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评审方法详解

白茶的品鉴和选购一直都是困扰茶友的一个难题,本章结合茶叶专业审评的“八项因子审评法”,对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工艺白茶的品鉴做出指导,同时对白茶的日常选购从心理、策略及技能等各方面给予详细的建议,希望对大家的白茶品鉴和选购有所帮助。

茶叶审评随着茶类的产生而产生,历史悠久。唐代陆羽在所著《茶经》的《六之饮》中把“别”列为“九难”之一,“别”即茶叶品质鉴别,并在《三之造》中提出“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嘉者,鉴之次也。

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

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陆羽认为,重外形而轻内质,这种评茶技术最差。偏重内质,不顾外形,这种评茶技术也不好。评茶应重内质,兼顾外形,要外形内质兼评,这才是最好的评茶技术。不能只看到外形、内质上的一两个因子,就轻下评语。这就为茶叶品质鉴别提出了全面鉴别的核心思想,对唐以后的茶叶品质鉴别有深远影响。

陆羽又说“茶之否臧,存于口诀”,说明在唐代已经有关于茶叶品质鉴别的方法。遗憾的是陆羽在《茶经》中没有记录茶叶品质鉴别的口诀。从唐宋以来的茶书来看,对茶叶品质鉴别技术讲得也不多或很玄,还不如《茶经》说得具体。

到了宋代,茶叶品质鉴别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蔡襄的《茶录》和赵信的《大观茶论》中都对茶叶品质鉴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在鉴别方法上有些不同,但都提出从“色、香、味”三个方面对茶叶进行全方位的鉴别,这与今天的茶叶鉴别维度基本一致。针对当时往茶饼中添加香料提高茶叶香气的现象,两人都提出“茶有真香”,反对往茶饼中添加香料。对于滋味的鉴别论述得也较为详细,都提出茶味应以“甘滑”为主要口感指标。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六大茶类的一种,主要产于福建省福鼎市、政和县、建阳县、建欧县等地。其品质特征为: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基本加工工艺为萎凋后直接晒干或低温烘干。因鲜叶原料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白茶5种,其中白毫银针分为一、二、三级,白牡丹分为高级白牡丹和一、二、三级,贡眉分为特级贡眉和一、二、三级,新白茶分为特级新白茶和一、二、三级。适制白茶的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595、福云20和闽北水仙等。

以福鼎大白茶为原料生产的白毫银针称为北路白毫银针(以福鼎产区为代表),以政和大白茶为原料生产的白毫银针称为南路白毫银针(以政和产区为代表)。白毫银针茶外形品质以毫心肥壮、鲜艳、银白闪亮为上,以芽瘦小而短、色灰为次。

白牡丹以适制白茶茶树品种的一芽二叶初展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白牡丹外形品质以叶张肥嫩、叶态伸展、毫心肥壮、色泽灰绿、毫色银白为上,以叶张瘦薄、色灰为次。

以小菜茶、福鼎大白茶或福鼎大毫茶鲜叶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优质贡眉和寿眉叶张肥嫩、夹带毫芽。

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成。新白茶外形品质以条索粗松带卷、色泽褐绿为上,无芽、色泽棕褐为次。

主要审评茶汤的色泽、香气、滋味和叶底。审评方法为:将3克茶叶用150ml沸水冲泡,浸泡5min后对各审评项目进行审评。

汤色以橙黄明亮或浅杏黄色为好,红、暗、浊为劣。

香气以毫香浓郁、清鲜纯正为上,淡薄、生青气、发霉失鲜、有红茶发酵气为次。(3)滋味白茶滋味以鲜美、酵爽、清甜为上,粗涩淡薄为差。(4)叶底白茶叶底的嫩度和色泽作为内质重要因子加以评定。叶底嫩度以匀整、毫芽多为上,带硬梗、叶张破碎、粗老为次;色泽以鲜亮为好,花杂、暗红、焦红边为差。

更准确、更高效地审评白茶,便于产品流通。

评茶必须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审评室、评茶设备与用具要求规范化,以保证审评结果的准确性。

审评室应建立在干燥、安静、无异杂味的场所。

1室内要求干燥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

2.环境安静,噪声不超过50dB。

3房屋朝向应坐南朝北,北向开窗采光,因为北面射进的光线变化小而均匀,可使审评台光线均匀一致。在光线昏暗时应有辅助照明设施,并能保证充足照度(干评台不低于1000lx,湿评台不低于750lx)。

