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丹阳市农业农村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近5年来,茶叶产量稳定增长,红茶、白茶、黄茶产量激增,2020年茶叶总产量已经接近300万吨。以机械生产和人工监测为主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庞大的生产需求,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在茶叶加工中,要利用自动化生产线将制茶工序连接起来,进行数字化控制,不断融入单片机、传感器、PLC控制等高新技术,满足现代茶叶加工连续化、清洁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需求。茶叶加工高新技术中,计算机技术是未来制茶工艺智能化的核心,同时高分子材料、纳米技术、微波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都在提升茶叶品质和制茶效率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一、茶叶加工各环节的高新技术

1、摊放技术

摊放技术能够减轻茶产品的苦涩味,产生鲜爽味,在摊放到含水率70%左右时品质较上佳,目前已成为茶叶加工的必要工序,在绿茶和黄茶生产中应用广泛。绿茶摊青与红茶萎凋类似,都是为了让茶产品失水变柔软,失水中茶叶清香逐渐显现。传统人工摊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占用空间大,品控能力差,近年来摊放工艺应用了各种高科技机械加工设备,如自动化摊放贮青机等。

2、萎凋技术

3、杀青技术

4、做形(揉捻)技术

做形(揉捻)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人工劳动强大的问题,不断改进加工设备,采用PLC控制的自动化茶叶揉捻机组,实现自动上料和加压处理,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采用机械化做形方法,建设连续化制茶生产线,实现杀青、理条、做形、初烘一体化。为了提升作业连续化水平,可以采用滚动导轨、高速气缸驱动和连续化理条等技术,使用传送带等设备,组成连续化造型生产线。

5、发酵(渥堆)技术

使用渥堆翻堆机代替人工翻拌,实现翻堆、铲料、输送、解块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温度、湿度、pH值等参数的精准控制,提高品控能力。为了对发酵状态进行湿度判断,红茶发酵中可以利用电荷耦合和色泽检测技术实现状态监测。利用滚筒连续发酵机、增氧控湿发酵机、发酵塔等新型设备可以提高发酵的稳定性。

6、做青和干燥技术

做青技术是影响茶品质的最关键工序,为了对茶树品种和鲜叶嫩度等各个参数和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可采用智能调控系统,改变传统制茶工艺对天气的依赖,集振动摇青、做青环境调控为一体。对做青工艺进行创新,将做青工序融入摊放环节,实现一体化作业。研究表明,不仅可以提升绿茶的营养物质含量,而且花香品质明显。干燥技术对茶产品的色香味都有重要影响,可采用微波、远红外、低温真空、电磁、红外耦合等干燥技术。

二、茶产品加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1、杀菌技术

微波杀菌。利用微波穿透力强、加热快的优势,调整波长和频率进行杀菌处理,能够让微生物和细菌失去水分死亡,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

2、膜分离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高分子膜对溶质和液体进行分离。

超滤技术。此技术能够提高茶饮澄清率,保留茶多酚和氨基酸等物质,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在低温状态下,采用低密度分子膜可分离茶叶饮料中的固体物质。不同茶叶产品要采用不同的膜材料保障提纯质量。

反渗透技术。此技术能够提高茶汁的浓缩率,更好地保留茶叶原有的营养成分,在速溶茶和茶饮当中广泛应用。

3、生物酶技术

生物酶技术应用前景广阔,能够解决茶汁的澄清问题,降低蛋白质的水解速度,加快茶叶有效成分的扩散。典型代表有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能够快速破坏细胞壁,促进茶多酚扩散,提升芳香气味,保留茶叶的有效成分。

4、增设其他环节

茶产品加工中还要根据加工需要增设其他环节,如提香、复烘、造型等技术,通过加入天然香料,打造花香、果香、奶香等茶产品。在速溶茶粉中,可以通过粉碎、提取、净化、浓缩和干燥等环节提升品质。

三、茶产品加工发展方向

1、以高新技术集成推动茶叶加工一体化

工厂化、机械化、规模化是茶叶加工的发展方向,标准化、定向化、自动化、低碳化、智能化是无人车间作业的重要趋势。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集成茶叶加工各个工序的各种高新技术,以科技含量提升茶叶品质和生产效率。未来将以无人工厂模式代替现有人工监测模式,不断增强品控能力,打破无人化生产的智能监测瓶颈,实现智能制造。

现阶段,已经实现以数字技术提高茶叶生产加工的智能化监测水平,统一茶叶品质的质量标准,在绿茶加工的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环节,以及红茶加工的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环节,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避免了绿茶杀青环节因杀青不足产生青草气味,或杀青过度产生焦糖味;避免了红茶发酵不足出现涩味,或发酵过头出现酸味。

