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学普洱打造云南茶产业发展

科学普洱是将传统概念的普洱茶,经过科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使其功效进一步明确、工艺进一步改进、产业进一步升级,形成标准化、数字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普洱茶研究、开发、生产和营销体系。科学普洱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以农业普洱为产业基础,以文化普洱为内涵积淀,以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加强普洱茶基础研究、功效开发、大众速饮品的研发和工艺改造,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促进产业升级,使普洱茶的生产实现数字化和标准化,打造大健康、规模化的普洱茶产业。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创立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科学普洱模式,在普洱形成普洱茶行业的科技高地、人才洼地和科研成果转化集散地。2008年是科学普洱的“元年”,以整合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费舍尔教授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普洱市普洱茶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研究结构的科研资源,以共同开展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为标志,科学普洱的大幕已然拉开。

二、科学普洱对促进普洱茶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科学普洱的提出和实施,旨在进一步强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断提高科技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普洱茶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科学普洱的提出顺应趋势,正当其时

科学普洱的提出和实施,顺应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趋势,面对当前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新形势,针对当前社会各界及消费者最关心的健康问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检测和分析普洱茶的品质,客观解释普洱茶所具有的独特保健功效,使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由感性转变到确定其内部物质组成和变化规律,科学理性认识普洱茶,从而确立普洱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二)科学普洱是普洱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

普洱茶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新型产业培植慢、规模小,传统产业偏重数量扩张,忽视经济质量,效益不理想,整体素质不高。科学普洱的实施,通过加大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自主研发、消化、吸收能力,将带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解决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广泛采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普洱茶产业,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三)科学普洱是普洱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科学普洱的实施,核心内容是加强普洱茶基础研究、功效开发和工艺改造,将根本改变普洱茶“生产过程科学但不卫生,工艺独特但缺乏标准,饮用效果显著但缺乏科学数据,国内外很有名气但缺乏品牌”的现状,有力推动普洱茶产业标准化、数字化、规模化、品牌化,实现科学发展。

三、科学普洱研究成果

主要包括普洱茶降血糖机理研究和降血糖成分分离纯化(已获得初步成果),普洱茶降血脂机理研究,普洱茶抗肿瘤研究,普洱茶抗衰老研究,普洱茶抗病毒研究,普洱茶不同茶山、品系基因特征的确定(基因片段差异研究),不同普洱茶生产业主的确定,普洱茶生态系统的研究等课题。普洱茶抗肿瘤和抗衰老研究,利用早衰的小鼠和细胞系位模型来筛选抗端粒DNA损伤的天然活性成分,保护端粒DNA,起到抗衰老与抗肿瘤的双重作用。科学评价紫鹃茶中抗紫外辐射、进而抗衰老与抗肿瘤的功效,进一步筛选抗衰老与抗肿瘤天然活性成分,为科学开发利用紫鹃茶奠定基础。普洱茶抗病毒研究,确定普洱茶对部分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麻疹病毒、轮状腹泻病毒、HIV-1病毒)在细胞培养中的抑制作用。普洱茶不同茶山、品系基因片段差异研究,对云南主要茶区进行考察,分区域系统采集样品5000份,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以及高效毛细管技术,自动化、客观检测酶切片段,并获得系统的0、1矩阵、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主要的特异性、高拷贝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核苷酸及其氨基酸特征。初步建立云南省茶叶主要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库,初步鉴定种质资源。

(二)普洱茶功效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主要包括普洱茶降血糖功能食品和新药开发,普洱茶降血脂功能食品开发,普洱茶预防和抗肿瘤功能食品开发,普洱茶抗衰老功能食品开发,普洱茶抗口臭产品开发,普洱茶解酒产品开发等内容。通过对普洱茶降血糖作用分子机理的研究,开发出降血糖功能普洱茶食品。PTP1B是治疗Ⅱ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一个特异靶标,PTP1B活力的异常(增高)是导致Ⅱ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关键原因,因此,通过抑制PTP1B的活力可以治疗Ⅱ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在前期的研究中已筛查了300余种中药和100余种茶叶,发现普洱茶抑制PTP1B的效果最佳,其中一些普洱茶对PTP1B的抑制率达到95%以上。通过进一步研究实验,将确定普洱茶中的降糖成分,并开发出治疗Ⅱ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普洱茶。通过对有效成分的研究、分离、纯化,建立降糖成分的提取工艺和检定方法,建立降血糖功能普洱茶的企业标准,开发成套的工业化生产设备。

(三)既保持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国际标准的普洱茶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普洱市已初步构建了整合外界科技资源的茶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支撑体系,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普洱茶研究院;国家质检总局在普洱设立了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建立的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费舍尔教授实验室合作,研究开发普洱茶的降血糖等功效。目前,普洱茶降血糖机理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从茶中尤其是大叶种普洱茶中筛选到了降血糖的有效成分SP1,并在II型糖尿病小鼠试验中得到了验证。通过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动物实验中进行研究,分析了普洱茶降血糖的机理,初步建立了降血糖有效成分的鉴定方法,探索了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以及提取的工艺。普洱市围绕普洱茶的应用基础研究、标准化、数字化和工业化生产,已初步形成了“研究上建立没有围墙的研究院、产业发展上大企业成为成果转化平台、市场推广上企业和政府共同推进”的普洱茶产业发展模式。