4室内墙壁呈白色,天花板白色或接近白色,地面为浅灰或较深灰色。

5应使室内温、湿度控制在人体舒适的范围,有条件的可以安装空调来调节温、湿度。

6评茶用水可以使用新鲜的自来水或地表水,其理化卫生指标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有条件的可装净水器。

7忌与食堂、化验室、卫生间等邻近,不得有异味。

1.干评台:用于审评茶叶外形,包括干茶的条索、整碎、净度和色泽,置于北面特制采光窗下,长度可根据审评室实地情况而定,台面黑色。

2湿评台:一般放置在干评台的后方,用以放置审评杯和泡茶开汤,审评茶叶的内质,包括嗅香气、尝滋味、看汤色和叶底,台面白色。

3样茶柜或样茶架:在评茶室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样茶柜或样茶架,用以存放样茶罐。样茶柜或样茶架一般都安置在评茶室的周围,其规格大小视评茶室的大小情况来定,样茶柜或样茶架的颜色应与墙壁的颜色相同。

4·水斗:评茶室应设有水斗,用以洗涤茶具。

评茶用具通常有审评盘、审评杯、审评碗、叶底盘、称量器、计时器、漏网、茶匙、汤杯、吐茶桶和烧水壶等。

1,审评盘:亦称样茶盘或样盘,用于审评茶叶外形,由薄木板或塑料制成。其形状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一般为白色,盘的一角留有缺口,便于倒茶。

2审评杯:开汤审评时,用以冲泡茶叶和审评茶叶的香气,瓷质白色。白茶审评杯要求的容积为150毫升。

3审评碗:用来审评茶汤汤色和滋味的用具,白茶审评碗的容积为250毫升。

4叶底盘:叶底盘是用来审评茶叶叶底的黑色小木盘,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此外,也可用长方形或圆形的白色塘瓷盘盛清水漂看叶底。

5称量器:用来称量茶叶,用天平或精确到0.1克的电子秤都可以。

7漏网:用细密铜丝网制成,用以捞取审评碗内浸泡液的碎片茶渣。

8.茶匙:一般为纯白色瓷匙,用于取茶汤评滋味。

9.汤杯:用于盛放茶匙、漏网,使用时盛有白开水。

10.吐茶桶:用以吐茶及盛装已泡过的茶叶渣滓。

11.烧水壶:用来烧开水冲泡茶叶。

1.评茶前不吃油腻、辛辣、含糖食品。

2.不涂擦有芳香气味的化妆品。

3评茶过程中应经常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口腔杂味及茶味。

4.评茶持续2小时以上,应稍事休息,以消除感官疲劳。

1给需要审评的白茶编号,用记号笔标记在审评盘、审评杯和审评碗的相应部位上。

2调试称量器和计时器,把称量器调到3克备用,把计时器调到5分钟备用。

3用开水清理审评杯、审评碗

和汤杯。

(1)把盘:把盘俗称摇样匾或摇样盘,是评干茶外形的首要操作步骤。评茶人员双手握住评茶盘的对角边沿,右手大拇指的后半部堵住评茶盘一角的缺口,运用手势前后、左右、上下回旋转动,使评茶盘里的茶叶能按照茶叶的形状和轻重呈现出有序的排列,即评茶人员通常所讲的上中下三层分布。般来说,条索或颗粒比较粗松的,形状比较长大,身骨比较轻飘的茶叶浮在表面,叫面张茶或上段茶;细紧重实的茶叶集中于中层,叫中段茶,俗称腰档或肚货;体型较小的碎茶、片茶和末茶都沉积于底层,叫下段茶或下身茶。

注:白茶没有经过揉捻,把盘难度较大,要确保上、中、下段茶分清楚,否则会严重影响干茶外形的审评结果。

(2)茶叶外形审评:对已经把盘后的分层茶样进行分析,先看上段茶,次看中段茶,再看下段茶。

干看主要是从外形的四项因子即条索、整碎、净度和色泽四个方面进行审评。

①条索:“条索”一词不能仅仅理解为条形茶,而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其内容是指各种类型茶叶的外形规格,指茶叶的大小、长短、粗细、轻重。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没有揉捻的茶类,且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工艺白茶的外形差异较大,通过对茶叶条索的评比,就可以了解白茶鲜叶的老嫩、制茶人员的技术高低、茶叶的季节等信息。