技术集成的生产线可以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可追溯,三位一体杀青,将传统茶叶加工工序和现代技术高度协同,以数据实现标准化生产,确保茶叶品质恒定。

2、茶叶香气在线监测技术

加工中对香气进行在线监测,优选电子鼻传感器阵列,采用STM32微控制器控制,使用蓄电池进行供电,对杀青、发酵全过程进行采集。传感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更换和维护。进气速度分为10档调节,范围在0.1~1.1L/min内。

为满足茶叶加工的复杂环境要求,还可以使用机器视觉、近红外关璞等技术进行监测,提高分析速度,但是对计算机算法有着较高要求。设备还可以对茶叶挥发性成分中的关键呈香成分进行检测,对茶叶风味品质的化学机理进行深入探究,以提升其营养价值,更好地开发绿色茶产品。

THE END
1.茶叶的深加工茶叶的深加工的含意 茶叶的深加工是指用茶的鲜叶、成品茶叶为原料,或是用茶叶、茶厂的废次品、下脚料为原料,利用相应的加工技术和手段生产出含茶的制品。含茶制品可能是以茶为主体的,也可能是以其他物质为主体的。茶叶深加工的意义:进行茶叶深加工的意义一是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很多的低档茶和茶下脚料、茶废弃物没https://www.hxihbjwx.cn/cha-ye-bai-ke/634272.html
2.茶叶深加工技术(豆瓣)《茶叶深加工技术》内容简介:茶叶深加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开发出具有新功能的茶制品,丰富市场上茶产品的种类,而且还能使茶叶生产企业和茶农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茶叶深加工技术》主要介绍茶叶功能性成分,速溶茶加工技术,袋泡茶加工技术,茶粉加工技术,液态茶饮料加工技术,茶食品加工技术,茶酒加工技术。 作者简介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000493/
3.茶叶加工实施方案.pdf一、茶叶加工 在主产区推动茶叶干制、分级、包装等初加工技术,提升加工装 备的清洁化、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传统加工工艺创新, 展开工业化、标准化生产。重点展开精品茶、冷泡茶、茶饮料、茶粉、 抹茶等精深加工。进一步开发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茶氨酸、茶 皂素、咖啡碱等功能性成分。茶籽、茶末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14/6033102141010201.shtm
4.茶叶深加工技术首页 馆藏纸本 图书详情 茶叶深加工技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36867 出版年:2020 作者:林智 学科:食品工业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馆藏地在架状态索书号 成都文献中心在架上83.71/4486/51001CB2006367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四层中文自科图书区在架上83.715/335.1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e284fabb0751368dae87bf6f340208c5
5.炒茶茶叶深加工技术摘要:炒茶是茶叶加工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炒制可以改善茶叶的色香味品质,增加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本文将介绍炒茶茶叶深加工技术,包括炒茶的原理、方法和设备,以及炒茶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 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和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茶叶深加工技术逐渐成为https://www.gztep.com/cha-ye-chu-cang/663015.html
6.茶叶深加工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 》是2011年2月1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夏涛。内容简介 《茶叶深加工技术》内容简介:茶叶深加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开发出具有新功能的茶制品,丰富市场上茶产品的种类,而且还能使茶叶生产企业和茶农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作者简介 夏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农业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C%B6%E5%8F%B6%E6%B7%B1%E5%8A%A0%E5%B7%A5%E6%8A%80%E6%9C%AF/8900481
7.茶叶所以重大科技专项实现精深加工技术多元化,实现科技成果落地生三是在精深加工方面开展了速溶玫瑰普洱茶产品工艺研究及应用示范、滇红茶香气物质释放规律研究及滇红茶香水产品开发,并形成技术规程1套,新产品1个,同时利用生物反应器对茶叶中活性成分进行离体培养等,以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而扩大茶叶的市场空间和竞争力,促进云南省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https://www.yaas.org.cn/gzdt/kyhd/202406/20240604_87318.html
8.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介绍。专业代码:410104主干课程:茶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介绍。专业代码:410104 主干课程:茶树遗传育种、茶树栽培管理、制茶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茶叶感官审评、茶叶检验、茶叶机械、茶叶市场营销、茶叶保鲜技术等。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担任茶厂、能胜任茶 - 背篓小生于20221114发布https://www.douyin.com/note/7165675058977950984
9.武夷山职业学院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怎么样?好不好?毕业后能从事食品加工企业、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以及对茶叶及相关饮品作品质审评与检验;掌握茶叶深加工技术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营销,具有健康心理素质和开拓创新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茶叶化学、茶饮料工艺学、茶叶加工与机械、茶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茶叶评审与检验、茶叶保鲜储藏、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茶叶贸易https://m.gk100.com/daxueku/jieshao_2668_35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