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精加工原理

茶叶精加工就是通过选择符合成品茶要求的毛茶原料,根据毛茶性状,利用茶叶散落性和自动分级的特性,采取筛分、切轧、风选、拣别以及天燥等技术措施,将质量差别较大的毛茶分离和改形,分成各路、各号、各级的半成品,并通过火功提高内质;再根据成品茶标准,将筛号茶拼配成各花色等级符合标准的成品茶。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筛切取料:筛分有圆筛和抖筛。圆筛是茶叶在筛面做回转运动,主要功能是分开长短,使短的或小的横卧通过筛网,长的或大的不能通过筛孔从筛网出只流出,从而分出茶叶的长短或大少。抖筛是茶叶在筛面做往复抖动,主要功能是分开茶粗到,使长形的或细紧的茶条斜穿落下筛网,圆形的或粗松的茶头不能通过筛孔从筛网出口流,从而分出茶叶的长圆。长形茶条就可取做珍眉或雨茶;圆形的颗粒则可取做珠茶或贡熙。经圆筛筛出的碎末,一般只能取做碎茶、副茶或片末茶。通过抖筛分离出茶条的粗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分出了茶叶的老嫩。细紧茶条一般嫩度较好,可取做高档精茶;粗松的茶条外形和嫩度都差,则取做中、低档精茶。当然抖筛只能分离茶叶的长圆或粗细,不能细定级别,但为风选取料定级打下了基础。

筛分过程中分离出的粗大头子茶,外形不符合成品茶的规格,必须改造。通过切轧,把大的切小,长的切短,勾曲的切成短条,切过再筛,筛出来的头子再切,反复筛切直至符合规格为止。因此,茶叶精加工主要利用筛分和切轧来整饰外形,分做花色。

2.风选取料在正常情况下,茶叶质量总是与其嫩度相一致。细嫩的鲜叶,毛茶外形紧结,身骨重实。反之,粗老的鲜叶,毛茶身骨轻飘。因此外形相同(长短、粗细一致)的毛茶,总是身骨越重实,品质也越好。这就可以利用风扇的风力来分离毛茶的轻重,并按轻重不同排队,以此来决定茶叶级别的高低。因此,茶叶精加工在毛茶筛切整形的基础上,利用风选取料作业进行各花色定级。

3.干燥处理毛茶含水量对加工取料、效率和茶叶质量都有影响。毛茶含水量高,散落性和自动分级性弱,加工分离就较困难,筛切取料和风选取料都受影响。因此,茶叶精加工要采取干燥技术除去多余水分,便于加工分离,同时利用火功提高茶叶香味。现在很多眉茶、工夫红茶厂采用一种熟做的方法,即加工一开始就将毛茶复火熟取。复火能紧缩茶身,尤其是炒、滚复火,能使外形紧结光滑,便于以后各工序加工。干燥还能促进茶叶内含物进行有利于质量的热化学反应,增进色、香、味。对那些不采用熟取的各类半成品茶也必须经过干燥作业,以提高质量。尤其是青茶、白茶和黄大茶对火功的要求更高。

4.拣剔除杂毛茶质量混杂,不仅有好坏之分,而且夹杂部分茶梗及非茶类的夹杂物等,有些夹杂物是筛分、风选无法剔除的。因此,茶叶精加工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拣剔措施,如手拣、机拣等,剔除夹杂物以提高茶叶净度。

5.拼配调剂茶叶精加工是将质量混杂的毛茶加工成符合标准的成品茶。不仅外形要符合规格,而且内质要符合标准,产品质量还要稳定。因此,必须采用拼配技术,调剂茶叶质量,稳定产品质量。拼配分为原料拼和和成品拼配两个方面。毛茶拼和是在加工之前,将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季别的毛茶拼和,而后付制。成品拼配是毛茶加工成各类半成品后,将相同级别但来自不同原料、不同加工路别、不同筛孔的半成品合理地拼配在一起,组成成品茶。加工的首尾进行拼配,就使质量各异的各类茶互相取长补短,产品的高低得到平衡。

简言之,茶叶精加工为“合一分一合”的过程。选择符合成品茶要求的毛茶原料进行付制即为“合”;采取筛分、切轧、风选、拣剔、干燥等技术措施,将质量差别较天的毛茶分离和改形,分成各路、各号、各级的半成品筛号茶的过程即为“分”;根据成品茶标准,将筛号茶拼配成各花色等级符合标准的成品茶的过程即为“合”。

各大类乌龙茶的品质特征!

5.1劳动节/以一杯匠心好茶,致敬所有劳动者!