②整碎:茶叶的整碎是指茶叶个体的大小、长短和粗细是否均整碎的好坏要视茶叶的整体感觉。

茶叶的整碎反映了茶叶生产、精制、拼配、包装的各环节信息。白茶的整碎受精制和装箱影响较大,过量装箱的白茶往往断碎严重,外形大为下降,如装箱重量合理,白茶的外形完整,表现品类特征明显。

③净度:茶叶的净度主要是指茶叶中茶类夹杂物(主要是指梗、籽、朴、片等)和非茶类夹杂物(主要是指杂草、树叶、泥沙、石子等)含量的多少。夹杂物含量多,说明净度差;反之,夹杂物含量少,就说明净度好。非茶类夹杂物含量多,还说明茶叶的卫生质量差。

④色泽:茶叶外形的色泽主要是从茶叶本身的颜色和光泽度来看,色泽好的茶叶给人一种鲜活的感觉。色泽差的茶叶,看上去带有种枯死的感觉。无光泽,呈暗灰色。

(1)取样

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插到审评盘底部,确保上、中、下三段茶都取到。如果上、中、下三段茶有未取到的部分,会大大影响审评结果。

(2)称重

准确称量3克,要求一次取准,如果过量不允许在称量器上调整,要重新把盘称量;如果一次没有取够3克,不允许二次添加,也要重新把盘称量。

(3)冲泡

把称好的白茶倒入审评杯中,用100度开水注入杯中,注满后盖严杯盖。

(4)计时

第一杯审评杯注满水后开始计时。

(5)出汤

5分钟后,将茶水从审评杯中倒入审评碗,待茶水流干后将审评杯取下即可进行内质审评。值得注意的是,应将杯中的茶汤滤尽,因为最后的几滴茶汤浓度较高,如果不滤尽,将直接影响到茶汤的浓度,造成错误的审评结果。

(6)看汤色

(7)闻香气

(8)尝滋味

将茶匙放入审评碗中,品尝茶汤的滋味。不同种类、不同花色、不同产区的茶叶,滋味各不相同。

因此,茶叶滋味与茶树品种、生长环境、生长季节以及加工工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味感有酸、甜、苦、辣、涩、咸及金属味等。品尝茶汤滋味的适宜温度一般在50摄氏度左右,如果茶汤温度太高,易烫坏评茶人员的味觉器官,使之麻木,不能正常品味;如果茶汤温度太低,影响味觉的灵敏度。茶汤中的物质会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步被析出,汤味也会由协调变得不协调。审评茶汤的滋味主要按浓淡、强弱、鲜滞、爽涩、苦甜及纯异等来评定优次。

(9)看叶底

将茶渣倒入叶底盘,从色泽、嫩度、匀度、整碎、软硬等方面进行审评。叶底即开汤后的茶渣,是通过评茶人员的视觉和触觉来区别的,是评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叶底的审评就像人体解剖,茶叶的所有信息都会在叶底中有所表现,经验丰富的审评人员凭借对叶底的观察和判断可以获取茶叶的大量信息,甚至仅凭叶底也可以对茶叶进行判断。

注:香气和滋味是审评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应重点审评。如果审评的茶叶较多,建议用专业的审评表进行评分,并用审评术语进行详细记录。

审评叶底时,先将叶底全部倒入叶底盘中,拌匀、铺开、掀平,观察其嫩度、匀度和色泽。用手指按掀叶底,感受叶张的软硬,观察叶张的厚薄和完整性,芽头和嫩叶的含量等。必要时将叶底漂在水中观察分析,从而判定茶叶的优次。

总而言之,茶叶品质的审评一般是通过上述的外形审评和内质审评来综合观察评定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仅审评茶叶的某一项因子或某几项因子,是不能正确反映茶叶品质的。因为茶叶的每个审评因子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是单独形成和孤立存在的。