四、普洱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

科学普洱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文化普洱带来的发展机遇,凸显科学普洱在普洱茶产业未来发展中的突破性带动作用。以省内外人才和科技资源为依托,加大普洱茶功效等应用基础研究的力度,推进普洱茶生产的标准化、数字化和工业化,建立符合国家标准以及国际质量标准的生产和质量监督体系;依靠大企业加快普洱茶产业的大工业化进程。通过5—10年的努力打造普洱市200—250亿元的普洱茶产业,带动云南形成超过2000亿元的普洱茶产业。

科学普洱成果转化及新产品开发目标为:2008年至2009年6月,对有效期、普洱茶标志性主要成分含量、副作用等研究成果进行转化,改进传统普洱茶产品,开发袋装茶、粉状速溶茶、罐装茶等新产品。2009年至2010年,对主要有效成分、作用机理、疾病动物模型、安全评价等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开发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等系列功能普洱茶。2010年至2013年,对主要有效单体成分确定、性质分析、体内药代动力学试验、单体成分检定标准、安全评价等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开发普洱茶降血糖、降血脂新药和抗肿瘤、抗衰老等系列新药。为实现科学普洱成果的转化及普洱茶产业化发展,主要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一)以科学普洱推动普洱茶产业的标准化和数字化

科学普洱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有标准,要有可信的理化数据指标,要有说服力强的科学依据。一是政府引导制定普洱茶标准化体系。包括从种植、采摘、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都要充分应用制定相应的标准。通过对功效研究成果的转化,制定既保持传统特色、具有不同保健功效功能、符合现代标准的普洱茶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二是加强对标准执行的监管。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准入制的各项要求及已经制定和即将制定的种植技术标准、企业加工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地方标准。采取有力措施,成立质量监督专家组,加强企业执行标准的监管,定期跟踪调查茶企业,保证普洱茶质量,维护政府的权威和普洱茶标准体系。三是建立标准化、数字化普洱茶交易体系。依托国内有实力的信息网络公司,搭建普洱茶信息网络平台,建立普洱茶市级中心系统、县(区)管理系统和企业终端,实现在网络上能查到普洱市的每个普洱茶企业的不同时期、不同批次的茶产品,切实把住茶叶产业质量关。建设普洱茶交易中心,把交易中心建成引领全球普洱茶市场的风向标,形成普洱茶“质量的平台、价格的坐标”,掌控未来普洱茶市场的话语权,充分体现普洱茶的核心价值。

(二)以科学普洱推动普洱茶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以普洱茶品种筛选与良种的选育、繁殖及推广等研究成果的转化为重点,促进普洱茶原料种植的规模化、集约化,推动企业生产规模和产业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扩大。一是合理调整茶叶种植布局。在稳定现有茶园面积的前提下,推广已选育出的因地制宜的高产优质茶树品种,推行无公害生产管理,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培育新品种,改善茶叶品质,加快扩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规模,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茶园水利化程度,积极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不断提高茶叶种植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二是提高茶园水利化和机械化程度。高度重视科技兴茶,加强茶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茶园滴灌技术,不断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为提升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保障。积极探索机械平摘修剪技术的试验示范,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成果推广服务队伍,鼓励科技人员通过创办科技型企业,建立科技示范点,开展科技承包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形式,加快茶叶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成果在茶产业中的贡献率。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院校的联合,快速转化科研成果,引进先进设备,实现茶叶加工的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扩大茶叶企业生产规模。

THE END
1.振兴“天下第一洞天”打造济源文化品牌光明日报例如卢仝非常著名,他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流行,但是中国人很少知道,更没有卢仝茶这一产业。如今普洱茶很贵,卢仝茶应该不会没有市场。荆浩知名度很高,是唐末中国山水画的开山鼻祖,济源山水画产业可以与三宝相结合,建立洞天画、风水画、仙画等书画交易市场。王屋山灵芝草历史上十分有名,以灵芝草为突破口,大力https://www.gmw.cn/01gmrb/2008-07/25/content_810234.htm
2.研究解释研究拼音研究造句3、研究了从普洱茶中提取茶褐素的工艺,并对所得茶褐素进行了红外光谱和主要理化性质分析。4、研究了功率超声在铅锡合金凝固过程的作用,分析了超声功率、施振温度、熔体的冷却方式等参数的影响机制。5、谁又 查看详情 研究造句 1、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证实数字加工的这种数量表达分布于两半球,其优势区位于下https://www.chazidian.com/zuci-248339/
3.普洱生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相关化学成分研究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的鲜叶为原料,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特种茶叶,包括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种类型。普洱生茶属于未发酵茶,其加工工艺类似于晒青绿茶,主要包括萎凋、炒青、揉捻、干燥、蒸压成型等几个关键步骤。内含化学成分是普洱生茶风味品质和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目前,关于茶叶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的研究较多https://wap.cnki.net/lunwen-1021740964.nh.html