm
9.代用茶—金花茶干花加工技术规程成果代用茶—金花茶干花加工技术规程 2017年 应用技术 成熟应用阶段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标准是广西科技厅下达2016年广西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金花茶花朵冷冻真空-热风联合干燥技术研究”资助,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桂质监函[2015]185号文下达,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广西合浦德顺种养https://www.tech110.net/portal.php?mod=view&aid=7082113
10.茶叶加工技术NYT5019-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pdf 134.5KB 下载 NYT5198-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pdf 249.8KB 下载 将军峰茶叶产品加工操作规程.docx 20.6KB 下载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GBT32744-2016.pdf 20.52MB 下载 有机茶NY5196-2002.pdf 180.13KB 下载 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doc 30.0KB 下载 昭平将军峰茶叶 红茶https://gxjjfjt.com/h-col-219.html
11.《侗茶初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出台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由广西柳州市标准技术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指导制定的《侗茶初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审定会在柳州成功召开。 标准共分为9个部分,分别规定了侗茶初加工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加工场所、加工设备与设施、加工人员、原料要求、初加工技术等要求。标准在深入茶叶生产企业调研、向柳州市区内涉及相关领域https://www.cqn.com.cn/zj/content/2023-05/31/content_8944301.htm
12.茶叶加工工国家职业标准3. 能对初制中的机械设备异常情况做出正确判断 1.茶叶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日常保养技术要求 2.判断和处理茶叶机械设备工作异常的技术 3.主要初制、名茶加工、精制机械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二)设备 操作与维 护 名茶加工 1. 能使用名茶机械制作二种名茶 https://www.360doc.cn/article/40458395_844921701.html
13.白茶加工技术规程是欧美及东南亚茶叶市场上倍受消费者推崇的特种茶。现就白茶加工技术规程进行阐述. 1 厂房的要求与卫生条件白茶加工厂应选择远离公路干线,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垃圾堆、粪场、露天厕所和传染病医院,不得有昆虫大量滋生的潜在场所建厂。生产区建筑物外缘的公路或道路应有防护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19965340/
14.刚刚,“普洱市普洱茶十项标准”出炉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7、《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 三项普洱茶团体标准 1、《普洱茶感官审评方法》 2、《普洱茶冲泡方法》 3、《仿古茶园建设技术规范》 十项标准是普洱市普洱茶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充分体现普洱特色。标准总结提炼了普洱茶在种植、加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成果,普洱茶贮存、感官审评等内容被纳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5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