THE END
1.绿茶白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黑茶……傻傻分不清?一文了解→黄茶类、绿茶类、黑茶类一样,在制造工艺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鲜叶采摘后,经适当的摊放贮青后,要用高温杀青,来彻底破坏酶的活性。经杀青后,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的非酶性自动氧化作用所致。同时茶叶内其他化学物质也产生一些相应的变化。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NRGJU2605118405.html
2.茶文化之鉴别干茶的六个维度(嫩度)发布 茶文化之鉴别干茶的六个维度(嫩度) 一起泡茶吧 发布于:湖南省 2023.11.30 23:59 分享到 鉴别干茶的嫩度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茶叶的形状、香气、汤色、口感和叶底等。只有全面了解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鉴别干茶的品质和特点。 推荐视频 已经到底了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https://chihe.sohu.com/a/740424493_121708533
3.茶文化之鉴别干茶的六个维度(嫩度)嫩度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 怎么去鉴别干茶的嫩度鉴别干茶的嫩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观察茶叶的形状。 嫩度高的干茶,通常条索紧细,色泽润亮,芽头较多,而老嫩适中的茶叶则条索稍粗,色泽稍暗,芽头较少。如果茶叶的条索粗松,色泽暗淡,则可能是陈茶或者粗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56549480%3F%26
4.如何鉴别普洱茶的价值:全面解读普洱茶价格鉴定技巧普洱茶作为中国茶叶的一大特色其特别的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茶友。在市场上普洱茶的价格差异较大怎样鉴别普洱茶的价值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全面解读普洱茶价格鉴定技巧,帮助您更好地鉴别普洱茶的价值。 二、普洱茶的外观鉴定 1. 色泽:优质普洱茶的色泽自然,呈现出油亮的色泽,茶饼紧实,茶芽https://www.jiceng.org/post/baiye/teaxinshou/2401.html
5.中茶普洱茶怎么分真假?教你轻松辨别真伪,查看年份及防伪方法中茶普洱茶怎么辨别真假 普洱茶已经成为茶叶市场上的茶厂常规热门商品之一,但也因此引起了很多假冒伪劣产品的下图问题。如何辨别真假普洱茶。中茶普洱茶真假怎么辨别 综上所述,中茶普洱茶的真假鉴别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包括闻味、看茶叶、品尝等。在辨别中茶普洱茶真假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https://taizhou.19lou.com/cnr/biua/teagushu/1219100.html
6.六类茶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如何鉴别六类茶叶」六类茶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如何鉴别六类茶叶」 喝茶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习惯。茶叶中所含的独特成分,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陶冶性情,使人心情平和,更自由地享受生活。 喝茶,喝好茶,首先要对茶有个大概的了解。茶叶基本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白茶、红茶、绿茶、红茶、黄茶、乌龙茶。https://www.mpegnet.cn/qtc/140552.html
7.怎样鉴别茶叶的优劣茶叶知识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 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 的方法。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https://www.51pot.com/tea/tea-detail-227.shtml
8.汝窑真假层出不穷,看透汝窑真伪须从八个方面入手宋代汝窑瓷器鉴别,从传世品看,个人认为看透一件是否真正汝瓷,可以从八个方面入手: 一、宋代汝窑瓷器鉴定特征:造型 汝窑是烧造青釉的瓷窑,属于耀州窑系,因成功烧造出天青釉,而被宫廷相中,专烧贡器,器形丰富,规格齐全。初期汝窑器形是仿越窑青瓷器(最大特征是撇足),仿越窑而精于、超于越窑。 https://www.chinaruyao.net/mobile/news_info?id=816
9.怎样辨别茶叶的品质茶叶品质鉴别七个步骤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样辨别茶叶的品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怎样辨别茶叶的品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直播茶叶靠谱吗? 直播茶叶靠谱。抖音是一个粉丝数量极大的电商平台,对直播间的管控还是非常严格的。在抖音上面只要是粉丝人数较多的,一般都是多年老店。因为https://www.gztep.com/cha-ye-gong-xiao-zuo-yong/353060.html
10.中国的十大名茶鉴别方法 西湖龙井茶的感官品质主要通过“干看外形、湿看内质”来评定,具体从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方面来品评。 外形特征:干看茶叶外形,以鉴别茶叶身骨的轻重和制工的优劣,内容包括嫩度、整碎、色泽、净度等。一般西湖龙井茶以扁平光滑、挺秀尖削、均匀整齐、色泽翠绿鲜活为佳品。反之,外形松散粗糙、身https://baike.sogou.com/v7612719.htm
11.Day1饮茶小达人的茶艺入门课——学习《六大茶类鉴别&玻璃杯泡茶》“茶道六君子”是传统茶艺表演中必备的茶具,在日常饮茶中也各司其职,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茶则 用于将茶叶从茶叶罐中取出置于盖碗或茶壶中。借助茶则盛取适量的茶叶 茶匙 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用于将茶叶从茶荷拨入盖碗或茶壶。还可以挖取泡过的茶壶内的茶叶,既方便又卫生。 https://www.meipian.cn/4zupp4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