江西文化符号丛书(第二辑)举行新书发布会,余悦研究员撰写的《茶文化》入列丛书。

THE END
1.茶叶的分类与市场细分,深度探讨与策略分析茶叶礼盒系列茶,这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茶叶市场日益繁荣,品类繁多,各具特色,对茶叶进行分类与市场细分,不仅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能为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茶叶的分类 1、绿茶类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绿茶具有“三绿”特点:干茶http://ok.hbqinmin.com/post/73.html
2.茶叶的深加工茶叶的深加工的含意 茶叶的深加工是指用茶的鲜叶、成品茶叶为原料,或是用茶叶、茶厂的废次品、下脚料为原料,利用相应的加工技术和手段生产出含茶的制品。含茶制品可能是以茶为主体的,也可能是以其他物质为主体的。茶叶深加工的意义:进行茶叶深加工的意义一是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很多的低档茶和茶下脚料、茶废弃物没https://www.hxihbjwx.cn/cha-ye-bai-ke/634272.html
3.茶叶品质全面解析:八大关键要素评估指南- 净度:指茶叶中是不是含有杂质如扑、片、梗、子等非茶类夹杂物。优质茶叶中这些杂质含量极少,甚至完全不含。 - 嫩度:嫩度好的茶含杂量较少,反之则多。嫩叶多数情况下质地柔软,有弹性,而老叶则较硬且粗糙。 - 完整度:完整度高意味着茶叶形态完好,无破碎或残缺,这往往与茶叶的加工工艺密切相关。 http://www.chinaemail.com.cn/news/baiye/teawh/22100.html
4.回答给品茶上课论坛交流:品茶课程品茶不仅仅是品尝茶叶的味道,更是一种文化和仪式。茶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强调礼仪、尊重和平静。在品茶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水温、茶具的使用以及斟茶的动作,这些都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茶道,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茶叶的保存和品饮技巧 https://www.yeeper-dairy.com/index.php/article-405474.shtml.html?aid=wap316393
5.茶叶的分类与基本类型:从绿茶到红茶,探索不同茶类的特点茶叶,作为我国古老的文化象征,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古以来,茶叶便以其独到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茶叶种类的划分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将从制造方法、品质差异、出口茶类别、茶叶加工、产地和生长环境等方面对茶叶的分类与基本类型实行探讨,并从绿茶到红茶,逐一分析不同茶类的特点。 https://m.makepolo.com/post/teawenhua/1064472.html
6.茶文化之茶叶的功效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鲜叶和成茶中的化学成分有所不同,不同品种的茶叶中化学成分也有所差异。 鲜叶和成茶的主要成分 表1-1列出了茶树鲜叶中各种成分的一般含量。 相同的鲜叶,经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制成不同的茶,其鲜叶的营养成分保留程度也不一样,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化学反应,产生新的营养素。表https://zhuanlan.zhihu.com/p/656339519
7.红茶复焙:再次点燃茶叶的香气1、红茶复焙的概念 红茶复焙是指在制作红茶的过程中,将已经烘焙过一次的半发酵茶叶再次进行烘焙,以达到再次点燃茶叶香气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让原本失去香气和口感的半发酵茶叶重新散发出浓郁芳香,提高其品质。 在传统制作工艺中,复焙通常是在晾晒后进行。而现代生产技术则更多地采用机器化操作,在控制温度和时间等方面https://www.coffee.cn/tea/post/5584.html
8.丽水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通用8篇)四是以建设标准化名茶加工厂为载体,改善茶叶生产环境,全面推广茶叶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茶厂改造与加工环境整治,加快推行QS产品认证制度,加快ISO9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步伐,确保茶叶优质、安全。五是加强名茶机械加工、机采机剪、茶树病虫害监控、茶叶精深加工等实用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h7e64qo.html
9.福建农林大学十年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砥砺奋进结硕果跃马扬鞭启新程成果简介:项目率先开展“茶叶物性及其应用技术”、“茶叶水分在线检测技术”、“茶叶加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精加工厂除尘技术”等茶叶精加工理论研究。研发了乌龙茶全自动精加工的8项除杂净化技术,集成创新并建立了乌龙茶清洁化自动化精加工生产线,实现乌龙茶精加工自动化、清洁化、标准化。研究成果在福建乌龙茶主产区https://xcb.fafu.edu.cn/2022/0818/c264a72744/page.htm
10.一定要用“茶叶大盗”定义罗伯特·福琼吗?最重要的是,他厘清了红茶和绿茶的概念。当时的植物学家们认为,武夷山茶树生产出的茶叶都是红茶,而更北方一些,产自绿茶产区的茶叶,则被称作绿茶。福琼深入两个主要茶产区以及内陆所做的调查让他坚信,武夷山茶树与绿茶茶树同种同源,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只是因为气候的原因而稍稍有些变异,这些细微的区别并不足以把它们https://www.douban.com/note/853045671/
11.茶道,茶文化与茶的艺术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813_276234652.html
12.中国特色文化与特色文化产业论纲产业研究资讯中心(一)基本概念 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各具特色,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内容。节庆文化产业、民族民间工http://www.sx-ci.cn/zxzx/cyyj/content_14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